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及政策
——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分析
2012-12-08李伟舵
李伟舵 何 昱
(1.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 长沙 410006;2.澳大利亚Monash大学 政策研究中心)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及政策
——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分析
李伟舵1何 昱2
(1.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 长沙 410006;2.澳大利亚Monash大学 政策研究中心)
在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压力下,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自2008年以来似乎陷入困境。文章利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首先通过对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历史,分析行业的技术变迁路径和扩张原因;然后对比了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和工资上涨的相关影响;最后研究了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需求下降对当下纺织服装行业的影响和未来行业发展趋势。认为MFA取消以后的资源重新配置对中国纺织服装有长期正的影响,具有资本密集倾向的纺织业在危机中可能有足够的承受能力,而服装加工行业将在长期危机中严重受损。纺织服装受到的冲击导致2009年实际GDP增速降低1.3%。虽然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保8目标最终实现,但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就业问题,建议政府短期内除出口退税外,采用工资补贴政策;在长期保持汇率稳定,避免大幅度升值。
次贷危机;纺织服装;可计算一般均衡;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工资补贴
一 引 言
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其影响程度远超出人们的预料,从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蔓延到住宅地产,信贷消费等领域,并冲击到全球经济的方方面面。作为出口贸易的主力之一,纺织服装行业在危机中最早被波及和重创。据海关统计,2008年中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1851.65亿美元,增长率从2007年的18.9%降至8.18%;2009年累计出口1670.24亿美元,同比下降9.8%。其中纺织品09年累计出口599.73亿美元,同比下降8.3%;服装类产品则一路下滑,2008年出口增长仅为4.1%(2007年出口增长率为21%),2009年累计出口1070.51亿美元,同比下降10.6%。除了受国际市场影响,纺织服装行业还遭受其他外部压力。根据发改委和商务部2008年初对纺织行业抽样调查,这些重压包括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出口退税降低等,纺织服装行业平均利润只有3.9%,并且大部分集中在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利润在1%以下,生存状况堪忧。面对纺织服装行业目前的困境和今后的发展,有着不同的估计:乐观者认为中国经济内需持续增长将部分抵消对外贸易的下降(世界银行,2008),或者中国的制造业已经表现出能够通过提高生产率和产品价格应对成本提高的压力(Song- Yi Kim,Louis Kuijs,2007)。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内却弥漫着悲观气氛,认为在多重压力下,将会有近1/3的纺织服装企业倒闭。
文章将利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目前面临一系列重压下的承受能力和未来发展对策进行研究。在介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之后,通过对1998-2006年中国纺织服装发展的历史模拟,分析行业生产函数等特征变化;同时研究人民币升值,劳动力价格和出口退税等因素产生的影响,分析次贷危机中,国际纺织服装市场需求减小对行业和整体经济造成的冲击和行业未来发展走势;最后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二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状况
纺织服装行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主要的出口行业。1998年,纺织服装行业进行大规模国有企业改革,针对重复建设,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技术档次低,结构不合理和富余人员过多,历史包袱沉重等。国务院制定了三年的改革计划,全面压缩淘汰落后棉纺绽,鼓励企业兼并和破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对纺织服装实行鼓励出口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当将出口退税由最初的6%提高到11%。2005年,多纤维协定(MFA)取消,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似乎迎来了第二个重大发展机遇。
