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院系党组织发挥作用之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2012-12-21徐继玲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2年11期
关键词:发挥作用院系师生

● 徐继玲

高校院系党组织发挥作用之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 徐继玲

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高校发展转型、组织结构设置、党员队伍结构变化等诸多方面,均给高校院系党组织发挥作用带来了挑战。在这一背景下,高校院系党组织要全面把握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工作职责界定、自身建设、履职能力等方面的问题,注重在加强班子建设、基层党支部建设、完善党政共同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校院文化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以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高校院系党组织;挑战;现状;对策

一、高校院系党组织发挥作用面临的挑战

(一)高校发展转型和深化改革带来的新挑战。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心由宏观体制的层面转向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层面;由追求办学规模转到深化内涵、提升办学质量的新阶段。尤其是国家为高等教育尽快与国际教育接轨而相继启动“211工程”、“985工程”建设,进一步凸显了“学科建设”在高校中的地位,把学科作为学校各种资源配置的基本结构,包括队伍建设、经费投入、项目申报和管理,以及专业和课程建设等,并以此作为高等学校办学的基本思路和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在这一背景下,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党组织在高校管理体制中的政治核心地位如何与学术权威、权力更好地结合起来等问题,成为高校深化改革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第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院系党组织党建工作带来了理念上的冲击。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各种利益关系、思想意识变得复杂化,尤其是随着高校扩招、收费制改革后,学生来源及家庭情况、大学生公寓的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后勤社会化后,使得个人或者小团体的利益维护成为焦点,加大了党组织的工作难度。第二,高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给党组织工作机制带来的影响。高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给予院系充分的权利和空间,院系领导体制在共同为院系工作全局负责的情况下,开始走向多样化的方式,这就要求院系党组织要建立与行政管理模式相配套的工作机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准确定位,完成角色转变。第三,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考核体系以及职称评聘制度等对院系党组织权威性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高校普遍实行了以合同聘任和岗位聘任为核心教师职务聘任制,高校人事用人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与教师之间是聘任关系,与此相对应的高校进一步细化了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工作量,同时对管理干部根据职级岗位来确定工作量。而对具体岗位之外的无法进行量化考核的岗位没有明确的规定,如党支部书记等就没有明确的定岗,各院系根据自身的工作需要来确定工作量,出现待遇参差不齐的状况。高校普遍将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而党建工作常常受到其他因素的冲击,在人员编制、岗位聘任、职称评审等方面都没有对党建、思政工作给予一定的倾斜和政策体现,从而直接影响了基层党支部书记任用和支部书记、党员对党务工作的积极性。第四,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一校两区”、“一校多区”的工作环境对院系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扩招形势下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增长,校区多,师生分布广,统一集中难,流动性大。如何使广大师生尽快适应这样的办学环境,实现党员规范化管理和教育是基层组织面临的新问题。第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的冲击加大了院系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难度。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有力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变革的同时,也使西方思想文化更多地渗进高校,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认识。部分高校党员干部、教师在一些重要理论原则问题上认识模糊、是非不清,导致一部分信念动摇、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化、政治理想淡薄,使高校党建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

(二)高校组织结构设置变化给院系党组织发挥作用带来的新挑战。随着跨校合作、交叉学科的发展,高校新的科研机构的设置、人员变动,加大了党员管理的难度,同时涉及到其人员的工作量、成果归属、整合优秀人才、科技资源共享等方面问题的协调和解决,对院系党组织拓展职能作用提出了挑战。

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管理模式和管理阵地发生了变化,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由于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年制,高校中年级的概念、班级的概念正在逐步淡化,以班级为单位的单一管理模式已被多种管理模式取代。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后,大学生的集体活动方式、生活居住方式以及对学生的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学生公寓将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主要场所。高校学生社团也越来越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原有的基层支部设置,党建工作方式和工作网络不能满足党组织管理的需要。

(三)高校党员队伍结构变化给院系党组织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党员队伍的年轻化,尤其是党员教师的年轻化,加大了党建工作的难度。

第一,青年党员教师与其他青年教师同样面临职称晋升、住房、子女教育等与个人发展利益相关的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是社会、高校、个人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复杂的利益关系,党组织很难在解决问题中起到关键作用,往往只能停留在思想工作层面,由此给党组织的权威带来挑战。

第二,青年教师对集体的归属感主要表现在教研室。而教研室内人员年龄不在同一阶段,兴趣爱好各不相同,除了专业之外几乎没有共同话题。在这种情况下,党组织如果不能及时针对青年教师的性格特点设计一些既有新意又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就会丧失党建工作的重要领域。同时,青年人新的社群组织种类繁多,非学术性的群体成为吸引他们的主流,也加大了院系党组织组织活动的难度。

第三,青年党员教师中留学归国人员的比例逐步增加。他们大都接受了“学术自由、教授自治”的大学理念,亲身经历过教授自治氛围的熏陶,很容易影响周围的青年教师。海外归国人员国内工作经历较少甚至没有,对国内的行政管理和党务管理制度不熟悉和不适应,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周边的青年教师,致使党组织开展工作时遇到一些尴尬。

