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研白绿黄瓜新品种及早春保护地栽培技术

2012-12-08李品汉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苗床黄瓜大棚

李品汉

(麻栗坡县农业局经作站,云南麻栗坡663600)

蔬研白绿黄瓜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最新培育的杂交一代黄瓜良种,云南省麻栗坡县经作站2009年引进该品种试验种植获得成功,每公顷平均产量55 200 kg,比本地黄瓜品种增产79.5%,增产效果极为显著。2011年在海拔1 260m的麻栗镇油榨房村小组早春大棚栽培示范0.67 hm2,每公顷平均产量57 225 kg,产值达11.445万元,纯收入达8.7万元,比本地黄瓜品种增收3.0万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蔬研白绿黄瓜极早熟,第1雌花节位2~3节,以后几乎节节有瓜,前期产量高,连续坐瓜能力强;瓜浅绿白色,圆筒形,长20~25 cm,单瓜重200~300 g,品质佳,瓜条直,商品性好,瓜尾部无苦味,口感好,腔小肉厚,货架期长。植株生长旺盛,具有早熟、丰产、抗病、耐寒、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冬春保护地极早熟栽培和秋延后地膜覆盖栽培。

1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1.1 播种期

该品种早春保护地栽培,在麻栗坡县海拔500~1 000 m的低热河谷亚热带地区,于12月播种;在海拔1 200~1 300m的温热地区,于1月中下旬播种为宜。

1.2 配制苗床土

选择近3年未种过茄果类、瓜类的菜园土与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混合(比例为6∶4),苗床土在播种前15 d拌匀过筛后进行堆闷发酵,每平方米苗床备营养土15~20 kg。

1.3 苗床地整理及营养土制作

苗床地选择在大棚内,播种前15 d进行翻犁,然后进行多次耕耙,使其土壤充分细碎。播种前3 d按畦面宽110 cm、沟间走道30 cm、沟深10~15 cm开厢做畦,每公顷需苗床地300~375m2。苗床整好后,每平方米苗床浇淋腐熟清粪水10 kg,然后用锄头在畦面上来回轻压,使畦面灌浆,待畦面稍沥干,用小铲刀按8 cm×8 cm的规格划4~5 cm深的方块,再用直径3 cm的圆木棒在每块营养土的中间擂1 cm深的播种穴。

1.4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包括晒种、浸种、催芽等过程。

1.4.1 晒种

播种前晒种1~2 d,充分利用阳光的紫外线杀灭黄瓜种子表面病菌,促进种子吸水,可大大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1.4.2 浸种消毒

先将黄瓜种子放入0.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5~6 h进行消毒杀菌,然后用清水冲洗2~3次,控水后即可催芽。

1.4.3 催芽

将浸种后的种子用干净潮湿的布袋包好,外面再包1层薄膜保湿。用太阳光催芽,催芽温度保持在30~35℃,12~16 h即可发芽。当种子有60%的胚根长2~3mm时即可播种育苗。

1.5 播种

在整理好的苗床上,每个营养土块播1粒种子,种子平放于播种穴内,然后覆盖事先拌好的营养土,厚度为2 cm;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淋苗床,对苗床土进行消毒;再用地膜覆盖苗床,铲土将膜四周压好保湿,出苗后将地膜撤除。

1.6 苗床管理

1.6.1 水分管理

在黄瓜出苗前苗床一般不浇水,出苗后视天气状况适量浇水,晴天隔天浇1次水,若苗床土不太干,尽量少浇水,以防浇水过多降低土温引起沤根。浇水时间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用喷壶淋浇。

1.6.2 温度调节

播种后至出苗前关闭棚门;出苗后晴天棚内温度超过30℃,应在上午将两头棚门打开通风降温,傍晚关闭保温,阴天全天关闭。通过开、关棚门,使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18~20℃,

1.6.3 苗期病虫害防治

出苗后7~10 d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猝倒病、立枯病,隔7 d喷药1次,连喷2~3次,可有效控制苗期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2 定植地块的整理及移栽

