浙江省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性的定量测评
2012-12-23孙伯良王爱民
孙伯良,王爱民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浙江省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性的定量测评
孙伯良,王爱民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是衡量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对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协调系数测度模型分析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显示,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系数呈现“V”型;海洋经济-资源系统的协调系数基本高于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系数,且呈现波动性;浙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亟待提高。最后,提出有利于浙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性;可持续发展
1 研究背景
21世纪,世界各海洋国家纷纷把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推动世界海洋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浙江省是一个海洋大省[2],海域面积达26万km2;规划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506公里;宁波—舟山港已跻身全球第一大海港;潮汐能、波浪能、洋流能、温差能丰富,东海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浙江海域。浙江省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的优越条件。近年来,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海洋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持续上升,且高于全国水平[3]。2009年,浙江海洋经济总产值达3002亿元,占全省GDP的13.06%。浙江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4],由2002年的21∶36∶43升级为2008年的8.7∶42.0∶49.4,形成了三二一的整体产业结构,正逐渐向世界海洋经济发展先进国家海洋经济结构看齐。随着浙江省海洋开发利用力度的不断加大及海洋经济的增长,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愈来愈突出[5]。2009年,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占全省近岸海域面积的57%;全省近岸海域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25.3%(数据来源:2009年浙江省海洋环境公报)。长期以来以单纯的消耗资源和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造成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不协调已经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海洋经济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为保证海洋经济实现良性循环型发展,必须走海洋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之路。
目前,国内对于区域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区域复合系统的可持续[6],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系统是一类重要的社会经济复合系统[7],其结构协调是实现区域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8-9]。区域系统由经济、资源、环境等若干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又由为数众多的系统要素构成,因此区域系统协调发展具有复杂性[10]。因此,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就需要按照科学性、典型性、动态监测性、综合全面性及易获取性的原则[11],建立一个科学、严密、完整的指标体系。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具有异于陆域系统的特性,是一个多层次、综合型的复合系统[12]。区域海洋系统与一定范围的陆域系统存在联系。因此,选取资源与环境指标时,既考虑到能间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陆地资源,又考虑到直接影响环境包括海洋环境的污染状况以及环境污染治理能力[13]。近年来,海洋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受到国内学界的普遍关注。刘明(2008)[14]、殷克东等(2011)[15]、武鹏等(2010)[16]等通过构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总体看来,运用定量方法分析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性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鉴此,本文通过构建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构建协调度测量模型,分析了浙江省海洋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变化趋势。最后,得出促进浙江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和启示。
2 海洋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通过区域内的经济、资源、环境这三大子系统及各子系统内部的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而形成的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态势(黄贤凤、王建华,2006)[17]。随着海洋经济、海洋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日益凸显,需要通过构建科学的模型,衡量三者之间发展的协调性及变化趋势。本文以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系数测量模型为基础,构建了海洋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以促进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遵循整体对应、比例适当、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完备性、一致性、可行性等构建原则,结合浙江省的发展实情来设计。据此,本文设计出了浙江省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22项评价指标(见表1)。
这22项指标中,经济子系统的指标共有6项,其中X1、X2反映了海洋经济总量情况,X3反映海洋经济结构发展水平,X4、X5、X6反映了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资源子系统的指标有7项,Y1-Y5反映资源供给情况,Y6、Y7反映资源消耗情况;环境子系统的指标共有9项,Z2、Z3反映环境治理情况,其余表示环境污染程度指标。
2.2 综合评价值的测算
(1)数据同趋化处理。
数据同趋化处理主要解决不同性质数据问题,对不同性质指标直接加总不能正确反映不同作用力的综合结果,须先考虑改变负向指标数据性质,使所有指标对测评方案的作用力同趋化,才能得出正确结果。上述指标体系中,对于负向指标X,令X*= Max-X,将负向指标变为正向指标,从而完成指标数据的一致化处理,其中Max为该指标的极大值。
表1 海洋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数据无量纲处理。
本文采用标准化无量纲处理方法,消除量纲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公式如下:
(1)式中:x¯表示均值;s表示方差。
(3)综合评价值的测算。
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子系统历年的综合发展水平。因子分析法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即将相关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每一类变量就成为一个因子,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始资料的大部分信息。运用SPSS18.0软件分别对海洋经济、海洋资源、海洋环境三大系统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利用提取的公共因子计算各个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各个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为:
