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高校技巧啦啦队队伍建设模式的研究
2012-12-11林柔伟
林柔伟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520)
中美两国高校技巧啦啦队队伍建设模式的研究
林柔伟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520)
主要采用了专家访谈、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录像资料、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参加我国2010年健力宝亚运啦啦队选拔赛全国总决赛技巧啦啦队组别的高校队伍进行调查,探寻我国高校技巧啦啦队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研究美国高校技巧啦啦队队伍建设模式的基础上,探索适应我国实际的高校技巧啦啦队队伍建设和发展的路径,以期能为我国高校啦啦队队伍的建设提供一点参考依据。
美国高校;技巧啦啦队;队伍建设模式;启示。
啦啦队(Cheerleading),是一项起源于美国的集竞技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它分为技巧啦啦队和舞蹈啦啦队。根据国际全明星啦啦队竞赛评分规则(2006一2009版),啦啦队运动是指在音乐的衬托下,通过运动员完成高超的啦啦队特殊运动技巧并结合各种舞蹈动作,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并追求最高团队荣誉感的一项体育运动。现代啦啦队运动诞生于美国,它始创于1880年的美国校园,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早期啦啦队的演变、进化、成型及发展也都是在美国文化的孕育下完成,到20世纪80年代,啦啦队开始跨越美国,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赢得了世界多国人们的喜爱,迅速风靡全世界。啦啦队运动于1999年传入我国,虽然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但发展的速度较快。在中国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的积极倡导和组织下,到2011年止,已成功举办过5届全国性的啦啦队大赛。同时每年还有代表队走出国门去参加世界啦啦队锦标赛。啦啦队的魅力在我国已初露锋芒,赢得了广大青少年的青睐。高校建设技巧啦啦队队伍不仅给广大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在大学生提升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得到了个性和能力的锻炼。高校发展技巧啦啦队是一种必然趋势。啦啦队在队伍建设的道路上,需要借鉴成功的范例。本课题通过对美国高校技巧啦啦队队伍建设与发展的范例进行研究来探寻一些适合我国高校实际的啦啦对队伍建设模式,以期能为我国高校在组建啦啦队队伍时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参加2010年亚运啦啦队选拔赛全国总决赛技巧啦啦队组别的6支高校队伍,分别是:广州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宜春学院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录像分析、比较分析、数理统计、个案分析等科研方法进行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高校技巧啦啦队队伍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举办的技巧啦啦队比赛要追溯到2005年,这一年广州体育学院技巧啦啦队的参加了在中山大学举办的“2005年中国学生动感啦啦队健美操锦标赛暨2006年世界啦啦队大赛选拔赛”,这也是技巧啦啦队首次出现在我国赛场上,开创了高校技巧啦啦队的先河。2006年11月份,中国大学生艺术体操、健美操协会(以下统一简称为“两操协会”)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举办了2006年中国全明星啦啦队锦标赛暨2007年世界啦啦队锦标赛选拔赛,本次比赛将啦啦队进行了明确的分组,设立了技巧啦啦队项目和舞蹈啦啦队两个项目。之后的比赛陆续有了技巧啦啦队的队伍参赛,参赛队伍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在2010年第五届中国学生健康活力大赛暨2011年世界啦啦队锦标赛中国选拨赛中,技巧啦啦队的比赛组别新增了混合双人组和女子五人组,这预示着技巧啦啦队比赛队伍在日益增大。
2.2 “两操协会”举办的近三届全国高校技巧啦啦队比赛中队伍的参赛情况统计
啦啦队运动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各高校大学生们的青睐,但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见表1)。
从表1统计的结果来看,第三届有13支队伍,第四届有15支队伍,第五届却只有8支队伍参赛,我们国家有一千多所普通高校,而参加技巧啦啦队比赛的高校仅占百分之一左右,这个数量是相当小的。据不完全统计,经常参加技巧啦啦队比赛的高校有:广州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河北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广西大学、西华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等。可以看出,开展技巧啦啦队的高校主要集中在体育院校,而综合型普通高校开展却比较少,这和美国的情况完全相反。
