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蔬菜育苗时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2012-12-08段敬杰
段敬杰
1 种子催不出芽
1.1 发生原因
①种性失活 一是种子收获后在水泥地板及柏油路面上暴晒,高温灼伤了胚芽;二是种子存放环境不适,致使虫蛀或霉变;三是种子存放时间超过生命年限变质,导致种子失去生活能力。
②种子成熟度差 种子成熟度不一致,新收种子未经后熟而不出芽。
③种子处理不当 浸种温度超过55℃或催芽温度超过40℃;浸种时间过长;催芽时水分过大,或种子量大、容器小,致使种子处于缺氧状态而酸败腐烂;催芽温度太低,长期浸泡使种子腐烂;催芽容器或种子堆内温度不均匀;用药剂消毒种子,浓度超过规定范围,或浓度合适而浸泡时间过长,或冲洗不净,造成种子中毒等。
1.2 预防措施
在浸种前先进行发芽试验,在催芽过程中严格遵守浸种温度、浸种时间、药剂浓度、催芽温度及考虑种子的透气性。如遇种子催芽有不发芽现象,应立即找出原因克服,或立即换种重新催芽。
2 出芽率低
2.1 发生原因
①出苗慢 种子质量问题,如种子成熟度差、储藏时受潮后被霉菌侵染或害虫蛀咬失去发芽能力。或者是苗床地温低、湿度大、覆土过厚或过薄导致种子腐烂或回芽。
②不整齐 一是成熟度不一致、新籽与旧籽混杂,种子处理时搓洗不匀、催芽时种子受热不均匀,导致先萌动的种子出苗快。二是播种和苗床管理不规范。如苗床底水浇得不匀、播种后盖土薄厚不匀等,都是出苗不整齐的重要原因;育苗床床土土质不好,播种后浇水方法不当,导致床土表面干硬结皮,致使土壤空气流通受阻,种子呼吸不畅。
③烧芽 播种催芽的种子,苗床四周出苗而中间不出苗,原因是育苗床内温度超过40℃。
④雨拍 在出苗前,苗床如果被雨水拍击,轻则造成土壤板结,重则种子被雨水冲出或冲走,造成发芽率低。
⑤水淹或干旱 降水中或降水后要及时排水,防苗床被淹。由于夏秋季节气温高,蒸发快,如果不用大水灌透,在幼苗破心出真叶前就容易缺水影响出苗,只有苗床浇透水,才能保证水分供应。
2.2 预防措施
选用发芽率高的种子,新旧种子分开播种。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床土要肥沃、疏松、透气,并且无鼠害;播种要均匀,密度要合适。如因温度低影响出苗,应设法提高苗床温度,可临时加温。床土湿度过大时,可用吸水力强的草炭、炉灰渣、炭化稻壳或生石灰等,撒在床土表面。切记,这些降湿材料放在苗床上24 h后一定要回收,一次达不到效果者,可重复2~3次。种子长时间不出土时扒土检查,如发现种子霉烂变质,要及时补种。在配制床土时要适当多搭配含有机质较多的堆肥、厩肥。播后的覆土中加入沙或腐熟的有机肥。播种后至出苗前,尽量不浇水。播前灌水要适量、待苗出齐后,再适量覆土保墒。如果播种后至出苗前,床土太干非浇不可时,可用喷壶洒水,浇水量要小,浇水速度要慢,以防止床面土壤板结。高温季节育苗时,苗床周围的通风口要尽量开到最大,防止幼芽灼伤。一般育苗塑料大棚的塑料薄膜只盖顶部,四周大通风;小拱棚育苗,遮盖也须距离幼苗60~80 cm。
3 戴帽苗
3.1 发生原因
一是盖土过薄,种子出土时摩擦力不足,使种皮不能够顺利脱掉;二是由于苗床土壤过干造成。
3.2 预防措施
