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观察

2012-12-15王廷玉潘朝霞何秀贞叶秀儿

中外医疗 2012年24期
关键词:髓海西药有效率

王廷玉 潘朝霞 何秀贞 叶秀儿

广东省东莞市新涌医院老年科,广东东莞 523230

老年痴呆按发病机理不同,分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又称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及两者并存的混合型痴呆等3 种类型。 其中以AD 最常见,研究最多。AD 是一种慢性大脑退行性变性疾病,由德国医生Alois Alzheimer 在1906年首次发现并且用其姓名命名[1]。 老年痴呆患者早期表现为短期记忆力缺失,随着病情发展,大脑神经细胞功能逐渐丧失并造成记忆力、判断力、注意力和语言能力的损伤,最终导致患者在5~10年内死亡。 近年来,老年痴呆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 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痴呆,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了60 例老年痴呆患者,均为2009年9月—2011年9月入住该院的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 性别:治疗组男13 例,女性17 例;对照组男12 例,女性18 例。年龄:治疗组51~70 岁,平均年龄(60.43±3.89)岁;对照组50~72 岁,平均年龄(61.78±4.08)岁。 病程:治疗组最长8年,最短3 个月,平均(4.8±1.67)年;对照组最长7年,最短2个月,平均(3.46±1.23)年。

1.2 辨证分型

对照组:虚证14 例,其中肝肾亏虚5 例,髓海不足5 例,脾肾两虚4 例;实证16 例,其中心肝火盛8 例,痰浊阴窍4 例,气滞血瘀4 例。

实验组:虚证15 例,其中肝肾亏虚5 例,髓海不足6 例,脾肾两虚4 例;实证15 例,其中心肝火盛6 例,痰浊阴窍5 例,气滞血瘀4 例。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都可喜(法国),2 次/d,1 片/d,饭后服用。 实验组在上述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上自治的中药汤剂辨证施治。 主方为:熟地15 g,枸杞15 g,当归10 g,黄芪12 g,制首乌15 g,丹参15 g,石菖蒲10 g,柏子仁15 g,远志10 g,川穹10 g, 三七1.5 g,甘草10 g。 若肝肾亏虚型,加北冬虫夏草15 g,髓海不足型加龟甲30 g,知母25 g,紫河车10 g;脾肾两虚型加肉苁蓉10 g,杜仲10 g,山药20 g,怀牛膝10 g;心肝火盛型加荷花花粉20 g;痰浊阴窍型加半夏10 g,党参10 g,陈皮15 g,生姜10 g;气滞血瘀型加桃仁10 g,红花10 g。 均1 剂/d,水煎服。

30 d 为1 个疗程, 两组均在治疗3 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并进行分析。

1.4 疗效判定及结果

1.4.1 观察指标 根据中国中医药学会老年医学会 《老年痴呆疗效评定标准》[2], 采用分级计分法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患者智力,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变化等。 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进行评定[3]。

1.4.2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3 个月主要症状消失,神志清醒,定向健全,回答问题正确,反应灵敏,生活自理,能进行一般社会活动;有效:治疗3 个月主要精神症状有所减弱或部分消失,生活基本自理,回答问题基本正确,但反应迟钝,不能进行社会交往;好转:治疗3 个月主要症状部分消失,记忆、计算、理解、判断力差,病情不稳定易反复,生活不能自理。

无效:治疗3 个月原来要症状无改变或病情有加重。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临床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如表1 所示, 中西药结合治疗老年痴呆的总有效率为86.67%, 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西药都可喜对照组的73.34%。 采用χ2检验,两组有效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病例临床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治疗前后MMSE、ADL、HDS 评分比较

如表2 所示, 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后MMSE、HDS 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ADL 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且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治疗后MMSE、HDS 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ADL 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显著,两组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

表2 两组MMSE、ADL、HDS 量表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MMSE、ADL、HDS 量表评分比较(±s)

注:** 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MMSE ADL HDS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3.24±2.67 19.87±3.55**△13.89±2.98 15.45±3.01 36.65±6.78 26.45±7.84**△34.69±8.09 31.07±6.92 14.05±4.76 20.91±3.98**△13.24±3.71 15.65±4.32

3 讨论

神经药理学研究证实,老年痴呆患者的大脑皮质和海马部位乙酰胆碱转移酶活性降低,影响了乙酰胆碱的合成和胆碱能神经系统的功能。 目前西医治疗老年痴呆的药物一般分为胆碱酯酶抑制剂、M 胆碱受体激动剂和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细胞保护剂3 类。 目前上市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不能对其病程产生影响[4]。

传统中医药在保健及益智健脑方面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有些研究证实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防治老年痴呆方面有潜在的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5]。 中医学对于老年痴呆的描述长见于“健忘”、“癫症”、“虚劳“、”“郁症”等。 祖国医学认为,由于老年患者年老肾精虚损,精津不能上充于脑,因此脑髓空虚是其基本病理变化,肾气肾精亏虚使其基本病机。 髓海空虚,肾气不足,脑失所养,痰阻经络于脑,气虚气滞于脑,脏腑功能失调,清窍受蒙,造成神明失用[6]。 该病发病部位在脑,与肝、脾、肾有关,属于本虚标实。 在中医治疗老年痴呆的问题上要重点针对 “虚”和“瘀”进行。 化瘀是本病治疗之始,补虚是本病治疗之本。

西药主要调节胆碱系统功能,中药治疗多以补肾、活血、化痰为主。 两种治疗方式各有所长,因此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痴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一方面采用都可喜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脑神经细胞代谢, 营养神经元;另一方面采用中药治疗,中药主方中,熟地、枸杞滋阴清热,补肝肾。 黄芪、当归可以生气补血。 制首乌有养血益精,滋补肝肾之疗效。 丹参可以祛瘀止痛,凉血安神。 石菖蒲、柏子仁、远志合用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之作用。 川穹,三七合用行血散瘀。配以甘草调和诸方,达到益肾健脑、益气养血、养心安神之功效。该方以补肾填精、化痰逐瘀为治疗原则,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辨证施治,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调补肾阴肾阳,升清降浊,活血化瘀。

该病虚实错综复杂,本虚标实,虚能致实,实能致虚,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单纯采用西药治疗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适合用中医药进行辨证治疗,如果能够切中病机,正确立法,合理组方,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对老年痴呆的临床症状有缓解和控制作用,并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记忆,认知等功能。 该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痴呆,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西药都可喜对照组的73.34%。 且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痴呆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老年痴呆症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对于其病理机制的研究还不透彻,单纯西药治疗临床疗效也不甚理想,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痴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谢雨礼.老年痴呆药物研究进展[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1,19(1):1-7.

[2] 傅仁杰.老年痴呆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J].中医杂志,1991,32(2):56.

[3] 钟岩.自拟补气活血汤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4):501-503.

[4] 聂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天然药物成分[J].中草药,2000,31(7):10-12.

[5] 吴蕾,程淑意,王奇,等.中药有效成分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理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5):387-389.

[6] 曲亚楠,赵金洋.化瘀醒脑开窍法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56 例[J].陕西中医,1007,28(10):1317-1318.

猜你喜欢

髓海西药有效率
韩碧英“调理髓海”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经验❋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立脑为脏的可行性分析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of osthole binding to human serum albumin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