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了1”的意义层次
2012-12-16何文彬
何文彬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6)
试论“了1”的意义层次
何文彬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6)
助词“了1”有不同层次的意义。在较为具体层次上,可根据所应用句式的不同(“施为句”、“生发句”和“存现句”)而分别标记为“了做”、“了发”和“了有”;在较为抽象的层次上,这些意义可以概括为“存在”范畴,基本标记是“了1”和“没 (有)”,进一步概括则存在范畴又属于“动态”范畴。故“了1”可称为“动态存在范畴”标记。
了1;存在;动态
一、引言
人们使用语言符号时,同一符号形式经常被赋予不同的用法,指称或表达不同的意义。如现代汉语写作“了”的符形就包含性质不同的成分,有多种意义和功能。第一种是实义动词,有“结束、终了”义,读音为“liǎo”,通常做谓语中心语,如“这事还没了”、“早完早了”。第二种“了”有所虚化,有“-掉/完”义,常读为“lou”,附在结束义动词后充当补语,如“甲鱼炖完没吃了,还能吃吗?”(马希文1983;张伯江2005)。第三种一般称为“了1”,所处的句法位置有所后退,多附在谓词性成分 (包括动补结构)后,读为“le”,如“他吃完了饭”。第四种一般称为“了2”,关注其“事态变化”义的学者称之为“事态助词”,关注它更多更虚化意义的,称之为“语气助词”,前者如“下雨了”,后者如“这样做最好了”。显然,这些不同的意义和用法,我们难以用一个概念去统括它们。
本文专门讨论“了1”的句法语义特征,但是选择与目前主流研究有所不同的观点与方法,目的是表达这样的观点——作为“了”的一个小类,“了1”的意义也是多样化的。
从观点方面看,以往的学者多认为“了1”有一个统括性意义。如王力 (1985)说它“表示事情的完成”,《现代汉语八百词》说它主要表“动作完成”,刘勋宁 (1988)认为“完成”无法概括所有的“了1”的意义,提出“实现”说,现在此观点已基本被认可,其后的学者进一步提高概括性,将“了2”也概括进来,如石毓智 (1992)认为二者共同的语法意义是表“实现过程”,王伟 (2006)认为“了1”是表“谓词实现”,“了2”是表“命题实现”。我们认为一个语言符号、一个词,包括虚词,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意义,指称不同的主客观对象,所以其意义要具体分析;当然我们可以尝试进行概括,但这种概括很容易带来理解上的别扭,正像说“花红了”这句话是表“红完成”给人的感觉一样。
从方法上看,我们不采用一般的基于核心谓词情状类型来区分的方法,而采用较为宏观的根据谓语整体或句式表意类型来区分的方法,因为我们认为句式具有整体意义,其意义类型不能简单地与核心动词的情状类型等同起来。如“他写了几个字”与“黑板上写了几个字”,核心动词都是“写”,实际是有所区别的,那么其中的“了1”所指的意义自然有所不同。
基于此,本文先根据“了1”所处的句式给它分类,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总括性的意义,最后在一个统一的框架里梳理各种不同的观点,从而获得对“了1”表意特征的多样性和总括性特征的认识。
二、“了1”的分类意义
具体地看,句子所表达的意义是无限的,但从研究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对句子作为一个整体所表达的意义进行适度的概括,概括出来的意义我们称为句式义。传统所谓的叙述句、描写句、判断句、存现句等都是从句式整体表意特征所概括出来的名称,如“他写了几个字”是叙述句,而“黑板上写了几个字”是存现句。
我们将“了”经常出现的句式分为三类,分别称为“施为句”、“生发句”和“存现句”。三种句式不是截然分开的,但各有其典型的特征:典型的“施为句”是有意识地实施某动作行为;典型的“生发句”是发生或出现某性状或某情况,通常是无意识的;典型的“存现句”指某时空环境里存在、出现或消失某人或某物。三种句式里的“了1”我们分别称为“了做”、“了发”和“了有”:
施为句 (人有意识地施为)—— 他写了做几个字。
生发句 (性状的发生、出现)——他哭了发。/他的脸红了发。
存现句 (事物的时空存在)——黑板上写了有几个字。
下面分别讨论这三种不同的“了1”。
1.“了做”
施为句表达“施为”义,我们可以用更为普通的动词“做”来解说这种意义。施为句带“了1”就是做了,或者特别强调做了,没用可能就是没做,或不强调做了。《八百词》说“我已经问了老王”这个句子的“了”表示“动作完成”,我们认为这个句子不是表达“问完”的意思①这种意思多用“问完了老王”或“问过了老王”来表达。,用刘勋宁的观点,是说它表达“实现了问的动作”的意思,或者说“问的动作变为了现实”,我们认为如以“施为” “做”义去概括,似更显贴切。下列《八百词》例句都可作此理解。
