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理州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2012-12-08宋天庆赵慧珠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床土秧田大田

宋天庆,赵慧珠

(大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大理671005)

机插秧与常规移栽方式相比,具有节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推广使用机插秧技术,是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2011年大理州在12个县(市)集中连片示范106.7 hm2,高效低耗增收效果突出,2012年扩大应用的势头强劲。经过近几年的引进试验示范,组装集成了实用性、可操作性较强的大理州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1 培育适龄壮秧

1.1 育秧准备

1.1.1 床土准备

(1)床土选择:选择土壤肥沃,透气、透水性好,无杂质、无污染的壤土。

(2)床土用量:每公顷大田一般需备营养细土1 200 kg作床土,另备未培肥的过筛细土300 kg作盖种土。

(3)床土培肥:床土加工过筛时,每80 kg细土加8 kg腐熟细粪、1 kg壮秧剂拌匀。过筛后用农膜覆盖,集中堆闷,促使肥土充分熟化。

1.1.2 秧田准备

(1)秧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邻近大田的田块作秧田。秧田与大田面积比按1∶80~100留足。

(2)秧板规格:板面宽1.4~1.5 m。沟宽0.25 m,沟深0.15 m,四周沟宽0.25 m,深0.2 m,长度视需要和田块大小确定。

(3)精做秧板:播种前10~15 d秧田理墒做床,板面要达到“实、平、光、直”。实,秧板沉实不陷脚;平,板面平整无高低;光,板面无残茬杂物;直,秧板整齐沟边垂直。

1.1.3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品种选择:选用适宜当地推广种植的滇屯502、楚粳27、楚粳28、凤稻19、凤稻21、凤稻23等优质高产品种作为主栽种。要求种子饱满,发芽率高。每公顷大田需准备常规稻种30~45 kg,杂交稻种15~22.5 kg。

(2)种子处理:晒种l~2 d,可用风选、泥水或盐水精选种子,确保种子饱满整齐、发芽率高。再用25%施保克乳油3 000倍液浸种72 h,防治恶苗病危害。消毒后的种子用清水清洗后催芽,芽以刚破胸露白为好。

1.2 育秧技术

1.2.1 顺次铺盘

秧板上平铺软盘,每块秧盘横排2行,依次平铺,紧密整齐,盘与盘的飞边要重叠排放,盘底与床面紧密贴合。每公顷大田需秧盘375张。

1.2.2 匀铺床土

铺撒床土,土层厚度为2~2.5 cm,厚薄均匀,土面平整。

1.2.3 浇足底水

经2次浇水(间隔l5min左右)使床土和10 cm厚的秧板土水分达饱和状态即可播种。

1.2.4 精量播种

每秧盘播破胸露白芽谷100~125 g。为确保播种均匀,播种时按盘称种,分次细播,力求均匀。

1.2.5 匀撒覆土

播种后均匀撒盖覆土,覆土厚度0.3~0.5 cm,以盖没芽谷为宜,不能太厚。盖种土撒好后不再洒水,以防止表土板结影响出苗。最后每平方米苗床用旱秧除草剂封闭号2ml对水0.12 kg喷施进行化除。

1.2.6 盖膜、防鼠

为保温保湿出苗整齐,播种盖土后应及时覆盖薄膜,同时在苗床四周投放毒饵防鼠。

1.3 秧田管理

1.3.1 揭膜炼苗

一般在秧苗出土2 cm左右、不完全叶至第1叶抽出时(播后3~5 d)要揭膜炼苗。揭膜原则: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遇低温宜推迟揭膜,并做到日揭夜盖。

1.3.2 肥水管理

水分管理应坚持湿润管理、控上促下培育强壮根系的原则,仅在出现秧苗叶片早晚无水珠、早晚床土干燥、午间叶片打卷3种情况之一时,才能选择早、晚浇水1次。自然降雨多,苗床积水时应及时排水。断奶肥要根据床土肥力、秧龄和气温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拌过壮秧剂的营养土可不施断奶肥。插秧前2~3 d看苗施好送嫁肥,施肥量及施用方法应视苗色而定,叶色褪淡的脱肥苗,每公顷秧田用尿素60 kg对水于傍晚均匀喷施或泼浇,施后洒清水1次以防肥害烧苗;叶色正常的可不施。

1.3.3 病虫害防治

秧田期病虫害主要有灰飞虱、叶稻瘟等。应及时关注植保信息,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对症用药防治,并施好送嫁药。

1.3.4 秧苗移栽

机插秧苗的最佳移栽期是秧龄30 d左右。秧苗的适龄移栽是确保秧苗素质、增强栽后抗逆性的关键,应做到“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根据栽期调整好播期。