第四,青年党员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很高,关注自身发展较多,理想信念意识薄弱。高学历的青年党员教师对自身的期望值比较高,加上高校对教师要求的提高,使他们比较关注自身的全面发展,对个人利益和社会机会都十分珍惜,片面地追求高学位、高职称、高收入,而对政治方面的进步不感兴趣。他们当中存在过分关注个人利益,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靠技术吃饭,入党不但没有用、得不到实惠,相反还要受到种种约束的错误想法。党组织提倡的牺牲奉献精神等传统价值观受到挑战。另外,学历高的青年党员教师对学术背景强的干部比较推崇,党务干部尤其是专职党务干部的权威性受到冲击。

第五,学生党员队伍的不断扩大,带来思想政治教育新情况。伴随着国家和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多元化,学生党员自身发展的个性化、主体性等趋势非常明显,需求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受到各种思想的冲击,深层精神问题和心理问题日益凸现,这就要求院系党组织在自身机构设置和职能定位方面必须不断创新,必须针对学生党员当前的主要需求开展有价值的工作,达到服务青年的目的,不断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

二、高校院系党组织发挥作用之现状分析

为更加深入地了解高校院系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实际情况,获得第一手材料,笔者对部分师生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62份。答卷者中校内438人,校外224人;党员507人,非党员155人;男性290人,女性372人;教师392人,学生270人;文科385人,理工科277人。

(一)院系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基本情况

1.师生对院系党组织发挥作用情况的评价。调研结果显示,34%的师生对党组织建设非常满意,59%的师生表示比较满意;52%的师生对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总体评价是“强”,43%的师生认为“一般”。但对比分析显示,党组织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培育大学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作用略显不足。

2.院系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程度评价。调研数据表明,师生认为党组织发挥作用明显的依次是:“党员发展工作”(69%)、“党员教育”(58%)、“党员管理”(53%);发挥作用不明显的依次是:“资源管理”(11%)、“文化建设”(13%)、“领导能力建设”(17%)。在师生对此问题的认识对比中,学生对党组织在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党内民主建设、校园建设工作中发挥作用的认可度高于教师;而教师对党组织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发挥作用的认可度高于学生。师生对党组织在资源管理、领导能力建设中所发挥作用的认识是一致的,但仅有8%学生认为党组织在领导“工、青、妇工作”中发挥作用,所占比例最低。可见,不同群体关注党组织的工作重点是有区别的。

3.院系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和制约因素。师生普遍认为“院系党政领导能力”、“院系领导班子的团结”和“党员责任意识”是院系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而在分析当前党组织工作的制约因素中,师生认为“党建工作经费”、“党建工作认可度不高”及“党内民主机制不健全”对党组织发挥作用具有高制约性。

(二)院系党组织在不同工作领域中发挥作用的情况分析

1.师生对院系党组织活动的期望。调查显示,70%的师生愿意参加院系党组织活动,其中80%的党员师生选择“有活动就参加”,可见师生参加活动的意愿比较强,党组织活动具有一定的凝聚作用。在对党组织活动吸引力的分析中,70%以上的师生认为“考察交流”的活动形式最具吸引力,其次是“文体活动”、“座谈联谊”、“志愿活动”,而“政治学习”的活动形式吸引力最低。在分析“通过院系党组织活动所取得的收获”中,70%的师生希望通过党组织活动提高“实践能力”,56%的师生希望提高“党性修养”,48%的师生希望提升“理论水平”。结果显示,党组织活动内容、形式与目标的有机结合才能体现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2.师生对院系党组织在领导班子建设中发挥作用的认识。调研数据表明,只有17%的师生认为党组织在领导班子建设中发挥了作用,排在选项中倒数第三位。而在“院系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考察中,61%的师生选择了“院系党政班子的能力”、59%的师生选择了“院系领导班子的团结”,分别占第一、二位。结果显示,领导班子建设是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党组织在此项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还不理想。

3.院系党组织围绕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工作发挥作用的途径分析。尽管师生认为院系党组织在教学、科研、学科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院系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考察中,仍有37%的师生认为两项工作之间“联系一般,缺少互动”,10%的师生认为“没有联系”。在对“院系围绕学科建设开展党建工作关键问题”分析中,60%的师生认为“党政领导重视”很重要,排在第一位;52%的师生选择“党支部与教研室密切合作”;51%的师生选择“院系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互动”。可见,师生认为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互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4.师生对院系党组织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工作重点的认识。师生对党组织在创新人才培养、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发挥作用持较肯定的态度,但仍显示出这些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70%的师生认为党组织应培养业务骨干的“道德修养”,60%的师生认为应培养“团队精神”,再次是培养“专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师生普遍认为,院系党组织应在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中开展师德教育活动,营造和谐的院系氛围,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5.师生对院系党组织服务群众、建设和谐校园作用的认识。尽管大部分师生认为院系党组织在党内民主建设工作中已经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仍有44%的师生认为党组织在激励关怀机制工作中“有机制,但效果一般”,甚至11%的师生认为“感受不到这一机制”。而在分析“院系党组织应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哪些作用”中,师生认为党组织应重点做好“思想教育”、“排忧解难”和“营造和谐氛围”的积极作用,这表明党组织要承担起“服务师生的职能作用”,在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中,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便利。

