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水域的潜水作业保障
2012-12-13廖昌波吴生康付彦君
廖昌波,吴生康,付彦君
污染水域的潜水作业保障
廖昌波,吴生康,付彦君
污染水域;潜水;作业保障
潜水员有时需要在污染水域中开展潜水作业[1]。在污染水域中进行潜水作业时必须根据污染源的种类、污染程度、污染物对人体的侵害途径以及近、远期效应等诸多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尽可能地避免或降低对人体的危害。因而,在污染水域中潜水时潜水员必须要有特殊的潜水保障措施[2]。
1 调查、确定污染物种类、性质及对人体的影响
应向当地政府或卫生防疫部门了解污染物种类、性质,并应取样分析测定污染程度,了解该类污染物对人体的侵害途径、危害程度、近远期效应以及如何避免并消除或降低对人体危害的方法。一般水体污染有以下种类:(1)病原微生物污染。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某些致病菌、病毒,如吸血虫病疫区的吸血虫幼虫等。(2)各种工业污水。包括未经处理的印染厂污水、农药厂污水、各种冶炼厂污水等,其中含有超剂量的汞、砷、铅等重金属有害元素。(3)强酸强碱污染。包括 H2SO4、HNO3、KOH、NaOH等,它们腐蚀潜水呼吸器、潜水装具与潜水设备,当与人体皮肤接触时有腐蚀、刺激作用,造成伤害。(4)挥发性有毒气体和油类。此类污染物除污染潜水呼吸器、装具和设备外,若经人体呼吸道吸入后,还可影响人体健康。(5)重油和黏性污染物。此类污染物可污染潜水呼吸器、装具和设备,如原油泄漏等情况。(6)放射性污染。被放射性物质辐射、沾染的污水,辐射剂量超标时会有致命危害,如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中受污染的水。
2 制订相应的潜水计划
根据潜水任务,确定人员组成与分工,有针对性地选择潜水呼吸器、潜水服、减压方法以及潜水员与水面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3]。如系病原微生物污染,可事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疫措施。在放射性污染水域潜水时,应对潜水现场进行核辐射剂量评估,并在核防护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作业。潜水计划中还应包括一旦发生中毒或意外时的急救与后送以及药品器材的准备等应急预案。
在污染水域潜水时,应该使用能够使潜水员最大限度地避免与污染水直接接触的潜水服和潜水装具[4]。干式潜水服和通风式水面供气呼吸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防护装甲,可以有效地防止污染水接触潜水员皮肤、口腔和耳[5]。开式回路自携式呼吸器和全面罩虽不能有效地防止头部与水接触,但如果作业时无法使用水面供气系统,且污染程度较低的情况下,亦可使用该类潜水装具,在潜水作业结束后应立即进行清洗处理。
3 组织相关人员培训
针对污染水域潜水对潜水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应选用技术熟练的潜水员及水面支持人员,并有针对性地接受有关污染水域潜水防护知识培训[6]。必须使所有作业人员熟悉污染源侵害人体的途径(呼吸道吸入、消化道摄入或皮肤、黏膜、眼结膜接触吸收,甚至三者兼而有之);熟练掌握污染水域潜水的作业技能与应急处置方法[7];有针对性地选择潜水呼吸器,潜水服及其他防护用品[8]。
4 潜水作业点的建立
潜水作业点如果存在有毒烟雾,潜水站、空气压缩机和水面支持人员必须位于空气污染的上风位置,潜水员应从水流上游接近污染水域;潜水作业船在驶往污染水域之前,储气瓶应预先充满压缩空气。若必须在潜水现场用空压机充气时,进气口应根据污染源增加相应的特殊的空气过滤装置。采取严密措施防止放射性物质或化学毒剂进入供气系统。
有条件时,在潜水作业点周围建立环境状况监测制度,随时或定时测定周围环境中的污染状况。
5 水面人员的防护
根据不同的污染源对人体侵害途径,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在选择个人防护用品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有:(1)污染源种类、危害程度;(2)对人体的侵害途径,呼吸道吸入、消化道摄入、皮肤黏膜接触渗透或者三者兼而有之;(3)个人防护用品的密封性、抗拉和耐磨性能应与潜水现场的特殊条件相匹配;(4)个人防护用品对人员的防护能力应与污染源性质、污染程度相匹配。水面人员的防护用品可参考表1。
6 潜水员的防护
