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预防党政秘书腐败之对策
2012-12-21□王茜
□王 茜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00)
论预防党政秘书腐败之对策
□王 茜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00)
党政秘书腐败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热议。预防党政秘书腐败,必须抓好根本,形成预防党政秘书腐败的内在自律机制;规范秘书制度建设,构建预防党政秘书腐败的外在约束机制,从而使党政秘书回归到辅助领导决策和处理日常事务的正轨上来。
党政秘书;腐败;自律机制;约束机制
近年来查处的党政领导干部腐败案中,有相当一部分牵扯出秘书腐败问题。“拔出萝卜带出泥”,作为领导干部的“身边人”,一些党政机关秘书不仅没有尽职尽责,做好份内之事,发挥对领导应有的参谋、助手之责,反而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掌握的信息资源优势干着违法乱纪,甚至腐败犯罪的勾当。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领导之间、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已成为我国反腐倡廉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央及地方各党政机关要统一认识,从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秘书整体素质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预防党政秘书腐败。
一、正本清源,形成预防党政秘书腐败的内在自律机制
剖析一些领导秘书蜕变为腐败分子的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大都是因为自我认识不清、放松学习、忽视修养致使思想、道德、政治等方面出了问题而开始的。也就是说,缺乏自律才是秘书腐败的根源。
⒈加强学习,提高党政秘书整体素养。古语有云:“人可以一生不仕,但不可一日无德。”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好的道德基础。在我国历史上,有信仰、有约束、有骨气的秘书甚多,如:不怕得罪皇帝的北魏秘书古弼、不卖论取官的范缜、以清白遗子孙的南朝秘书徐勉、公清若水的赵轨、孜孜以匡谏为已任的李绛。他们不仅功底深厚,见多识广,具备卓越的辅政才能,而且不贪不渎,埋名幕后。正因为如此,他们不仅受到了器重,且受到后人尤其是世代秘书(幕僚)的敬仰。在中共历史上,以道德文章卓著的秘书也大有人在。且不说一些党政领导人曾担任过党政秘书,就拿长期担任毛泽东秘书的田家英来说,就是一位有才有德的秘书典范人物。他在秘书岗位上工作长达十八年之久,把自己的学识、心血乃至生命奉献给其挚爱的秘书事业。他不仅学习文史知识,而且学习政治、管理、法学、农业经济知识,熟读马列著作,精研毛泽东著作。在学习中,其道德觉悟、道德水准也随之不断提升。这从他的诗词与章刻中即可窥一斑。他一直把林则徐的两句话当作座右铭:“苟利国家生死以,敢因祸福避趋之!”这表明他深深地意识到,党政秘书应当把秘书职业、个人命运与国家利益相联系,不能把党政秘书职业看作是接近领导(实际上是接近权力核心)、投机钻营的路子,而应看作是为国奉献、为党奉献、为民奉献的机会。他刻有一枚“京兆书生”的印章,其边款是:“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这展现了他书生意气、淡泊名利、心系百姓的品性。他还收藏有一方自己撰写铭文的端砚,上刻“守其白,辨其黑,洁若玉,坚若铁,马列之徒,其如斯耶”用以自励自警。这深刻地揭示了学习马列主义政治理论、坚定马列主义政治信仰与提升党政秘书职业道德素养的关系。总之,从这些人的身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习是他们的成才之道,也是他们的立德之途。只是不同时代的秘书学习的内容不同,不同岗位的秘书学习的重点应有所不同而已。
当今,一些党政秘书之所以走向腐败,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学习或学习不够,以至于政治立场不稳、政治信仰不坚,缺乏为党为国工作、为民众奉献的政治意思,缺乏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做事的自律意识,缺乏做领导的勤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角色意识,缺乏自觉遵守党纪政纪、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则意识。其结果是,一些党政秘书在走上“君之则”的岗位之后便有些飘飘然甚或昏昏然,加之经济体制转型导致功利主义和个人利益至上观念对秘书文化中传统道德观念的冲击,欲望与野心膨胀,从而走上腐败之路。所以,要预防当今党政秘书腐败,首要的就是要学习田家英等古今优秀秘书的学习精神,提升其政治思想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增强其职业自律性。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和法治建设的社会背景下,党政秘书必须学习法学理论,提升法律素养。因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自觉接受法律的调整。党政秘书应当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和依法办事的能力,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甚至职业之外的活动。