企业改革完成后,纺织服装行业发展呈现井喷之势(图1),工业总产值从1998年的665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700亿美元,翻了四番,吸收了近2000万就业人口,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数占统计的全国工业就业人数的15%以上。
图1 近年中国纺织和服装行业销售额和就业情况
来源: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
目前,中国已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纺织服装工业体系,成为全球纺织品服装的第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中棉纱、棉布、尼龙、丝织、化纤和服装的产量均据世界首位。由于早期多纤维协定的束缚和国际市场变化,中国纺织服装的出口增长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图 2)。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正在快速发展中逐步变强,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目前仅占纺织贸易总额的25%,自主品牌和高技术含量的纺织面料生产正形成规模,产品逐步被欧美国际高端客户接受。
图2 1998-2006纺织服装出口增长率
行业发展的困难在于对外依存度高,其中棉纺织业原料棉花的1/5和毛纺织业的原料中高品质羊毛需要进口;同时以价格为主要手段的出口策略也容易受政策和国际市场变化影响。2008年的一份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对6个主要纺织省份进行摸底调查的结果显示,虽然统计上纺织服装生产还在扩大,但企业间两极分化严重,1/3的纺织企业创造的利润占了整个行业的80%,这些企业的利润率大多在6-10%,而剩下2/3企业的利润率只有0.62%。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的下降对行业影响最大,自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超过11%,而出口退税减少(除去08-09年的重新提升)。其次,原材料如棉花价格和劳动成本的上涨,低廉的劳动力价格竞争优势逐渐消失,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再次,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度减少对纺织服装行业是雪上加霜。
研究采用的是以MONASH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为基础,并根据中国经济特征做适度修正的MCHUGE模型,模型特征参见(赖明勇,祝树金,2008),基本投入产出和参数来自GTAP 6中国数据库(Dimaranan, B.V,McDougall, R.A,2005)。历史模拟的思想是根据以发生的历史事实,研究产业技术变迁路径,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为预测打下基础。
出口退税、劳动力成本及汇率是文章主要研究的环境变量,下表列出了1997-2006年的变化情况(出口、就业和销售额已介绍,此处不再列出)。
表1 纺织服装行业生存环境变化
来源:汇率和工资增长引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但2005年以前工资数据未详细划分纺织与服装;出口退税源自商务部。
MCHUGE模型对纺织服装生产函数做了多层分解,产量为所有中间投入(inputs)和基本要素投入(primfac)的函数:
Y = [Leontief (inputs, primfac/A1PRIM)]/A1TOT
其中: primfac = CES(K/A1CAP, L/A1LAB)
A1TOT、A1PRIM、A1CAP、A1LAB分别表示使用的所有中间投入品,基本要素,固定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技术变化;a1tot、a1prim、a1cap、a1lab分别为以上变量的比例变化。
综合利用1997-2006年纺织服装产出、出口、就业、工资、汇率、出口税等行业数据,一般均衡模型内生出纺织与服装行业生产函数变迁(结果见表2)。生产函数中劳动需求比例(a1lab与a1tot之和,a1prim假定不变,未列出)的减少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产出所需劳动的减少,反之就是单位劳动的产出增加;另一个反映资本密集趋势的提高,减少劳动使用量,即提高了资本对劳动的比例。
纺织行业生产函数劳动需求比例大致保持在25-30%②生产函数劳动需求比例并不等于实际劳动投入比例,后者与劳动供给,资本相对价格都有关系。,实际劳动生产率(产出/就业)增长在20%左右,超过纺织业工资(中国劳动供给过大,能够将工资限制在较低的水平),说明中国纺织业整体上一直保持很强的竞争力,产业升级(高档精细面料生产等)正稳步进行;结合资本投入需求的变化,可以发现纺织业正高速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行业进行转变。服装行业劳动需求比例的减少,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在2002年达到最低点,仅4.8%,在2001-2004年间相应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甚至会小于工资增长幅度,劳动力成本压力较大。与纺织比较,中国服装业的资本密集倾向相对较弱;侧面反映了服装行业本身技术含量较低,国际市场竞争较激烈,产品升级主要通过设计观念来体现的行业特点。
表2 1998-2006纺织服装行业单位产品生产函数技术变迁情况(%)
来源:历史模拟结果
