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报道的平衡法则——写在伦敦奥运会倒计时100天之际
2012-12-22许基仁
□ 文/许基仁
(作者是新华社体育部主任)
2012年4月18日,伦敦奥运会倒计时100天,伦敦奥运会的口号:“激励一代人(Inspire a generation)”由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和执行主席雷顿正式对外公布。新华社报道团将在本届奥运会中努力做到四个报道平衡:国际特色与中国元素的平衡;体育与教育、文化、经济等非体育元素的平衡;明星与普通选手和民众的平衡;新媒体与传统报道的平衡。
许基仁,1962年出生于上海,198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现任新华社体育部主任、中国体育记者协会副主席,高级记者。1994年被评为新华社首届十佳记者之一。200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成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在从事体育新闻报道的27年中,曾现场报道过5届奥运会、6届亚运会、3届冬奥会、3届世界杯足球赛等。采写、编发的多篇稿件获得中国新闻奖,北京奥运会闭幕前夕执笔撰写的《新华社社评:永恒的经典 历史的丰碑——写在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前夕》获得第19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
距伦敦奥运会圣火点燃已不到百日,新华社作为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性通讯社,此次依然享受国际奥委会单独下发采访名额的待遇,将组成116人的前方报道团出征伦敦。这占到国内平面媒体注册记者的一半左右。
在28年的奥运会报道史上,新华社等中国媒体把奥林匹克理念和中国体育、中国文化的精髓完美地揉合在一起,向中国民众传递奥运会的独特魅力。展望伦敦奥运会报道,新华社报道团将努力做到四个报道平衡:国际特色与中国元素的平衡;体育与教育、文化、经济等非体育元素的平衡;明星与普通选手和民众的平衡;新媒体与传统报道的平衡。
国际特色与中国元素报道的平衡
伦敦奥运会是中国民众关注的体育盛会,中国体育军团的角逐也必将成为中国媒体关注的焦点。但奥运会毕竟是全人类的盛会,我们在强化中国视角的同时,更要有国际视野,要让中国百姓通过我们的文字、图片、视频,感受到全球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国外先进体育体制和体育文化对我们的启迪甚至警示作用。
遵循新闻贴近性原则,新华社对内报道依然会把中国选手冲金夺银作为自己的报道重点,也会花费一些人力凸显中国元素,如报道中国企业参与奥运会商业大战,中国文化在伦敦的展示活动,中国选手与外国选手友好交流的场景等。但我们同时也会花费比以往更多的笔墨,报道举办城市筹备奥运会的经验教训,伦敦的文化魅力和风土人情,外国选手的感人故事和国外体育的先进理念、特色体制。
对外报道则在立足我们的优势,向全世界传递中国新闻、中国元素、中国文化的同时,更要以一个国际性通讯社的胸襟和气度,多关注和报道全球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
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上,德国举重选手施泰纳夺冠后一手高擎金牌,一手举起几个月前因车祸而身亡的妻子照片,无言胜千言。金牌送给亡妻,全场瞬间感动,这是最深刻、最感人的人性,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要义。真情无国界、人性无国界,一些中国报纸破天荒地把头版头条留给了一位外国金牌选手,这是中国媒体在北京奥运会上报道理念和报道策划的一次跃升。我们希望在伦敦奥运会报道中延续、深化这一理念,多挖掘这些凸显普世价值观、彰显全人类共同情感和诉求的新闻事实。
报道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简单地把伦敦奥运会与北京奥运会相比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北京奥运会报道中,中国媒体遵循了“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法则,在伦敦奥运会报道中也应该遵从同一标准,报道要“厚道”。我们当然可以探讨、批评伦敦奥运会组织工作的不足,但要以事实为依据,要尽力避免贬人扬己、吹毛求疵、幸灾乐祸的报道心态。
希望通过我们的报道,能让国内外读者深切感受到:中国元素是伦敦奥运会上一道最靓丽的风景,但奥运会更是全人类的欢乐聚会。全球体育的大检阅,全球文化的大交融,是我们报道中应该永远记住的定位。
