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基层意识 树立群众观点——新华社“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突出抓作风、改文风

2012-12-21龙新南

中国记者 2012年5期
关键词:新华社稿件基层

□ 文/龙新南

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以来,新华社始终把“增强基层意识、树立群众观点”作为活动的重点内容,积极倡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贴近群众采访报道”理念,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激励措施和保障机制,在坚持“三贴近”,特别是进一步推动“走转改”活动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加强学习培训,完善制度举措,建立健全“走转改”活动的长效机制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新华社党组十分重视,始终强调宣传报道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新华社党组书记、社长李从军同志指出,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是新华社的优良传统,也是新华人精神家园的根本所在。

1.完善学习和调研制度。

新华社坚持把学习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结合起来,将其作为新华社党组和各部门理论中心组学习、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各类报道研讨班学习的重要内容,建立严格的学习制度。新华社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深入基层调研采访长效机制。要求新华社党组成员每年安排一定时间到新华社基层联系点调研,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完成一定时长的基层调研任务,各单位每年安排编辑记者到基层开展调研,强调树立群众观念、贯彻群众路线,并体现到报道中。

2.完善编辑记者岗前和在岗培训制度。

新华社将“走转改”主题教育内容纳入每年培训计划,编入新同志入社教育课程,积极推行新入社大学生赴基层实习锻炼工作计划,鼓励总社采编业务部门的新同志到农村厂矿等一线采访调研。特别注重对编辑记者进行“走转改”方法的培训,明确要求将反映基层面貌与展现社会进步结合起来,将反映社情民意与推动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着重突出报道实效。

3.完善考评和奖励制度。

一是在采编业务考核中加大对基层调研稿件的政策倾斜,将相关专栏作为重点栏目进行考核。二是将各单位开展“走转改”活动的情况,纳入各采编业务单位的管理考核内容。三是总编室每周评稿向深入基层、扎实采访稿件倾斜,每周至少推荐一篇来自基层的报道。四是每年在全社范围内开展“清新文风”范文征集和评议活动,所征集范文汇集成册用于采编人员培训和研讨。首届“清新文风”活动已于2011年11月中旬结束,范文佳作集萃《基层天地宽》已印发编辑记者学习。

4.切实加强组织,做好活动交流展示和成果宣传。

新华社机关党委整理了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先进新闻工作者事迹、基本国情和形势教材等近七万字的学习材料,编辑印发了《新华社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学习读本》,要求全社编辑记者学习。新华社总编室在新华社局域网建立了“走转改”活动主题页面,及时刊载相关文章、图片和资料,传达重要精神、加强交流学习、督促工作落实,形成了 “走转改”活动交流展示的重要平台。同时,还在新华网开设“走转改”专题页面,面向社会展示新华社走基层报道成果。

二、实施精品战略,加强舆论引导,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走转改”活动启动以来,新华社坚持在求实效上下功夫。一方面认真做好活动本身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另一方面,始终把反映社情民意、群众呼声作为“走转改”报道的着力点,采写了一大批来自一线、鲜活生动的新闻稿件。各社办报刊以及新华网、CNC中文台和英语台等终端载体以专栏、专版、专题等方式,积极组织相关报道,形成了立体化报道声势。中央领导同志和领导机关阅评刊物高度评价新华社相关报道,一些稿件被数百家媒体采用,有效引导了舆论,受到媒体用户和受众广泛好评。

1.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广大编辑记者积极参与,以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为契机,大力实施精品战略。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新华社领导带头深入基层。社长李从军,总编辑何平,副社长庹震、周锡生、周树春分别前往河南林州、贵州瓮安、山东德州、天津滨海新区、北京大兴等地采访调研,所采写的稿件立意深远、影响广泛、反应强烈,堪称精品力作,充分发挥了榜样示范作用。

李从军同志到位于太行山腹地的河南省林州市,就传承发扬红旗渠精神进行采访调研。他走企业,访农户、看工地,召开座谈会,看望、慰问老劳模和困难群众,并代表新华社向林州市重修红旗渠工程捐款。李从军同志的署名稿件《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在受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何平同志到贵州省瓮安县,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等问题,在县三级联动接访大厅、珠藏镇桐梓村、玉华乡瓮安磷化公司矿井等地,进行为期一周的调研采访。何平同志的署名文章《3小时消解5年积怨——从一起林地纠纷调解看瓮安变化》发表于《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蹲点手记《在痛定思痛中浴火重生——从瓮安之乱到瓮安之变警示录》受到中央和地方领导同志肯定,也受到读者好评。