观察实际投资增长,可以对纺织业资本密集趋势有进一步了解。由于无法找到详细且统一口径的投资数据③《中国统计年鉴》关于纺织服装固定投资的数据在2003-2004发生了无法解释的突变,增长4-5倍,所以没有采用。,文章内生了行业固定投资增长,它与现实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粗略数据有一定出入④现实2002-2003年纺织服装投资的过度增长源于对2005年MFA取消,纺织服装出口将大幅增长的过于乐观的预期;MCHUGE中为理性预期模型,知道04-06年的实际出口增长(小于03年乐观的预期),所以内生的历史投资小于实际值,02-03为32%。。公布数据为2002-2003年纺织服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超过50%,产能过剩问题达到白热化;2004年纺织服装固定资产增速开始下滑,至2006年降低到5年来的最低,也有26%。
此外,表2有1998和2005年两个异常点需要关注:纺织服装的a1tot在1998年表现出较大的增加,原因是1998年国家开始对国有纺织企业(那时纺织服装企业绝大部分为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改制,引进新技术,追加投资和中间投入,产量增长不大。2000年,纺织服装企业改制结束,行业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1998-2000年改革时段的劳动需求减少速度明显高于其他时期。2005年a1tot的突变,则是因为多纤维协定(MFA)的取消。
纺织服装作为重要出口导向型行业,受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影响很大。模型简化的出口比例变化方程为:
x4 – f4q = a*(p4 + phi)
x4表示出口数量,p4表示出口价格,phi表示汇率水平,a表示纺织服装出口价格弹性(纺织品为-0.44,服装为-0.88);f4q表示除了价格以外影响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指国际市场对我国纺织服装需求的比例变化(包括开阔新市场,相对竞争力,产品认同,还有质量提升因素),其变化如图3。1998-2000年以前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出口需求大幅减少,为保证出口,纺织服装实际出口单价下降 3%-8%不等。随着国有企业改制完成,产品质量提高和金融危机结束,国际需求开始回升,基本稳定在5%-10%之间。
图3 模型内生的纺织服装国际市场需求f4q变化(%)
2002年以后国际需求的变化,一半属于自然增长,由经济增长率说明(表 3),中国纺织服装主要出口地区的经济增长在3%-4%;其余部分可以归结于中国厂商对新兴市场的开阔。但这些只能解释2002年以来我国纺织服装井喷的微小部分,以2005年为例,f4q变化仅造成纺织出口增长5.7%,服装出口增长3.4%⑤篇幅所限,具体模拟未列出。,而当年的纺织与服装出口增长高达26.5%和20.3%。可见,MFA的取消带来的资源重新配置,是纺织服装行业大规模扩张的主要动力。
表3 2002-2006中国纺织服装主要出口地区经济增长率
三 汇率、工资与出口退税的影响
历史模拟反映出中国纺织业生产函数中劳动需求比例下降很快,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大,行业正向资本密集型转变;服装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小;MFA的取消是行业快速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内生结果与历史事件比较吻合。下面将研究汇率、出口退税和工资变化在历史上的作用。
由于汇率的较大幅度变动是从2005年才开始,为方便对比影响的相对大小,文章只研究2005-2006年间各因素影响值。一般均衡研究汇率升值对纺织服装行业的影响通过两条路径:一条是使出口价格变化直接影响出口;另一条冲击到整个宏观经济,进而影响到行业总产出和出口(结果见表4)。结论与谷任、吴海滨(2007)得出的“汇率变动对服装类和棉纱类出口价格影响具有完全传递性,导致汇率波动的压力直接传递到出口产品价格上”不同,模型认为人民币升值压力只一部分转移到出口价格上,汇率造成的通货紧缩(见表4)和行业自身的技术提升使纺织和服装能自动降低出口价格0.8%和0.75%以减少升值的损失。人民币升值1%仅会使纺织服装出口降低0.09%和0.22%;纺织业作为服装上游产业,受其拖累,总产出降低0.21%。
出口退税方面,假设2005-2006纺织服装出口退税从11%上升至12%(表4)。我们发现纺织服装企业均会以降低0.8%的出口价格应对(加上退税,厂商实际所得价格上升0.20%);服装产品由于对价格较纺织品更敏感,受影响显著,这1%的出口退税使出口增长0.71%,总产出增长0.29%。
同年,如果纺织服装行业工资继续上升1%的影响也由表4列出:服装业,劳动十分密集,工资成本占据总成本的20%以上,服装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较高,因而产出对工资变化反应较大;但是产品价格的上涨弥补了绝大部分的利润损失(0.31-0.33=-0.02);主要不良影响在就业。纺织业由于产业关联,情况不容乐观,其价格的上升只能弥补利润一部分(0.14-0.24=0.10),而且就业也受较大冲击。
表4 2005-2006年汇率、退税和工资的短期影响(%)
对比发现,人民币升值对行业产量的影响并不算大,对行业利润的影响极大(价格的大幅降低和减产同时发生)。行业工资上涨主要损害纺织业利润,并严重影响就业水平。等幅度的出口退税在服装业产出上的刺激作用将远超过人民币升值造成的损失,也能弥补大部分利润损失,对纺织业则效果欠佳;另外,退税能较好促进就业增长,减轻工资成本压力。因此,在面对人民币升值和工资成本上涨的同时,退税还算有效的政策手段;而考虑到行业工资每年高达 13%的上涨幅度,如何消化劳动力成本压力在未来必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挑战。
四 中国纺织服装的未来发展和对策
了解中国纺织服装技术变迁轨迹和行业发展特点以后,可以就未来发展做一般估计。发展基线(表5)主要假设:①宏观方面,GDP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在8%的水平,内需增长同步。②人民币持续升值,在2010年以后保持3%的较小幅度。③MFA取消的效应继续显现,并衰退(a1tot)。④纺织行业继续以资本密集趋势发展,服装行业较低的资本密集趋势延续;⑤行业工资增长势头不减,年均12%,出口退税不变。其他变量仍然采用Mai(2006)的预测。