浇透苗床底水。播种后覆土厚度适当,一般1 cm左右,种子顶土时,若发现有种子带帽出土,可再在苗床上撒一层营养土。外界温度不高时,播种后一般要在苗床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持土壤湿润。一旦出现“戴帽”出土现象,要先喷水打湿种皮(使种皮易于脱离),而后人工摘除种皮。
4 沤根
4.1 发生原因
一是苗床湿度过大,透气性差,造成根系缺氧窒息。二是在苗床上浇水过多,造成土壤含水量过大,特别是在低温条件下水分蒸发慢,幼苗较小时生长速度慢,吸水速度也慢,叶面蒸腾量也小,造成土壤含水量长时间较高,使根系长时间在无氧条件下生活,长此下去,就会出现缺氧窒息,进而沤根。三是地温长时间低于12℃,容易引发瓜类和茄果类蔬菜幼苗沤根;四是苗床湿度和昼夜温差同时出现过大的现象,也会引发沤根。
4.2 预防措施
加强苗床温度管理。一般情况下,只要夜间育苗设施内气温不低于10℃,地温就不会低于12℃。采用穴盘或营养钵育苗时,将穴盘和营养钵排放在地表下的苗畦内,避免地温过低,昼夜温差过大引发沤根。在配制营养土时,适当加大有机肥的用量,以提高营养土的透气性能,同时有机肥还可以通过自身发热,适当提高苗床温度。低温季节,尽量采用温床育苗,使苗床温度白天保持在20℃以上,夜间保持在10℃左右。气温低于20℃时严格控制浇水,苗床浇水做到见干见湿,阴雨天不浇水。切记不可大水漫灌,以防止土壤湿度过大,透气性下降。一旦发现沤根,及时提高苗床地温,降低湿度,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幼苗生根,增强抗逆能力。
5 烧根
5.1 发生原因
一般情况下,若土壤溶液浓度超过0.5%就会发生烧根。此外,如床土中施入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当粪肥发酵时更容易烧根。
5.2 预防措施
在配制营养土时,一定要按配方加入充分腐熟有机肥、化肥和农药,充分混匀。已经发生烧根时多浇水,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
6 高脚苗
①发生原因 一是播种量过大,二是出苗后苗床温度、湿度过高。
②预防措施 适当稀播。撒播种子要均匀,及时进行间苗,苗出齐后及时降低床温及气温,阴雨雪天气要适当降低室温。
7 僵化苗
7.1 发生原因
主要是由于苗床温度低、光照弱造成。当苗床土壤长期出现水分亏缺时也会出现幼苗僵化。穴盘育苗最容易发生。
7.2 预防措施
一旦发生幼苗僵化现象,首先要给幼苗以适宜的温度和水分,促使秧苗正常生长。如果采用阳畦育苗,要尽量提高苗床的气温和地温、适当浇水和保温。此外,还可对僵化苗喷10~30mg/L的赤霉素,1m2用稀释的药液100 g左右,一般喷后7天见效,有显著的刺激生长作用。
8 畸形苗
8.1 发生原因
①种子发育不健全 有的种子先天不足,两片种胚的发育不平衡,出苗后显现畸形。
②采后处理不当 新采种子翻晒得不及时引起的畸形苗比例较大。种子收获后,在高温强光季节的水泥地面晒场上,中午时温度可达70℃,如果把种子直接放在高温的地面上,贴地的种胚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烫伤。这样的种子在播种出苗后易形成畸形苗。
③苗床盖土过干 出苗期苗床盖土过干时,造成种皮局部失水后收缩,把子叶夹得很紧,子叶不能正常发育,致使幼苗畸形。
8.2 预防措施
在种子处理过程中,把发育不健全的种子挑拣出来不用。尽早拔掉畸形苗。出苗期盖种子的表土保持湿润,用保湿效果好的新地膜盖苗床。发现缺水时,及时补充水分,补水时要用喷雾的方法,不能泼水或灌水,以免影响土壤透气性或造成降温。