1)我买了三张票。(去买了)
2)老陈来了一封信。(写了一封信来)
3)这本书我大概看了四天。 (持续“做”〈“看”〉了四天)
有时用形式动词“进行”等表达这种抽象的“施为”义。如:
4)上次你们到我们编辑部之后,我们立即进行了调查。(做了调查)
也就是说,施为句中的“V了”和“进行了V”、“做了V”是平行的,其中的形式动词“进行” (包括“做”)正是句式具有“施为”义的句法表现。
心理动词有时也可能是有意识的。试比较:
5)* 我想了他。(无意识,“想”有“思念”义,是自发的,不能说“想一下他”)
6)我想了个办法。 (有意识,有“设想”义,可以说“想一下”,“设计了个办法”)
这说明,心理动词 (如“想”)和不及物动词 (如“来”)用在施为句中,也会有“做”义,句子的“了1”就是“了做”。
一些表未然的句子有时也用“了1”,有时也可以理解为“做”。如“正待洗了毛巾”,可以理解为正准备“实施”或“做”洗的动作。祈使句也常用“了1”,就是要求“做某动作”。如“去把水倒了”固然可以理解为“去把水倒掉”,也可以理解为要求“做”倒的动作。
“了做”的语义结构可以表示为—— (V)了做(可读为“做了V”)。
当用抽象动词“做”来替换 V时,就是“做了”,用具体动词 (如“买”)来替换时,就是“买了”。“(V)了”的反义是“没 (V)”(没做或没吃)。此时“了”和“没”同性质的语法标记,它们位置前后的不对称是因历史来源不同,闽、粤方言可将“吃了”说为“有吃”,就与“没”一致了。因为“有”的早期是“有N”结构,“了”的早期是“V(O)了”结构。如果是疑问句,则可以放在一起,如“有没有V”或“V了没有”,前者用“有”代替“了做”,这一点对我们进一步概括“了1”的意义是有启发意义的。
2.“了发”
如果说一般的施为句的谓语意义可以抽象为“施为/做”,其核心动词多是及物动词,那么一般的生发句的谓语意义则可以抽象为“发生”,有时与“出现”义有关,通常都是无意识的,其核心多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生发句多表达某状态的出现,所以即使用的是动词,也不取动作义。如:
7)她笑了。(发笑,出现笑容)
8)呦,合着这名人都来了哈。(都出现了)
9)眼圈红了,紧绷着嘴。 (发红,红着眼圈)
10)家里电冰箱坏了。(发病了,出现问题了)
在一定的语境和结构中,“认识”类及物动词也可以有“发生”义,此时不带宾语。如:
11)没关系,我们已经认识了。(我们已经熟悉了)
动补结构有时具有状态义。如:
12)老师,念错了。(老师出错了)
“认识”类动词即使带宾语,也多不表“做”义。如:
13)我已经认识了他。(义同“我们已经相识了”)
14)他们知道/听说了这件事。 (他们清楚了)
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即使带了宾语,也没有受事性,此时是所谓的施事宾语,施事一般在谓语前,其后置可能与信息的新旧有关,现代汉语中新信息倾向后置。如:
15)下了雨。 (某种天气状况发生或出现了)
16)她红了脸。(义同“脸红了”,但强调“红”的出现)
17)就是说,我们热热闹闹完了事儿,咱们大家还能分点儿。(事儿结束了,不一定指做完了事儿,不能说“我们把事儿完了”)
18)那将来出了问题,那责任也清楚啊。(发生问题、出现问题)
从语义结构来看,这种“了现”可以描写为—— (A)了发 (可读为“发生了 A”),A指形容词和不及物动词。
3.“了有”
存现句表示某时空环境中事物的存在、出现或消失 (合称“存现”)。事物的存现是由某行为或某情况引起的,如有人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那么黑板上就会有几个字;几头牛跑了,可能某人家就丢失了几头牛。这时句式中相关动词就可以转喻为具有存现义,汉语表达存在义的常用词是“有”,所以“黑板上写了几个字”中的“写”就不能抽象为“施为”或“做”,只能抽象为存现义,如“有”,句子的意思是“黑板上有了几个字”。 “生发”句也可能产生存现义,如“天上一朵白云在飘着”,可以说成“天上飘着一朵白云”,同样可以理解为“天上有 (了)一朵白云”。这样表达“存现”义可以有多种形式:
不用虚词:黑板上写几个字吧。黑板上有几个字就好了。(字还不存在)
黑板上有几个字。(默认存在)
用“了”:黑板上写了几个字。(肯定存在,下同)
用“着”:黑板上写着几个字。(?黑板上写着几个字就好了)
用“有”:黑板上写有几个字。
用“着”也能表示存在的“实现”(借用刘勋宁的术语),是因为“附着”也会导致某时空环境中某事物的 “存在”①上海话相当于“了1”的是“仔”,据学者考证也是来源于“着”,与“了”的发展方向是殊途同归。,此时“着”与“了”同义,都表达“存在”变成了“现实”(借用戴耀晶的术语)。而“写了”、“写着”与“写有”的平行,说明“了1”应用句式的扩大,能与“存在”义结合,从而表达存在义。存现句中的具体动词可以理解为导致存现的方式或原因,不是结构的意义重心。
