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给药方法对产后出血预防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研究
2012-12-08韩艳峰
韩艳峰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江苏徐州 221009
胎儿娩出后24 h 出血量超过500 mL 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产妇生产过程中的并发症之一,其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目前居首位[1]。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对于产后出血的预防应引起重视。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而缩宫素作为一种有效的宫缩药已在产科领域内广泛应用,但该药半衰期短,而卡前列甲酯酸半衰期长,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强而持久,并且可软化宫颈和扩张宫颈,但也存在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为恶心、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因此为探索一种安全、高效的预防方法, 对该院自2011年1月—2011年12月胎儿分娩后采用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卡前列甲酯酸塞肛给药的方法进行临床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旨在探讨积极的产后出血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该院进行顺产的160 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缩宫素进行产后出血的预防,将其随机分为A 组(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组)40 例、B 组(卡前列甲酯酸塞肛给药组)40 例,C 组(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卡前列甲酯酸塞肛给药组)40 例,D 组为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00 mL)40 例。该4 组产妇的年龄均在19~35 岁,平均年龄(28.6±2.5)岁,孕周37.1~40.9 周,平均(38.6±2.3)周,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A 组于胎儿娩出后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20U;B 组于胎儿娩出后将卡前列甲酯酸2 枚塞肛给药;C 组于胎儿娩出后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10 U,同时予以卡前列甲酯酸1 枚塞肛给药;D 组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00 mL。在观察过程中,各组如出血较多,可适当加用其他方法止血。 后准确测量并记录4 组产妇的产后2 h 及24 h 的出血量、治疗前后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及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
1.3 统计方法
统计学软件包选用SPSS15.0,计量资料进行t 检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处理。
2 结果
2.1 4 组产妇产后2 h 及24 h 的出血量情况
表1 4 组产妇产后2 h 及24 h 的出血量比较(±s)
表1 4 组产妇产后2 h 及24 h 的出血量比较(±s)
注:* 表示与D 组比较,P<0.05,△表示与C 组比较,P<0.05,# 表示与B组比较,P<0.05。
组别例数产后2 h 产后24 h A 组B 组C 组D 组40 40 40 40 246.57±36.47*△#197.63±32.79*△134.93±45.38*300.32±36.68 342.43±27.89*△#286.46±35.23*△247.12±23.68*460.79±47.93
与D 组比较,其他3 组的产后2 h 及24 h 出血量均明显减少(P<0.05);C 组与A 组、B 组相比,产后出血量均明显减少(P<0.05);A 组与B 组相比出血量明显增多(P<0.05),见表1。
2.2 用药前后患者的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
4 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之间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用药后不良反应
A 组出现1 例血压升高、1 例体 温 升高,1 例颜面潮红,B 组2 例出现恶心、呕吐,1 例腹泻,C、D 组用药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以上两组不良反应均未给予特殊处理,后自行缓解。
3 讨论
3.1 联合用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意义
产后出血是产妇生产中的严重产后并发症,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严重,休克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结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席汉综合征(Sheehan Syndrome)后遗症,因此其预防非常重要。
产后2 h 出血量占产后24 h 内累计出血量的74.6%,因此产后出血防治的关键时期是产后2 h。 子宫收缩乏力使子宫不能正常的收缩和复旧,从而不能关闭胎盘附着部子宫肌壁血窦而导致出血过多,是产后出血发生的主要原因。 加强子宫产后收缩,特别是产后2 h 的宫缩,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关键所在。
缩宫素作为一种有效的宫缩药已在产科领域内广泛应用,它主要作用是促进子宫收缩,能选择性兴奋子宫平滑肌,增强子宫收缩力及收缩频率,且价格低廉,已作为产后常规应用,但该药半衰期短,在体内很快被灭火和消除[2]。
为此,需要寻找一种安全、有效、作用时间长的宫缩药物,卡前列甲酯酸半衰期长,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强而持久,弥补了缩宫素半衰期及持续时间短的缺点,并且可软化宫颈和扩张宫颈,但也存在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为恶心、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在第3 产程早期经直肠给药,方便且污染性少,又减少口服给药造成的胃肠道反应。
该研究中采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酸预防产后出血,结果显示术后2 h 及24 h 的出血量较其他组明显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影响,其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方法,且安全性更高。
3.2 产后出血护理体会
在产妇临产以后,助产士应该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取得产妇的信任,同时使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减轻及减少。 国内也有报道[3-4]表明积极的护理在产后出血的治疗中具有积极作用。 在孕妇分娩前后助产士应做好护理干预,具体护理体会:
3.2.1 加强用药知识宣教,在用药前做好宣教沟通,以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 在对患者进行交流时,持和蔼、真诚的态度,降低由于心理因素而引起的出血。
3.2.2 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了解病人的既往史,有无心肾功能不全,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用药前仔细检查药物的有效期。 同时应严格掌握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对孕妇要讲明用药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3.2.3 在临产前做好抢救的准备,对于产后出血的患者,迅速判断出血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及时有效的止血措施,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自觉症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2.4 注意宫缩恢复情况:子宫底高度、硬度、轮廓、阴道有无活动性出血,按压宫底,检查有无宫腔积血。
3.2.5 分娩后及时巡视产后出血情况,要密切观察产妇的一般状态、生命体征。 准确迅速的估计产后出血量。
3.2.6 分娩后应向产妇交代注意事项,随时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7 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加强产后观察护理,以最大程度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
总之,及时使用缩宫素,同时予以卡前列甲酯酸塞肛,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少产后出血,其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乐杰.产妇科学[M].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4-226.
[2] 宋爱萍.21 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无创性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51-52.
[3] 廖少彬. 剖寓产术后应用缩宫索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08,5(36):128-129.
[4] 梁彩霞.徐溢萍,戴锦.葡萄糖酸钙应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J].中华中医医学杂志,2008,6(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