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人大机关效能建设应在创新和规范上下工夫
2012-12-21李军
□ 李军
效能是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和依据。据此,机关效能建设就是一种以效能为基本目标、以实现优质高效为目的的管理活动。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是实现党的根本宗旨的途径,是贯彻甘肃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增强机关工作人员为民服务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大机关是一个服务性的机关,服务就是人大机关工作的特点。要为人大的“三会”服务,即为开好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服务,要做好会前、会中和会后的各项服务工作,当好参谋助手。其次,还要为本级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行职责服务,既包括提供事务性的服务,也包括提供一些基本资料或专题资料等带有咨询性的服务。要积极为本行政区的选民(人民)服务,认真做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和申诉案件的接待、处理等工作,切实解决好“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根据人大机关这种服务性的特点,其效能建设就必须把创新和规范作为工作的着力点。
人大机关开展效能建设需要在服务的创新上下工夫,而创新又与学习和应用互为因果,从而构成人的素质的外部表现形式。学习是提升人的素质的基础,一个不善于学习的人就谈不上创新和应用;创新是学习和运用的桥梁,它既检验一个人学习的成果,又衡量一个人工作的实绩;应用是人的素质的归宿,没有应用,学习和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大工作要深化,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如何实现创新?一是要大兴勤奋学习之风。要结合学习型机关建设,引导机关同志加强政治理论、法律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做到肯学、会学,勤学、苦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以创新为抓手,带动队伍建设,以综合素质的提高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二是要培养创新思维。要勇于追求“独到”和“新颖”,勤于思考,不满足于上传下达,循规蹈矩,凡事都应该有自己的新思路、新见解,这样工作才会有新突破,唯如此,创新也才有可能。三是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有一句名言叫“状态出成绩”,而实际上,状态出成绩不只是出现在比赛项目中,机关工作也同样需要良好的精神状态来支撑,因为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创新的动力。“效率是做好工作的灵魂。”精神状态不佳,必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从而无所作为,效率低下。人大机关要创新工作,机关人员就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用制度来规范机关的服务工作是人大机关进行效能建设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所谓规范,就是用制度作为统一标准对机关工作进行规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提高机关工作效能,规范机关管理行为,都必须依靠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科学合理、切实管用的制度。这就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一是要“建制”,即创新制度。要注意从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制度的漏洞着手,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新的规章制度,从源头上预防治理、从制度上防范约束机关工作效能和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服务水平的目的。二是要“改制”,修订制度。要适时地清理现有的规章制度,对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要及时进行修订,对不合时宜的制度要及时废止,以推进制度建设的科学、规范、有效。要通过加强人大机关制度建设,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人大机关效能建设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