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选择、文化认同与文化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内蕴
2012-12-22刘小龙
刘小龙
(广东药学院,广州510006;中山大学,广州51027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被大众所接受、认同和运用,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通过大众而展开实践、成为一种现实物质力量的过程。通常人们总是从政治思维来理解这一过程,而较少从文化层面进行观照。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有其本身固有的文化属性,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选择、文化认同和文化创新的过程。伴随着现代性的发端与扩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成为一个现代性的命题。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以及随之而来的“民族历史”演变成“世界历史”,各民族之间不同文化进行着不断的碰撞与交流、比较与竞争、冲突与融合,一个民族内部必然会产生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外来之间的理性意识与主体意识,以及更深层次的文化归属与文化自觉的需要。在这样的时代境遇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必要与可行,是关涉到中华民族文化立身的重要课题,也是在当代中国驳斥“文化复古”与“全盘西化”主张之谬误,推进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的必然要求。
一、文化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轨迹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1]近代中国文化选择的历史过程可以清晰地证明:具备了文化属性的马克思主义完全可以通过文化的对话、借鉴、交融和再生,被大众所认同、接受和理解。一方面,最初作为异域文化传播进来的马克思主义,通过与中国国情的密切结合以及与中国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尤其是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创造而走入了大众;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运用和发展为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解除了危机、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实现了中国文化的命运转折,推动着中国文化从迷失走向自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出场,是基于中华民族在救亡图存的挣扎中强烈需要解除精神文化危机、摆脱文化两难困境的历史选择;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普及,也正是因为它对东西文化的兼容性和批判性,使中国文化迎来了现代复兴的希望。随着西方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开始痛定思痛,从根源上寻找救国救民的良方。在抛弃了封建专制文化和腐朽传统之后,很多人将目光投向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然而在西方文化中寻求救国之道依然艰难,正如梁启超所概述的那样:“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2]此时,近代中国的文化建构遇到了“强国者(西方文明为代表的现代性)不能立国,而立国者(中国传统文化)又不能强国”[3]的深刻矛盾,中华民族陷入到文化迷失、文化自卑与文化依赖的泥潭之中。
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才找到解决矛盾的出路。1918年,李大钊提出:“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中国和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4]瞿秋白也说,马克思主义“将开全人类文化的新道路,亦即此足以光复四千余年文物灿烂的中国文化”。[5]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救民族危亡,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初篇章。而近代一度涣散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重聚、继承和发展。正如毛泽东所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6]
在后来的革命与建设过程当中,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性飞跃。毛泽东号召全党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7]514邓小平提出打破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新成果。[8]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9]提出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与时俱进,推陈出新”,[10]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不断加深。由此,马克思主义不仅与中国民族文化实现了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对接,并且运用其内在包含的现代性特质对中国民族文化进行了重塑,在中国文化土壤中创生出了被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文化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人主动进行文化选择的结果,从根本上解除了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危机,使中国走上了一条成功的现代化之路。
由此可见,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同时伴随着文化自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人民主动进行文化选择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实际也是一个文化交融、文化重组、文化再生的过程。“从客观的现象去理解,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所主张的保守主义也好,全盘西化也好,中西合璧也好,都是古典中国在西方文明的挑战下所产生的本土化运动的几个方向……但从文化认知的观点来看,都不免有令人失望的地方……世界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已明白地看出,中国的出路不应回到‘传统的孤立’中去,也不能无主地倾向西方(或任何一方),更不能日日夜夜地在新、旧、中、西中打滚。中国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中国的现代化。”[11]在这场历时一个多世纪的交锋中,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命运也难以预测。因而可以说,文化选择的历史经过和历史结果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具有内在文化意蕴的过程,它自发生时起就已经深深嵌入到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之中。
二、文化认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旨归
所谓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对于某种文化的倾向性共识和认可,它经过文化的接触、融合和内化的过程而实现,能够支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文化认同是“涂尔干称之为‘集体良知’的东西,是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的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12]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究其根本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内化,使其由外在理论转化为内在信仰,成为人民群众稳定的价值基础和精神纽带。
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经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来重建民族文化认同,并以此作为能够获得归属感的价值支点。在当代中国,推动广大群众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真正成为广大群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则是在新的时代境遇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旨归。
然而,当前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带来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同的危机。首先,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和多变性冲击和消解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文化多元多样多变是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的客观事实,是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近年来,经济领域中的新自由主义、政治领域中的民主社会主义、文化领域中的历史虚无主义等都在中国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它们打破了传统社会思想文化的同质化格局,并且正通过各自的现实载体冲击和消解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其次,文化的商业化和世俗化弱化了人们对于高雅文化的追求。当代社会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使得文化成为了一种适应市场导向而生存的消费品,它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文化在市场法则驱动下步入了商业化和世俗化的轨迹。因此,聚焦于物质和感官层面的商业文化大行其道,经典遭到了疏离,理性受到了拒斥,高雅文化的发展空间日渐萎缩。第三,西方文化的强势输出冲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链接。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传统文化的断裂带来的是民族凝聚力的离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其发达的文化产业、丰富的文化产品对不发达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的价值观。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影响力和国内公信力受到挑战和削弱是不争的事实。“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文化影响,截然不同于他们所预期的、在一个基于繁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中中国人应有的行为表现。”[13]因而,在当代中国建构一种新的文化认同就成为必然的时代诉求。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复杂的文化生态下重新走入大众,建构新的文化认同,是一种时代责任,也是一种现实选择。新文化认同的建构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民族文化的支撑和对时代精神的发扬。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中国民族文化振兴提供新文化支撑点。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并不是单纯血缘和地域的关系问题,而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经济生活方式、共同的文化传统乃至共同的民族性格,尤其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并与其他民族区别开来的标志。这种民族与文化不可分割的特性表明,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只有当其能够表达或联结该民族文化的精神气质之时,才能真正为该民族所认同。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必然有其在中国的接应力量和实践基础,使其能够实际地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补充近代以来出现内生性困难的精神文化内核。