表1 近三届中国学生健康活力大赛高校技巧啦啦队组参赛队伍统计 (单位:支)
2.3 影响我国高校技巧啦啦队队伍组建的因素分析(见表2)
表2 影响我国高校技巧啦啦队队伍建设的因素统计(统计样本教练9人,队员145人)
从表2的调查问卷所得数据来看:影响高校技巧啦啦队建设与发展首要因素是队伍生源和生源质量,占了88.9%;其次是场地、训练设施无法满足训练需求,占77.8%;第三是训练经费,占55.6%第四是学训矛盾,占33.3%;第五是政策支持与学校的重视程度,占22.2%;第六是啦啦队行业体制,占11.1%。从教练员角度来看,认为队伍队员来源渠道、起点高低,场地、训练设施和队伍训练经费这三个因素是影响我国高校技巧啦啦队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另外,从上表队员的统计数据来看:队员认为影响高校技巧啦啦队建设与发展首要因素是场地、训练设施无法满足训练需要,所占比例为65.5%,第二是队员来源渠道及队员运动能力高低,占的比例是55.9%,第三是队伍经费不足,占44.1%;第四是队员学、训矛盾,占39.3%;接下来的是政策、学校的支持和啦啦队行业体制,两者比例相近,分别是26.9%、23.4%;科研与训练结合体制占23.5%,排在第七。队员在队伍中训练并参加各种比赛,对所在队伍发展的各个方面情况较为清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事实的客观性。
从教练员与运动员两者选择相结合的统计来看,队员生源渠道和起点高低是排第一位;场地和训练设施是排在第二位;队伍经费不足排在第三;队员学、训矛盾排在第四;政策和学校重视程度排在第五;科研、训练结合体制和啦啦队行业体制两者合计比例相近,归为体制类因素。
2.4 美国高校技巧啦啦队队伍建设的模式
2.4.1 完善的赛事组织平台体系
1948年,美国第一个啦啦队联合会—全美啦啦队联合会(NCA)宣告成立。此后美国又出现了多个啦啦队协会组织,比较权威和富有盛名的组织机构有:美国啦啦队运动训练指导协会(AACCA)、中学生协会(NFHS)、大学啦啦队协会(UCA)、联合会(NF)、大学舞蹈协会(UDA)、洲际啦啦队协会(NCA)。这些协会与组织之间无上下级关系,属平级地位。每个协会都会举行或是承办相应的协会赛事,属于本协会的会员学校都可以参加比赛,参加的学校往往是根据赛会所设立的组别进行报名参赛。另外,各州的啦啦队协会也定期举行啦啦队比赛,相当的学校往往可以实现以赛代练以赛促练、以赛促进、练赛结合的发展模式,真正促进本队技术水平的提高。
2.4.2 顺畅的人才逐级输送渠道
啦啦队在美国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至今,全美各州大、中、小学各级学校都建有自己的啦啦队并发展啦啦队,啦啦队已成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项目之一。1967年,第一次出现“前十名大学啦啦队”排名,同时“国际啦啦队基金会”开始颁发“全美优秀啦啦队员”奖项,奖项的设立无疑是啦啦队运动发展的催化剂,使美国高校啦啦队迅速发展。到90年代,美国高校啦啦队出现了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全明星队,这些队员从小就开始练习体操动作,训练的目的只是为了比赛,进入大学时很多队员训练年限都达10年以上,有着较深的运动功底和比赛经验。促使美国高校啦啦队高水平队员产生并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国很多大学将队员的运动能力与奖学金、减免学费以及各种荣誉等直接挂钩,参与啦啦队的队员们可以将训练与竞赛作为获得奖学金、加分或保送至名校的重要考虑的途径,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争取奖学金以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并代表大学参加世界啦啦队最高竞技水平的全美啦啦队锦标赛。这也吸引了更多的大、中学生参加到这项运动中来,为各个学校啦啦队的发展解决了生源问题。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啦啦队早已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一条龙的人才输送体制。
2.4.3 规范化的选拔体系和训练模式
美国高校组建啦啦队时非常注重运动员选材,它是啦啦队建队和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材往往在春季进行,到暑假开始组队和训练。选材的要求和程序非常严格,首先是对学习成绩和平常表现进行评选。要参加啦啦队,必须要有比较优秀的学业成绩,这是个硬性指标,通常用获得的学分来作为标准。其次是对综合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行评价。一方面,在评选之前教你一些简单的动作或套路,经过一段时间后,检查你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展示你自己的特长,比如己有的体操技能、舞蹈能力等。总之,要想参加啦啦队,你不仅要有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还需比较优秀的学习成绩,两者缺一不可。正因为这个科学的选材程序,使得从事啦啦队运动的学生几乎都是品学兼优,进而促进了啦啦队运动的良性循环。同时,美国高校对教练员的选拔和使用都有非常严格的程序,教练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熟练掌握啦啦队竞赛规则和安全规则,一般是从小就从事啦啦队训练的运动员,对啦啦队运动认识较深,有非常高的责任心和创新意识,而且要有3~4年的实践经验才能正式上岗,对教练员实行聘任制,并制定有详细的考核制度定期进行岗位考核。