“了有”的语义结构可标记为—— (L)(V)了有(N)(可读为“某地V有某事物”),其中L指时空性成分,N指存在物。
三、“了1”的概括意义
上面我们讨论了“了1”经常作用的三种句子,相应地将应用于其中的“了1”分成三种小类:了做、了发和了有,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了1”的概括性意义。概括是有难度的,因为概括出来的名目要在逻辑上包含种种不同的下位意义,这往往会遭遇到例外的抗拒。以《现代汉语八百词》为代表的传统研究以“完成”来概括“了1”的各种意义,徐勋宁(1988)提出了批评,徐文的批评是有道理的,因为抗拒的例子很多,像“他笑了”、“花红了”这些句子以“完成”来概括是比较别扭的,徐因此提出“实现”说,显然,说“他笑了”是“笑”变为了现实,“花红了”是“红”变为现实,更有道理。所以徐的观点被认为更有道理。但是如果考虑到存现句里的“了有”,则用“实现”这个名目解释起来也仍然比较别扭,如说“黑板上写了几个字”解释为“黑板上实现了写几个字”是不通的,甚至说“黑板上实现了几个字”也是很勉强的。还有一些情况也是“实现”说难以处理的,《八百词》指出的带动量时量成分的句子,如“这本书他看了四天”,若解释为“看的动作实现了四天”也是很别扭的。
所以,如果坚持认为“了1”有某种概括性的意义,则还需要进一步抽象①事实上,从符号应用的一般规律看,不一定每个符形必然有“一个”意义,因为我们可以赋予一个符形不同的意义(所指),如赋予“suǒ”的有“锁门”和“门锁”两种意义,虽然这些意义可能有某种隐喻或转喻关系,但有关系不等于它们有共同的可以统括它们的意义。有意思的是,很多学者倾向于认为虚词总是有共同的抽象意义,从一定高度上看,这是没有道理的,所以本文的概括也可能是不必要的。此外,从语言习得角度看,我们也不是一下子了解一个词的所有用法,它们也是我们在实践中逐步掌握的;从词义发展角度看也是这样,一个多义词的不同义项往往也可能要经过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才慢慢被赋予,有时甚至像接力赛,某些义项消失了,新的义项又产生出来。,而这种抽象的本质是将“施为句”、 “生发句”和“存现句”统一起来。那么这些句式又可以统一称为什么句式呢?我们认为可以从否定这个窗口去看这个问题。显然,与“了1”相对的词是“没 (有)”,如:
19)他写了字——他没写字
20)他笑了——他没笑
21)黑板上写了字——黑板上没写字
应该承认,这里的“没”和“了”属于同一语法范畴,正像英语的单数、复数标记同属于数范畴一样。那么它们属于什么范畴呢?姑且先称之为“存在”范畴。这里的“存在”义比“实现”义更抽象,逻辑概括性更强,但可能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语感自然性”,但是此处我们不追求这种自然性,我们已经在“了做”、“了发”和“了有”的分类中平衡了这一点。为什么用“存在”这个名目呢?是因为“没有”这个词经常可以解释为“不存在”,如“苹果没有了”就是“苹果已经不存在了”,口语中常说“没有的事”,也就是“不存在的事”,而“有”具有“存在”义则是得到广泛认可的,“黑板上有几个字”就是“黑板上存在几个字”的意思。
所以,从“存在”的高度解释一般的“了1”句,施为句“他写了字”就是“存在‘写’这个动作”,生发句“他笑了”就是“存在‘笑’这种状态”,存现句“黑板上写了字”就是“黑板上存在字”。存现句中为什么不是“存在写字”呢?是因为其中的“写”不是核心成分,它只是获得存在的手段,所以可以说“黑板上写有几个字”,而施为句和生发句中的相关成分是取其实在意义的。这种不对称现象也说明,存现句就是以表达抽象的存在义为主要任务的句式,其中的“有”不同于具有实在意义的“领有”,而同于“了1” (这是“写了几个字”、“写有几个字”和“有几个字”表意相同的原因),也同于闽方言和粤方言中“我有写”类句子中的“有”,所以一般不说“黑板上有了几个字”,因为重复用了同一层次的词②试对比“等我有了钱就还你”这句话,其中的“有”意义要实在些,甚至可以理解为“等我赚了钱”。。
除了概括性更强外,用“存在”这个名目还有其他的好处。我们知道,带动量时量成分的句子,可以有不同的否定方式。如:
22)那本书他看了四天。
——否定1:他没看那本书。
——否定2:他没看四天。他看了没 (不到)四天。
否定1是否定“看”这个动作的存在,否定2没有否定“看”的存在,而是否定“四天”的存在,指不到四天。这样解释比较合理,用“完成”义没法解释这种句子,所以《八百词》只能作特别说明;用“实现”义来解释也比较勉强,因为要说成“他实现‘看’这个动作,但没有实现四天”。如果用具体的“了做”来解释,则更为自然,即“他做 (看)了,但没做(看)那么长的时间”。
