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F脊柱内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临床分析

2012-12-15刘晓川

中外医疗 2012年24期
关键词:椎间植骨椎弓

刘晓川

湖南省宁乡县人民医院,湖南长沙 410600

临床上,患者放射性腰痛多与腰椎滑脱有关,腰椎滑脱症是由多种不协调的腰肢部剧烈运动导致上下位椎体之间出现局部或全部滑移[1]。 因此治疗腰椎滑脱的思路是稳定腰骶区,目的是缓解患者的下腰和下肢疼痛。 近几年,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技术发展迅速,其手术器械也越来越多、愈来愈先进,如CF 脊柱内固定器法、SRS 和Cage 联合应用、双开窗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植骨等技术伴随着脊柱复位内固定及植骨技术的发展而应运而生。 现选取2008年12月1日—2010年12月31日该院收治的48 例行CF 脊柱内固定器患者,结合椎板减压和植骨融合法。 现对其效果进行了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罹患腰椎滑脱患者48 例,其中男25 例,女23 例,年龄24~75 岁,平均53.7 岁;病变部位:L4/521 例,L5/S127 例。 病程6 个月~10年。 滑脱程度依据Meyerding 法分级:Ⅰ度23 例,Ⅱ度21 度,Ⅲ度4 例;CT 检查显示椎间盘脱出致硬膜囊受压17 例,48 例全部有不同程度的腰痛,32 例双下肢麻木疼痛或间歇性跛行。

1.2 方法

1.2.1 CF 内固定器选择 对患者进行X 线和CT 拍摄以明确其椎体前后径和椎间隙高度、滑脱位置等以确定合适的提拉钉、连接棒和椎间融合器。目前一般采用国产的CF 脊柱内固定器和椎体间螺纹融合器(TFC)。

1.2.2 定位 手术时,患者俯卧位以充分暴露病变棘突和椎板。 采用“人字嵴顶点法”在腰椎峡部隆起的峡部嵴与上关节突跟部后外侧的副突嵴汇合处, 在C 形臂X 线机透视下经椎弓根拧入2枚提拉钉。 对Ⅰ~Ⅱ°(轻度滑脱)患者只需植入一对长度和直径合适的椎弓根螺钉,对Ⅲ度(重度滑脱)患者则要在上下位椎体分别植入一对椎弓根螺钉。 对Ⅰ度滑脱者,取髂后上棘外上方骨块及松质骨条, 大骨块保留双面皮质以维持强度, 撑开椎间隙嵌入骨块。 对于Ⅱ~Ⅲ°滑脱者, 植入椎间螺纹融合器(TFC) ,同时周围填塞松质骨,椎弓根钉周围及横突间植入咬除的椎板骨粒。

1.2.3 复位 要确保椎弓根钉螺纹纵深和准确定位。 深度以保持较强的提拉和支撑为准。对L5/S1滑脱者由于上下螺钉相距近,难于器械安装, 因此应将上下螺钉撑开来安装器械。 必须注意的是,只有发挥椎弓根螺钉设计的最大提拉力,才能保证滑脱椎体复位的成功。

1.2.4 植骨融合 取少量松质骨填充于椎间底部,注意尽量避开神经根和硬脊膜,然后再将装有松质骨的Cage 植入椎间隙,随之使用加压器加压将Cage 与上下椎体实现密实联合。 以硬脊膜和神经根活动良好及未有活动性出血为融合成功标志。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0 软件进行Logistic 多因素回归性分析。

2 结果

随访时间6~24 个月,医师询问1 个月,结果见表1。

表1 48 例行CF 脊柱内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效果评价(%)

由表1 可以看出,腰椎滑脱患者常见的症状在行CF 脊柱内固定器治疗后效果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腰椎滑脱的形成与治疗

临床上腰椎滑脱主要源自于椎体滑脱引起椎间孔狭窄、黄韧带及关节囊肥厚以及神经根受挤压,因此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实质就是解决椎体的稳定性和神经根的受压问题[2]。 当前在治疗腰椎滑脱上的技术和器械越来越多,这对广大腰椎滑脱患者来说无疑是福音。虽然当前就复位还是内固定法在治疗椎体滑脱效果上存在争议, 但良好的复位结合有效的内固定法已成为业界共识, 该研究采取的CF 脊柱内固定法结合有效的复位及植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证明此疗法有推广意义。

3.2 固定、复位、减压和融合的治疗原则

通过该研究48 例患者行CF 脊柱内固定法,总结出了治疗椎体滑脱症一般的原则,即固定、复位、减压和融合。 4 个原则也暗示了治疗椎体滑脱症的先后顺序。固定是所有程序的前提。CF脊柱内固定器其优点在于良好的固定功能,适用于腰椎滑脱及椎体不稳症状[3]。 通过提高强有力的内固定,有助于为后续的椎间融合提供保障;复位是治疗基础。 临床上,病变阶段的滑移牵拉是导致腰椎滑脱的主要原因,因此争取复位,增加脊柱稳定性对重建脊柱正常序列,恢复生理结构极为必要;神经根减压是外科治疗腰椎滑脱的核心[4]。 该研究48 例患者行CF 脊柱内固定性治疗法时发现许多峡部裂患者神经致压物为增生内聚的小关节,肥厚钙化的黄韧带或椎间盘, 因此术中应摘除椎间盘, 扩大侧隐窝, 切除部分小关节及黄韧带,经术后随访,效果良好;椎间植骨融合是腰椎滑脱手术治疗的终极目标。 Ⅱ~Ⅲ度滑脱者, 采取植入椎间螺纹融合器(TFC)后,神经根管高度和植骨的稳定性显著改善,而且手术创伤减少,出血量减少,时间缩短,显示椎间实现有效融合。 不过,由于该研究选取病例数有限,对一些类似植骨融合过程出现的马尾神经损伤导致足下垂等问题,尚不能给予解释说明,还需进一步探讨。

[1] 刘耀怀,李自力,王强,等.CF 脊柱内固定器(提拉钉)治疗腰椎滑脱32例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0,139(1):116-117.

[2] Sung-Min KIM,In-Chul YANG,Seung-Yeol LEE,et al.Dynamic simulation of universal spacer in Dynesys dynamic stabilization system for human vertebra[J].Transaction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09(9):32-33.

[3] 周建明,章银灿.腰椎脱症的治疗与体会[G]//浙江中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浙江中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年会、杭州市中医协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杭州,2006.

[4] 温世明,郝定均.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研究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4):326-328.

猜你喜欢

椎间植骨椎弓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
浅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134例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