⒉准确定位,正确认识并处理与领导的关系。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国家政权往往以官职为标杆,把优秀人才纳入仕途,并以官职的高低来进行社会财富的分配。因此,读书做官——做官发财——发财济家,官职荣誉高于一切,成为数千年中国社会的共同意识,人生目标取向的共同文化——官文化。[1]秘书文化自然也就成为了官文化的一部分。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秘书开始由官员向职员转变,但在中国,这种演变并没有彻底完成。在党政机关的不少秘书中,“官”念仍然比较强,而职业观念、服务观念则比较淡漠。认不清自已的角色,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追逐权力,甚至利用自己接近权力核心这样一种特殊的角色地位,盗用领导权力,滥用领导授权,谋一已之私,造成腐败屡禁不止。
秘书从产生之时起,就绐终与领导或领导机构有着必然而且天然的联系。探析腐败秘书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是经纪人角色。秘书充当腐败领导权钱交易的中介人,并从中得到好处,获取“腐败佣金”;二是以“二首长”或领导代言人自居。欺上瞒下,狐假虎威,盗用领导权力,进行权力寻租;三是“养子”关系。一些秘书极尽谄媚之能事,俯首帖耳鞍前马后,随意出入领导家庭,既负责领导的饮食起居,又随意跟领导吹风、传话、打报告,为的是谋官取财;四是黑帮角色。秘书与黑帮勾结,盗用领导权力,或凭借掌握领导的腐败证据,以此来讹诈领导,获得权益。
作为党政机关的秘书,准确定位,并正确认知与处理与领导的关系非常重要,也是预防党政秘书腐败的必然要求。秘书不是一种官位,而是一种职业,是由社会分工而派生出来的、服务全社会的普通工作职业,是社会中千百种职业中的一种,它是“专门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领导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领导决策及其实施服务的人员。”[2]这也是国家秘书职业标准中给秘书下的官方定义。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党内,秘书与领导是同志;在群众面前,无论领导还是秘书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在工作中,秘书与领导既是上下级关系,也是平等的同志关系。基于这种平常心,在群众面前,党政秘书应时时保持谦虚谨慎,要密切联系群众,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做到“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为了做好秘书本职工作,特别是在为领导决策服务时,秘书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地向领导反映情况,既不隐瞒也不夸张,更不能看领导脸色行事,违心办事,违纪甚至违法办事。换言之,在工作中,秘书作为领导的参谋与助手,是为领导正常工作服务的,不是为领导违纪违法出谋划策的。这要求党政秘书必须增强自己的角色意识,摆正位置,尊重领导、服务领导。[3]其实,如何正确处理秘书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在中共党史上早有定论,即秘书工作要坚持“三服务”原则,其中之一就是要“为领导工作服务”。“为领导工作服务”,是指秘书要为领导人的管理、决策等公务性工作服务,即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而不是为领导人的个人行为或家庭利益服务。很明显,摆正了自己的角色位置,有助于秘书认清自己的职责,既防止自己腐败,也有助于抵制领导腐败甚至与领导共同腐败。
二、完善制度,构建预防党政秘书腐败的外在约束机制
秘书腐败现象的出现,不仅有内在动因,也有外在的原因,尽管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但作为秘书腐败外在诱因仍应引起有关各方的重视,并采取积极而有效的预防措施。
⒈构筑秘书制度文化以预防腐败。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主要包括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人才培养选拔制度、法律制度和民间的礼仪俗规等内容。[4]当制度体现为规则时,它必然反映了文化的价值,文化的精神,文化的理念。而当文化体现为规则时,它必然涉及到风俗、习惯、制度的形式。本文所论及的秘书制度文化主要是指秘书人才培养选拨制度和办事规则等内容。俗话说,人文衰则制难立,制不立则行不轨。预防党政秘书腐败要以文化指导制度建设,以制度防治腐败,为反腐需要革新文化。