式中,μi为第i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0≤μ≤1;t为第i系统影响因子的个数;ωt为影响因子的权重;νt为影响因子的综合发展水平。
2.3 协调评价值的测算
当第j系统发展水平为μj时,μi/j表示为了保持与第j系统协调发展时,第i系统所应达到的发展水平。协调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ui及i,j两个系统之间综合得分的比例关系。
要研究两个系统之间综合得分的比例关系,就要考察其数量依存关系。这里,通过建立一个系统对另一个系统的回归方程来探究其数量依存关系。运用SPSS18.0软件,可以得出系统i与系统j的回归模型:
(2)式中:α、β为待估参数。
上述回归模型表明,要实现i系统与j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uj每变化一个单位就要求ui变化β个单位。这样就可以确定协调值ui/j=βuj。一个系统对多个系统的协调值的确定方法同理可推[18]。
2.4 协调发展系数的测算
“协调”是指系统之间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和谐一致、配合得当的关系,是描述事物之间良性相互关系的概念。在评价某一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时,不能仅仅用协调和不协调来衡量。事实上,更多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都处于协调与不协调之间。由于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也处在不断调整中,各子系统协调发展是一个内涵明确而外延不明确的模糊概念[19]。因此,在评价时可以应用模糊集合论进行研究,而协调系数正是度量系统之间或系统各要素之间协调状况好坏的定量指标。借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函数的分布密度函数对协调系数进行定义,其计算公式为:
(3)式中:C(i/j)表示第i系统对第j系统的协调系数,也就是第i系统的实际观测值与第j系统对其所要求的协调之间接近程度;μi表示第i系统的实际综合发展水平;μi/j表示第i系统与第j系统协调时,第i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k=-2/s2,s2为μi的方差[20]。
当μi越接近μi/j时,协调系数C(i/j)越大,系统i与系统j的协调程度越高;当μi越远离μi/j时,协调系数C(i/j)越小,系统i与系统j的协调程度越低。C(i/j)在区间[0,1]内变化,描述i系统对另一个系统的协调系数。同理,C(i/j,k)表示系统i对系统j和k两系统的协调系数。
两系统间的协调系数C(i,j),计算公式为:
三系统间的协调系数C(i,j,k),计算公式为:
不难证明,0≤C≤1,C的值愈大,说明系统协调性愈佳;反之,系统协调性愈差。本文设定如下协调等级及其标准(见表2)。
表2 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度的判断标准
3 浙江省海洋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度的实证研究
3.1 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值分析
本文选取浙江省2000—2008年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首先,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可知三个子系统指标相关系数都很高,均在0.3以上,且KMO检验值分别为0.795、0.763、0.768,适合做主成分分析。求得两系统的各指标特征根、贡献率、累积贡献率,由表3可知,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三个子系统所提取的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分别为95.375%、94.189%、98.012%,能够代表系统的绝大部分信息。
表3 各子系统主成分及方差贡献率
然后根据各个子系统提炼的主成分,计算各个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F,公式如下:
(6)式中,λ为特征值;n为特征值总数;m为所取的特征值数。
通过上述方法计算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然后采用加权平均法求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历年发展水平(见图1)。
令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的综合发展指数分别为φ1(x)、φ2(y)、φ3(z),它具有两个性质:(1)由于主成分分析法是以某一系统若干年的指标为一整体,通过分析每个指标在这个整体中的权重求出的系统各年的综合发展指数,这个指数反映的仅是该年度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相对水平,而不是绝对水平。也就是说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得的指数既有正值,也有负值。当其为正值时表明该年度的发展水平高于评价范围内的平均发展水平;当其为0时表明为平均发展水平;当其为负值时表明低于评价范围内的平均发展水平。系统发展水平越高的年度其评价指数越大。(2)由系统分析的性质可知,海洋经济系统、海洋资源系统、海洋环境系统的得分值在数值上是对等的。因此,当φ1(λ)>φ2(ε)时,表明λ系统发展快于ε系统的改善;φ1(λ)=φ2(ε)时,表明λ系统与ε系统同步发展;φ1(λ)<φ2(ε)时,则表明λ系统的发展滞后于ε系统的状况水平。因此,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发展状况可以相互比较。
图1 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趋势图
由图1可以看出浙江省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的综合发展状况及变化趋势。2000—2002年,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综合评价值由-1.1949上升为0.0101;2003年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下降至-0.7436;此后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08年达到最大值0.9026。由此可以看出浙江省海洋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变化并不是同步的。2004年之前生态环境的状况水平一直高于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说明当时海洋经济的发展潜力较大,这与近几年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相互验证。2004年之后生态环境的发展落后于海洋经济的发展,这说明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当前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
3.2 计算协调系数
由上述方法计算出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三个子系统两两之间的协调系数和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系数(见表4、图2、图3)。
3.3 结论
表4 浙江省海洋经济-资源-环境子系统协调系数及系统协调系数表
图2 浙江省海洋经济-资源-环境两两子系统间的协调系数图
图3 浙江省海洋经济-资源-环境一个系统对另外两个系统的协调系数图
(1)由表4、图2可知,海洋经济-资源系统的协调系数基本高于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系数。目前,浙江作为海洋资源大省,可利用的海洋资源能够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海洋经济-资源系统基本处于中级协调状态。但资源开发强度大,海洋经济可持续程度低致使海洋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较低,基本处于勉强协调状态。
(2)海洋资源-环境系统协调系数呈现“V”型特征,2000—2003年,协调系数持续下降,2003—2008年基本处于上升趋势(见图2)。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系数也呈现类似的“V”型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加快海洋经济发展”(1993—1997年)、“建设海洋经济大省”(1998—2003年)和 “建设海洋经济强省”(2003—2009年)三个阶段(王东祥.“十一五”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思考 [EB/OL].http://www.zj.xinhuanet. com/magazine/2005 -09/14/content_5124621.htm.)。2000—2003年,浙江省立足海洋资源优势,全面发展海洋产业,更多地注重海洋经济“量”的提升。2003年,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召开第三次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注重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努力实现资源利用集约化、海洋环境生态化,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正确的发展部署,提升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海洋环境治理效率不断提高,因此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水平上升。