9 死苗
9.1 发生原因
①病害 播种前营养土未消毒或消毒不好,出苗后没有及时喷药防治,及苗床温、湿度管理不当等,引起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疫病等病害发生。
②虫害 苗床上地下害虫大量发生时,引起死苗。
③药害 苗床土消毒用药不当,出苗后喷药浓度过高,产生药害造成死苗。
④肥害 苗床土拌入未腐熟的大颗粒有机肥、较大量的化肥,或拌肥不匀都会出现幼苗烧根死苗现象。
⑤冻害 在寒流、低温来临时,未及时采取防寒措施,导致秧苗受冻死亡,或分苗时机不当,分苗床土温过低,幼苗分到苗床后迟迟不能扎根而造成死苗。
⑥风干 一是育苗设施内未经锻炼的秧苗,突然揭膜放风,热、冷空气直接对流,苗床内外冷、热空气变换过急过频,导致空气温、湿度骤然下降,致使柔嫩的叶片失水萎蔫干枯而死苗的现象,叫风干。二是分苗时机不当,分苗床土温过低,幼苗分到苗床后遇高温强光暴晒,导致幼苗变成绿色干枯。
⑦干旱 苗床缺水引起死苗,这种情况在高温季节利用穴盘育苗时经常发生。
⑧起苗不当 起苗时苗床土过于干旱,致使伤根过重,分苗后不易恢复而死苗。
9.2 预防措施
①病害 在配制营养土时,对营养土和育苗器具彻底消毒,翻土拌匀后播种。配制营养土时,1m3营养土中加入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100 g,充分混匀后装钵;50%幼苗出土后,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7.2%普力克(霜霉威)水剂400倍液杀菌防病,坚持7~10天喷1次。及时通风换气,降低空气湿度,防止育苗设施内湿度过大。
②虫害 用20%杀灭菊酯乳油1 000倍液浇灌苗床土面,可防治蛴螬、金针虫等害虫;用90%敌百虫晶体150倍液拌炒香碎豆饼、麦麸等制毒饵,撒于苗床周围可诱杀蝼蛄、地老虎等害虫。
③药害 在苗床土消毒时,严格掌握用药操作规程;药剂处理后的苗床,要保持适宜的湿度,不能过干或过湿。掌握每次浇水量不可过大,浇水次数不可过勤,避免苗床湿度过大或叶片持水时间过长。
④肥害 育苗所用有机肥一要充分发酵腐熟、捣碎,并与育苗土拌匀;二要适量使用。
⑤冻害死苗 育苗期间注意天气变化,在寒流、低温、大风等恶劣天气来临前,及时做好防备工作。有条件者可采取临时加温、补光措施,促进幼苗生长。适当增施磷肥,提高幼苗抗寒性等。
⑥风吹 在苗床通风炼苗时,要在避风一侧开通风口,通风量应由小到大,使幼苗有一个适应过程。遇大风天气,注意固定覆盖物,防止被风吹开。
⑦起苗不当 分苗宜小不宜大,起苗时不要过多伤根,多带些宿土,随分随起;起出的苗用湿布或是报纸盖住或包好,以防幼苗失水萎蔫;分苗前,挑除根少、损伤、感病及畸形苗。分苗要选择晴天进行,如分苗设施内光线强、温度高时,可在设施表面覆盖遮阳网遮光,防止刚分的苗失水萎蔫。
10 鼠害
瓜果类蔬菜种子在播种后出土前易被鼠类啃食,造成苗床坑陷,使种子出苗不齐或不出苗。
防治方法:播种后床面用地膜覆盖,但高温季节育苗时,要注意地膜夜盖昼揭,出苗后不再盖。育苗设施周围要封闭严密(夜晚),墙上不要有洞,防止鼠类潜入。在育苗设施的门口处可以拴猫避鼠。发现鼠害时用敌鼠钠盐1份,麦粒、米饭、花生米等50份拌匀,或将少量药拌入花生米内,滴上香油,每隔60~70 cm放一小堆诱杀鼠类,使种子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