有很多学者研究过这个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存在诸多的内在契合点,并且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够为广大中国老百姓所接受的文化根源。比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理路与中国文化“经世致用”的实用理性不谋而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与中国文化的无神论和思辨精神相适应;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与中国文化中“民贵君轻”、“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观点相融通;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与中国文化“均贫富”、实现社会“大同”的理想相共鸣,等等。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将道德关怀与科学研究方法相结合,其彻底的革命精神和建立在经济-政治分析基础之上的革命斗争和革命道路理论,又恰恰填补了中国民族文化当中的缺陷,批判地改造和提升了中国民族文化。如今,中国民族文化如何发展振兴的问题已经取代中国民族文化的出路问题成为目前的主要困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是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层融合,促进传统文化从书斋走向社会、从知识精英走向普罗大众、从传统形态走向现代形态、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舞台,并通过其与国家意识形态的结合、同外交理念的兼容、同文化政策的融合等方式增强其在民众中的认同感。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新文化生长点。纵观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实际上就是一场大型的文化变迁运动,贯穿这场运动的逻辑主线就是“西化”与“中化”的冲突和交融。最终,在这场历时一个多世纪的交锋中,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在中国文化土壤中创生出了被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文化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创造性发展出来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先进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高度文化自觉的表现,它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难以估量的伟大意义。马克思主义能够由少数先进思想家的先进思想上升到先进政党的指导思想,再扩展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也正是由于它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能够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且推动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现代化的主体,推动现代化必须掌握群众。当前中国仍然处在现代化进程之中,且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特别是全方位开放格局带来的中西文化、新旧文化激烈碰撞,此消彼长,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不稳定性加大。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汲取丰富的精神文化营养,最大限度地盘活各种有益文化资源。在新时期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的新发展,“和”的思想的新阐释,就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和现代化进程相融合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路径。
三、文化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品格
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义就是要实现“理论—认同—实践”的有效转化,最终是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和思维方法转变成人们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年以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14]对人类一切先进文化成果进行吸收和改造,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本质,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由理论到实践的具体转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端就是一次革命性超越,从根本上讲是通过文化创新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与中国人民历史任务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共有文化品质与中华民族特有文化特征相结合所推动的文化创新过程。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所以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加强的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马克思主义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文化生态,需要以新的方式走入大众。从国际范围看,东西方意识形态冲突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消亡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影响力;从国内形势看,思想文化观念的多元化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受到了影响。因此,当前亟需寻求马克思主义以文化的理路走入大众的新路径,同时也是在新的条件下探索民族文化的现代发展之路。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将继续发挥其文化创新的重要功能,从而彰显其在文化发展中的价值意义。这种价值意义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指引先进文化建设发展的根本方向。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发展上始终坚持从以现实的人出发,关照人的生存和发展境况,并将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这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与根本任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必须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二是规定先进文化建设发展的基本性质。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发展上始终注重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注重文化发展的根本性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资产阶级虚假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也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财产观念的虚伪性及其阶级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需要在先进文化建设中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宗旨。正如毛泽东强调那样:“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7]618三是提供先进文化建设发展的实践源泉。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鲜活的实际、火热的生活和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丰富土壤与不竭源泉。为此,先进文化的建设发展,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中,从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的丰富生活中去寻找文化建设发展的源泉。四是奠定先进文化建设发展的价值基础。文化不是一个中立性的概念,价值要素是文化的内核,正如弗雷德·英格利斯所说,“文化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主导价值加解释的体系。”[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价值灵魂,而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价值规约与意义阐释。
基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中国共产党主张创造与发展先进文化。所谓先进文化,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并顺应时代发展方向的文化。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都创造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文化样态,并将这些文化创新的重要成果推广到大众当中成为人民群众共同的精神财产。从理论形态的角度来看,集中表现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精神价值的角度来看,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从具体文化样式的角度来看,包括歌曲《黄河大合唱》、歌舞剧《东方红》以及一大批优秀影视、诗歌、小说等作品。当前,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文化作品,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以及“和平崛起”、“和谐世界”外交主张,则是在当前时代条件下文化创新力的体现,其发展也必将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在广大民众中的认同度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关注度和接受度。总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已经深深渗透到文化发展的内核之中,马克思主义通过文化创新从而掌握大众,成为大众新的文化武装和精神动力。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也都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代进程中找到其新的方向、勇气、信心与指引。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2]梁启超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833-834.
[3]武克全.现代化扩展中的世界与中国[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431.
[4]李大钊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560-561.
[5]瞿秋白文集(第l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213.
[6]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6.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2.
[9]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2.
[10]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93.
[11]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2.
[12]张汝伦.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J].哲学研究,2001,(2).
[13][澳]尼克·奈特.对全球化悖论的反思:中国寻求新的文化认同[J].刘西安,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1).
[14]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9.
[15][英]弗雷德·英格利斯.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