2.4.4 队员学业的保障体系
美国大学生文化科学知识学习与体育训练、竞赛并行不悖,国家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要求每学期至少完成12个学分,每个学年学习成绩必须达到该校学生学习成绩的平均值,大学生学习成绩达不到规定的标准,无论运动成绩多么出色,都不能参加学校各类运动队的训练与比赛,否则就是违法。这些严格的规定都是为了保证运动员顺利的完成学业。根据国外资料显示,美国各大学为了保证学生运动员的学习质量,真正以学为主,上午学习的黄金时间全部让位于文化课学习,训练安排在下午,每天参加训练的时间不得多于4h,每周的时间不得多于20h,保证学生有充沛的精力进行学习。
2.4.5 强大的自身造血功能
美国各地学校的啦啦队在经济效益方面也有很大的潜能,啦啦队的经费主要来源于队伍本身所创的收入。队伍经常会受邀参加节日庆典活动表演、赛事助威表演、商业推广等活动,参加活动既可扩大自身的知名度,同时也能获得一定的表演酬劳,而且这部分收入是相当可观的,足够整个队伍各方面的开支。此外,啦啦队行业所形成的经济产业链也能创造出一笔巨大的财富。电视转播权是体育赛事价值的延伸,赛事的观赏价值越高,其转播价值越高。媒体的传播是啦啦队产业化经营不可或缺的市场合作伙伴,有了媒体的报道,赛事知名度才能提高,赛事的观众才能增加,赞助商和媒体的广告效应才会增强,赛事的无形资产就会增值,市场与媒体达到双赢。例如:2001年,美国转播啦啦队比赛的电视频道就有12家,有445000户家庭观看了比赛;2002年,National Cheerleaders Association(NCA)主办的全美大学青少年啦啦队比赛,被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直播;Universal Cheerleaders Association(UCA)所主办的赛事与ESPN签订转播协议;但媒体的传播对赛事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高水平的赛事和完备的赛制,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进而吸引媒体的注意力,达到媒体和市场的双赢。另外,啦啦队行业中的培训与训练营、啦啦队服饰产业等的相关衍生品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也是巨大的。
2.4.6 队员多元化的就业途径
高校啦啦队队员毕业后可成为社会啦啦队俱乐部的中坚力量,如担任啦啦队指导员,培养啦啦队队长等,还可以通过正规途径进入到各大中小学啦啦队伍任教,为啦啦队的教学、训练服务。虽然队员要参加啦啦队的日常训练与竞赛,但在训练之余也需要完成与非啦啦队员一样的学习任务,掌握专业文化技能。因此,队员在学业上的专业理论技能方面与非啦啦队员相比,两者不存在明显的差距,而且啦啦队员们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更有利于实现就业,既能胜任本专业的工作,也能够胜任其它岗位的工作。
2.5 美国模式对我国高校技巧啦啦队队伍建设的启示
2.5.1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啦啦队队伍体系
我国啦啦队事业发展仅仅十几年的时间,虽然在热爱和关心支持啦啦队项目的各方面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啦啦队运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给国内的广大学生带来了欢乐与健康,也让广大民众欣赏到了啦啦队所带来的精彩表演和比赛,但毕竟发展时间还太短,我国的啦啦队运动在整体技术水平,练习人口数量,以及项目本身在国内的影响等方面都还很薄弱。可以说,我国的啦啦队事业还在起步的初级阶段。相比于美国啦啦队100多年的历程才发展成今天的规模,尽管有其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我国的啦啦队发展仍需较长时间的努力和积累。因此,我国的啦啦队队伍建设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从初级阶段做起,切勿好高骛远,过于追求高质量,高水平的训练队。当前,高校作为啦啦队项目天然的发展阵地,其具备的优势是学科齐全、知识密集、师资和运动员科技素质高、科学意识强,既能满足学生运动员学习知识的需要,又可以满足部分项目技术、训练的需要。通过鼓励高校体育教师组建有体育、舞蹈特长的普通学生进行基础的技巧啦啦队训练有利于啦啦队的广泛普及,扩大啦啦队的影响力。当然我们也需要高水平的啦啦队通过表演和比赛来提高社会更多人群的关注,在现阶段这可以通过组建体育院系的高水平运动员或高校联队的形式来实现。总之,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啦啦队训练、管理体系,要从普及的基础开始,使各地高校都能够利用现有条件按照从普及到提高的发展体系来发展各地的技巧啦啦队项目,促进我国啦啦队总体事业的繁荣与昌盛。
2.5.2 提供有利于高校技巧啦啦队伍建设的政策支持
