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吉林省文化建设的实践机制
2012-12-21□吴琳,刘丹
□ 吴 琳,刘 丹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 长春 130012)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吉林省文化建设的实践机制
□ 吴 琳,刘 丹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 长春 130012)
吉林省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针对以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思想出现的认识弱化现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受到冲击的现象,应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的先导权——政治保障机制研究;针对多元化社会思潮对社会道德体系的冲击现象,应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的主导权——舆论建构对策研究;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受到冲击现象,应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的引导权——制度建设研究。
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民生
一、吉林省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公益性文化事业先行的原则,以构建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心,以加强农村文化工作为重点,加强吉林省文化建设。强化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公共文化资源的整体下移;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力量下沉;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动了公共文化发展成果惠民下行。这些举措使广大人民群众分享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吉林省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为进一步研究、探讨吉林省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结构、内容、传播方式以及发展趋势,本调研小组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举行座谈,部门调研等形式,对农安、榆树、通化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吉林省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出现了弱化现象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党员干部和群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等都有正确的理论认知。马克思主义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得到了加强和巩固。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地位的意识主流却存在不同程度的 “弱化”、“淡化”现象。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思想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一些人认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只是政治宣传,在现实社会中没有应用价值和意义;而且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过时的思想还有一定的市场。
(二)多元化社会思潮使得一部分人的共同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理论上的困惑,社会思潮的涌入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宣传教育存在形式主义现象,注重文字形式、图画形式,缺乏实效性和感染力。二是有些地方和单位过多地强调地方文化特色,忽视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统一性。由于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民主政治制度的不当宣传,使一部分人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加之市场经济存在的某些负面效应和社会转型的强烈冲击,导致部分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缺乏信心。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有完全被人们主动践行
调研中我们发现,人们普遍认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在力量。人们认为,社会成员之间能够共同认可和愿意遵守的道德规范不仅对现实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而且是社会能够生生不息发展下去的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主流价值体系。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判断和行动才会有共同的基础,社会生活才能协调。但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没有使人们真正相信,不愿意主动践行。
二、吉林省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吉林省传统文化对社会生活结构的影响
吉林省的文化发展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一是吉林省的移民文化特征。吉林省的文化是在外来移民不断本土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形成了吉林省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不同的移民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人际关系松散;没有家族式亲属集团情结;地广人稀与土地肥沃使人们的生活比较悠闲。二是吉林省国企文化的影响。吉林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因此吉林省人的单位归属感强烈,人际关系依赖强度高。但由于国企改革,使人们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个人不再从属于单位群体或者某个机构,也不是某个社群的组成部分,只是他自己。由于缺乏公共生活,也就找不到与公共生活、公共社群的连接点,因而缺少相应的义务感和责任感。
(二)城镇化发展对农村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恩格斯对现代社会道德危机的状况揭示道,“每一个人在追逐私人利益时的这种可怕的冷淡、这种不近人情的孤僻就愈是使人难堪……每一个人的这种孤独、这种目光短浅的利己主义是我们现代社会的基本的和普遍的原则。”实际上,恩格斯的理论阐述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针对农村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我们不能单单地用农民文化素质低来解释。农村出现道德滑坡现象,一是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原有的村庄共同体逐渐弱化,国家行政力量逐渐弱化,村民与村集体间的行政关系逐渐弱化,村委会的行政功能逐渐弱化,这就使得原有的乡村共同体的凝聚力逐渐弱化,村民之间的联系逐渐弱化,村民往往更多关注自己的利益。二是由于城镇化发展冲击了农村原有的生态文化与价值观,冲击了社会文化结构与价值观念。同时,人们之间还没有形成一种能够互相沟通、交流的平台。
(三)社会思潮对社会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在吉林省影响比较大的价值观有以下几种:一是价值相对主义与价值虚无主义的逐渐兴起。价值相对主义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便是关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善、什么是正当等一系列有关价值的核心标准的模糊和不确定。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这种价值相对主义被推到了价值虚无主义的高峰。不求永恒,只要瞬间的快乐,构成了世俗时代文化的核心内涵。二是物欲主义的异化和消费主义的广泛盛行。沉浸在物欲异化中的消费大众,跟随网络、媒体信息创造出来的消费需求来认同自己的消费要求,从物质消费中还能感受到一丝精神救赎和审美快感。三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沉渣泛起。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认为中国近代以来的革命是少数人的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是由少数人制造出来的革命。这种彻底的唯心史观其本质就是全盘否定中国近代革命的必然性,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取得的胜利成果。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结果就是使人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共产主义信仰产生动摇。
(四)形式主义的宣传方式对理想信念产生的不利影响
由于过多地关注表面的、形式化的东西,尤其是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仅限于大而空的概念性号召,没有针对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思想道德宣传教育工作,致使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虽有认同感,但实际上却认为这只是事不关己的一种形式化的存在。最后造成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识停留在表面与形式上,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远离社会现实,远离人民群众,影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主动践行的意愿。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吉林省文化建设的实践机制