奥运会的“第二故乡”英国
四年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用一个“无与伦比”的评语,印证了北京奥运会成为百余年奥运史上的一座丰碑。但遥望伦敦奥运会,依然让人心潮涌动。现代奥运会的小一半竞技项目发源于英国,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法国教育家顾拜旦也正是青年时代被英国乡镇的体育热情所感动,而萌生了复兴古代奥林匹克、创立现代奥运会的伟大构想。英国堪称现代奥运会的“第二故乡”。八年前,希腊人深情呼唤“欢迎回家”,让人们的双眼瞬间湿润;四年前,奥林匹克运动由于融入了东方文明的精髓而极大地丰富了自身的内涵,奥林匹克五环旗由此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旗帜;今天,奥运会再次回到了它的“第二故乡”英国——这个在奥运历史转折点上举办过三次奥运会的西方国度。也许我们不能用“最好的”来评价伦敦奥运会,但它必将成为奥运史上极富特色、不可替代的一次奥运盛会。(许基仁)
体育与教育、文化、经济等非体育元素报道的平衡
体育是奥林匹克的核心元素,但它远远不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全部。《奥林匹克宪章》里说:“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说得多好!如果我们的报道中只有赛场上的争斗,只有金牌榜上的纠缠,那基本上是一种失败的报道。体育属于“大文化”范畴,它与经济、文化、法律、科技、教育、艺术、生活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已成为中国体育界的奋斗目标和时代强音。我理解体育强国的范畴,不仅应该包含竞技体育,也应该容纳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并涵盖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体育科技、体育医学、体育休闲等。因此,在伦敦奥运会报道中,我们在浓墨重彩报道竞技体育、金牌大战的同时,更应该把焦点放到上述看似“非体育”元素、实际上属于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报道领域。
对中国体育来说,最欠缺的要素和最致命的软肋就是从观念到行为上对体育产业和精神激励的轻视。因此对体育产业和精神激励的褒扬,应该成为我们的报道重点之一。
以职业体育为本体产业的体育产业目前已成为体育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美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总值达到3%左右,而我们只有0.53%,而且本体产业倒挂,体育服装和用品制造业占了大头。有专家尖锐地指出,中国体育界是“捧着金饭碗讨饭吃”。
体育的功能不仅是“为国争光”,也有不可忽视的“为国争利、为民造福”之功效。姚明、李娜的巨大影响力,今年国内职业篮球联赛(CBA)总决赛火爆五棵松体育馆,18000张门票瞬间售罄,无疑在教育和启迪我们:职业体育、体育产业在中国有着无穷的潜力,搞好职业体育和体育产业,不仅能为国家创造利润,减轻就业压力,扩大中国体育的国际影响力,而且能满足社会大众的生活和精神需求。
是体育产业而不是奥运金牌的走向决定了中国体育的命运。在伦敦奥运会报道中,我们应该在学习国际体育产业经验、寻找中国体育产业突破口方面多花笔墨,引领中国体育的正确转型。这是当今体育记者的责任。
体育和奥林匹克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提高生活质量、健全人格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唯金牌为重,而忽视了体育的教育和文化功能。中国体育界出现的一些负面事件甚至腐败行为,莫不与这种“唯金牌政绩”为导向的错误价值观有关联。我们在报道中应该科学辩证地看待金牌的得失,引导民众理性看待赛场上的胜负,并更多地挖掘体育在精神锻造、人文关怀、素质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
体育应该远离丑闻,成为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广阔舞台。“激励一代人”是伦敦奥运会的口号,也应该成为我们的报道准则。
明星与普通选手和民众报道的平衡
明星是奥运会的魅力所在,明星云集、各展风采也是奥运会成为全球第一体育盛会的主要标志。乔丹率“梦一队”横扫诸雄,成为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永恒的经典;刘翔似红色闪电掠过雅典的终点,在西方的世袭领地烙上了中国的印记,撼动东西方;北京奥运会,博尔特、菲尔普斯双星闪耀,让体育的魅力激荡全球……