我国高校技巧啦啦队伍的建设与发展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尤其是高校体育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完善管理制度,落实长远发展策略,为广大高校提供政策上的支持,鼓励高校组建技巧啦啦队,以实现高校技巧啦啦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应出台有利于高校技巧啦啦队伍建设和发展的方针政策,比如适当放松高校技巧啦啦队的招生政策,加大高校对高水平啦啦队员的引进和单招、特招的政策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鼓励和奖励政策,规范和维护啦啦队梯度人才输送渠道;高校体育管理部门则应制定完善的技巧啦啦队竞赛制度和奖励办法,鼓励高校组建技巧啦啦队参与比赛,同时还必须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保证项目发展的安全性,这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如引入社会保险机制,采用监护人负责制,减少运动损伤和伤害;高校自身应建立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技巧啦啦队伍队员在学习与训练中所出现的问题,帮助队员更好的实现学习、训练两不误。同时,各地高校也应理清啦啦队的发展思路,根据本校体育师资方面实际优势,成立专门的教练员团队,配备专项发展基金,做好长期持续发展的计划,组建本校队伍并逐步实现队伍的稳健发展。
2.5.3 发挥协会作用扩大我国高校技巧啦啦队队伍规模
从美国啦啦队运动发展历程来看,啦啦队协会对啦啦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美国有着全美啦啦队联合会(NCA)、美国啦啦队运动训练指导协会(AACCA)、中学生协会(NFHS)、大学啦啦队协会(UCA)、联合会(NF)、大学舞蹈协会(UDA)、洲际啦啦队协会(NCA)等多个啦啦队协会。其不仅运动协会组织数量多,而且协会职能程度化高、运作机制高效完备,从训练到比赛都呈现出程序化。当前,我国高校啦啦队竞赛和培训活动是中国大学生艺术体操、健美操协会在管理,从目前我国的啦啦队发展来看,通过协会组织举办啦啦队比赛,加强啦啦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也是我国高校啦啦队运动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国高校间应也及时设立技巧啦啦队协会,做到权责明晰、统一规范管理,定期组织培训班和训练营,对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同时吸引更多的高校加入协会并创建啦啦队队伍,从而促进我国高校啦啦队的规模化和规范化的发展。
2.5.4 创建竞赛平台扩大各高校啦啦队队伍的影响力
创建良好的竞赛平台首先要有完善的竞赛制度,竞赛制度是一项运动赛事所必须拥有并严格执行的纲领性文件。缺乏完善竞赛制度,实施不了约束与管制的作用,赛事就会产生很多是非矛盾之争,减少或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是建立完善的竞赛制度,制定具体、详尽的竞赛有关的各项规章条例,以确保竞赛的顺利完成。建立了完善竞赛制度,提升赛事质量同样重要。高质量的赛事是组织者、观众、参赛人员和赞助商等都感到满意的竞赛。我国高校大型啦啦队竞赛观众大所多数为学生,更多的观众基本是靠电视转播欣赏和了解啦啦队项目。观众通过欣赏这种新兴项目带来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以消减工作带来的身心压力。因此,赛事的组织要营造热烈的比赛氛围和满足观众参与的需求。为提高比赛的观赏性,还可以大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啦啦队竞赛这一产品进行强有力的商业包装,借用灯光、音响、舞美艺术,配以解说等,达到充分刺激观众听觉、视觉的目的,充分满足现代社会观众放松身心的需要。总之,为了提升赛事质量,所有有利于满足观众和运动员需要的合理内容和形式,都可考虑引入啦啦队竞赛的组织和运作之中。参照美国啦啦队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在创建竞赛平台时,可以充分发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体卫司、大学生体育协会和两操协会协会的职能作用,整合资源、统筹管理、积极有效策划和举办各项有关啦啦队的赛事,使已有赛事形成规模和规范化,扩大赛事的影响力,并完善各项比赛的竞赛法规,建立长效的竞赛管理机制。
2.5.5 积极发展转型运动员提高我国高校啦啦队队伍技术水平
技巧啦啦队是一项表现难美性表演类项目,难度是成套动作中主要的得分点,难度完成的质量越高,得分越高;难度完美完成是建立在队员能力的基础之上,队员的实际能力是提升队伍整体实力的关键。技巧啦啦队与体操中技巧、蹦床等项目在动作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特别在动作的空间结构和表现形式上。在美国技巧啦啦队中,很多运动员都是从小开始从事体操训练的运动员。我国高校技巧啦啦队在队员选材上就可以适当的挑选当地或是各地的体操学校、省市体操现、退役的运动员,积极吸收与接纳这类运动员,适当的在学业上提供一些优惠政策,让他们能顺利的入校,并积极投入到技巧啦啦队的训练,顺利从专业运动员过渡到运动员大学生。既是运动员也是大学生的“体教结合”模式,不仅解决部分运动员出路问题,同时也提升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伍的实力。华东师范大学技巧啦啦队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在华东师大技巧啦啦队的队员里面,底座与尖子大部分是各省市专业体操项目的退役运动员,这部分队员具备较高的运动技能水平。体操运动员所具备的各项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与技巧啦啦队难度动作所要具备的能力技术相似,从体操项目转移过来的队员经过短时间的节奏和默契训练之后,减少基础培养周期,能较快成为队伍中的主力队员,并在队伍中保持较长的训练和竞赛服务周期。因此,积极转型相应的运动员为技巧啦啦队员将有助于提高我国高校技巧啦啦队的技术水平。
