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者缀语

2012-12-08聂敏里

关键词:西方哲学学界篇文章

印象中,国内学界对西方哲学中be动词的翻译的讨论是从1993年王太庆先生发表在《学人》第四辑中的文章“我们怎样认识西方人的‘是’”开始的。在这篇文章中,王太庆先生重提了数十年前陈康先生的观点,认为对西方哲学中的be动词应当专注地将其翻译成“是”,这有助于我们对西方哲学的深入理解。确实,在我看来,讨论对西方哲学中的be动词的更为准确的翻译,这本身就代表着对西方哲学理解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这样一个时期,在那时,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对西方思想的大量引入和介绍,自然地需要一个消化和涵泳的阶段,而围绕西方哲学中be动词的种种思考和讨论,就反映了这样一个思想深化的过程。我们之前对西方哲学理解得过于粗浅了,用王太庆先生的原话说就是:“外国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们并不深究,遇到与自己的想法不合或者相反的就轻轻带过,忽略不计,看见似乎与自己相投的就浓圈密点,由此出发而浮想联翩,自以为尚友千古。”这体现在对西方哲学中的be动词的翻译和理解上就是,我们太过于轻易地把它同中国哲学中固有的概念和术语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它自身所处的特殊的西方思想的语言和文化的环境。同时,毋庸讳言,这也和经过了30年的文化空缺时期我们的哲学思想在当时重新起步有关。这样,我们很少考虑到西方哲学中的be动词首先是一个系词,它同我们的思维和语言中的判断有关,但我们很少联系着我们的思维和语言的判断来考虑存在问题,而是自然地、朴素地、简单地直接从存在本身入手。这样,当指出了存在问题是同我们的语言和思维联系在一起的,be动词首先是一个系词和判断谓词,无疑就意味着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哲学认识的深化。

实际上,王太庆先生的那篇文章仅仅是一个开端,它被学界所广泛注意是在这样的讨论无声地进行了几年之后。类似地,读者也能够发现,在同一辑《学人》中还有赵敦华先生的一篇文章,“‘是’、‘在’、‘有’的形而上学之辨”,在这篇文章中,赵敦华先生实际上已经非常清楚地表达了目前最为主流的一个观点,即认为应当根据不同的语境来对be动词的不同哲学意义分别加以理解,“是”、“在”、“有”三种译法各有其合理性,但是,同样地,它被学界认识到也是在几年之后了。

或许,真正代表着这个问题被学界广泛地注意到和认识到,并且开始大量地激发出对同一主题的各种不同观点的争鸣和交锋的,应当是2000年汪子嵩先生和王太庆先生联合署名发表在《复旦学报》上的那篇文章,即“关于‘存在’和‘是’”,这从宋继杰主编的《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一书将这篇文章放在全书的第二篇(第一篇是陈康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所写的《巴曼尼德斯篇》的序言)便可见一斑。在这篇文章中,两位先生坚持了从“是”的角度来理解和翻译西方哲学中的be动词的意见。可能是由于观点提得鲜明而尖锐,因此激发出了大量的或支持或反对或调和的文章,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过近10年的积淀,国内的西方哲学研究界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有了相当的思考和积累,足以在这个问题上展开全面而深入的讨论了。

这样,在两年之后,便有了一个标志性的出版物,这就是2002年由宋继杰主编的《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一书。这本书分上下两卷,搜罗了从9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就Being问题讨论的各类学术文章,文章的数量和篇幅之巨(约50余篇,不下百万字),所涵盖的西方哲学的领域和主题之广,足可见学界在这个问题上讨论的热烈和深入。学者们不是仅仅在讨论西方哲学中的be动词,而是深入到了中国和西方的思想和语言的内部,从比较语言学、比较哲学以及思想史和文化史的角度,对这个问题所涉及的众多思想主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西方哲学中的be动词的讨论看上去是一个非常专门、非常专业的问题,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极具学术和思想综合性的问题,它真的代表着中西思想碰撞近百年来中国学者对西方思想的一次全面的、内在的审视和反思。

人们可能认为,《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一书中的文章已经基本涵盖了国内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全部思考,但是,毋庸置疑,这方面的讨论和研究仍在继续着,这有王路先生在这一主题上的长期思考和著述为证。《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一书中已经收录了王路先生的多篇文章,而在2003年,王路先生又出版了他在这一主题上的一个集中思考的力作——《“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之后,便是针对西方哲学中的一系列经典文献的围绕这一问题的细致的文本解读,用王路先生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等于干点力气活,把文本当中的一些问题找出来”,而这最终就是2011年《读不懂的西方哲学》一书的出版。

2011年3月18日,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召开了一个专题研讨会——“BEING问题研讨会——王路教授新书《读不懂的西方哲学》争鸣”,与会学者30多位,集中了国内西方哲学界在这个问题上有研究的在京的很多学者。会上的讨论气氛之热烈和激烈只有亲临现场的人才能感受到,同时,这也是在这个问题上的各种观点的一次直接的碰撞和交锋。我参与了这次会议,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除非有更新的材料和对整个西方思想史的更为深入、细致的梳理以及对问题的更为全面、综合的思考,否则,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这个问题上恐怕很难再提出更新和更为人所信服的观点了。但是,毫无疑问,这也就意味着国内西方哲学研究的深入,意味着我们能够更好、更深地检视西方的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便产生了围绕这一主题做一个专栏的想法,不仅仅是为了对这次研讨做一个学术上的反映,更是想以此作为对将来学界在这一主题上有更深入研究的一个期待。

这个专栏由王路、王晓朝、谢文郁、宋继杰、聂敏里等五位作者的五篇同Being问题有关的文章构成。有心的读者自然会发现,这五篇文章的观点难免会有碰撞和交锋,但是,学术的繁荣和发展也正是在这种碰撞和交锋之中才能体现和推进。我们唯一希望的就是,这是一次严肃的学术探讨,而学术的生命正在于此!

猜你喜欢

西方哲学学界篇文章
最有思想的句子
国内外学界象雄文明研究述评①
中国西方哲学研究70年
改革开放40年来西方哲学研究的反思
西方哲学史上的争辩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论近年来英语学界的中国电影研究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
团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