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新形势下,如何思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定位?如何克服“泛意识形态化”的理论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非意识形态化”?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再进一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如何引导与看待思想价值观上的“多元化”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交锋?笔者认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机制研究需要掌握好三个原则:既要引领好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又要强调思想发展中的最大包容性;既要强调社会思潮的多样性,又要坚决维护我国意识形态的底线;既要掌握主导意识形态渗透性技巧,又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通俗性和生动性。
(一)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的先导权——政治保障机制研究
首先,需要关注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大众化发展。这不仅是对当代中国全部意识形态理论源头争论的回答,同时也是对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原则的很好诠释。因此,对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使其转化为人民群众的信仰和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的关键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途径给予重新思考。
⒈力求内容的大众化,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新的理论特色。我们要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突出对当前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和讲解,从而使书本上的马克思主义变成实际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我们观察一切社会现象、处理一切社会问题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方法论。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力求使这些理论内容的大众化,不断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内容创新。因此,现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形而上”的抽象理论形态说教上,而应该转向对人民群众生活世界的普遍关注,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一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分析和解决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矛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进而接受并将其自觉地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当中,由被灌输到自觉地掌握和运用。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活动必须克服从理论到理论、从说教到说教的不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和解决广大群众所关心的民生问题。三是党必须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的过程中,使人民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也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之一。
⒉力求形式的大众化,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新的宣传方式。在理论表述方式上摒弃过于烦琐的逻辑论证,力求形式大众化,创造出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的宣传方式,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方式的创新。一是要使语言形式符合群众习惯。在语言表述上做到生动感人,要善于对他们经常使用的格言、谚语和历史典故、文学故事等加以引申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某些重要原理,以百姓能听懂的话语,入眼入心的宣传教育形式,以符合百姓口味的传播途径,符合百姓生活实际的组织活动,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能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并愿意接受,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使理论内化为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要善于运用大众化的宣传载体。要积极发挥网络优势,以网络为平台引领舆论导向,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争取思想空间,扩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覆盖面,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统一广大群众的认识。三是运用好其他的传播方式。一方面,要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变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加强高校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认知,授课方式应使经典的理论与生动活泼的实际紧密结合,运用生动的案例教学和研讨式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在乡村普及电视,建立书屋,拓宽文化传播的途径,使主流价值观念得以广泛推广。
⒊力求主体的大众化,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使之成为大众所共有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更多的问题,还需要解决更棘手的矛盾,因此,力求主体的大众化,建设一支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素质的理论工作者队伍就显得日益重要。一是要加强对知识分子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分子的引导。使其充分认识主流意识形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探索,这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二是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党员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施的根本保障力量。只有党员干部做到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更好地引领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三是主体大众化并力求受众数量广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与推广要跨越不同的阶层,不受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个人素质等影响,针对不同的人群因地制宜。使广大人民群众把马克思主义原理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大众所共有的文化。
(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的主导权——舆论建构对策研究
针对多元化社会思潮对社会道德体系的冲击现象,需要把握由传统理论概括传播方式转向亮点聚合的实践原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代媒体主导权——舆论建构对策研究。
⒈利用现代电子媒体特性,占领舆论空间主阵地,实现三个统一。利用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为群众开辟表达诉求的渠道,提升群众在社会中的平等性、参与性。从而创新虚拟社会传播方式,实现信息交流链条的畅通,提高政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诠释能力。创新信息交流,占领舆论空间主阵地,需掌握以下三个统一的原则。
⑴把党的主张与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提升社会主流理念诠释能力。可以充分利用新兴电子媒体技术的信息符号意指功能,采取亮点聚合信息交流传播主导方式,围绕时代重大主题,运用课题式设计、项目式管理、工程式推进、绩效式考核办法等,有计划地宣传时代重大主题,增强人们对政府政策的理论认知以及人们对政府政策的认同感。
⑵把正确导向与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提升把握社会心理脉搏的能力。我们的重要任务就在于在多元的价值观面前,在判读标准上做出一种重要的价值排序。这就要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帮助人们减少海量信息的不确定性,使人们能够客观认识不断变化的世界,培养人们的传媒认知能力。
⑶把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方式统一起来,提升社会主体的交往对话能力。及时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引导广大网民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微博、博客成为文明理性与传达社情民意的新平台,进一步健全与创新功能互补的舆论引导网络,使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倡导良好风尚的前沿阵地。
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转变政府舆论引导的理论叙述传播方式。
⑴理论传播接受性的创新。理论上取得的研究成果不能单单停留在文字诠释层面上,需要改变传统理论概括传播方式,创新公共文化传播方式。因此,要研究在新兴电子媒体条件下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转变“理论讲述”的传播方式,将文字形式的理论叙述转变为形式新颖化、语言风格鲜活的平民化传播方式,增强公众的可接受性。
⑵理论传播形象性的创新。利用现代数字媒体的快速性、形象性等特点,将抽象的理论研究成果通过包装具化为形象性的形式,通过制作公益性社会视频、社会热点问题讨论、引导公众参与典型案例讨论等形式,将理论研究成果渗透到网络空间的各个层面,使受众群体潜移默化地接受主流价值观。
⑶理论传播生态性的创新。政府数字共享信息工程建设不仅是图书馆数字化工程建设,还需要突破数字共享信息建设瓶颈。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缺乏合适的信息流通渠道,许多资源被闲置,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有些能够汇集这些资源的网络因为没有得到授权而难以满足网友的需求。”[1]因此,如何突破著作权的数字信息建设瓶颈,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方面数字信息共享工程建设,使理论成果与受众之间产生双向互动,就成为我们日后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三)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的引导权——制度建设研究
