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区供电系统线损的计算与管理

2012-12-19鹤岗诚基水电热力公司供电车间马凤辉

河南科技 2012年18期
关键词:电力网损耗配电网

鹤岗诚基水电热力公司供电车间 马凤辉

配电网是城市和农村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电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容量,提高供电质量。配电网网架以辐射网为主,主干线截面积偏小,而且多为架空线供电,供电半径大,导致配电网线路损耗严重。因此,加强线损管理,落实降损措施,已经成为供电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输、配电网电能损耗分析入手,在技术层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一、鹤岗矿区供电系统现状

鹤岗矿区供电系统现有35 kV 高压输电线路32 条、配电线路87 条,变电所18 个、主变51 台。供电区域遍布全市,年供电量达到11 亿kW·h,占全市用电量的80%。过去技术人员对电能损耗的计算多采用损失因数法、等值电阻法和均方根电流法等。一次只能算一条输电线路,几台变压器的损耗。在电力网计算能量损耗中功率对时间是积分值,其变化规律具有随机性,难以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计算,且假设条件多,误差大,采用手工算法工程量十分繁重。对于实际运行的电力网来说,线损是电力技术状况和运行合理性的重要指标,对计算的准确度要求较高,在评价某降损措施所增加的投资效益时,对电能损耗的计算精确度要求更为严格。

二、线损计算的管理应用

为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以便发现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需要明确线损组成。随着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实际生产工作中,计算机采用计算机技术,对降损节能需求进行准确计算,分析线损的组成已成为供电企业的迫切需求。

采用计算机算法对矿区供电网35 kV 输变电网和6 kV 配电网分别进行第一次计算,以便了解电力网全网、区域网及配电网的线损构成,掌握矿区电力网的电能损失现状,为近10 a来矿区电力网降损改造工作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技术数据,节约资金数千万元。

1.根据线损计算调整输电线路运行方式。2004年采用计算机软件对矿区输电网进行潮流计算,根据计算数据,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线损分析工作,发现原来的运行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随后对矿区电网系统运行方式进行了大面积改造。机修变电所原来是由鹿富线-机富线带全所负荷,计算结果显示鹿富线日损失电量2.735 万kW·h;而如果由鹿井线带全所负荷,则日损失电量2.272 1 万kW·h,因此选择最经济的运行方式;改变了竣德甲、乙线单电源运行、一用一备的使用方式,采用两条线路分段运行,改变了潮流分布,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降低了线路损失。月节约电量20 万kW·h;改变了热北线带岭北变和三槽变的运行方式,启用三西线带三槽变负荷,合理分布系统潮流,月降低线路损失18 万kW·h。通过线损理论计算工作,为降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改变运行方式,月结余电量约78 万kW·h。

2.根据线损计算确定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方式。电网负荷是波动起伏的,而变压器的经济运行点只有一个负荷点,如何根据每个变电所的负荷变化确定主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方式是比较困难的事情。而采用线损计算对每个运行方式进行比较,即可确定主变运行方式。同时也要根据季节性变化和负荷变化进行不断的跟踪计算,保证每个变电所的设备在经济运行的条件下运行。在矿区电力系统中变压器损耗电量占全系统线损电量的30%~60%,因此降低运行变压器的损耗电量是重要降损措施之一。要准确合理地调整变压器运行,需要根据四季负荷情况,依据准确合理的线损计算,确定采用何种运行方式。在计算分析的同时要考虑到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矿井安全规程,在经济性与安全性发生矛盾时,要选择安全供电为主的运行方式。

3.通过线损计算分析加强线号平衡率管理工作。通过计算结果分析每条线路的电能损失构成,确定线路损失和配电变压器的损失,为线路改造和配电变压器节能更换提供依据。鹤岗诚基水电热力公司共有87 条6 kV 线路,通过计算比较和分析,找出线损较大的线路进行降损改造工作。矿区电力网的理论线损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矿区电力网的理论线损统计结果

由表1可知,1993年供电量为10.3 亿kW·h,输电损失率为1.94%,配电损失率为6.27%;到2008年,供电量达到11 亿kW·h,但输电损失率和配电损失率却大幅下降,15 a 间节余电量达2 亿kW·h,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三、结论

线损率是国家考核电力部门电能损耗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也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生产运行、经营管理和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综合体现。做好线损的理论计算工作,建立良好的动态考核机制,定期开展线损分析工作,规范计量安装等工作,可以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国家节省大量能源。

猜你喜欢

电力网损耗配电网
关于城市10kV配电网自动化实施的探讨
电力网一、二次系统可靠性分析与应用
自我损耗理论视角下的编辑审读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
变压器附加损耗对负载损耗的影响
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降低农村电力网线损的措施探讨
非隔离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功率损耗研究
基于CIM的配电网线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