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长道短

2012-12-21

中国记者 2012年3期
关键词:民行工具书版面

记者过年家乡秀

□ 江苏南京 练红宁

读到《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媒体春节期间刊登的记者回乡过年的家乡秀报道,不禁让人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新春走基层的好收成,也是走转改的全方位实践体验吗?

报社记者来自五湖四海,不少生于农村,这次记者春节回乡到农村与家人团聚,特别是年轻记者与父母一起过年。回顾儿时过年乐趣,展现当今的农村变化和家乡的风俗文化,描绘着一幅欣欣向荣的农村画图,让读者感受农村的节庆氛围欢乐愉快。

都说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经过几十年的农村改革,特别是小城镇建设,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通过记者回家过年的笔触,也看到了农村的薄弱环节,给人们特别是农村干部们、城市里的学者们提出更多思考和建议,无疑有利于农村的新一轮创新发展实践。

何谓“人人有责”

□ 湖北日报社 巴晓芳

“人人有责”,是个耳熟能详的要求。从爱护公物、城市卫生到环境保护、文明创建等等,都是“人人有责”。最近在举国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上,又有媒体提出“维护食品安全人人有责”。

一篇《维护食品安全人人有责》报道认为:“保障食品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维护食品安全也要靠消费者自己。”一篇《维护食品安全 人人各尽其责》更提出“公众理性消费有责”一说,这“责”包括:“增强消费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现代人的一门必修课。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还有其他“人人有责”的说法。

这就搞不懂了,分明是黑心厂商的责任,是监管部门的责任,怎么就将责任分摊到“人人”头上、要消费者和那些昧心人、渎职者共同承担呢?难道那些喝了三聚氰胺奶粉、吃了毒馒头的人由于没有“增强消费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就得为自己受害承担责任吗?按照这个逻辑,应付完全责任的醉驾致人死亡的司机,是否可以说,被撞死的人也有责,他走路时没有“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要求社会上每一个“人人”都上这“一门必修课”,都成为鉴别食品优劣真伪是否有毒的行家里手,是否有必要,有可能?

可见,媒体上一些“维护食品安全人人有责”的说法失之偏颇,说严重点是转移了视线。看似想形成“全社会的责任共识”,客观上却有为相关厂商和监管部门减责之嫌,不符合“责权明确”原则,模糊了当前治理工作的焦点。所以,媒体应该修正这一说法,明确指出应为食品安全负责的“责任各方”,以保证治理的重点和追究的目标明确,取得实效。

标题随意使用缩写术语,晕!

□ 陕西西安 吴志强

近日翻阅一份中央级报纸一篇报道时,标题一下就让我迷糊了:《四川民行办案合议制将全省推广》,民行是什么意思?民行案件又是什么样的案件?

随即细读稿件,才从字里行间里推测得知,所谓民行,是民事行政的简称,所谓民行案件,是指民事行政案件。读者面对这个标题时,难免坠入迷局,甚至读完整篇新闻,也不知道民行案件是指代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这两大类不同性质的案件。

标题可谓稿件的姓名,也可视之为商标、招牌,好标题来之不易,简练确实应是标题的必有之意,但无论如何,标题应不至于让人们误会、费解,不宜轻易使用不规范的缩写形式。有鉴于此,作者或编辑拟定标题时,应多为众多读者尤其是非业内读者着想,至少要做到让读者见标题知其意。

有感于编辑的“举手之劳”

□ 福建连城姑田镇党委报道组 周宗胜

春节期间,我采写了一篇当地林农赶农时忙造林的新闻,本来要发送到《中国绿色时报》“绿化”版面的,由于操作有误,误发给综合新闻版的编辑。因怕重稿,没有再次发送。

值得欣慰的是,几天后,这篇稿件被“绿化”版面编辑采用,并寄来了样报和稿费单。经了解,原来是综合新闻版的编辑将稿件转发给了“绿化”版面。这位编辑的“举手之劳”,让我肃然起敬。

时下,一些报社由于编辑的频繁调整,负责版面的新编辑一到岗位,就设了自己的邮箱,而报头又没有及时更新收稿邮箱,导致作者发往原传稿邮箱,稿件常常“泥牛入海”。真诚希望所有报社的编辑们,在敬业爱岗的同时,也要常怀人文关怀之心,把一些作者错传的稿件,举手之劳转发送给同事。虽然增加了些许工作量,但却赢得了更多作者,更多稿件。

记者编辑不备工具书?

□ 湖南岳阳文广新局 吴 广

我曾协助某家报纸审定付梓稿件,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一篇稿件中,将成语“平心而论”的“平”字,写成了“凭”;将“少安勿躁”的“少”字,写成了“稍”字。我本想将其改正,转而一想,如此代庖,记者编辑印象不深。不如要记者编辑查词典,自己改正。没想到的是,二十来人的采编部,竟无一人手头有新版(2005年6月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这令我十分惊讶。后来,我因公到另一家纸媒办事,有意识地观察了其编辑部,发现只有公用的《现代汉语词典》,还是1983年1月第2版的。问了一下,记者编辑中也无一人自备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看来,这恐怕是普遍现象。

舞文弄墨的媒体,词典竟成了稀缺之物,看上去,这只不过是区区小事一桩。其实不然。这起码反映了单位或部门业务建设上的欠缺。

记者编辑的办公之地,健全的业务设施,各类工具书是少不了的。如《辞海》(新版)、合订本的《辞源》《汉语成语辞海》《引用语大辞典》等大部头,价格昂贵的工具书,公家配置,供人检索。范围如能再扩大点,备一些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历史、文学、宗教、伦理、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工具书,那当然更好。

新闻前辈范长江、邵荃麟、邓拓、穆青等,生前都很重视和善用工具书。他们写的文章,思想境界之高远,自不待言,语言文字也相当精美。所以,他们的文章能留芳于世。记者编辑养成亲近工具书,和工具书交朋友的好习惯,将终生受益。

刊发奇闻,负面效应大!

□ 江苏宿迁经贸学院 陈尚忠

一家晚报在“国际新闻”版刊发的3则新闻主题似是而非:头条新闻的正题是“天灵灵,地灵灵,古宅幽灵‘显灵’送黄金?”副题为“澳欠债老板向幽灵祈祷要钱,数天后壁炉里惊现3枚金块”。同版还刊登了另两篇图文并茂的报道,一篇是据英国媒体7日报道,印度一农夫买不起玩具,他下田耕作时,抓一条大蟒蛇让6个月大的女儿玩耍。据报道蟒蛇没有毒,但生气时也有可能伤人,而这个女孩甚至会抓蛇尾巴朝嘴里放。另一篇也是英国媒体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对夫妇先救了一条狼、与家犬交配产仔,后又养了两条狼,现与10条狼共处,成了“一家人”。

用这些违反常识、常理的奇闻充塞版面,读了让人生疑生畏,十分讨厌,编辑本想以此吸人眼球,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媒体应尽快摒弃这种低俗的办报理念。

猜你喜欢

民行工具书版面
诗词工具书二种
诗词工具书二种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好风凭借力伴我泛书海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工具书的指导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版面“三评”看得失
新版面 新视角
网络时代工具书阅览室的建设
检察机关民行抗诉案件质量标准之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