在基线模拟中,内生了2008-2012年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势头(未发生金融危机),与历史趋势保持一致(表6):纺织服装行业在MFA的取消后,继续调整资源配置,外需稳定,出口数量增长保持在13-20%,产出保持在10-15%的较高水平。
表5 2008-2012年纺织服装发展基线(Base Line)主要假设(增长率%)
2008和2009 年,模型假设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市场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的需求分别降低了0,16%和5%,22%,同时给定出口退税的实际提高值(11%升至17%),测算危机对行业已经造成的影响(表6)。纺织服装出口金额变化与实际值一致,09年大幅度下降至-10%左右的增长水平。另外,模型也较好地模拟了出口单价的变化,即2009年纺织服装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单价的大幅度降低,也在 10%左右:一方面,国际需求萎缩会使出口价格下降;另一方面,厂商对提高出口退税的反应也是大幅降低出口价格(见上一节)。出口数量没有明显变化。行业就业损失了9.3%和4.5%;对实际GDP的累计影响到2009年末达到1.3%。这估算的是实行出口退税相关政策以后的影响,金融危机原本的冲击应该更大,再联想到全部的出口部门,那危机的影响就相当可观了;中央政府能够在2009年保持8%的GDP增长速度,其经济刺激政策可以说是非常有效的。
对于今后几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走势,本文做了两种预测:①短期危机,国际金融危机自2010年开始衰退,世界市场需求至2012年恢复到基线模拟的水平。②长期危机,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持续,世界市场到2012年仍未恢复。(相关国际需求变化见表6)
来源:国际需求变化为假设值,其余为模拟结果。
在短期危机假设下,由于资源重新配置的持续效益,行业出口金额增长在2010年后会迅速转正。资本倾向和劳动生产率较高的纺织行业虽然出口单价可能一直处于下跌状态,但整个出口金额回升很快,2012年就能达到13%以上的增长速度;相比较,服装行业出口单价在2012年能够恢复,出口金额增长可能持续低迷。实际GDP将累计受到2%左右的影响。
如果危机影响长期存在,纺织行业仍能够通过降低出口价格来推动出口,出口金额增长值 2012年将恢复到接近 0%,但会以就业的大幅度降低为代价;服装行业处境更为艰难,高的负增长将延续。累计GDP损失将超过3%。
无论危机如何,研究都显示纺织行业具有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并能较快恢复;如果危机长期持续,服装行业则将持续低迷。就业的损失在危机中十分棘手,纺织业由于资本密集倾向和需求减少,其就业将一直负增长,而服装只有在短期危机末才会有好转迹象。中国目前最大的社会压力来自就业,每年有大量应届毕业生和转移的农村劳动力需要安置,纺织服装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产业,对就业的贡献很大。正如上一节所述,出口退税在短期内仍然是消除就业不良影响的较有效的政策,但是退税已经提高到 17%的高水平,进一步上升空间不大,再加上危机中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继续提高纺织服装这种本身在国际市场就已很敏感的产品的出口退税,容易引起进口国的不满,恶化国际经济关系。由于了解到高速增长的工资是比出口退税更能影响产出和就业的因素(见上一节),因此作者更倾向于控制工资增长。
政府8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已经引发未来的通胀预期,并且出于扩大内需的考虑,直接控制工资增长显得不合时宜(控制垄断企业工资增长除外)。为了达到相同的减少工资成本压力的目标,可以考虑另一种方式:对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行业进行工资补贴。在当前,工资补贴的效果是非凡的:第一,工资补贴对企业来说,效果同控制工资增长差不多,保住了企业,也保证了就业;第二,纺织服装就业人员收入较低,等于是补贴了低收入人群,改善了收入分配;第三,低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更高,补贴用于消费,易于拉动内需。
已经通过的国务院《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虽然将目标定在2009-2011年,但政策导向多为改造、创新、优化等长期目标,缺乏对危机应变和短期务实的政策手段。本文建议,除了出口退税,在短期内将工资补贴作为出口持续下跌的应急对策,缓解就业矛盾,为行业长期目标的实现提供足够时间。另外,政府应在营销渠道、增值税等方面帮助纺织和服装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需要指出,以上分析是建立在未来数年人民币升值幅度控制在3%的基础之上,因此保持汇率稳定,避免大幅度升值对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至关重要(汇率严重损害企业利润)。
五 结 论
①纺织行业正迅速向资本密集型转变,生产率提高较快,服装业这一倾向则并不明显。2005年以后纺织服装行业的扩张,主要是由MFA取消引发的资源重新配置造成。
②人民币升值压缩纺织服装行业利润,工资上涨减少产出和就业,出口退税能够较好地消除以上2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③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引起国际市场对中国纺织和服装的需求减少幅度约为 15%-25%,纺织服装行业导致的 GDP损失达1.3%。
④面对短期和长期金融危机,纺织业承受能力较强,而服装业在长期危机中处境艰难,就业将大幅度下降。
⑤建议政府应对危机,短期内除出口退税外,采用工资补贴,保存企业,缓和就业矛盾,为行业长期发展规划赢得时间。同时保持汇率稳定。