一是建立秘书人事任免机制,规范秘书选拔程序。党政秘书属于国家公职人员之一类,其选任程序应当具有科学性、民主性和规范性,决不能由领导人一句话就将其选定。为此,要树立起正确的选任观念和方法,建立合理的秘书人事任免机制。在选任秘书时,根据对秘书的需求情况,委托组织人事部门制定入职标准、严格考试、差额考察、择优选用。特别是在选任高级领导干部专职秘书时,必须由组织部门选配,禁止领导干部个人点名配备甚至个人调动工作时私自带来。选拔时应同选拔同级领导干部一样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按规定的程序选人用人。组织人事部门在选拨过程中,要坚持做到德才、实际水平和综合水平三结合,公开、公平、公正为党政机关选拔优秀秘书。同时,在秘书选任时,还应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追究主要责任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责任。[5]只有这样,才能选拨出为领导做好辅助工作的优秀的秘书人才,而不是让领导身边出现像李真、秦裕这样的“佞臣”,领导和秘书也才能建立起一种真正的、新型而又健康的工作关系。
二是建立秘书岗位责任制,明确秘书岗位职责。岗位责任制是行政管理制度之一,也是规范秘书管理工作中应建立的主要制度之一。加之秘书工作辅助性、从属性的职业特性,其应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更需要得到法律的明确规定。组织人事部门应根据岗位需要,设置相应的秘书岗位,明确岗位秘书职责,规定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权利以及必须遵守的纪律。特别是秘书各级办公厅(室)主任、秘书长职位的岗位职责要克服当今岗位与官位不分的现状。各级办公厅(室)主任、秘书长其职责应在秘书的范畴,一是为领导层作参谋辅助、沟通协调及日常服务;二是作为高层秘书要领导和指导所在单位秘书层的业务工作;三是指导下级单位秘书的业务工作。从分析看来,秘书权利义务的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秘书“该为而不为”或者“不该为而为之”,其结果则是“无所作为”或者“胡作非为”。
三是进一步明确秘书职业办事准则,规范秘书行为。秘书在工作中为领导安排、处理综合事务,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工作具有被动性与主动性双重特点,但是不少秘书却在工作中形成两级:有的秘书把工作重点放在研究领导的心里和爱好方面,处处投其所好,吹拍哄骗,形成完全的奴才心里;有的欺上瞒下,以“二领导”自居,打着领导的旗号,“拉大旗作虎皮”,工作越位甚至错位,这些都偏离了正确的辅助决策与服务职能。因此,要建立秘书职业办事准则,用规范的工作准则指导秘书工作,让秘书明白哪些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和职责所在,认真协助领导工作,做好自己的助手角色;同时又不失工作的主动性,广泛调研,提供合理的方案,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辅助。
⒉消除秘书信息资源优势以预防腐败。信息是秘书工作的基础。秘书辅助领导决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搜集、传递、整理、分析和反馈的过程。其掌握信息的丰富性、全面性、立体性、真实性、权威性,使之更易于建立广泛和密切的信息网络。如此一来,人们便热衷或更倾向于从党政秘书这里获取信息。[6]如果秘书动机不纯,其掌握的信息极易成为其腐败的根源。一方面利用岗位之便,培育着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制造机会,使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转化为私人财富,满足自己的私欲。[7]对此,有关部门应做到:一是坚持信息公开透明制度。建立并将相关财务及各项政务信息发布到相关的信息平台上,人们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查找相关信息或找到相应的服务部门,减少去找秘书或秘书部门打听情况,避免秘书违规操作的可能性,以消除现有体制下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秘书无法借助“信息优势”寻租。二是开通信息反馈的渠道,使群众有问题、有意见、有建议,都可通过信息平台直接反馈到相关的党政机关,提高党和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⒊健全法制以预防腐败。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对于党政秘书也需要建立完善的法规来规范秘书工作,从预防的角度杜绝腐败。目前,我国对秘书选拔的法律依据主要是200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1997年8月劳动部颁发的《秘书职业技能》以及《国家职业教育技能鉴定规范(秘书)》等。另外,2010年3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实施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其中对于秘书工作明确规定,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要求提拔本人近亲属,或者指令提拔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的,将追究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的责任。