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哲学阐释※
2012-12-22杨海英
杨海英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80)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哲学阐释※
杨海英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80)
自《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人类社会生活和斗争中行进160多年了。在一个半世纪以上的历史行程中,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以至于“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期间,经历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严重挫折。但是,中国在非常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探索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世界发展潮流,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场意志和信仰的考验。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前提和广阔的历史舞台。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辉煌成就。可以说,理论和实践相互推进,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深刻社会变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
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伟大觉醒孕育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历史反复告诉人们,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个动态的没有止境的发展过程。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普遍的,从平衡、不平衡再到平衡,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扬弃,实现着新旧事物的更迭。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是一样。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在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是一项艰难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意味着共产党人的理想一劳永逸的完成。实践的发展需要产生新的理论家,需要他们写出新的理论著作,来总结经验,指引未来。马克思主义只有和具体的丰富的实践相结合,和当下重大的历史使命相结合,才能发挥其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繁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毛泽东指出:“当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之后,中国要向哪里去?向资本主义,还是向社会主义?有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是不清楚的。事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点,甚至连国外的敌人也不能不承认了。”[1]在回顾社会主义改造取得的成就时,毛泽东强调:“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些上层建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劳动组织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即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2]对于像中国这样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又饱受内忧外患的国家来说,社会主义是唯一的选择,否则将沦为资本主义边缘的附庸。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必然结果。在这场深刻的变革中,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三者是辩证统一、互为必要前提的。当中国共产党已经取得政权时,必须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原理出发,把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化为生动的实践,并通过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来检验和完善社会主义理论。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了中国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道路,并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的基本观点,提出了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很多重要思想,积累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宝贵经验,对于在新中国初期那样特定的历史时期肃清落后的和错误的思想意识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十分可惜的是,十年文革使中国共产党的探索遭到挫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探索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展示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觉醒,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生动地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深深地孕育在现实生活中,在满足人们的迫切需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才能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因而,从根本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发展该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该向何处去以及人类社会历史该向何处去的探索中提出和形成的。
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与实践的成就启示人们: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在革命胜利以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与共产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提高是紧密相关的。没有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没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就没有了方向。党的执政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发展和完善的政治保证,党要巩固其执政地位,就要注重加强思想建设,不断地提高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并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个社会要实现协调快速发展,须臾也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引领,离不开主流意识形态的鼓与呼。面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邓小平告诫人们,我们“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3]中国共产党人以这样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精神文明建设要同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些思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必须要扎根于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的灵魂深处。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追求是根除一切不平等不公正的社会现象及其根源,从而实现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现实起点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4]在俄国革命胜利后,列宁说:“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5]毛泽东提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6]这些论述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生产力是全部人类社会历史的基础,是社会演进、制度更迭的根源。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要充分认识生产力本身具有的革命性和决定性作用,了解生产力性质变化、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的规律,正确解决在不同历史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同任务、手段、途径和方针措施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在取得全国政权以前,主要是通过革命斗争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在政治经济制度上的障碍。党在取得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后,就要运用这种新制度及其创造的一切有利条件,大规模地致力于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力的水平,同时,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自觉地调整、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不断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开辟广阔的道路。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探索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经受了失败和挫折。特别是基于在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希望中国以最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同时要时刻警惕国际上两种制度对抗对中国的影响,特别是要防止国内资本主义复辟,要保持党内的纯洁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忽视了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出现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脱离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忽视社会发展规律的现象,使中国社会发展受到损失,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给党的干部以及知识分子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粉碎“四人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人们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提供了政治前提。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和思想文化建设,就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正确认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从思想深处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斗争和变革。因而,解放思想是开启改革开放的头等政治问题,是新时期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基础上,邓小平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7]邓小平的这篇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在邓小平解放思想的号召下,中国共产党围绕“社会主义”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深入探索,在理论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认识,丰富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理论上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要保持先进性,一刻也离不开思想理论建设,离不开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这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十分紧迫的任务。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对人民群众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关节点在党,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