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出现的弱化现象,应把握由单项传输到双向互动的实践原则,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的引导权——制度建设研究。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公共文化建设项目的评估研究、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的调查、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情况以及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结构、内容、传播方式、发展趋势等做深入的调查研究。二是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为载体,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吉林省公共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实践机制研究,从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政府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
⒈促进公益性文化发展的理念创新。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为载体,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政府的文化供给能力。可以利用抗联爱国文化资源,发挥爱国主义基地教育作用。吉林省在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建立了具有东北抗联特色的数据库。利用抗联爱国文化资源可以培育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操。例如:可以通过现场讲解的体验教学,研究专家的历史还原讲解,视频纪录的电子资源等形式,培育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操;挖掘吉林省丰厚的红色文化,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而且具有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在这方面,吉林省通化市委党校就开发了以重走抗联路为主题的红色文化,而且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同。
⒉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创新。一是有效利用公共文化设施。目前,吉林省的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取得了成效。全省现有图书馆65个,其中,省级馆1个、地级馆10个、县级馆54个,全省从业人员为1718人;全省文化(艺术)馆77个,其中,省级馆1个、地级馆13个、县级馆6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625个,全省文化馆(站)从业人员为3402人。截止到2011年底,吉林省全部完成了乡镇综合文化站新建工作并开始投入使用。2012年4月出台了《吉林省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2]健全的公共文化设施和该《管理办法》的出台保证了政府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能力,但是如何有效利用、使用和维护尤其是保证农村文化站的可持续发展,使农村文化站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阵地是今后的重要任务。为此,在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方面,应积极活跃社区的基层文化生活。保证社区有公共文化中心且使用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原则,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社区文化艺术汇演、社区广场的群体文化活动、社区文化艺术周。二是改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方式。要把加大投入力度与改进投入方式结合起来,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中;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拓宽投入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社会化。
⒊把农民工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机制创新。为了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就要把公共文化民生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结合起来。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中,几乎看不到农民工参与的身影,农民工的子女更是处于社会边缘地带。这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成了严重阻碍。为改变这种状况,应加强对农民工价值观的培养,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团群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农民工与社会的有机联系,增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设立政府专管部门,加强教育机构建设,公平对待农民工,强化服务,统筹管理,立足实际,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和轮训,增强其适应社会关系变化的能力。
⒋鼓励文化资源向农村辐射的文化传播方式创新。积极鼓励文化单位的文化资源向农村辐射,保障公民的文化传播与文化批评的权利。目前,全省60余个艺术表演团体下乡演出,覆盖了全省600多个乡镇和40%以上村屯,受到了国家文化部的肯定。政府加大对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扶持力度,截止到2011年末,全省的文化大院已经建成4048个,室外场地实现硬化的有1999个。与党建网、农家书屋整合的农村文化大院3130个。依托村委会、农村闲置校舍建设的农村文化大院3134个,农民自办文化大院914个。基本实现了吉林省建制村农村文化大院全覆盖,逐步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3]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要关注城乡文化差距的实质性要素,认真查找我国城乡文化的差距,准确把握城乡统筹的文化发展特点。为保证农村基层文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设立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专项基金,实行专人专管,实行项目开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农民在欣赏与娱乐的同时,增强自己的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杨文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网络风险防范机制的建构[J].吉首大学学报,2011,(01):108.
[2]吉林省文化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R].2012.
[3]吉林省文化厅关于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工作汇报[R].2012.8.
(责任编辑:高 静)
On the Practice Mechanism of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Leading by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of Jilin Province
Wu Lin,Liu Dan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to lead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Jilin Province.Weakening phenomen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arxist ideology,faith in the ideal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der attack,should deepen the pilot the right to lead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political protection mechanism.The impact of the phenomenon of of diversified social thought of the social and ethical system,deepe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to lead to the dominance of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constructing research on public opinion.By the impact of the phenomen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deepe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to lead the right to boot-practice Mechanism.
core value system;Marx popular;cultural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D61
A
1007-8207(2012)09-0050-05
2012-03-18
吴琳 (1970—),女,吉林长春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吉林省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刘丹 (1979—),女,吉林长春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吉林省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BK098;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吉林省农村文化公共民生建设的方法与途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B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