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执政党责任与社会性别主流化

2012-12-21金沙曼肖红刘明侠

理论导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妇女机制发展

金沙曼,肖红,刘明侠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西安710061)

执政党责任与社会性别主流化

金沙曼,肖红,刘明侠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西安710061)

贯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不断提高党组织对妇女事业和性别平等领导的科学化水平,是新形势下履行执政党责任,为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提供坚强领导和重要保证的迫切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世界妇女/性别运动的趋势变化,加强提高妇女地位国家机制建设,强化执政党责任意识,进而推进中国特色妇女/性别事业不断健康发展。

执政党;社会性别主流化;男女平等;国家机制;科学化水平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为实现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孜孜以求,为我国妇女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领导和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切实贯彻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战略思想,把国内和国际形势联系起来全面分析、通盘考虑,用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方法指导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不断提高党组织对妇女事业和性别平等领导的科学化水平,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党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方式和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妇女/性别运动的发展变化趋势

在全球化发展加速的趋势下,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妇女/性别运动发生了两个重大变化,一是从少数精英的呼号转变到联合国有组织有计划的推进,二是从各国封闭、自我评价地进行转变到全球开放的公开比较地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突出特征。联合国率先垂范,采取积极措施,全面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从国际和国家两个层面对发展妇女/性别事业提出新目标和要求,使妇女运动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与世界经济政治的关联程度大大提高,与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依存度大大提高,取得显著成果。

2.主要内容。一是在男女平等的目标上,提出建立男女平等的新型伙伴关系,明确这是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二是在男女平等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社会性别”、“社会性别主流化”等理论现象。作为全球战略,成为推动男女平等的核心理论、方法和观点。三是在男女平等的指标上,提出妇女平等参与具体数量指标和时间表。四是在男女平等的绩效上,开展共同国别评估,形成“联合国共同国别评估指标体系(CCA)”。五是在男女平等的责任上,突出政党和政府的主体责任,强调在行动上“各国政府和政党应该加强努力”。

3.策略方法。一是形成国际公约。联合国召开一系列大会,就妇女与人口、人权、环境、社会等有关人类发展问题进行讨论。1979年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被公认为是促进全球男女平等的法律框架。2000年通过《千年发展目标》,“促进性别平等并赋予妇女权能”列八项目标之一。二是召开世界妇女大会。1972年以来连续召开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对妇女在实现平等、发展与和平中的重要作用予以确认,实现了妇女从“客体”到“主体”的飞跃。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至今仍是指导全球男女平等事业发展行动的策略框架。三是强化驱动机构。2010年7月2日,联合国成立“促进两性平等和增加妇女权能署”(妇女署),是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共同应对挑战提供保证的重要举措,也是联合国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际步骤,是整合资源的组织措施。四是积极倡导先进理念。潘基文秘书长明确指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别平等应该是21世纪我们共有的财富。”

4.政党作为。各国政党从本党发展和民主政治的高度认识性别平等,为适应时代发展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进行改革,不仅有效地开发了执政资源,提高了党的领导力,同时也积极推动了世界妇女/性别运动的进程。如:瑞典人认为性别平等是“政治上绝对正确”的,非常骄傲于他们在性别平等问题上对世界政治的贡献。1994年,瑞典首相帕尔梅提出了一项新的战略——社会性别主流化,1997年,被定为联合国的国际战略。再如,德国社民党提出把提高妇女党员地位作为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实施,在党内设立了专门的妇女委员会,广泛吸收女性入党,提高妇女党员地位。1988年召开的党的三十三大,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提高妇女地位的议案,规定在党的各级领导机构和各级议会的议员中,妇女比例至少要占到40%左右,大会选出的40名理事中要有14名妇女,并由一名妇女出任德国社民党副主席。

二、我国提高妇女地位国家机制建设与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在提高妇女地位国家机制的建设和发展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我国提高妇女地位国家机制的特点。顺应时代潮流,我国将男女平等确立为基本国策,通过建立国家机制,提高妇女地位,推进性别平等,呈现坚持党的领导,广大妇女积极参与,政府主导,群众组织协同,社会广泛合作,依靠法律和制度保证赋权女性和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奠定了依法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基础。其特点突出表现在:

第一,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这为党领导妇女事业发展确立了战略性指导原则,通过法律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引导、规范国家机构和政府行为,不断提高决策、管理和服务水平,在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价和调整中,充分保障妇女的权益,缩小性别差距。

第二,妇女主体地位的有效保障。广大妇女公民意识不断增强,各群体、各阶层、各民族的女性,以个人、集体、组织参与,以及网络参与等多种方式,活跃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其深度、广度、高度前所未有。提高妇女地位国家机制为反映妇女诉求提供有效通道,为促进男女两性平等分享发展资源与成果提供重要保障,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妇女依法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政府主动履责的制度保证。提高妇女地位国家机制是政府主动履行推进男女平等主体责任合法性、合理性、系统性的制度规范。在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进程中,将性别视角纳入政府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各个方面,纳入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个环节,在政策制定前和实施中关注男女两性的不同需求,主动纠正市场失灵和现实中已经存在的不平等,促进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第四,社会合力形成的动力引擎。我国毕竟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提高全社会,尤其是男性的性别平等意识,真正实现法律上的男女平等,还需要做很大的努力。提高妇女地位国家机制为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资源和各方利益进行权威性分配,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和制度环境,对形成社会共识和合力,可持续地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具有重要意义。