这里只是将“了1”的三种意义概括为表“存在”,如果进一步开阔视野,显然还可以对之作进一步抽象,正如我们可以将“苹果”抽象为“水果”,但还可以进一步抽象为“食物”、“东西”一样。我们注意到学者们已经从不同角度对“了1”做了这种概括定位。
第一种是近代汉语研究学者,如蒋绍愚、曹广顺等称“了1”类成分为“动态助词”,这种定位也是传统以汉语为研究对象的学者的定位,所以一般的现代汉语教材多这样定位。我们认为,这种概括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用“了1”的句子所表达的意思都具有某种动态性,否则不能用它。当然,这里所谓的动态不是动作的具体“样貌”,而是在谓语的意义上能做“正反”两方面的动态切换。如可能“做了”也可能“没做”,可能“发生”也可能“没发生”,某时某地可能“有某物”也可能“无某物”。这个动态特征正可以用来解释“了1”的使用规律。如:
1.一般的存在句
A永久或必然存在,不能用“了1”或同等功能的“有”。
23)?那间屋子有门。(屋子必然有门)
24)?那间屋子装了门。
B或然存在,可用或必用。
25)那屋子有扇漂亮的门。(不是所有的屋子都有漂亮的门)
26)那屋子装了 (有)扇漂亮的门。(房主特意安装的)
2.施为句
A永久或必然施为,不能用“了1”
27)?那个大学生读了书。 (大学生都要读书)
B或然性,可用或必用
28)王刚读了书。(“王刚”不必然读书)
29)那个大学生读了很多书。(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读很多书)
3.判断句
判断句一般指事物较为永久的属性,故不能用 “了1”。
30)* 王刚是了个傻瓜。(本性是傻瓜)
同理,那些明显具有动态性的句子经常要用“了1”。如:
31)* 他把衣服洗。(不符合“把”字句处置性的整体要求,“处置”具有动态性)
32)他把衣服洗了。 (“洗了”就是“做了”、“处置了”)
某意义可能是静态的,也可能是动态的,则两可。如:
33)马兰知道这件事。(一直知道)(王伟例)
34)马兰知道了这件事。(某时候才知道)
第二种,将“了1”纳入“体”范畴 (aspect),看作一种“体”标记。 “动态”是个语义色彩仍然较浓的术语,而“体”是个纯语法色彩的概念。近一二十年来,具有类型学视野的学者多将“了1”称为体标记①这里经历了一个轮回,《新著国语文法》(109)里就说它“表完成,这是国语中的Perfect”, 《中国现代语法》(153)归入“情貌”里的“完成貌”,《中国文法要略》(232)归入“动相”里的“既事相”,虽然较为具体的抽象都与“完成”有关,但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将“了1”纳入了某种“体”(或其次级)范畴之内。。一般认为“体”是与动词密切相关的范畴,但也有学者 (如戴耀晶 1997)注意从句子和事件层面来考察,这与本文的做法是相通的。根据Bernard Comrie“Aspect” (《体范畴》) (1976:16)、王伟(2006)和戴耀晶 (1997:35), “了1”可纳入完整体 (Perfective),完整体不同于具有终结义的“完成” (completed),也不同于perfect(完成体),是将事态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而非进入事态内部观察其状态或构成 (非完整体imperfective)。根据我们的分析,句子用了“了1”,则相关事态就“存在”,否则就“不存在”,具有一定的整体性,所以视为“完整体”有一定的道理。戴耀晶将“了1”称为“现实完整体”标记,根据本文的术语,则可称为“存在完整体”,简称“存在体”。
第三种是从认知角度界定的。沈家煊(1995)从探究数量词对语法结构的制约作用的原因入手,发现包括“了”的使用条件在内的一系列平行对立现象,并据此提出“有界”和“无界”这对认知领域的范畴。我们认为,动态性的现象总是具体的,反映在数量上也是具体的。
第四种是从话语功能角度界定,“了1”多用在事件句中,表示叙述性话语中的前景事件(李讷等1994)。我们认为,前景性的事件句,往往表达的就是动态性的内容,所以也可纳入动态范畴考察。
所以,本文将“动态”看作是比“存在”更抽象的上位范畴。“动态”范畴包括“具体”、“变化”、“有界”、“存在”这些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次范畴。不同层次的范畴作用于不同的语义域,有不同的词汇或句法表达形式,某些结构中数量的强制使用可能是受“具体”这个次范畴要求的结果,而表达动态意义的句式在谓语部分经常需要“了1”的配合使用,那些表达静态意义的句子则排斥具有“具体”、“变化”特征的语言成分的使用。
