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测评与分析

2012-12-21耿修林

中国科技论坛 2012年9期
关键词:工业化进程指标体系

耿修林

(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近年来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测评与分析

耿修林

(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新型工业化是在传统工业化基础上产生的新的发展模式,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和应有内涵,构建了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测评体系,并根据实际统计数据,对2005—2009年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测评分析。主要结论有:整体上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呈持续稳步上升的态势,但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直接的技术投入存在波动,投入利用和推进举措存在削弱现象,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改善不足等。

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两化融合

1 引言

自2002年我国明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后,有关新型工业化诸多问题的讨论便陆续开展了起来。对现有的文献考察,大致可以看出四个方面的演化:前期阶段侧重于新型工业化的范畴及其基本特征的研究,由于新型工业化概念是基于世界范围内工业化进程的演变和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来的,至于这一范畴所蕴涵的内容、性质、特征等问题,急需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进行系统的诠释,所以这一阶段的讨论更多的是理论上的论证,以及国际发展经验的介绍和解读,如李廉水、宋乐伟[1]对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吴敬琏[2]指出了新型工业化问题中存在的片面认识和误解,卢怀宝、冯英浚、曲世友[3]认为,中国走新型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要依靠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协调发展等;第二阶段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就如何衡量新型工业化水平尤其是评价体系的设计问题进行了一般性的、原理上的讨论,较有代表性的包括陈元江[4],杨杰、罗志恒、张春元[5],汪晓昀、吴纪宁[6],杨利强、尚整锋[7],张克俊、曾科[8],陈森良、汤健、吴琛琛[9],郭庆[10]等;第三阶段更多地转向了新型工业化专门化和实证研究,如易磊[11],王秉建、程久苗等[12],翟仁祥、沈正平、李清[13],李世英、李亚[14],梅强、刘昌年、周园[15]等;第四阶段以2008年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成立为标志,以“两化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为焦点,服务于行政管理需要的新型工业化进程评价方案的建立。

“两化融合”的主体应该是加工和制造领域的工业企业,因此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测评分析,原则上需要偏重于工业企业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情况,而现有的研究多数只侧重于宏观信息化的表现;随着全社会对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关注,相关的工业信息化方面的调查数据被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更有针对性地分析新型工业化进程;现有的研究成果偏重于新型工业化结果的衡量分析,而对事关新型工业化客观条件的分析稍嫌不够;由于过于偏重新型工业化结果的考评,在一定程度上贬低了社会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现有研究成果在评价体系的结构安排上与新型工业化的进程逻辑有所不合。

因此,需要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不断地评估新型工业化的进展状况,以期能跟踪观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实绩,为及时纠正推进中的偏差提供参考。

2 新型工业化评价体系

在综合评价中,指标及其体系设置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需要考虑:(1)评价体系的系统性。新型工业化不是一个孤立的范畴,而是包括一系列内容较为复杂的概念,既有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投入,也有投入利用和转化的强度,当然也涵盖着新型工业化的实际成效,以便能通过效果分析辨别出投入和推进举措的调整方向。(2)突出针对性。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根据全球工业化过程的基本特征提出来的带有战略性调整的经济发展思路。设立的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要尽可能地体现出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目标。(3)满足多重需要。通过完善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除了以期能系统、客观地考察全国新型工业化活动的基本情况之外,还要从新型工业化进程相关组成部分的比较分析中,了解新型工业化活动各个组成部分在新型工业化活动中的相对地位,为开展工作和改善方向提供参考。(4)效果性原则。通过对全国新型工业化活动的综合评价,进一步衡量新型工业化活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为新型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基于这些考虑,本文拟定的新型工业化进程综合评价体系主要由三大模块构成:第一模块着重测算和评估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投入情况;第二模块重点考察推进新兴产业工业化的过程强度;第三模块主要测算新型工业化实际带来的成果 (见表1)。

3 数据来源及处理

由于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时间不长,前期阶段为宏观管理服务的相关基础数据采集系统尚处于摸索阶段,一些指标的数据如信息化从业人数、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活动资金投入、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设备建购费用投入、信息产业增加值、电子商务交易额等,这些颇能说明新型工业化特征的数据无法搜集到,所以本文的分析范围确定在2005—2009年。其中,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人数等有关数据,取自2004—200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新申请的商标数数据,采集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编辑出版的《中国商标战略年度发展报告》。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从业人数,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活动资金投入,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设备建购费用支出,信息产业增加值,电子商务交易额,互联网宽带入口接入端数的数据,采自《中国信息年鉴》期刊社编辑出版的《中国信息年鉴》。高新技术产业有关数据,整理于2004—2009年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的《科技统计报告》,以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总报告》。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支出比重的资料,录自国家统计局出版发行的《中国大型工业企业年鉴》。其他指标数据根据相关指标计算获得。

表1 新型工业化进程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

续表1

在这些指标中,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固体废物产生量属于逆指标,为保证各项指标评价方向的一致性,对这三项指标进行了倒数变换。此后按照经典标准化方法,对全部评价指标实施了标准化变换,处理后的数据见表1。

4 综合分析

4.1 分析过程说明

对每个领域层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按最大几个特征根累积和占全部特征根总和不小于85%的经验规则,选取保留主成分。如果需要保留一个以上的特征根,则对每个特征根下主成分综合值用保留的特征根作为权重实施加权平均,以得出样本范围内每个领域层的综合值,依据上一步领域层的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对三个准则层实施主成分分析,直到生成准则层的综合值。最后,再对每个准则层的综合值开展主成分评价,以得到总体综合评价结果。