2.5.6 加强教练员的培养和培训提升我国技巧啦啦队队伍训练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的高校啦啦队教练员大多都是健美操专业的体育教师,此外还有从艺术体操、体操、武术和舞蹈等专业教师转行而来的,大多都没参加过啦啦队的正规训练,只参加过啦啦队教练员培训班的简单培训。而技巧啦啦队作为一项新的体育运动,有自己的比赛规则、评分标准及表现形式要求。教练员不仅要熟悉啦啦操比赛或表演规则,还要有创新意识,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它要求教练员不仅要了解和掌握世界各国啦啦操的发展情况,还应具备多方位、多角度的指导啦啦队训练的能力,而这些正是目前我国高校技巧啦啦队教练员所欠缺的。由于教练员缺乏对技巧啦啦队项目特征的真正理解和带队经验,这已成为阻碍我国高校技巧啦啦队发展和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美国,高校的技巧啦啦队教练员一般是从小就从事啦啦队训练的运动员,对啦啦队运动认识较深,有非常高的责任心和创新意识。而且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合格,熟练掌握啦啦队竞赛规则和安全规则,还要有3~4年的实践经验,这些就保证了其较高的训练和管理队伍的水平,有利于技巧啦啦队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目前,国内的关于技巧啦啦队教练员的培训还不完备,啦啦队相关领导管理部门与协会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培训和交流的环境,并提供更多政策和措施的便利,让更多的教练员有机会提升教学与训练能力,以使其更好的服务于队伍的日常训练和竞赛。可以尝试一下的手段是时常进行省内,省间或全国范围上各级教练员工作经验交流会,既可以以会议的形式进行面谈交流,也可以利用网络,建立一个局域网,啦啦队网络论坛等实现交流学习;再就是教练员利用自觉性,多吸取会议、报刊、杂志等多途径的知识,进行自我充电。
2.5.7 参与商业化合作模式增强我国高校技巧啦啦啦对队伍自身造血功能
美国高校啦啦队运动的开展场所现以不局限于运动场地,而是广泛地发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支持社会的各项活动,如结婚喜庆,开张典礼和慈善捐助活动。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蓬勃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啦啦队运动的强大生命力,同时也看到了巨大的商业价值,高校技巧啦啦队具有良好的表演功能,随着市场竞技运作手段的需要,可以从参加商业性的表演,企业的宣传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来源作为训练经费的补充,建立与形成深厚的社会基础。高校技巧啦啦队表演与市场结合,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培育市场,刺激社会公众的审美需求和满足商家的销售需求。啦啦队激情的表演可以为商家吸引消费者,特别是表演中道具的使用灵活多样,在美国啦啦队比赛中太阳伞、消防栓、积木、宣传画、彩旗等都可以作为表演的道具,我国高校啦啦队也可根据商家销售产品进行舞台进具设计,烘托现场气氛,达到广告与宣传的目的,企业在啦啦队的投资中得到广告效益,同时高校技巧啦啦队在企业的商业合作中也可以得到资金和训练场地器材的支持,使自身得到迅速成长。因此,我国高校技巧啦啦队自身应扩大与社会组织、企业的联系,积极参加商业演出,并协调好商业表演和正常比赛的矛盾,为队伍争取更多的资金,实现队伍经费的自力更生,同时提高队伍的知名度,使队伍向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3 结束语
技巧啦啦队运动在我国开展时间虽然不长,但由于该项目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热情参与,在我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在高校。目前,高校已成为啦队运动发展的载体和活动平台,其对推广和普及啦啦队运动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建设技巧啦啦队队伍不仅给广大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也使大学生在提升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得到了个性和能力的锻炼。因此,高校发展技巧啦啦队是一种必然趋势。鉴于我国啦啦队起步晚,在高校技巧啦啦队在队伍建设的道路上,还需要借鉴成功的范例。通过对美国高校技巧啦啦队队伍建设模式的研究,可以吸取其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啦啦队队伍体系。