2 提高移栽质量

2.1 适期早栽

8月低温冷害所致的结实障碍是限制水稻稳产高产的症结所在。适期早栽能提早抽穗12 d左右,有效避过后期低温。早栽能充分利用5月至7月的高温时段,使营养生长期延长,干物质积累多,形成更多的健壮大蘖;抽穗扬花期日照充足,温度高,灌浆时间充裕;后期光合产物增多且运转顺调。同时选用大、小春作物的早熟高产良种,合理布局,推广有效的促早熟、高产措施,积极创造早栽条件,适期早栽,力争在最佳节令内栽插,是避过后期低温危害、实现优质高产稳产的关键。机插秧秧龄短、株行距大,抽穗期较常规栽培延迟,更应重视适期早栽。

2.2 秧苗栽前的准备工作

由于机插的秧苗既小又嫩,因此,在起秧过程中为防止秧苗萎蔫、折断,应做到以下4点:(1)秧苗搬动次数要尽量减少,以保持秧块不变形;(2)要随起随运随栽,卸秧时要平卸平放于田埂;(3)运秧时秧块要平放,堆放层数不宜过多,一般以2~3层为宜,也可卷叠运输;(4)起运过程中,如遇烈日高温或下雨需用设施遮盖,防止秧苗失水萎蔫或秧块过烂,影响机插质量。

2.3 大田栽插技术

2.3.1 精细耕整

由于机插苗秧龄弹性小,大田耕整必须抢早进行,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做到田面平整,全田高度差异不超过3 cm,表土软硬适中,田面无杂草、杂物。土壤要沉实,沉实时间1~2 d,并保持浅水层,防止晒干,田面发僵。

2.3.2 施足基肥

机插秧是小苗移栽,具有低位分蘖早发优势,因此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坚持前促、中控、后稳的施肥原则,并注重氮、磷、钾的合理搭配,氮素化肥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6∶4或5∶5。施肥量为每公顷尿素195~435 kg、普钙225~300 kg、钾肥150 kg。

2.3.3 合理密植

栽秧前按需要调整好株行距,每公顷栽22.5万丛以上,每丛栽3~4苗,每公顷基本苗90~105万株。插秧时要做到清水移栽,薄水浅栽,田面水层深度1~2 cm,栽插深度1.5~2 cm,以秧根入泥、不漂不倒为宜。栽插结束后如出现缺苗、断垄、漂秧,要进行人工补缺。

3 大田管理

3.1 水分管理

3.1.1 立苗分蘖期

机插后坚持湿润灌溉为主,活棵后应浅水灌溉,水深3 cm左右,不淹没心叶,灌1次水待其自然落干后再上新水,如此反复,达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促根,促进分蘖早生快发。

3.1.2 晒田控苗期

栽后25~30 d,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的80%时撤水晒田控苗,控制无效分蘖和基部节间伸长,促进发根,提高根系活力,确保群体质量,为后期攻大穗奠定基础。

3.1.3 孕穗期

抽穗前15 d左右至齐穗是水稻对水分的敏感期,需水量较大,此时田间必须保持浅水层,不能干水。

3.1.4 灌浆结实期

齐穗后实行间歇灌溉,以灌跑马水为主,保持干干湿湿,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促粒增重,活棵到老。

3.2 肥料管理

在施好有机肥和氮磷化肥配合作基肥的基础上,重点做好科学定量施肥及氮素化肥的前肥后移。移栽后6 d内结合化学除草施好分蘖肥(尿素45~90 kg/hm2),倒4叶时施好促花肥(尿素37.5~97.5 kg/hm2、硫酸钾150 kg/hm2),倒2叶时施好保花肥(尿素45 kg/hm2)。

3.3 病虫草害防治

根据田间病虫草发生情况和植保信息,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加强预测预报,及时制订科学的防治策略,开展统防统治。

[1]李政芳,陈孟珍,吴素芳,等.不同施肥量与施肥方法对优质水稻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2):424~426.

[2]胡坤,喻华,冯文强,等.不同水分管理方式下3种中微量元素肥料对水稻生长和吸收镉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3):772~776.

[3]杨久,丁鲲,卢义宣,等.云南籼粳交错区水稻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及通径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2):391~395.

[4]李贵勇,袁平荣,杨天梅,等.滇型杂交稻产量及其产量结构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6):1784~1789.

猜你喜欢

床土秧田大田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水稻不同床土调制剂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简述日喀则番茄1号常规品种的采种技术
感怀
大田百余名留守儿童有了“爱心家长”
一瓶水的微笑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大棚蔬菜沤根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