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平县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和对策

2012-12-08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面源化肥畜禽

瞿 花

(永平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云南永平672600)

农业面源污染是相对于工业和城市生活面源污染而言的,主要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的不合理和过量使用,及畜禽粪便、农村生活污水、固体垃圾、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任意排放而造成的水体、土壤、生物和大气的污染。面对日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1 永平县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1.1 化肥、农药大量流失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是引起农业面源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农用物资一方面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很大贡献,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土壤的板结和水体的污染。2009年全县种植业化肥施用量 (折纯)为6 069 t,其中氮肥2 650 t,磷肥590 t,钾肥524 t,其余为复合肥;地膜使用量为374 t,地膜覆盖面积为2 330.47 hm2,回收率仅为20%,残留量299.2 t;农药使用量为208 t。地表径流途径肥料流失量总磷0.002 7 t、总氮0.032 t。农业面源COD总排放量179.02 t。农业生产上化肥及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使土壤污染问题逐步显现,农用地膜、作物秸秆大量丢弃,白色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大大降低了原有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1.2 养殖业粪便无序排放

畜禽养殖是永平县传统产业之一。2009年末,全县生猪存栏237 702头,大牲畜存栏113 304头,禽出栏705 297羽。养殖专业户24户,养殖场3个,养殖小区2个。水产养殖苗种投放量140 t,养殖总产量200.86 t。养殖业污染主要是畜禽粪便对水体环境的污染。永平县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大部分回收于农田综合利用,但农村散养户畜禽粪便基本上属无序丢弃状态,畜粪污水随处可见,气味难闻,造成生态污染问题。

1.3 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序排放

永平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基本处于无序排放的状况。2009年永平县农村户籍人口164 134人,农村户籍高收入人群有下水处理人数占总户籍数的65%,中等收入人群有下水处理人数占总户籍数的20%,低收入人群无下水处理,绝大多数农村户籍人口生活污水任其自然流淌。各乡镇只是在集贸市场建有1~2口垃圾池,且人多量大,没有规范的处理系统,属于时间长了自耗状况。大部分农村没有一口垃圾池,垃圾随意丢弃,村庄内脏、乱、差现象突出。

2 永平县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对策措施

如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治,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直接关系到全县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为尽早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逐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2.1 减少农药使用量

农药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控制好农药的使用量,就可以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一是建立健全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体系,实施达标防治,避免盲目用药和乱用药;二是加大农药使用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强农药残留量监测,禁止高毒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推广应用高效低毒农药、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减少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三是采取超前防治、选择抗病性强的作物品种等方法,平均每年全县可降低农药投放量10~15 t,与正常用药量相比,减少了2.5%;四是实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控害措施,推广 “以虫治虫”、 “以菌治虫”、 “灯光诱杀虫”、 “黄板诱杀虫”以及使用防虫网等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2.2 减少化肥使用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施用化肥不但使生产成本增加,还造成土壤板结,质地恶化。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降低成本,提质增效,必须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是实施增施有机肥措施,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二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控制氮肥施用量,平衡氮、磷、钾肥比例,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控制化肥污染。永平县自2008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来,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20 360 hm2,化肥平均利用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平均每公顷减少化肥用量27.9 kg,总计减少化肥施用量近5 000 t,与习惯施肥相比,减少了3%。三是实施化肥深施技术,减少化肥流失量。

2.3 加强农村粪尿管理,美化环境

大力推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防止养殖污染。一是实施农村沼气项目,发展户用沼气,加快农村 “三改一建设”的建设步伐,逐步实现畜禽有圈舍、户户有厕所、户均一口沼气池。二是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城镇居民区建设畜禽养殖场。三是引导畜禽养殖业向土地相对充足的山区转移,走生态养殖道路,减少畜禽废水直接向水体排放。四是提高水产养殖饵料和药品利用率,减少投饵和用药量,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撒播光合细菌,吸收降解和转化水中氮磷和有机污染物。

2.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提倡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方式,从源头减少垃圾发生量。建设完善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一是在县城周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附近、人口密度大、居住集中及生活垃圾多、污水排放量大、污染较重的村,实施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转运和处理设施系统示范建设,并配套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示范工程,如垃圾卫生处理场、生活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氧化池 (塘)。二是尽量减少水冲式厕所的建立。积极引导兴建大中型沼气池与推广集中式旱厕,二者配套将人畜粪便变废为宝。通过以上农村污染治理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逐步扭转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

2.5 推广绿色农业投入品,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推广使用绿色农业投入品,既能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又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好途径。在选择农药上,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坚决杜绝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在选用肥料上,积极引导广大农民施用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矿物质肥和叶面肥等一些无污染和低污染肥料。在品种选择上,优先选用抗病虫性强的作物品种。在地膜使用上,大力提倡使用降解膜 (如光解膜),不要使用易残留的地膜。在用水方面,普及推广洁水灌溉技术,避免用污水浇灌农田。

2.6 实施好农业重点项目建设

农业环境保护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按永平县“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要求,以 “助推绿色经济,回归生态家园”为核心思想,全面实施农业环境保护建设战略。一是实施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实施好生态茶种植、优质蔬菜基地建设、特色水果生产、优质粮食工程建设、设施农业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标准示范养殖建设7个重点项目。二是实施污染减排工程建设。实施好乡镇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县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排污管网建设项目3个重点项目。三是实施生态家园建设项目。实施好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重点自然村村庄整治项目3个重点项目。

2.7 积极启动污染控制工程

一是实施农药残留降解工程,减缓或消除农药污染。二是实施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程,消除人畜禽粪尿、城市垃圾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三是实施化肥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恢复传统土壤应有的特性,减轻化肥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四是实施加强植被保护建设工程,实行退耕还林还牧,提高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保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增强农业生产后劲。五是实施推广 “沃土”工程,提高土壤肥力,扩大高产耕地面积。

猜你喜欢

面源化肥畜禽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下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思考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