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政府网站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2012-12-22薛艳荣周维强

党政干部学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电子政务公众政府

薛艳荣 周维强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 沈阳 110004)

我国政府网站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薛艳荣 周维强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 沈阳 110004)

政府网站发展迅速,在电子政务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了解政府网站发展的现状,展望其发展趋势对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政府网站;现状;对策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覆盖全球,人们的社会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到2011年6月底世界网民达24亿,中国网民有5亿。各种网站星罗棋布,政府网站影响举足轻重,截止2010年10月底,由五洲传播中心创办的“找政府”网站,搜集中国各级政府及组织机构网站数量已达到68777个。其中,中央级网站122个,省级网站2241个,地市级网站17948个,县区级以下网站48466个。为了更好的发挥政府网站的作用,了解政府网站发展的现状,展望其发展趋势,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政府网站的作用及其意义

政府网站是指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建成的政府网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把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借助互联网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及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离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地管理服务。政府网站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务效率上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政府网站建设是电子政务的核心工作和切入点

电子政务建设内容丰富多样,政府网站处在关键环节。电子政务不是单纯的建立政府门户网站,而是政府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建好政府门户网站是当前电子政务的核心工作,也是电子政务的第一步。如果没有政府网站,政府部门提供电子政务从何谈起呢?只有通过门户网站才能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电子政务的水平,不是体现在内部政府人员的工作效率上,而是体现在对外服务能力上。因为政府内部电子政务的水平最终是以外部的服务效果的评价为标准。从流程改造、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和重组看,建立政府网站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影响力大,阻力少”诸多优点,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最佳切入点。

(二)政府网站是政府与公众沟通合作的桥梁纽带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公民民主参与提供了便捷的技术手段,网络成为了民主参与的新渠道,极大地调动了公民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政府网站作为电子政务最大直接的平台,在构建政府和公众之间沟通合作上是主要的桥梁纽带。这个平台使公民、企业与公务员都能在第一时间接收相关政府部门的政务信息,使合适的人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最恰当的服务。政府网站是“电子政务前台——后台服务体系”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与本级政府内网、行政服务中心以及服务提供方式和渠道等共同构成一个完整体系,为公众提供相应的服务。

(三)政府网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平台

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扩大公共服务,推进电子政务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网站这种手段。电子政务的信息是通过政府网站发布的,政府对内整合电子政务资源和对外提供政府信息与服务及公众直接获取服务都离不开这个平台。关注公众生产生活需求,关注民生、促进和谐,重点整合民生领域公共服务资源,成为当前提高政府网站服务效率和质量的重点。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增强运用公共权力的透明度,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充分实现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是促进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

(四)政府网站的利用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政府的公信力是指政府的信誉,政府与公众是合作关系,需要彼此信任。政府与企业的互信可以提升经济活动的绩效,能够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社会效益。过去,在公众面前,政府有强大的信息渠道,占据的资源也多,管理相对容易。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公众的信息渠道四通八达,了解的事情日益增加。社会的流言、负面信息、噪声及一些官员违规违纪现象的被曝光,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很大的杀伤力。政府说什么,公众就信什么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政府唯有利用政府网站这个平台以坦诚的态度面对公众,让公众了解真相,才能提升自己的公信力。

(五)政府网站成为引导社会网络舆论导向的重要阵地

随着我国网民人数的快速增长,通过网络交流已经成为广大公众表达诉求的常用途径。2009年大量由网络发出的声音成为整个社会热议的热点、焦点和关注点,如“索尸要价”事件、罗彩霞事件、躲猫猫事件、天价烟事件、药家鑫事件、郭美美事件等。来自互联网的声音充分体现了民众的意愿,也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当某些事件引起民众强烈的反应时,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并因势利导、妥善地处理好。政府网站既然是政府在互联网上的“代言人”,那么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就成为政府的责任与义务。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网站的作用,主动地发布信息,特别是公众热切关注的信息,全面、及时、负责任地告知公众,引导网络舆论。

二、我国政府网站建设取得的成绩

2006年1月中央政府网站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政府网站层级体系的架构基本形成。各级政府网站发布的信息更加及时、准确,在线服务数量和质量不断增长和提高。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我国政府网站取得了不斐的成绩。