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从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以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努力,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和科学精神。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8]这段话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质和价值诉求。马克思主义不是少数学者在书斋中勾画的理论图景,而是深深扎根于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始终着眼于人的生产活动和生产条件,着眼于变革不公正不合理的一切社会现象及其根源。所以,这一理论才能从根本上回答了世界的本原问题、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问题以及真理性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因而,它具有理论的彻底性、实践的革命性和发展的开放性。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首先就在于其指导思想的先进性。但是党的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的,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对生动的现实的前瞻性和超越性认识。因而,这一理论才能发挥既正确地解释世界又规范着人们行为的作用。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9]只有时刻关照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并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作出调整和思考,理论才能找准变为现实物质力量的立足点。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来看,在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承担的使命的主题的不同,在党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方面,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果不顾实际情况的变化,一味固守经典作家特定的论断,或把理论的功能夸大到不应有的程度,无一例外,都给党的事业带来了损失。
当今的中国和世界与19世纪马克思主义创立时期相比,人们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等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对于我们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新条件,也提出了新任务。我们不能要求经典作家为他们身后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现成的答案,也不能脱离本国实际机械照搬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随着实践的发展,指导实践的理论也要不断前进。理论的成熟要靠实践的检验,而不是远离现实的逻辑推演。那种不顾客观实际的变化,拘泥于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既有论断,或者用西方社会的某些理论来评判中国现实问题的思想或做法都是有害无益的。直面新的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在重大理论性、原则性问题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同时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中解放出来,才能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当前,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重点是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把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始终包含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又赋予了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决定它不是少数专家学者书斋中的私有物,反映人民大众的深切需要和根本利益,是这一理论的价值追求。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从表现形式上固然是理论推演和逻辑论证,但是从内容上是现实的,是反映新生事物发展方向的,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从现实需求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要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思想智慧和智力支持。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深刻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把握这种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以与时俱进的学风回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物价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就业问题、教育公平问题等等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和思想创新的重要内容。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价值追求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经验告诉人们,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要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共享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正确理解科学发展、成果共享是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科学发展、成果共享,凸显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主体、发展动力和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符合人民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向人民负责,与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显著标志。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始终强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根本前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强调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新时期,胡锦涛同志鲜明地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人民大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应是其成果的享有者。中国共产党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大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始终坚持人民大众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本特征。
实现科学发展、成果共享,既要尊重不同,又要注意各得其所。经过30多年的调整、变动、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照其内在要求塑造人们的经济社会生活,同时塑造了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体现出多样多变多元的特点。不同的社会群体自然会有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利益诉求,尊重这种不同,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满足不同群体的正当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成果共享的前提。实践表明,社会结构日益丰富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态势,使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涌向一个阶层、从事一种工作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可能的。实现社会良性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要使不同阶层和群体都能够取得自己可以得到和能够得到的权益,能够在现实的社会结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尊严。
必须在实践中反对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和生活负担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即使在同一时间同一条件下,不同的个体所提供的劳动量和劳动效率是有差别的,按照按劳取酬的原则,劳动者的收入是不同的。这种由劳动者个人天赋和工作能力差别而带来的财富收入不同,是由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由社会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因此,在物质文化水平都较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分配的不同甚至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只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才能为解决这个问题创造条件,正如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的:“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0]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走共同富裕道路,要求我们既尊重劳动者自身条件的差别,实行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防止两极分化。平均主义是一种要求平均分享一切社会财富的思想。它产生的基础是小农经济和个体手工业。毛泽东说:“绝对平均主义的来源,和政治上的极端民主化一样,是手工业和小农经济的产物,不过一则见之于政治生活方面,一则见之于物质生活方面罢了。”现实生活中没有超越一切物质生活条件的绝对的平等,平均主义不患寡而患不均,否认以劳动作为分配的根本尺度,否认劳动者在劳动复杂程度、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劳动技能、劳动态度和劳动成果等方面的差别,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劳动报酬的差别,是不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的。在平均主义条件下,必然会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平均主义是滥竽充数的土壤,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腐蚀剂。“反对平均主义,是正确的;反过头了,会发生个人主义。过分悬殊也是不对的。我们的提法是既反对平均主义,也反对过分悬殊。 ”[11]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反对两极分化是一项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战略性任务。邓小平反复强调:“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12]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就是为了逐步解决因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问题,使人民在更广更深的程度享受发展的成果。我们要通过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消除过大的贫富差距,使相对低收入以及一般收入社会群体的生活水准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准保持着一种大体同步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1][2]毛泽东文集(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4,215.
[3][12]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1,111.
[4][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2,11.
[5]列宁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6.
[6]毛泽东选集 (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9.
[7]邓小平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3.
[8][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7,305-306.
[11]毛泽东文集(8)[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30.
责任编辑 姚黎君
B0
A
1672-2426(2012)01-0015-05
杨海英(1968-),女,黑龙江海伦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编审,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研究”(项目号:09JDZ00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