2.现阶段提高妇女地位国家机制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一,法律保障水平不高。虽然我国现有法律中有大量关于性别平等的条款,但是至今没有对性别歧视做出明确界定,性别统计、性别分析、性别预算、性别审计等制度尚未有法律规范。如何发挥法律的作用,通过创新设计重要制度,并设置专门机构作为实施法规的保证,将性别盲视的公共政策变为性别敏感的政策,是中国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亟待解决而又难度较大的问题,也是新时期社会建设制度的顶端设计和重大探索。

第二,责任主体不到位。体制性局限影响协调和推动有关部门执行妇女儿童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一是机构权威要到位。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是政府机构,虽然级别挺高,体系健全,但是现在被很多人误解为是妇联的下属部门,不利于其作用发挥。二是履行职责要到位。实现《纲要》所涉及的发展领域和指标,需要扩大合作范围,落实工作责任,如妇女参与决策管理等,需要加强各级党组织的作用。三是保障措施要到位。工作机构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办公设备、技术手段等不能只满足最低要求,应给予充分保证。四是自身建设要到位,培养一支热爱妇女/性别事业,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行动能力和奉献精神的人才队伍,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第三,教育支持体系不够完善。充分发挥法律制度的作用,离不开先进文化引领,良好舆论环境支持,离不开广泛深入、持之以恒、卓有成效的宣传倡导、教育培训。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性别平等宣传倡导、教育培训机制。家庭教育是启蒙,学校教育是基础,公务员教育是关键,领导干部教育是核心,社会教育(宣传)是保障。社会性别平等内容有必要纳入公务员录用考试、领导干部任职培训提拔考核、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并列入培训登记管理要求,用制度保证提高公务人员,尤其是党政领导、组织人事干部、社会工作者以及传媒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

三、提高推进中国特色妇女/性别事业科学化水平的路径与思考

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法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性别主流化,既保持中国妇女运动鲜明的历史特点,又体现当代妇女发展的时代特色,加强和改善党对妇女工作的领导,深化提高妇女地位国家机制建设,提高“党建带妇建”科学化水平,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题中之义。

1.根本在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妇女工作的战略部署。党中央从民族复兴的大义探求、中心工作的全局谋划,应对世情、国情、党情、妇情发生的深刻变化出发,在历次党的代表大会及有关会议和文件中,从地位作用、目标要求、途径方法等多方面对党组织推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作出部署,唯有系统学习,深入领会,以积极的态度贯彻落实,才能克服和纠正“轻视、忽视、不认识”,主动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主流,以便在做出决定以前分析对妇女和男子各有什么影响,纠正和减少盲目性。

2.核心在坚定围绕实现性别平等的战略目标。“建立在男女平等基础上的新型伙伴关系是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行动纲领》)破除历史积淀的从属关系、依附关系,改变业已存在的内外关系、强弱关系,建立“新型伙伴关系”,要求我们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从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把男女双方的经验、知识和利益应用于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议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为各项目标和指标实现提供保证,通过提高妇女地位的机制建设有效推进平等、促进和谐。

3.基础在充分发挥组织体系的政治优势,从基层组织抓起。据调查,某省村党支部中约有10%无女党员,两年以上未发展女党员的占31.7%,一年未发展女党员的占41.7%,建制村党支部(总支部、党委)委员中女性占9.1%,书记占1.9%;农村女党员数量偏少、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参与民主管理作用发挥程度偏弱、女党员队伍结构化水平整体偏低。以上现象存在普遍,且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多个省市关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研究报告中都没有分性别数据和分析。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将社会性别视角贯穿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从党员队伍结构优化、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抓起。

4.重点在不断开发长效机制的功能。在发挥“政府主导、妇联配合、多方协作、共同推进”的长效机制中,一要勇敢面对差异,二要高扬公平旗帜,三要全面协调创新。要围绕融入主流、服务中心做强核心竞争力,扩大社会影响力,使平等、参与、分享、共赢成为共识,创造条件有效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当前,就是要迈好实施新《纲要》的第一步,提高重视的程度、配套的力度、倡导的广度、扩大覆盖面和知晓率。

5.关键在培养一支具有主流化意识的干部队伍。一是作为不断优化党员干部知识结构的切入点,将以人为本具体化,树立“女权是人权”、“妇女问题是社会问题”意识。二是作为提高基层干部依法办事能力的关注点,依法保护妇女权益不仅仅是女人的事,而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条件,体现“党的立场、革命的立场、人的立场”的统一。三是作为大规模培训干部的着力点,不仅要为女干部和女性人才培养提供平台、快车道,而且要重视对男干部教育的覆盖面,加强社会性别主流化能力建设。四是作为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考察点,把改变历史形成的妇女在占有资源和拥有技术方面的相对弱势状况、改变妇女发展和权益保护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的局面、改变歧视妇女的观念和行为,作为体现正确政绩观,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实绩的要求。

[1]胡锦涛.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2010-03-07.

[2]习近平.在妇女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Z].2011-11-09.

[3]张宏斌.瑞典社会民主党党纲演进的几点启示[J].广东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学院学报,2010,(2).

[4]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课题组.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德国社会民主党组织建设的新趋势[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6).

[5]刘伯红.韩国提高妇女地位机制的建立与发展——兼论对中国提高妇女地位机制的启示[J].妇女研究论丛,2006,(3).

[6]蒋永萍.中国提高妇女地位的国家机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2).

[7]全国妇联国际部.联合国妇女儿童重要文件汇编[G].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D442

A

1002-7408(2012)03-0061-03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基于社会性别的视角”(10B003)的部分成果。

金沙曼(1951-),女,辽宁海城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副教授,主要从事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党的领导与社会性别主流化研究;肖红(1975-),女,河南邓州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刘明侠(1967-),女,陕西丹凤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妇女机制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