(一)政府网站建设已全面推开,网站数量逐年增加

2006年我国政府网站的平均拥有率已达到85.6%,比2005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部委网站拥有率达到96.1%,与2005年持平。省级政府网站拥有率达到96.9%,比2005年提高了6.6个百分点。地市级政府网站拥有率达到97%,比2005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县级政府网站拥有率达到83.1%,比2005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到2011年6月底,我国政府网站数量接近7万个。

(二)网站内容关注时政焦点、热点,在线办事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

民众关注的政务信息量不断增加,信息公开目录、人事信息、财政预算信息的公开率大幅提高。2008年政府网站聚焦国内外的时政热点,如2008年奥运、神七上天、冰冻雨雪、汶川地震、食品安全、安全生产、房地产泡沫、金融危机等。在线办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围绕公众最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在网站上开设了专门栏目,围绕食品药品安全提供查询服务,进行宣传、指导公众识别虚假广告和伪劣产品。民政部网站对民间组织管理、社团登记、低保申请、退伍军人安置、婚姻登记等方面的业务全部实现网上办理。交通部网站开设了“出行服务”栏目,提供路况信息,方便公众出行。农业部网站围绕“三农”问题,在提供农产品生产品种、生产情况及价格方面提供查询服务,还开展了网上审批服务,推动农产品流通,为促进农业、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三)公开信息内容不断丰富,日益规范

各级政府网站全面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63%的政府网站对信息公开的范围进行了全面筛选和拓展,内容不断丰富,涵盖了概况信息、法规文件、规划计划、统计信息、办事指南等信息。部分政府网站,如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网站,上海、海南、深圳、成都等地方政府网站,结合政务工作,对重大项目、应急管理、监督检查、财政收费、社会公益、房屋征收等民众关注的政务信息实现全面的公开。超过50%的政府网站发布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目录,不仅为公众获取信息提供了清晰的目录索引,也为建立公开保障机制,推进政府公开信息的规范化提供了保障。

(四)网络渠道畅通,公众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

政府网站拓宽了公众的民主参与渠道,公开处理反馈公众意见的数量和比例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公众已将政府网站作为与政府相互沟通反馈的首选渠道。2008年评估结果显示,67.5%的部委网站、90.6%的省级政府网站和62.1%的地市级政府网站开通了意见征集及调查栏目,所有的部委网站和省级政府网站、85.9%地市级网站建立了领导信箱和部门信箱等咨询、群众诉求渠道,53.8%的部委网站、87.5%的省级网站和37.5%的地市级网站建立了时事访谈栏目,围绕与公众关注度较高的热点事件、征集民意、答疑解惑、提供咨询服务,政府网站互动内容更贴近公众的需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突出各级政府网站特色,提供更具实用性的服务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发展不平衡,各个基层行政区域在地域、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基层政府网站上也表现出不同的地方特色。如湖南凤凰县政府网站首页设计别出心裁,突出民族特色,推介古民居旅游,宣传推动当地旅游文化。提供实用性的服务成为各级政府网站在线服务建设的发展趋势。2008年,各级政府网站在深化“百件实事网上办”活动的推动下,加大了对公众需求的关注,对教育、医疗、交通、社会保障、住房等领域的便民服务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改变了政府网站仅提供行政办事服务的局面,网上的办事服务内容更加丰富、便捷、实用。

三、我国政府网站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网站建设发展不平衡

我国政府网站发展极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地区和行业之间。一是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大,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及其机关网站。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县级市普遍建立了政府网站,一些乡镇和富裕村也建了网站,但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地级市还没有政府网站。东部地区的政府网站已改版了几次,实用性不断提高。像广东,已建了5341个政府网站,山东建了3710个,江苏建了4757个。而西部的新疆只有1144个,广西1234个,西藏75个。二是政府网站建设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开通的情况还是个动态数据。如福建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市级政府开通的政府网站多的100来个,普遍是80左右个,最少的只有60左右个。吉林、山西、甘肃、安徽等省的地市级政府开通政府网站的数量更少,多的为60个左右,普遍只有30个左右,甚至几个。三是政府网站开通的总量不平衡。现有各级政府及部门、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垂直管理机构、立法监督机构、法律机关、党群工青妇、社团、直属公共企事业机构等普遍建立了网站,县以上的政府也普遍建了网站,县属机关部门及乡镇的政府网站相对滞后。四是政府网站的质量也是东高西低。如在页面设计、框架建构、频道栏目设置、版面编排布局、信息的公开透明度及时效更新和数量变化、在线办事能力和公众参与度等,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政府网站使用的域名及服务标准不规范