在促进我国高校技巧啦啦队队伍建设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完善管理制度,落实长远发展策略,为广大高校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以实现高校技巧啦啦队的全面发展;其次,要成立专门的高校技巧啦啦队协会,并吸引更多的高校加入到协会中来,壮大高校技巧啦啦队的规模;再次,在使已有赛事形成规模和规范化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和举办多种形式的啦啦队赛事,扩大赛事的影响力,为高校技巧啦啦队提供更多的竞技提高的平台;此外,要不断提高高校技巧啦啦队教练员的训练管理水平,还要通过吸收相关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来提升啦啦队队员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最后,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开发高校技巧啦啦队的商业价值,增强高校技巧啦啦啦对队伍自身造血功能,保证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1]陈铁龙.论啦啦操的发展[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4
[2]龚慧.世界啦啦队锦标赛中美技巧啦啦队成套动作编排对比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3:7
[3]张杰,杨洪云.浅谈健美操啦啦操的短期组织和训练[J].湖北体育科技,2000
[4]张玲玲.我国高校啦啦操发展现状及训练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硕士论文,2008,3:20-22
[5]卢晨曦.中美竞技啦啦队文化层面的比较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6:40
[6]沈柳红.广西高校竞技啦啦队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4:34
[7]苏荔榕.啦啦操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J].宜春学院学报,2007,29(4):167 -169
[8]郭小川.对啦啦队动作创编能力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
[9]张勇,等.中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机制的比较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4
[10]严爱平.日本啦啦操全国锦标赛观后[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4(4):36
[11]肖宁.我国高校啦啦队运动发展现状及优化路径选择[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24(2):31 -33
[12]于亚南,我国技巧啦啦队运动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4
Revelation of the Building M odel of Com petitive Cheerleading Team in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N Rou-Wei
(Guang dong Judicial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Guangzhou 510520,China)
By themethods of investigation,literature review,questionnaire inwestigation,video data,comparative analysis,mathematical statistics,the author investigated the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petitive Cheerleading teams,which participated in the national fanial of 2011 Jianlibao Asian Games cheerleading quailifying,to find the team building problems of comopetitive cheerleading team of Chinese colleges and analyze the reason,and explored the chiese actual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petitive cheerleading team based on the study of of American buildingmodel,aiming to prodive some references for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petitive cheerleading team buliding.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mpetitive Cheerleading;team buildingmodel;revelation
G812.6
A
1007-323X(2012)04-0091-06
2012-03-01
林柔伟(1980-),男,广东人,学士,讲师
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