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PS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2012-12-11魏玉明党星海孔令杰张秀霞

测绘通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检核点位基线

魏玉明,党星海,孔令杰,张秀霞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一、测区概况和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1.测区概况

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东北部,地处陇西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地带,平均海拔1520 m。距兰州市130 km,东与会宁县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接壤,南、北部均与靖远县相连,西与景泰县为邻,地势大致东高西底,现已建成以煤炭、电力、陶瓷等能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城市。

测区为白银市平川区,是该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测区内居民区主要集中在长征站周围,区内各单位房屋排列较整齐,近郊居民地以集居式村落为主,辖6乡3镇2个街道办事处。

2.测区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平面控制测量以第四中学门口E级GPS控制点EG10和化工厂医院门口I136作为起算数据,长征站EG12、EG19、EG06作为检核数据。另外,测区内有国家测绘局2000年出版的1∶1万地形图、甘肃省测绘局的1∶1万地形图,作为本项目踏勘、布点、设计和生产指挥用图。

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1.作业依据

平面控制网布设依据如下技术规范:《城市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地籍测绘规范》及第二次国土资源大调查有关规范要求。

2.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白银市平川区土地管理局批复控制面积为15 km2,实际控制面积为23 km2。采用分级布网,控制区布设E级网。考虑到实际用途,并保证每点有一个通视点,E级GPS网平均边长约1.16 km。在实际埋石时,共布设E级GPS点122个(其中钢筋82个,水泥标石32个,利用旧点8个)。E级点位分布均匀,观测条件良好,交通便利,E级网均采用边点混合连接的方式组网,同步闭合环边数符合规范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3.GPS点的编号

E级GPS点命名为G×××,其中大写“G”表示GPS点,如G001表示E级GPS网中第1个点。对部分已利用的旧点,笔者没有再重新编号,而是继续沿用旧号,由于旧点DG05被破坏,已重新埋石,但笔者沿用旧点名。对于混凝土埋桩编号采用HZ××表示。

4.点位要求

对于点位要求是:交通便利,通视方向多,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联测和扩展;所有点位与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的距离不小于200 m,与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输通道的距离不小于50 m;点位周围视场内障碍物高度角不超过15°;地面基础稳定,利于点位保存;附近没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件;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旧控制点。

5.点之记

各级GPS点均现场绘制点之记,点之记栓距尽量采集多个数据,栓距目标尽量选取坚固不易破坏的物体。点之记应全部制作成电子文档。

6.GPS数据采集

GPS数据采集使用2台灵锐S82国产双频GPS接收机(标称精度为±(5mm+1×10-6D))和3台NGS—900国产单频 GPS接收机(标称精度为±(5mm+1×10-6D))同步观测,同步观测卫星数大于4颗;卫星高度角大于15°;数据采样率为10~30 s;观测时间为45min;PDOP值小于8。

三、GPS网的施测

根据事先设计作业调度表的安排进行观测,采取静态相对定位,在观测时具体遵守以下要求:卫星截至高度角15°,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 ≥4颗;平均重复设站≥1.6,时段长度≥45min;数据采样间隔15 s,PDOP值≤8;同时在5个点安置5台接收机天线(对中、整平);天线高的量取在120°3个方向量取3次,然后取平均值;在该时段结束后再次量取天线高,然后做记录;测量气象数据,开机观察,当各项指标达到要求时,开始实测,接收机自动记录,观测者填写测量手簿。

四、数据处理

1.起算数据及检核数据

如表2所示。

表2 m

2.基线解算

基线解算使用南方测绘公司提供的软件进行处理,并按相应的参数进行设置。所有基线经自动处理后再按残差分布图进行人工干预,以确定最佳基线结果;所有基线均采用双差固定解,对达不到精度要求的基线进行重测。

3.平差计算

GPS网三维无约束平差的目的是考核GPS网的内部符合精度,也是处理由于多余观测误差引起的网内不符值问题。通过了对整个观测群进行的χ2检验和对各个观测元素进行的τ(Tau)检验,说明平川区GPS网内部符合精度较高,由各向量所确定的协方差阵的相互比例关系合理,结果可靠。在三维无约束平差可靠成果的基础上,以第四中学门口E级GPS控制点EG10和化工厂医院门口I136作为起算数据,以长征站EG12,高速什子EG06,南门EG19为平面检核点在1980西安坐标系下进行二维约束平差。平差结果为点位误差最大为2.5 cm,最小为1 cm,这一精度满足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基本精度(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检核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五、结束语

在进行GPS实测前,笔者对原已知点进行了检核,确认原已知点精度能够满足要求,保证了起算数据兼容性的良好。同时,是在待标石稳定后再进行的实测,保证了点位的稳定。观测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所以也保证了每个测段的同步观测时间;为保证整网的点位精度均匀,起算点一般应均匀地分布在GPS网的周围。要避免所有的起算点分布在网中一侧的情况或连成一线的情况;另外该地区地势较平坦,视野开阔,同时接收卫星数较多,一般都达到8颗以上的卫星数,接收数据良好。

平川区GPS控制网,全网共122个点,用8个工作日完成外业观测 ,充分体现了 GPS技术的优越性。该网达到《GPS测量规范》中E级网所规定的各项指标 ,取得了良好的精度及成果,证明GPS静态测量成果完全满足地籍测量的要求,而且成果精度较高,可以作为今后该地区相关工程测量的依据,直接应用。

[1]李征航,黄颈松.GPS测量与数据处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赵长胜.GPS控制网设计与数据处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 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4]李春华,黄丁发,张献州.城市GPS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方法与精度分析[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8,25(2):142-144,148.

[5]郑作亚,韩晓冬,黄珹,等.GPS基线向量的非线性解算及精度分析[J].测绘学报,2004,33(1):27-32.

[6]韩晓娜.数字化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探讨[J].测绘通报,2006(6):51-53.

[7]王东,巩维龙,马建良.GPS技术在天然气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08(5):46-47,64.

[8]胡志刚,花向红,韩红超,等.GPS-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7,32(5):46-48.

猜你喜欢

检核点位基线
基于Python 设计的TEQC 数据质量可视化分析软件
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
基于结构光视觉的钻孔点位法矢检测技术研究
垂直荷载木结构大跨屋顶设计
一种SINS/超短基线组合定位系统安装误差标定算法
机器人点位控制速度规划算法选择策略
大盘仍在强烈下跌趋势中
一种改进的干涉仪测向基线设计方法
检核目录法的研究与应用—以书架设计为例
垂直面内建立基线的特殊点位高程测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