这一规定对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纵观全局,这些规定都没有对秘书的工作性质、任职资格、职责范围、法律责任等作出具体的规定。对党政秘书工作的立法仍然非常有限,涉及秘书工作职责和惩处的立法少之又少。鉴于有些秘书对民主与法制的关系认识不足,权利与义务意识不强,在工作中容易偏离国家法律法规,从事违法乱纪活动等现象,笔者认为,今后要加强党政秘书工作立法,以立法的方式将秘书的性质、地位、道德要求和职责要求加以规范。通过法规明确秘书职责,通过立法为秘书工作设置一道廉洁自律、守法遵纪的屏障,使秘书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让党政秘书知法守法,从而预防和减少秘书腐败现象的发生。
⒋监督管理加大预防秘书腐败制约力度。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但是,没有监督就没有民主,没有监督就不可能有服务型政府。监督是秘书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秘书腐败的主要途径。对于党政秘书,在内部,推行秘书岗位考核、定期交流、岗位轮换、任职回避等一系列方式,通过在制度上推行民主程序达到党内民主监督的目的,以制约秘书的“延续权力”。另外明确考核目标,制定确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标准,优化组合绩效考核方法,完善工作绩效考核的程序。[8]严格考核制度,将不合格的、能力不强的秘书人员尽快清理出秘书队伍,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特别是在授权秘书处理问题时,必须明确授权的范围、大小及交办的某项事务的具体要求;授权后,授权领导必须加强指导与控制,防止秘书有越权行为,任务完成后必须及时抓信息的反馈,以杜绝秘书利用领导的权力谋私。[9]在外部,推行广泛的、程序化的政治参与,进行有效的信息公开,让群众了解秘书工作的职责,提高秘书工作的透明度,以制约秘书的“派生权力”,同时保证社会监督渠道的畅通,鼓励群众对党政秘书腐败行为进行举报。只有做到内外结合,才能有效地预防秘书腐败,为秘书工作和自身的职业发展提供干净、公平的环境,从而有效地保护党、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1]徐忠献,吴广贤.秘书腐败的文化机理及对策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6):94-98.
[2]常崇宜.秘书定义的再探讨[J].秘书,2006,(09):3-4.
[3]胡高喜.论新形势下秘书与领导的关系[J].管理与财富,2009,(12):101-102.
[4]沈秋伟.文化研究的思路与公安文化的分类和使命[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2,(03):56-60.
[5]苏百荣.和谐视阈下我国党政机关秘书腐败问题研究[J].秘书之友,2011,(01):4-6.
[6]罗松江永.秘书腐败的信息优势及途径探析[J].企业导报,2010,(04):204.
[7]章建文.信息与秘书腐败[N].光明日报,2005-11-23.
[8]张朝威,王鑫.浅谈我国秘书绩效考核[J].大众商务(投资版),2009(07):111-112.
[9]刘立莹.秘书腐败行为的规范途径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9):115-11.
(责任编辑:徐虹)
On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Secretaries'Corruption
Wang Qian
The secretaries'corruption is increasingly noticed and discussed.The fundamentality to prevent the corruption is to establish inner self-discipline mechanism via reinforcing study and ethic,in order to form outer restrictive mechanism via constructing secretary system.
secretary;corruption;self discipline mechanism;restriction mechanism
D630.9
A
1007-8207(2012)10-0072-04
2012-08-25
王茜(1970—),女,湖南沅江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共秘书史、现代秘书学。
本文系湖南省201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课题“预防党政秘书腐败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YBA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