潜水员应穿带有防水手套和潜水靴的干式服。如果潜水过程中可能遭遇大量黏性污染物,建议使用与潜水装具相匹配的一次性防护服。潜水作业的水下工作时间应根据放射性物质的剂量或化学毒剂的性质、浓度来确定[9]。潜水员及水面工作人员遭受的辐射剂量或毒剂剂量不得超过允许范围。尽量采用水面减压法减压,最大限度缩短潜水员在污染水域中暴露时间。并且,应根据水中污染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防护用品[10]。其配置可参考表2。
7 潜水作业结束后清除污染的程序
在潜水作业开始前,应将潜水站周围区域分为3个隔离带,分别是:(1)高污染区,潜水员入水、出水作业点的周围区域;(2)低污染区,潜水员和潜水装具经过初步清污后进入的区域;(3)清洁区,潜水员和潜水装具经过彻底清污后进入的区域。如条件允许,“清洁区”应位于污染区的上风处。
表2 潜水员防护用品参考表
潜水员出水时,经适当清污后进入“低污染区”,此时应卸除潜水装具。首先解开头盔与潜水服的锁紧装置、取下头盔。然后脱下干式潜水服和手套,最后脱下内衣裤。
如果潜水装具无损坏征象,潜水员可进入“清洁区”,进行常规的潜水后淋浴,包括用沐浴皂和洗发剂清洁全身。此外,用沐浴皂彻底刷洗手指、指甲,并刷牙漱口;如果皮肤曾直接接触或暴露于污染水中,则潜水员原地留在“低污染区”,采取额外的清污措施并消毒后,才能进入“清洁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如需水面减压的潜水员,应在6 min内,脱下潜水服立即进入加压舱,可在过渡舱内完成表面清洗程序,待潜水员进入主舱进行水面减压后,利用排污阀把过渡舱的污水排出。
潜水结束后,应根据污染源性质,对潜水员和水面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医学监护(注意症状体征的观察,采集血液以及其他生物学标本进行检测)。尤其对存在放射性污染的水域,要按照放射性防护要求进行特别监护。
可使用清洁液和硬毛刷仔细刷洗潜水头盔和颈部密封圈的部位,污染严重时,要反复刷洗2次以上。注意清洁液的成分应与待清除的污染物相匹配,一般多采用5%漂白剂清洁液进行清洗,然后用淡水冲洗干净,再在室温下通风晾干。必要时还应对装具有针对性地进行消毒(5%的漂白剂清洁液的制备方法之一是:优质次氯酸钙1360 g加水19 L,混匀[11]。含氯清洁液不宜用于大量含氨的污染物,在这种情况下可用1%~2%磷酸三钠清洗液)。
最后,使用高压淡水冲刷潜水作业点,以减轻(或稀释)潜水环境的污染物含量(浓度),减少对潜水员的污染侵害。
[1] 龚锦涵.潜水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5:372.
[2] 刘安堂,张辉,杨德恭,等.安全潜水作业手册[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68.
[3] HJB 189-1998.空气常规潜水医学保障规程[S].8-9.
[4] 杨德恭,龚国川,郭春丽.科学技术潜水手册[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256-257.
[5] 陶恒沂.潜水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02-315.
[6] 练庆林,陶恒沂,孙学军,等.坚持海洋现场教学,培养合格潜水医师[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1,8(3):192-193.
[7] 张庆河,戚丽君.加强潜水军医培训的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04,18(3):31-33.
[8] 方以群,姚健,吴生康,等.潜水医师培训的组织与体会[J].海军医学杂志,2007,28(3):246-248.
[9] 刘汉明,谢维杰,蒋以山.潜水员水下核辐射防护监测方法研究[J].海军防险救生,2008,46(3):2-5.
[10]许美玲,宋希江.海上平台眼科急症的处理体会[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8,15(4):封四.
[11]胡仁典,尹彩芳,尹敬华,等.鱼舱内急性硫化氢中毒142例临床分析[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4,11(2):99-101.
R841
A
1009-0754(2012)02-0076-03
200433 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
表1 水面人员防护用品参考表
注:1~4级为防护等级
?
2011-10-18)
(本文编辑: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