因此,如果把“存在”和“动态”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动态存在”范畴,它表达可能发生动态变化的意义,现代汉语中的基本标记是“没 (有)”和“了1”,前者表示没有发生某种动态现象,后者表示发生了。动态存在范畴只是在“有” (存在)和“无” (不存在)两种可能性间切换和变化,如果变化呈现某种 (时间)连续性,那就是“了2”管辖的范围了,使用领域就扩大了。如:
35)他想回老家了2。 (原来不想,现在想了)
36)他是大学生了2。(考上大学了)
37)冬天了2。(秋天已经过了,春天也不远了)
四,小结
本文主要在两个层次上讨论“了1”的意义,具体意义上的“了1”要结合句式表意类型分析,“施为句”、“生发句”和“存现句”中的“了1”可以分别标记为“了做”、“了发”和“了有”,抽象意义上的“了1”和“没 (有)”一起表达具有动态特征的“存在”范畴。抽象层次的意义满足了我们对概括性的追求,而具体层次的意义使我们对“了1”的解释更自然。下面将以往的观点和本文的分析统一列表如下。
① 表示还有本文没有考虑到的句式。
[1]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2]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刘勋宁.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J].中国语文,1988,(5).
[5]马希文.关于动词“了”的弱化形式/.lou/[J].中国语言学报,1983,(1).
[6]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
[7]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8]石毓智.论汉语的体标记[J].中国社会科学,1992,(6).
[9]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0]王伟.现代汉语“了”的句法语义定位[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
[11]张伯江.功能语法与汉语研究[G]//刘丹青.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2]Comrie,B.Aspec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
On the Layers of the Meanings in“LE1”
HE Wen-bin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ichu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0066,China)
The meaning of particle word“LE1”can be summarized in different levels.In low abstract level,“LE1”can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which are“LEdo”、”LEoccur”and“Lehave”in three kinds of structure(“Doing structure”、”OCCURing one”and HAVEing one”).In more abstracter level,these meanings can be summarized into Existent Category,which has two marks of“LE1”and“MEI(YOU)”.It can generalized into“Dynamic Category”,therefore“LE1”may mark“Dynamic Existent Category”.
LE1;existent;dynamic
H04
A
2095-0292(2012)02-0063-06
2011-12-19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现代汉语语气助词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研究”(09CYY033)
何文彬,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语言学和现代汉语语法。
[责任编辑 张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