新华社各采编部门、各分社领导班子及一线编辑记者在全国各地县、乡、镇、村建立基层联系点380余个,150多路记者参加了第一批蹲点采访,第二批蹲点记者已陆续走进基层。国内各分社记者采写的《车载肩扛,送上及时水救济粮》《广西三只羊小学学生告别“黄豆拌饭”》《贫困挡不住的渴望》《打工子弟有了新学校》《江苏镇江:小病到社区,大病进医院》《麦麦提托合提大叔探女记》等许多稿件的社会反响强烈,得到群众广泛认可。

2.编辑记者心灵得到洗礼,进一步增强了对“人民至上”理念的认同。

新华社鼓励下基层的编辑记者积极撰写采访札记,及时总结报道经验和心得体会,并要求各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座谈讨论活动,进一步增强编辑记者对国情的理解,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理解,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解。

新华社对外部记者表示,“接地气”的基层采访,推翻了在总社新闻大厦里做的许多“策划”,改变了许多“想当然”的看法,有助于磨砺扎实采访的功夫,特别是通过采访普通人,记者受到很大教育,稿件的写作方式也为之一变,现场感、真实感、生动感都增强了。

新华社副社长龙新南

《经济参考报》记者感到,只有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民的生产生活,才可能了解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真实困难,也才能看到村镇银行发展对促进农业发展的切实效果。

要把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作为必不可少的一课和贯穿终生的一课,以老一辈优秀新闻工作者和身边的模范人物为榜样,将坚持“三贴近”原则变成自觉行动,让基层意识、群众观点融入血液,成为价值理念,端正人生追求,走好职业道路。

新华社国内分社记者认为,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有新闻源,才能抓住“大鱼”。“以前跑环保,从政府部门拿到的素材宣传色彩浓。只有深度调研才能出好稿,只有走基层,才能了解社情民意,只有走基层,才能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3.充分反映社情民意,通过报道切实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新华社许多稿件让基层群众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真实反映出基层群众的忧乐冷暖,同时直面基层民生问题,与百姓关注的热点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推动各级政府“听民声,解民忧”。

新华社记者冒着危险深入一线采访调研,通过参考报道首先披露了北京周边地区日产百吨地沟油的黑幕,受到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后又围绕公安部门侦办地沟油大案播发“新华视点”稿《地沟油是如何流向餐桌的?——公安部指挥侦办的地沟油大案揭开黑色产业链》,其文字、图片、图表累计被604家媒体采用。

2011年中秋刚过,山西省静乐县神峪沟乡大山头村三名村民代表专程来到北京,称新华社的报道帮助解决了村里多年未解决的低保问题、小山头村自然村村民搬迁问题、失学儿童上学问题、高速公路占地补偿等问题,村民代表送上感谢信和凝聚着村民们深厚情谊的山药蛋,总编辑何平会见了村民代表。

新华社国内部赴中部地区调研小分队和分社记者采写的《洞庭湖渔民含泪呼吁“救救江豚”》,反映出电捕鱼日益猖狂、江豚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使生态保护热点与群众关切有效结合。稿件播发后,社会反响强烈,力促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措施治理非法捕捞,救救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江豚。世界自然基金会给新华社有关分社致电,对记者深入基层揭露问题的勇气和精神表示感谢,称赞稿件敢于为渔民、为生态保护说真话。国内部赴西南地区调研小分队和当地分社记者采写的《一个乡村小学校长的困惑》,集中反映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西二镇海泊村一所小学校舍危房问题。稿件播发后,当地政府随即召开现场办公会,决定拆除危房,投资230万元重建一个现代标准的新小学,重建工作将在半年内全部完成。

新华社四川分社两名记者在四川南部旱情最为严重的时刻,深入川南叙永、古蔺两个国家级贫困县,顶着40度的高温,攀山越岭,深入大山深处的乡村,现场采访农民缺水、找水情况,连续采写了多篇参考报道和公开报道。