三、院系党组织发挥作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关于院系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问题。根据有关条例规定,高等学校院系党组织是本单位的政治核心,学校党委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调研中发现,高校师生希望院系党组织在各项工作中体现政治核心作用,也希望通过党组织活动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但调研中也发现,思想政治性强的活动对高校师生的吸引力较弱;师生对院系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内涵和外延认识还不足。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从院系党组织的角度看,惯性思维和传统做法多于创新和改革,党务工作易流于形式。同时,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经济、文化全球化,打破了价值取向的统一性,高校教学、科研地位得到强化,党组织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地位,组织威信也因此受到一定的冲击,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二)关于院系党组织工作职责界定的问题。

调研结果显示,教师关注党组织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情况;而学生关注党组织在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中发挥作用的情况。这种差异说明,师生对院系党组织工作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分歧。可能是关注角度不同,认识的着重点不同,也可能是双方都对党组织的职责的认识不够清楚。访谈中了解到,部分院系党组织苦于在院系工作中责权不清,尤其是涉及党政关系问题。例如,党组织要“参与讨论决定本单位的重要事项”,但不论是党总支还是党支部,“参与”到什么程度,模糊不清,较难落实。另外,与教学工作或科研工作都有“硬指标”相比,院系党组织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人,是思想工作,工作目标难以量化。

(三)关于院系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问题。

加强院系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班子建设。调研发现,在“对院系基层党组织党务干部要求”这一问项中,师生对党务干部应该“以身作则”、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的选择最集中,分别排在前三位。党务干部素质将对院系党组织发挥作用产生直接影响。另外,调查结果显示,政治学习活动的吸引力较低,而师生又希望通过组织活动增强理论素养,因此提高党组织活动质量是增强党员整体素质的关键。调查中还发现,党务干部顾虑较多,兼职党务干部更看重业务,专职党务干部成就感缺失,缺乏合理定位。

(四)关于院系党组织提高履职能力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师生获取党内有关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靠“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传达”;师生期望党组织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着重做好“排忧解难”的工作。可见,院系党组织应在整合服务职能中发挥更多作用,提升工作水平。目前,部分院系党组织尚未建立科学的、反馈灵敏的沟通和服务机制。党组织解决实际问题的载体、手段还很有限,大多工作也只能停留在精神层面,服务职能难以真正体现。

四、对院系党组织进一步发挥作用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党组织班子建设。院系党务干部在学校各项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直接面对教师、学生做工作,处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的第一线。一要着重提高党务干部政治素质,强化理论武装;二要完善领导班子民主机制,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三要完善领导机制,可实行党政干部交叉兼职,党员行政主要干部进入院系党委(党总支);四要加强廉政建设,树立廉洁从政的良好形象。

(二)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高校党支部既是校、院系政策的直接实施者,又是反映师生意见呼声的主渠道,同时也是党员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阵地。一要完善党支部设置。应根据院系学科发展、专业设置、党员规模和科研课题组等组织结构的特点,统筹考虑党支部的设置。二要实行分类、分层指导。制定不同类型党支部的达标标准,开展不同层面的党支部活动。三要提高组织活动有效性。坚持定期学习制、分层学习制、自主学习制相结合的学习法;活动方式坚持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讲授与研讨交流相结合;活动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专业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三)完善党政共同负责制,积极支持院系行政开展工作。建立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工作细则。既要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的各项决定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又要支持行政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要努力做到党政两套班子工作思路和目标一致,通过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从而提高院系工作效率。还要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教代会、学术委员会等组织的作用,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四)坚持民主集中制,监督决策的执行。一要主动讨论院系中心工作,归纳和总结各方建议,提出建设性意见。应定期召开党组织会议,主动研究涉及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学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二要坚持与行政执行重要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与行政共同讨论本单位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改革方案、规章制度、培养目标、专业及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方案、机构调整等具体工作。三是要发挥主导作用,为决策的实施提供组织与思想保证。做好思想宣传发动、带头实施决策、并做好决策执行的跟踪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决策实施到位。

(五)坚持以师生为本,营造积极向上、大气和谐的文化环境。一要把握方向,弘扬主旋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院系教学、管理和精神文明等各项建设中。二要总揽全局,协调整合,把师生的智慧和力量积聚起来,形成合力,围绕中心搞建设,推动院系发展。三要人文关怀,服务群众,要体现人本关爱,做好服务,排忧解难,把师生愿景凝聚到院系事业发展中来。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

■ 特约编辑:鲁月棉

D267

A

1009-928X(2012)11-0053-04

猜你喜欢

发挥作用院系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如何让英雄中队在红色教育中发挥作用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浅谈SQL Server中Select语句的分组统计功能
浅论民主党派在政党协商中如何发挥作用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依法履职在依法治校进程中发挥作用
麻辣师生
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