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思考*
2012-12-17王志丹吴敬学
赵 姜,王志丹,张 琳 吴敬学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2.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沈阳 110161)
粮食安全是直接关系到全人类生存繁衍、国家安危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世界各国无不把发展粮食生产摆在立国兴邦的重要地位。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粮食价格高位运行的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大幅提高了国内的粮食自给率,不仅对平衡全球粮食供求、稳定国际市场价格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而且也极大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抵御国际风险的能力,为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 我国粮食产需基本平衡,但粮食安全丝毫不能放松
1.1 粮食总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主产区对其贡献最大
我国粮食生产呈现“增长—波动—增长”的发展模式[1]。据统计,1978年我国粮食产量为3.047 7亿t,到1998年突破5亿t大关,随之波动下降。2003年,全国粮食产量只有4.307 0万t,人均粮食占有量降到198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04年,党中央对农业农村经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促进粮食生产迅速恢复发展,全年粮食产量达4.694 7万t,扭转了1999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5.712 1亿t,比2010年增产2 473万t,增长4.5%,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八年增产,粮食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5亿t以上,这说明我国粮食生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粮食增产主产区的作用突出而重大。2004~2011年“八连增”中,13个粮食主产省对全国粮食产量增长的平均贡献为71.23%。2011年,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粮食总产量达到4.342 2亿 t,比2010年增产2 238万t,增长5.4%,占全国总增产量的90.5%。同时,粮食主产区的稳产增产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上升到76%(图1)。黑龙江、河南两省2011年粮食总产量分别达到5 571万t和5 543万t,双双登上5 500万t新台阶。东北 (黑吉辽)及内蒙古4省区共增产粮食1 386万t,增产量占全国总增产量的56%。
图1 “八连增”粮食主产省总产量与增产量比例
1.2 粮食消费总量继续保持刚性增长趋势,粮食单产增速减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粮食消费经历了基本温饱、总体小康以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3个阶段。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持续增长,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将继续刚性增加[2],其中,作为口粮的消费呈现下降趋势,稻谷和小麦消费量下降,而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快速增加,拉动了饲料粮和工业用粮持续增长[3],玉米和大豆的消费量持续快速上升。
据有关研究表明,世界粮食单产年均增速已由20世纪60年代2.7%下降到目前的0.9%,到2030年将进一步放缓,而届时世界粮食增产总量的70% ~80%必须通过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来实现[4]。中国作为世界农业生产和消费的大国,1978~1985年是我国粮食史上的一个黄金期,粮食单产年均增长率为4.69%,1985~1998年期间,年均增长率降至1.99%,1998~2003年期间,粮食单产增长率出现了停滞和徘徊,直到2004~2011年粮食连续八年增产,年均单产增速恢复到1.61%,但仍未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图2)。粮食单产增长速度的减缓,表明我国科技成果缺少创新突破,尤其缺少关键技术、关键措施的重大突破,必须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图2 1978~2011年我国粮食单产变化
2 粮食增产主要依靠科技支撑
2.1 粮食总量增长主要源于单产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增长是单产提高和播种面积扩大共同作用的结果。播种面积持续扩大的空间非常有限[5],对粮食总产量增长的贡献呈下降趋势,而单产提高对粮食总产量增长的贡献呈上升趋势。2004~2011年粮食连续八年增产,总产量增加了1.405 1亿t,其中,粮食单产提高和播种面积增加对总产量增长的贡献分别为62.3%和37.7%。
2.2 粮食单产的提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
粮食单产的提高主要是科技进步的贡献,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7%提高到2010年的52%,表明农业科技在粮食总产量跨越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极大提高了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相关研究表明:1984~2007年间,水稻、玉米增产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70.6%和60%,说明科技进步对粮食增长的贡献很大。
2.3 粮食单产水平还存在较大增长潜力
在农业科技进步过程中主要包涵两种模式[6]:一种是通过农业生物化学性技术进步来提高土地生产率,主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目标,这种技术进步模式主要是通过政府主导的强制性技术变迁来实现;另一种是通过农业机械性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这种技术进步模式主要是通过市场诱导性技术变迁来实现。从目前我国农业资源的禀赋来看,土地相对于劳动而言更加稀缺,政府必须大力加强农业生物化学性技术进步来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提高粮食安全水平。2009年,我国谷物、玉米和大豆的平均单产分别仅为美国的75.4%、51.8%和55.7%,这说明我国这3种作物的单产增长潜力还是有相当大的空间,要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效力,推动我国粮食持续增长。