(3)两两系统的协调系数呈现波动性,其中经济-资源系统波动性最频繁,经济-环境系统波动性最剧烈 (见图2)。环境对经济-资源系统协调系数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系数相比,波动更剧烈(见图3)。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系数基本处于初级协调状态(见表4)。这说明,浙江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4 对策建议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开发利用海洋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浙江陆域面积狭小,作为我国经济大省之一,资源匮乏,土地、水、环境等资源容量却十分有限,下一个30年如何发展?在大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型升级的同时,需把眼光投向海洋。基于前面的实证研究,得出如下政策建议与启示。首先,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其次,建立海洋污染溯源追究和补偿机制。建议海洋与渔业局、统计局、环保厅等部门加强和完善对海洋污染状况相关指标的统计、核算,为科学评估海洋环境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制定海洋生态损害补偿制度,明确补偿主体、补偿标准及补偿方式。再次,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发展绿色海洋经济,要加快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海洋产业。最后,加强制度创新,完善发展绿色海洋经济的配套政策。发展绿色海洋经济需要充分发挥法律、行政、经济政策和手段的组合作用,并不断调整和创新政策工具。
[1]陈可文.中国海洋经济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3-4.
[2]王树欣.基于循环经济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对策[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08):18-19.
[3]于谨凯.我国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87-189.
[4]王颖,阳立军.新中国60年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与未来展望[J].经济地理,2009,29(12):1957-1962.
[5]浙江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浙江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关于我省保护海洋环境发展海洋经济情况的调研报告[J].浙江人大常委会会刊,2009,(3):52-56.
[6]聂华林,王水莲.区域系统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08-209.
[7]吕彤,韩文秀.基于协调的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系统混沌控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3):08-12.
[8]白华,韩文秀.区域经济-资源-环境(Ec-R-Ev)复合系统结构及其协调性分析[J].系统工程,1999,17(2):19-24.
[9]余杨.湖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3):222-230.
[10]聂华林,王水莲.区域系统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02.
[11]许兆霞,邵波,王磊.山东省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21(1):13-17.
[12]徐质斌,牛福增.海洋经济学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28.
[13]周雪,聂华.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4):1-3.
[14]刘明.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与管理,2008,22(3):32-35.
[15]殷克东,王伟,冯晓波.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2):107-112.
[16]武鹏,王镇,周云波.中国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经济问题探索,2010,(2):26-32.
[17]黄贤凤,王建华.区域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1994:1221-1225.
[18]刘小林.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1):64-65.
[19]聂华林,王水莲.区域系统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25-226.
[20]刘明珍,刘璟.区域Ec-Re-En协调发展实证研究—基于广州市的数据[J].经济研究参考,2010,(40):9-14.
[21]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8-10.
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System Coordination of the Marine Economy-resources-environment in Zhejiang Province
Sun Boliang,Wang Aim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321004,China)
The coordination of marine economy,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measure of marine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vel.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marine economy,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thesis build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marine economy-resources-environmental,and puts forth a probe by a coordinate coefficient measure model on the level of coordinated growth of marine economy,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Zhejiang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 some important issues as follows:First,there is a “V”type of arrangement in Zhejiang marine economy-resourcesenvironmental system coordinate coefficient;Second,the waving marine economy-resources system coordinate coefficient outstrips economic-environmental system coordinate coefficient;Besides,Zhejiang ocean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vel is to be improved.At last,this paper giv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Zhejiang ocean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Marine economy-resources-environment;System coordina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浙江师范大学经管学院研究生创新项目(2011QJ03)。
2011-06-08
孙伯良,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产业转移,浙中城市群发展研究。
F127
A
(责任编辑 刘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