有的政府网站没有明确是哪个级别的政府网站,只称公众信息网、公众信息中心、某某之窗等。有的政府部门网站也没有直书其名,而是把某项具体工作或性质任务作为网站名称。如组织部网站称作党建网,纪委和监察局的网站叫做廉政网,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称为红盾网等。各级政府网站一般使用cn域名体系下的“gov.cn”标识,但仍有相当多的政府网站使用不规范的标志。个别政府网站的网址还使用非“gov.cn”域名,有的依托新华网、新闻网等,网址也都是非“gov.cn”域名。更有少数网址用的是IP地址。政府网站的网址要素也不统一,有的在一个域名下扩充为若干个政府网站。极少数政府网站不仅没有独立的网址,甚至没有网站名称、页面及频道栏目。政务信息公开对提升政府形象有推动作用,也是验证政府网站服务好坏的标准。省级和多数东南部地区省的地市级政府网站,做得比较规范。但其余地区的政府网站普遍存在信息老化、更新不及时和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许多网站信息量严重缺乏,有的连首页的栏目都填不满,甚至开天窗。

(三)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布不及时,更新速度缓慢

各级政府网站的网上资源开发程度明显不足,一些基本政务信息,像新闻动态、政策法规和政府公文等还能做到及时公布,在深度政务信息,如办事指南、统计数据、人事任免、干部选拔、财政投资、政策解读、政府采购和项目投资等较为敏感的信息,或涉及到机密的信息不公开,或者公开的不全面、力度不够。此外重采集,轻分析,满足于信息的简单罗列及描述性信息发布,对公众的服务仅仅满足于政府法规文件等静态信息的公告,初浅层次的信息居多,而包括调查研究、决策咨询、原因分析、对策建议、战略研究的深层次信息则明显不够。

(四)在线服务缺位、不到位,网站安全隐患大

在我国,现有的政府网站的在线服务能力普遍不强。许多已提供在线服务的网站,还不能满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甚至部分网站还没有提供在线服务。少数好的政府网站虽然已初步具备政务查询、表格下载及在线办理等能力,但多数政府网站的在线办事及服务的深度不够,甚至连表格下载服务都不能令公众满意,也就更谈不上提供个性化服务了。很多事项无法在线办理,即使是最容易实现的办事指南,往往也不能进行实际操作。当前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网站安全问题,由于技术原因尤为严重,已开始影响我国网络的正常发展。鉴于目前我国相对落后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各级政府网站都需要从国外引进大量的基础设备,而设备中的核心芯片和系统内核逻辑编程我们还不能掌握,这种状况如不能改变,我国的网络安全和监控就没有保障。

四、未来我国政府网站发展的趋势和对策

(一)切实解决政府网站体系中区域协调和纵向发展平衡的问题

在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政府网站层级体系。分四个层级:中央政府网站处在顶级;国务院部委及直属机构网站,省政府网站是第二层级;副省级以上地方政府网站,各地市政府网站是第三层级;县级政府网站,地市级政府网站则在第四层级。我国政府网站体系已粗具规模,但在政府网站体系中存在着横向区域发展不协调,纵向发展相对失衡问题。东南部较发达地区的政府网站建设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省部级、地市级政府网站建设明显高于县市级政府网站。中西部地区的政府网站需要提高服务水平,以缩小东西部地区在政府网站建设上的差距。这就需要中西部的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在国家对地方财政拨款时,实行专款专用,将一定的资金专门用于政府网站的建设。还要吸引专业人才的加入。加大专业人才引进的力度,用优惠政策吸引有相关专业知识技术的人才来参与网站的建设。

