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2-12-09莉,张

海南医学 2012年16期
关键词:明显提高迟发性蛛网膜

牛 莉,张 瑞

(榆林市星元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榆林 719000)

·临床经验·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相关因素分析

牛 莉,张 瑞

(榆林市星元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榆林 719000)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迟发性血管痉挛患者52例,另选择我院同期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而无DCVS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资料、临床疗效、脑梗死发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CVS组患者CT扫描的积血厚度明显增加;治愈率明显降低,仅为25.00%,无效率明显提高,可达到17.31%;脑梗死发生率明显提高,可达到7.69%;重残和植物生存的比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患者,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早期预防工作,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临床特点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1]。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并发症,其主要是由于脑底大动脉的一支或多支动脉壁平滑肌的收缩或血管损伤而引起的管腔狭窄[2]。根据痉挛发生时间的不同,该病可分为两种:其一是SAH后破入脑脊液中的血液对脑血管的机械性刺激引起的暂时性或早发性的CVS,血管痉挛在SAH后会立即出现,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后即可缓解;其二为持续时间较长的持续性CVS或迟发性CVS(DCVS),血管痉挛多发生在SAH后3~5d,约3周左右时间方可缓解[3]。为了进一步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的特点,我院对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SAH后DCVS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血管痉挛患者52例,其中男24例,女28例,年龄18~62岁,平均(43.67±12.39)岁。参照Hunt-Hess分级标准[4],Ⅱ级13例,Ⅲ级22例,Ⅳ级17例。所有患者均依据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SAH标准确诊[5]。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时间均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2周内,平均(8.57±2.39)d。另选择我院同期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而无DCVS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

1.2 DCVS诊断标准[6](1)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经适当治疗,病情有所好转,而当再次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呕吐、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或上述症状有所加重;(2)患者有局部症状体征出现或加重;(3)患者通过腰穿、脑CT以及其他检查显示,可以排除再出血、急性脑积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4)患者通过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显示,在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以及椎-基底动脉中,存在1条或多条血管血流速度增快及频谱异常。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在保证卧床休息的基础上,首先要对症给予降颅内压、扩充血容量、抗纤维蛋白溶解以及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国药准字H10910040),剂量20mg,1~2次/d,2~3周。其中6例患者行脑血管造影后手术治疗,21例患者行脑脊液置换术。

1.4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资料、临床疗效、脑梗死发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临床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患者意识清楚、头痛症状完全消失,无发热、呕吐及精神症状,TCD检查显示血流速度正常,脑动脉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频谱均显示正常;②好转:患者神志较治疗前清晰,头痛有所减轻,无发热、呕吐等症状,TCD检查显示脑动脉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有所减缓;③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或恶化,TCD检查显示脑动脉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无改变。治疗3个月以后,以格拉斯哥(GCS)评分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评定:①良好:患者神志清醒,言语及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可以进行正常生活和工作;②中残:患者神志清醒,但不能够参加正常的工作,生活能够自理;③重残:患者神志清醒,但生活需他人进行照顾;④植物生存:患者长期昏迷,且呈去皮质或去大脑强直状态;⑤死亡。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病因、病变血管分布及病情轻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DCVS组患者CT扫描的积血厚度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DCVS组积血厚度(mm)0.76±0.3310.95±1.98*例数5552年龄(岁)46.07±14.1243.67±12.39性别(男/女)23/3224/28SBP(kPa)19.15±3.6118.96±2.98DBP(kPa)11.06±2.1710.95±1.98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DCVS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降低,仅为25.00%,且无效率明显提高,可达到17.3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的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脑梗死发生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DCVS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的例数明显提高,可达到7.69%,且发生时间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脑梗死发生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脑梗死发生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DCVS组例数5552脑梗死[例(%)]1(1.82)4(7.69)*发生时间(d)8.64±1.3311.43±1.48*

2.4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DCVS组患者良好的比率明显降低,重残和植物生存的比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的比较[例(%)]

3 讨论

脑血管痉挛是指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硬化斑块使血管腔狭窄和出现血流涡流。当涡流加速时,刺激血管壁致血管痉挛而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旋涡减速时症状消失[7]。当血管破裂血流入脑蛛网膜下腔后,颅腔内容物增加,压力增高,并继发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因出血后血凝块和围绕血管壁的纤维索的牵引(机械因素),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间形成的神经肌肉接头产生广泛缺血性损害和水肿[8]。另外大量积血或凝血块沉积于颅底,部分凝集的红细胞还可堵塞蛛网膜绒毛间的小沟,使脑脊液的回吸收被阻,因而可发生急性交通性脑积水,使颅内压急骤升高,进一步减少了脑血流量,加重了脑水肿,甚至导致脑梗死形成[9]。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CVS组患者CT扫描的积血厚度明显增加,即说明DCVS组患者的积血量较多,不利于疾病的预后;治愈率明显降低,仅为25.00%,无效率明显提高,可达到17.31%,说明DCVS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有效率较低;脑梗死发生的例数明显提高,可达到7.69%,这可能与DCVS为脑梗死的重要诱因关系密切;患者预后良好的比率明显降低,重残和植物生存的比率明显提高(P<0.05)。由此可见,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后,对治疗和预后均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患者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早期预防工作,其中钙离子拮抗剂为首选,如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尼莫地平,有研究表明,尼莫地平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其他如腰穿脑脊液置换等措施对防治CVS都有一定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患者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早期预防工作,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对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涂汉明,杨友松.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14(12):908-911.

[2]王柳青.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迟发性脑血管痉挛42例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20(2):129-130.

[3]马月平.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1):1376-1377.

[4]邓海波,刘一尔,伍 龙,等.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迟发性脑血管痉挛40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08,30(10):1571-1572.

[5]魏敬能.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8):808-809.

[6]李聪慧,叶建亚,门焕丽,等.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中ICAM-1的表达变化及ICAM-1单克隆抗体和甲基强的松龙的防治作用[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18(2):97-100.

[7]Suzuki Y,Shibuya M,Satoh S,et al.A 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 study of fasudil treatment after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Surg Neurol,2007,68(2):126-131.

[8]赵清伟,任文波,白秀燕.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42例临床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4,2(4):302-303.

[9]胡丽葵,任 艳.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45例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3,20(2):93.

R743.35

A

1003—6350(2012)16—052—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2.16.020

牛 莉(1977—),女,陕西省榆林市人,主治医师,学士。

2012-02-14)

猜你喜欢

明显提高迟发性蛛网膜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2020年《上海节能》杂志的复合影响因子明显提高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IPO提速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新兵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致迟发性变态反应1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