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塔区农村沼气建设的思考及建议

2012-12-08刘美萍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沼气池沼气管护

刘美萍

(玉溪市红塔区农村环保能源站,云南红塔区653100)

1 红塔区农村沼气建设现状

当前,红塔区农业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以后,调整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2008年至2009年,中央扩大内需下达红塔区国债项目资金及省市区配套资金125万元。2010年第二批中央扩大内需沼气乡村服务网点建设任务10个,项目总投资55万元;2010年第二批中央扩大内需下达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池工程项目4个,项目总投资100万元。通过几年的努力,现全区建池规模已达到10 480口。

在沼气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亟待解决。目前,红塔区农村户用沼气池使用率只有75%左右,并呈逐年下滑趋势。在广大山区,由于后续管护工作跟不上,沼气池不能及时换料和排除故障,一些易损配件得不到及时更换,致使农村户用沼气池巩固率和正常使用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在坝区,由于农户生产方式逐渐 “种养分离”,不养猪的坝区农村户用沼气池出现无料可供的情况,导致沼气池使用率逐年下降,一些沼气池被废弃。

2 对红塔区农村沼气建设的几点建议

发展农村沼气,要与多层次开发利用资源相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生态农业,实现 “4个结合”:一是与发展高效农业及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相结合;二是农村 “一池三改”与创卫相结合,通过发展沼气,使人、畜粪便等生产生活废弃物实现无害化处理,改变农村卫生面貌;三是与现代新农村建设结合,以沼气为纽带发展庭院生态农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四是护林节能与国家倡导的低碳生活相结合,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努力争取中央国债沼气项目资金,推动红塔区农村能源建设驶入快车道。

2.1 提高认识,形成合力

真正把沼气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为农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来抓,采取有效措施,健全管理机构,强化组织保障,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村沼气建设,推进农村沼气规模化发展,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要将农村能源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的 “民心工程”,根据红塔区实际,把能源建设重心转移到山区、半山区及养殖小区,在建设户用沼气池的同时,发展中小型沼气池建设。而坝区沼气池则以管理维护、提高使用率为主。

2.2 统筹规划,综合推进

红塔区政府多年来把农村沼气建设与当前新农村建设、生态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综合推进,红塔区高仓镇小李井村、小石桥乡小丫口村的整体异地搬迁就是政府合理规划、统筹设计的新举措。两村搬迁,通过专家的全面考察,设计出适合本地农村沼气建设的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力争建成生态宜居庭院。建议现阶段的工作重点:一是以山区、半山区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为主,把异地搬迁的小李井村、小石桥乡小丫口村建成红塔区的沼气示范村,提高沼气及其综合利用水平;二是结合改厨、改厕、改厩、改院、改水、改路和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全面防治畜禽养殖粪便、农村生活污水等农业面源污染。三是适时推动中小型沼气工程建设。凡规模化养殖场和达到一定加工废水排放量的农副产品加工厂,必须建设中小型沼气工程,实行达标排放,并因地制宜开展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实现粪便、污水、废水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对新建、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把沼气池建设作为治污配套工程,与养殖场同步规划设计、施工,在百信凤凰养殖场新建50 m3沼气池就是最好的尝试。四是积极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在一些住宅密集区、山区和农户小规模分散养殖而无力建沼气池的地方,可由乡镇或村级组织协调,将养殖户的污水,以管道布置接入,集中建沼气池,以减少村庄内猪牛粪便污染,创建优美农村环境。多措并举促进红塔区农业结构合理化、技术生态化、过程清洁化、产品无害化,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2.3 政策扶持,加大投入

一是建议区政府制定出台一些有利于促进农村沼气建设发展的惠农政策,提高建池补助标准,鼓励农民发展沼气。二是每年安排适当专项资金对农村沼气建设予以扶持,采取 “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农村沼气建设示范户进行补贴。三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协作配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将农村沼气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农村改水改厕、创建卫生乡村、整村异地搬迁、农村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有机结合,共同打造示范村,充分发挥资金的投资效益。四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

2.4 典型示范,推动发展

充分利用召开现场会、发放宣传资料以及报纸、广播、电视等形式,对广大群众进行沼气池管理维护、沼气安全使用、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等实用技术培训,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以村级技术服务网点为平台,把国家的有关政策、计划任务、补助标准和建设条件以及自愿建池户名单,物资的采购价格、分配等情况向农民公示,做到既方便群众,又公开透明。抓好示范村培育,选择文化素质高、科技意识强、有强烈建池愿望的农户先行建设,充分利用农村沼气国债项目资金和地方财政投入的扶持,抓好示范村建设项目,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农村沼气建设向纵深发展。

2.5 坚持标准,确保质量

沼气施工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施工人员必须取得社会和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 《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持证上岗。沼气建设必须实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采用统一的新型高效沼气池池型,按照统一组织施工、统一操作规程、统一收费标准、统一验收标准,确保农村沼气工程质量。要加强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坚持建一个,验收一个,点火一个,确保100%正常交付使用。能源站要把好关,站好岗,严把技术质量关。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质量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步伐。

2.6 强化培训,抓好管护

新一轮沼气发展利用的工作重心,已由建设转移到了后续管护。因此,一是配套完善村级沼气技术服务网点,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沼气管护队伍,加大沼气技术的培训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积极聘请有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讲授沼气基础知识、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沼气发酵和管理技术、生态农业技术,以解决沼气使用户的技术难题。二是借鉴省外沼气管理的先进模式和成功经验,寻找管护能人。如从省到乡镇自上而下建设完整管理服务体系的海南模式;在沼气池较为集中的地区,成立物业化的专业管理协会,农户自愿入会后由协会统一进行专业管护的四川双流模式。根据红塔区的实际情况,在坝区采取由专业服务网点来进行统一管护,通过不断完善沼气服务网点,提高沼气池巩固率和正常使用率。在山区采取 “能人领办”的管理方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沼气后续管护。三是红塔区能源站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明确责任,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完善建、用、管技术服务网络体系,起好监督、指导、调配作用,强化建后管理,提高沼气池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让村级技术服务网点 “活” 起来。

总之,要通过农村沼气建设工程的实施,实现农村庭院美化、厨房亮化、厩厕净化目标,为减少森林资源消耗、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红塔区林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发挥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沼气池沼气管护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沼气发电工艺中沼气干燥设备的应用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
谈如何做好海伦市天然商品林管护工作
河北农民凭沼气专利致富
西山区沼气池建设现状调查
技术先行,加强交流推动中国沼气健康持续发展
过了冬的沼气池如何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