最后,由于模型采用的是中国规模以上(销售额500万)企业的增长数据,其就业人数仅为实际的一部分,众多小型企业未被包含在内⑥2007年我国进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服装企业数量为13491家,仅占全行业产量的34.37%。,所以模拟结果可能夸大中国纺织行业资本密集倾向和危机承受能力,同时服装行业的境遇则可能更糟。
[1]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发展季报. 2008-02, 2008-11.
[2]Song-Yi Kim,Louis Kuijs (2007). Raw Material Price, Wages,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a’s Industry—How Was Profitability Maintained When Input Price and Wages Increase So Fast. World Bank China Research Paper NO.8.
[3]赖明勇,祝树金.区域贸易自由化: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及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Dimaranan, B.V. and McDougall, R.A. (2005). Global Trade, Assistance, and Production: The GTAP 6 Data Base, Centre for Global Trade Analysis, Purdue University.
[5]Mai yinhua (2006). The Chinese Economy From 1997-2015: Developing a Baseline for the MC-HUGE Model. General Working Paper No. G-161.
[6]谷任,吴海滨.汇率变动、市场份额与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力[J].世界经济.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ies and Concerning Policies
LI Wei-duo1,HE Yu2
(1.Party School of Hunan Committee of CPC; Changsha 410006;2.Centre for Policy Study, Monash University, VIC 3800, Australia)
China’s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ies have been caught in a bind since 2008 by the subprime crisis, Renminbi(RMB)appreciation and rise of product cost. Using a dynamic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model,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causes of industrial expansion and gets a technological growth path. After a comparing between the effects of RMB appreciation,export subsidy and wage rising, the author draws a future pattern of industrial growth and makes some conclusions: resource re-allocation of MFA elimination may benefit China’s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ies for long; the textile industry which has capital intensive momentum may stand firm when facing crisis, but the apparel may be hurt badly in long crisis expectation. The suffering of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ies slowed Chinese GDP speed 1.3% in 2009, although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chieved its aim maintaining GDP growth at 8% at the same time, wage subsidies to labor intensive and export oriented firms is highly recommended to deal with the emergence of unemployment in the future as well as making the nominal exchange rate stable.
Subprime crisis; Textile and apparel;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RMB appreciation; Export subsidy;Wage subsidy
F031
A
1673-2219(2012)08-0090-08
2012-04-10
李伟舵(1975-),男,湖南邵东人,博士,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与贸易。何昱(1980-)男,湖南长沙人,澳大利亚Monash大学政策研究中心(CoPS)博士研究生,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可计算一般均衡(CGE)与发展经济学。
(责任编校:何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