其中,部分参考报道获得有关领导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公开稿件《(新华调查)天灾背后,水利“欠账”如何补?——来自川南2个贫困县的旱情调查》被《新华每日电讯》《文汇报》等大篇幅采用,引起强烈反响,再次引发全国对西南旱情特别是四川旱情的关注,对当地抗旱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华社安徽分社采写的《一根豆角被“喂”11种药 从田间到餐桌一路“绿灯”》一稿已被263家中央及地方媒体采用,新浪、腾讯等近500家网络媒体转载刊用。稿件播发后,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网民跟帖留言不计其数。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表示近期将由省农委牵头深入各地摸排督察,对推动农残检测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着眼长远,细化责任,创新发展,努力使基层意识、群众观点融入肌体血液、成为终生追求

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领导责任,扎扎实实地将活动推向深入。

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是提升报道水平、培养报道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职业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质量素质效益、推动事业科学发展的有力举措。今后,新华社将进一步提高全社同志,特别是新闻采编人员对深化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走转改”作为长期坚守的理念和永远肩负的责任,将基层意识和群众观点融入日常工作各环节、各方面,真正做到沉下身、沉下心,从根本上改变作风、改进文风,使之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和职业追求。要认真落实并不断完善活动《实施方案》和各部门的具体措施,把“走转改”活动与“为民服务 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切实强化领导责任,狠抓工作落实。

2.抓住重点、找准着力点,进一步发挥新华社新闻报道的重要作用。

“走转改”活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新闻报道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必须善于抓重点、抓关键,按照刘云山同志提出的“三个着眼”深入开展活动。要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找准坐标、把握基调、掌握尺度,着眼大局抓新变化、着眼趋势抓新思想,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更好发挥宣传报道在推动经济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切实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走转改”活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重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实效。要对前一阶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总结好经验、推广好做法,积极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活动的组织方式、措施办法,切实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 2011年7月6日,龙新南同志视察新华社黑龙江分社时看望分社干部职工。

要根据传媒形势变化和业务发展需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不断丰富完善富有特色的活动载体和平台,形成各自特色,增强实际效果。要加强活动成果多媒体展示,充分运用新华网、社办报刊、手机媒体等多种载体和社内刊物、橱窗等,及时反映活动进展,全面展示活动成果,努力营造浓厚氛围,推动编辑记者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活动中来。

4.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积极推动活动制度化、常态化。

科学合理的制度机制是实现“走转改”活动常态化的有效保障。要把新华社“走转改”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就必须建立健全推动采编人员走得深入、转得到位、改得彻底的制度机制,确保活动制度化、常态化。要健全完善有利于编辑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工作制度,真正把活动由客观工作要求转化为采编人员的自觉行动和职业追求,促使编辑记者“离中心更近、离基层更近、离热点更近、离民生更近”,以卓有成效的新闻舆论工作,汇聚起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要继续重点抓好学习和调研制度、编辑记者岗前和在岗培训制度,切实开展好基层联系点蹲点调研活动,探索完善编辑记者到基层交流锻炼的常态化机制,防止活动搞成“一阵风”,以管长远的制度建设来确保活动常态化。要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激励编辑记者投身基层、扎根群众。

5.传承优良传统作风,培育良好职业精神和职业水准。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新华社的优良传统,是宣传报道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新华社全社采编人员要继承发扬80年来的优良传统作风,带头转作风、改文风,带头走进基层、服务群众,用心采写稿件、精心编播新闻,努力推出更多具有示范性的精品力作。

要把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作为必不可少的一课和贯穿终生的一课,以老一辈优秀新闻工作者和身边的模范人物为榜样,将坚持“三贴近”原则变成自觉行动,让基层意识、群众观点融入血液,成为价值理念,端正人生追求,走好职业道路。

要树立崇高职业理想、职业品格,恪守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高度重视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讲品位、讲格调,防止急功近利、片面追求轰动效应,杜绝有偿新闻、虚假新闻,切实维护新华社良好形象。

猜你喜欢

新华社稿件基层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再创新高
基层在线
视界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走基层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