4.2 分析结果

(1)领域层的综合评价分析。

依据上述原理,对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各个领域层分别进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以考察每个领域层的发展变化情况,结果见表2。

表2 领域层综合评价结果

续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人力投入和资金投入基本保持着持续稳步的增加,技术投入的综合水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波动。2006、2009年技术投入水平稍低于人力资源投入和资金投入,2007、2008年技术投入水平高于人力和资金投入。在新型工业化推进强度的三个组成方面,成果转化强度大致呈现出较明显的改善,投入利用和推进举措在2007年后却表现出削弱的迹象,尤其是投入利用强度的退势似乎还没有得到扭转。新型工业化产出方面,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表现出稳定的上升态势,资源利用2008年后出现反弹,这其中尤以环境保护表现出持续的下降。因此在今后的新型工业化推进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资源的利用效果和环境保护的改善。

(2)准则层的综合分析。

在领域层综合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准则层包含的领域层的综合值进行主成分分析,分别得到2005—2009年准则层的综合值,见表3。

由表3可见,2005—2009年期间,我国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投入和产出方面总体上均表现出较为稳定的改善,与此相比,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投入利用强度自2007年后呈现出下滑。

(3)目标层的综合评价分析。

表3 准则层综合评价结果

表4 新型工业化进程总体综合值

对已得到的新型工业化投入、新型工业化投入利用强度、新型工业化产出这三个准则层2005—2009年期间的综合值,再实施主成分分析,得到前两个最大特征根分别是:2.48和0.52,累积占比99.9%,相应各年份新型工业化的整体综合值见表4。

由表4可得出结论: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整体上表现出持续的改进,虽然在部分准则层出现了振荡变化,但并没有影响到新型工业化整体稳步提升的态势,表明近5年来国家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的成效是显著的。

5 基本结论

有些能体现新型工业化特征的指标,比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生产智能化投入,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数,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设备台 (套)数占全部生产设备的比重,行业标准化认证工业企业数等,由于数据资料难以取得,没有纳入到本文的分析中。在现有的分析指标中,像信息化从业人数,电信业务总量,信息产业增加值,电子商务交易额,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等,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社会的信息化活动水平,但用这些指标说明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信息化的作用依然有不小的距离,至多也只能是一种表征性质的替代。因此要想客观地评估现阶段新型工业化的演进,需要改造新型工业化活动的统计资料采集体系。

以上关于2005—2009年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数据分析大致能得出:

第一,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条件投入中的人力投入和资金投入基本上都保持着持续的增加,但技术投入方面有波动,尤其是2008年后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技术投入存在小幅下滑,这可能与国家鼓励技术自主创新导致大中型企业技术引进减少有关,不过更有可能的是那些能反映新型工业化技术投入的典型指标因无法获取数据,没有纳入到分析中所引起的。

第二,在新型工业化推进强度的三个组成方面,成果转化强度表现出明显的持续改善,投入利用和推进举措效果存在波动,因此进一步加强常态化监督和考核很有必要。

第三,新型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表现出稳定的上升势头,2008年之后资源利用出现反弹,这其中尤以环境保护表现出持续的下降,在今后的新型工业化进一步推进过程中,资源利用效果和环境保护改善值得关注。

第四,2005—2009年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投入和产出层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改善,并且两者之间还保持着较好的一致性。

第五,就整体上说,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呈持续稳步上升的局面,说明近5年来国家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的实际效果比较明显。

[1]李廉水,宋乐伟.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9):6-9.

[2]吴敬琏.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误解与扭曲[J].商务周刊,2005,(16):15-19.

[3]卢怀宝,冯英浚,曲世友.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10):27-30.

[4]陈元江.工业化进程统计测度与质量分析指标体系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6(58):819-823.

[5]杨杰,罗志恒,张春元.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2005,3(44):124-129.

[6]杨利强,尚整锋.我国城市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建立及其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1(20):51-55.

[7]汪晓昀,吴纪宁.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11(27):122-124.

[8]张克俊,曾科.新型工业化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4,6:125-127,135.

[9]陈森良,汤健,吴琛琛.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设计[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3(10):16-13.

[10]郭庆.工业化进程测度统计指标体系初探[J].统计与决策,2007,(5):60-62.

[11]易磊.区域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8,4(35):19-23.

[12]王秉建,程久苗等.安徽省新型工业化水平的时空差异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31):381-385.

[13]翟仁祥,沈正平,李清.江苏省新型工业化水平定量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7):82-85.

[14]李世英,李亚.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基于陕西的数据[J].当代经济科学,2009,5(31):28-35.

[15]梅强,刘昌年,周园.劳动密集型中小工业企业新型工业化程度的测度与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 145-148.

Evaluation of the New-typed Industrialization in Recent Years

Geng Xiulin
(School of Business,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

New-typed industrialization is a developing model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alization,and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aking up.Based 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the design conno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according to the actual data,the paper excises assessment analys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situation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that:the whole China's new industrialization is steadily up-grading,but the technology direct input of the new-typed industrialization fluctuate,and resource utilizations and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s exist weakness.

Industrialization;New-typed industrialization;Fus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iz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09YJAZH041),国家社科基金 (11BTJ004)。

2012-03-13

耿修林 (1965-),男,安徽马鞍山人,经济统计学博士,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统计与计量分析,技术经济管理。

F41

A

(责任编辑 谭果林)

猜你喜欢

工业化进程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