3 要科学认识“八连增”,粮食安全形势任重道远
我国实现了粮食连续八年增产,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了新的提高。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粮食八连增是在2003年粮食产量4.307 0亿t(20年来的最低谷)水平上实现的,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仅为5.016 0亿t,仍低于1998年的5.123 0亿t,到2008年才实现当时历史的最好水平,达到5.287 1亿t,2004~2008年这一阶段主要还属于恢复性增产。如果用最近3年和5年的粮食总产量的平均值来衡量,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致在5.357 6亿t~5.495 0亿t(图3)。
另外,近几年我国尽管遭受了极端灾害性天气,但总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是有利的,并且防灾减灾效果明显,农作物受灾程度明显降低。因此,从目前我国的资源禀赋和生产力水平看,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还不是很牢固,要警惕粮食产量的再一次较大波动,降低粮食生产因气候不确定性的影响,拉长粮食产量波动周期,控制粮食产量波动幅度。粮食“八连增”后,产量基数高,资源约束日益凸显,气候条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不能盲目乐观和丝毫放松。
图3 1998~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
4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耕地是发展粮食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要稳定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守住耕地面积1.2亿hm2、粮食播种面积1.066亿hm2这两条“红线”,同时,还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4.1 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水平,力争实现高产优质粮食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
我国已进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的历史新阶段。在未来粮食生产成本提高、耕地面积有限、劳动力持续转移的情况下,粮食增产更需坚持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发展道路。要把发展粮食生产的投入放在公共财政的优先位置,增加科研投入,要把培育超高产优质新品种及关键技术的攻关放到重要位置,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产区大面积示范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和节本、增效实用技术。要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在优势产业带建立相应的育种和技术创新中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抓好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4.2 大力加强粮食产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科技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
粮食主产区是我国商品粮生产、供应和储存的重要主体,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承担着核心作用。要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发挥产粮大省、产粮大市、产粮大县的突出作用,把新增500亿kg粮食生产能力的规划落实好。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基础设施投入,优先安排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大幅度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生产大县一般性转移支付,扩大奖励规模和范围。
4.3 切实提高全社会的节粮意识,努力降低粮食产后损失
我国粮食收获后有80%分散于农村的千家万户,据测算,全国每年农户储粮造成的粮食损失数量约150亿~225亿kg,折合经济损失400亿元左右。如果把农户储粮损失降低一半,就相当于营造近200万hm2的“无形粮田”。各级政府要更加重视农村储粮工作,把粮食产后管理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件大事来对待,加强对农村储粮工作的宣传指导,使广大农户从思想和行动上切实重视粮食产后管理。粮食部门要做农村储粮管理和技术支援的主力军,加强农户储粮的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改善和更新农户安全储粮装备。
4.4 积极利用政策和保险及金融的调控手段,充分调动粮农生产积极性
在关注粮食增产的同时,更要重视提高种粮效益,尤其重点考虑粮食主产区的粮农利益,要加快土地制度创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粮农生产规模效益,通过政策、金融和保险等各种措施使得粮农的收入不低于当地平均收入水平。要不断完善对粮农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的政策,并通过农业节本增效技术的广泛应用,降低粮食的生产成本,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强化对粮食主产区的信贷支持,增加对粮农的信贷,放宽担保条件和贷款期限;建立和完善农业灾害保险制度。
[1]翟荣新,刘彦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动.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32(6):40~54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与供求平衡的整体性战略框架.改革,2009,(6):5~35
[3]吴乐,邹文涛.我国粮食消费现状和趋势及对策.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129~133
[4]魏方,纪飞峰.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中长期情景预测及政策建议.中国科技论坛,2010,(2):137~143
[5]屈宝香,李文娟,等.中国粮食增产潜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4):34~39
[6]吴敬学.略论农业技术进步模式的选择.农业经济问题,1996,17(8):40~43
[7]丁建武,兰盛斌,等.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确重要性.粮食储藏,2005,(20):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