2.1 精细整地,规范开厢,施足底肥

在黄瓜移栽前7~10 d用微耕机深耕25 cm,使土壤充分细碎。宽度600 cm的大棚,每棚开4畦,畦面宽100 cm,沟间走道40 cm,沟深15~20 cm。每畦按行距60 cm开2条宽25 cm、深15 cm的施肥定植沟,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22.5 t、过磷酸钙750 kg、硫酸钾225 kg。将化肥与农家肥充分拌匀施于定植沟内,再将肥料与沟内土壤拌匀。

2.2 移栽定植

当黄瓜幼苗有3~4片真叶即可移栽。移栽时按株行距30 cm×60 cm,在定植沟上挖直径10 cm、深8 cm的小坑移栽,每穴定苗1株,每公顷定植4.5万株。移栽后浇足定根水,确保成活。

3 定植后管理

3.1 温湿度调节

定植后缓苗期(即移栽后5~7 d),大棚一般不通风,使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30~35℃、夜间18~20℃,以利于提高地温,促使缓苗。缓苗后的主攻目标是促根壮秧,促根首先要中耕松土,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地温(尽量保持在20℃),促根生长。壮秧通过温度控制来调节,棚内温度白天25~30℃、夜间15~18℃,以防旺长。随着气温的升高,棚内温度超过30℃时,应通风降温、排湿。晴天上午开门降温,下午关闭保温。当外界气温白天稳定在20℃以上、夜间不低于15℃时,大棚全天不关闭。缓苗期湿度控制在80%~90%,开花结果期湿度控制在70%~80%。

3.2 防冻措施

早春出现连续数天低温,可使棚室黄瓜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喷施糖醋防冻剂可防低温侵袭,方法是用白糖或红糖∶米醋∶水=1∶1∶200拌匀后,均匀喷洒叶子正反面,连续使用2~3次,不但能防止低温,而且叶子生长旺盛,具有杀菌壮叶之功效。

3.3 肥水管理

定植成活后15~20 d追施提苗肥1次,每公顷用尿素75~105 kg对水300 kg淋施;根瓜(第1个瓜)坐稳后,追施第2次肥,每公顷用尿素150 kg、磷酸二氢钾75 kg对水150~200 kg淋施,或用1份沼气液对3份水淋施,每穴追肥液0.5 kg;结瓜盛期结合浇水,每隔7~10 d追肥1次,每公顷用尿素150 kg、硫酸钾120 kg对水150 kg淋施。此外,还可用0.2%磷酸二氢钾和0.3%尿素混合液喷施叶面。

3.4 搭架、绑蔓

当植株开始吐须抽蔓时进行搭架,用长约250 cm、直径约3 cm的木棍或细竹竿搭“人”字架,交叉处加横竿用绳系牢。当蔓长达25~30 cm时,引蔓上架,并用湿稻草或绳绑蔓,以后每隔2~3节绑蔓1次,绑蔓一般在下午进行。

3.5 植株调整

蔬研白绿黄瓜品种以主蔓结瓜为主,在黄瓜生长中后期应及时摘除下部的老叶、黄叶及畸形瓜,以减少养分消耗和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植株抗病力。

4 病虫害防治

蔬研白绿黄瓜生长中后期,大棚内湿度大温度高,易发生白粉病和霜霉病。白粉病用10%世高1 500倍液,或40%杜邦福星5 0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1 500倍液喷雾防治;霜霉病用72.2%普力克、72%杜邦克露、69%安克锰锌或10%科佳悬浮剂600~800倍液喷雾。以上药剂要交替使用,在发病初期喷雾,隔5~7 d喷1次,连喷2~3次,并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确保黄瓜产品的质量安全。

5 适时采收

蔬研白绿黄瓜坐果节位低,结瓜早,为延长采收期,增加产量,一般在雌花开花后15~20 d,单瓜重达200~300 g即可采收。特别是根瓜要早采,以免采收过迟引起赘秧,影响后期产量。在盛果期一般隔天采收1次,确保黄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猜你喜欢

苗床黄瓜大棚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清新脆嫩的黄瓜
我喜欢黄瓜
黄瓜
上茬水稻田选做育秧苗床的问题与防止
黄瓜黄瓜你是不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