(二)规范政府网站的运行与管理,切实保障网络的安全

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公众要获取政府信息就必须通过政府网站这个平台,要想利用好在线服务这个渠道,就要制定统一的规划和技术标准。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各级政府网站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作为政务信息收集、加工、处理传播和管理的主体,必须具有法律的保障,其权利、义务范围也必须有明确的规定。我国目前在网站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的管理方面的立法还很不完善,虽然颁布了一些与网站政务信息资源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对政府网站提供内容的知识产权、电子交易、内容管制、隐私权、消费者权益保护、特殊群体利益保护等有了一定的保证,但还是不能满足有效开发和利用政务信息资源的发展的要求。实现在线办事与服务,需要信息安全做保障。诸如,反垃圾信息、病毒防范、防止网上诈骗、盗窃、身份认证、网上支付、电子签名和异地备份等。政府网站的建设和运行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互联网信息安全保密的要求,建立健全系统安全保密管理组织、保密级别和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网上互动内容的监管,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三)扩展政府网站的服务功能,切实推进政务信息公开

一是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把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的主渠道。利用政府网站集中、及时、准确地发布各类信息,对信息公开的形式、信息筛选、报送、反馈、发布程序、后台维护、查询检索等要制定相应的规定或制度加以规范。二是拓展网上办事范围和效率。就是将需要政府行政许可或行政审批的各类事项,通过政府网站向公众提供各种形式的在线办理服务。为了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网上办事的效率和深度,2004年7月实施了《行政许可法》,2005年4月实施了《电子签名法》。对办事规程、相关法规、办事表格、常见问答、办理部门以及其他有用信息作了明确的规定。政府网站还要开通“在线申报”、“办理状态查询”、网上行政许可、招商引资、交费、纳税、办理各类证件等。三是提供便民服务。把与公众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事项搬到网上来。诸如水、电、煤和通讯等缴费服务,实现网上支付、查询。对热点信息、实用信息、公共服务信息,如吃、住、行、购等信息,尽可能提供实用、便捷的查询。四是畅通互动渠道。政府网站的互动渠道越来越多,许多网站都开设了领导信箱、网上调查、网上咨询、网上投诉、网上申请、网上征集与评议等栏目。五是建立信息共享制度,整合跨部门、跨区域的资源。政府网站的内容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协同共建,其基础和前提就是信息资源共享。

(四)推行“六个一”工程,提高政府网站的服务效率

一是“一把手”工程。要搞好政府网站建设,没有各级政府一把手的重视,各地政府网站的建设就会滞后。因为网站建设涉及到部门的重新设置、人员的调配、资金和人力的投入等,这就要求“一把手”担起领导责任,积极的沟通协调。二是“一站式”服务。建立一个政府网站,只要公众记住一个网址,就能找到相关的政府部门信息,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三是“一网打尽”。把政府能提供的全部信息、办事流程和在线服务都汇聚到政府网站上,按照公众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四是 “一办到底”。将涉及面量大、范围广、与公众生活、工作息息相关、适合网络办理的事项尽量简化手续、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在网上“一办到底”。

五是“一体化”。政府网站内网与外网、业务网与互联网间实现一体化管理,把政府网站的 “前台”与“后台”融为一体,保证“前台有呼,后台有应”。六是“一目了然”。政府网站栏目的名称要简单清楚、通俗易懂,概括性强,各级目录要有逻辑顺序,最多不超过三级目录。页面的设计一定要醒目新颖、规范,具有导航功能,提供易用、便捷的检索、查找功能。

推进电子政务是创建服务型政府的有效手段,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有利于政务信息公开,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公民对政府政策、法规等的了解,有利于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建立良好的政府间、政府与社会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合作关系,能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责任编辑 侯 琦

D36

A

1672-2426(2012)01-0069-04

薛艳荣(1963-),女,吉林松原人,中共辽宁省委党校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网络信息资源。

周维强(1961-),男,辽宁鞍山人,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教授,研究方向为政府体制与治理。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公众政府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试论基于Petri网的电子政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