不仅是明星的凯旋,还有明星的失落同样感人。杜丽失手北京奥运“第一金”后,那失落的眼神让亿万人随之怅然;埃蒙斯打到别人靶位上的最后一枪,诠释了体育的变幻莫测和独特魅力。
我们当然要追踪明星、报道明星、解读明星,要让亿万青少年崇拜者知道,明星不是上帝恩赐,背后有他们十几年的拼搏,数百次失败的锤炼。他们有欢笑,有鲜花,有豪言,但也有泪水、有遗憾、有孤寂。体育明星对各国青少年有巨大的感召力,无须言语,榜样立成。我们将通过讲述一个个明星的励志故事,让他们成为青少年的正面偶像,激励一代人。
但奥运会不仅属于夺奥运金牌、破世界纪录的赛场英雄。奥运会同样属于普通人,是你我的奥运会。那些无暇观赛,奔波在烈日之下的志愿者;那些坚守岗位,严防恐怖袭击的警察保安;那些平时与明星朝夕相处,在领奖台上却杳无身影的陪练队员;那些上场甚至不到一分钟即告别赛场的业余选手;那些在看台上为各国选手加油呐喊的普通市民……他们同样是奥运会的主人,我们的报道中应该有他们平凡而伟大的故事。
难以忘怀奥运史上的经典一幕。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坦桑尼亚马拉松选手阿赫瓦里中途大腿和手臂受伤,但依然一瘸一拐地用几乎比其他选手多一倍的时间“走”进体育场终点。体育场关闭的大门重新打开,一些准备离席的观众回到了座位,大家用震耳的掌声和欢呼声褒奖这“最后一名的英雄”。赛后阿赫瓦里留下一句名言“我的祖国把我送到七千英里外的赛场,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让我结束比赛”,由此成为奥运史上最感人的名言。
还有什么比这个故事更能诠释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阿赫瓦里难道不是奥运会上最亮的一颗“星”吗?我不止一次地在培训中问年轻体育记者,如果“阿赫瓦里传奇”再现,我们会有这个境界和敏感关注这最后一名吗?我们会有足够的耐心守候在奥运赛场内吗?我们的报道理念中是不是正在逐渐流失一些最宝贵的东西?
奥运会是强者宣读胜利宣言的凯旋门,也是“弱小者”不甘命运,挑战自我、享受生活的舞台。他们是奥林匹克的双翼,共同铸造了奥林匹克的百年丰碑。我们这次特意设立了“亦是强者”栏目,意在挖掘、褒奖伦敦奥运会上“小人物”“失败者”的顽强品格、动人故事和喜怒哀乐。希望普通人的情怀也能感染世界,感动我们。
新媒体与传统报道的平衡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第一次听说互联网“Homepage(主页)”,新华社报道团也只有寥寥数人懂得用电子邮件采访。而到了伦敦奥运会,已进入到以微博、移动客户端、网络视频等为主要标志的新媒体时代。
这种媒体报道方式的“核裂变”正好迎合了奥林匹克强调人人都是参与者的理念。伦敦奥运会,不仅是媒体报道和评论的奥运会,也是运动员、观众、志愿者、民众参与报道和评论的奥运会。Web2.0的交互性,迫使传统媒体审视并改变自己的报道理念、报道模式和报道手段。
一味迎合新媒体而放弃传统报道,无疑是一种“自杀”行为;而死守传统报道,远离新媒体,也属于自绝生路。传统报道和新媒体报道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互补共赢的关系。奥运会传统报道严谨、客观真实,分析全面而透彻,并培养了一批专业体育记者队伍;而新媒体报道快捷,形象,信息量大且呈碎片化,有舆论聚集和放大效应。但无论哪类报道,专业的报道人才和真实、客观、全面的报道内容都是核心要素,“内容为王”的旗帜依然飘扬。
新华社报道团这次将秉承新媒体与传统报道并重的理念,打通两者的隔绝,整合资源,整体策划,争取新媒体与传统报道的双赢。
报道团所有采编人员都已在新华网微博上开通了实名微博,奥运会期间将通过这一时兴的报道手段向受众快速传递奥运会资讯和感想。新华社体育部在新浪网上开通的“@新华体育”微博,从2月14日起派人值班发稿,更新维护,粉丝数量从当时的2万余人增加到目前的(4月23日)13万6700人。虽依然是一个比较弱小的微博群,但这种发展势头显示了微博体育报道的巨大潜力。
开通“@新华体育”微博后,我们通过微访谈、投票、回复、评论等方式,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手段,很好地扩大了新华社体育报道的影响力。4月18日伦敦奥运会倒计时100天,体育部驻伦敦记者在新闻发布会开始前提前获悉了伦敦奥运会口号“激励一代人”,便迅速告知后方微博编辑。我们在“@新华体育”微博上全球首发了伦敦奥运会口号。
我们还在“@新华体育”微博上适度运用“长微博”工具,及时发布并推介已经在传统线路上播发的深度稿件,很好地促进了用户和读者对我们传统稿件的了解。可见,新媒体与传统报道不是相斥的关系,而是互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