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导学策略探讨
2012-12-07方仁富
方仁富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导学策略探讨
方仁富
网络自主学习是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利用形式多样的媒体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网络自主学习导学策略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导向、导法、导疑、导馈四个部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内容和方法上给予指导、帮助和评价,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职;网络自主学习;在线监控;导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磁盘的存储容量大幅度提升,网络教学资源日益丰富。在高职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倡导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目前,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研究网络自主学习导学策略迫在眉睫。本文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监控模式为角度,提出构建在线自主学习平台是网络自主学习的必然选择。
一、网络自主学习的内涵
以美国华盛顿城市大学Zimmerman教授为首的心理学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构了颇具特色的自主学习理论。Zimmerman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为了进一步解释自主学习,Zimmerman还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自主学习的研究框架(见表1)。[1]
通过对Zimmerman自主学习的定义和研究框架的分析,网络自主学习可以从六个维度来理解:1)学习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驱动的自主选择学习、自主参与学习。网络自主学习为有内在需求却不具备参加面对面教学的人群提供了学习机会。2)学习内容,不仅包括书本知识,还包括经验、思想、行为等各种信息,自主学习者能意识到各种信息的存在,并能自主选择、接受信息。网络自主学习的内容更囊括了文本、影视、图像、动画等媒体,自主选择面更广泛。(3)学习方法,是指学习的方法已经熟练达到自动化程度(习惯化)的。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思维模式对不同的知识自主选择并控制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网络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习方法与策略上更具自主选择性。(4)学习计划,能根据学习目标自主确定和调整学习进度,并能自主计划、安排、管理及控制学习时间。网络自主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让学习计划的安排更具备灵活性。(5)学习环境,能对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保持高度敏感和随机应变能力。网络自主学习的社会环境主要表现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小组学习环境,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环境;物质环境主要表现为网络环境,学生能根据学习目标来营造或选择学习环境。(6)学习评价,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网络自主学习很容易建立自动化的反馈平台,让学生能及时了解自身学习状况,实现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
表1 自主学习研究框架
网络自主学习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课堂教学的被动地位转变为用教学媒体主动地、独立地学习,有利于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能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锻炼和提高其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
二、网络自主学习的优势
(一)教学资源丰富,形式多样
随着网络技术的革新,可用于教学的资源日益丰富,不少高校都引进了磁盘阵列等大容量存储,积累了大量的资源,为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提供了技术与内容基础。教学资源可以有图片、视频、声音、文字、动画等多种形式,便于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理解知识点,提高自主学习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网络自主学习具有开放性
网络自主学习的授课对象不受年龄、身份的限制,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自由安排时间,有网络接入的地方就能自主学习。
(三)教师能及时了解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
通过自主学习平台数据,教师能够获取学生在各个单元的学习时间及持续时间。同时,通过网络评测,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方案。
三、网络自主学习导学策略
网络自主学习导学策略的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导向、导法、导疑、导馈,通过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如邮件、博客、论坛等,对学生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给予指导、帮助、反馈和评价,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导向即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教师的导向作用应从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前开始,教师应通过熟悉教材、媒体等,为学生编写自学提纲,以此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自学提纲是教师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的综合体现,是导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工作,优秀的自学提纲可以使教与学达到完美结合。
(二)导法即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自主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借助多种媒体和各种学习资源来拓宽获取知识的渠道,丰富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同时,还要加强对学习小组的指导,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在网络平台中建立各学习单元的讨论板块,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引导可以让问题讨论更有深度,避免讨论偏离主题。
(三)导疑即辅导答疑,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在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疑问和难题,需要得到及时的解答。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疑问,在师生网络交互平台中为学生解疑释惑,开展辅导。在辅导时,教师不应简单地给出答案,而应先问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在其表述的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触类旁通,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另外,教师应将一些共性问题及时整理总结出来,放在网上让学生资源共享。
(四)导馈即引导反馈,及时矫正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还需要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期待与愿望实现的过程,不管成果是对是错,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激励。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评价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从而更快地达到学习目的。就教师而言,他们从学生那里获取反馈信息,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要求,并有效利用反馈信息对导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实行定向调控和程序调控。教师也可以从学生平时的作业质量情况,从教学实践环节等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
四、基于网络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高职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3]
1.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习惯在课堂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特别是高职学生,学习普遍缺乏自主性、目的性,自主学习没有计划。
2.缺乏自主学习动力。很多高职学生认为学习是为获得修课学分的需要,没有投入到教学内容的理解中来,更多的是采用突击式学习,急功近利,短时间内完成本应在持续过程中理解的教学内容。
3.自主学习效率低下。由于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动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容易敷衍了事,对教学内容过目就忘,严重影响了学生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
4.交互性不足。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难以及时获得进一步的讲解,教师也不便于实时掌握学习者在理解新知识时的反应,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二)建立相应的监控模式及导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1.建立网络学习过程监控。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记录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在视频播放过程中,禁止快进,禁止打开多个视频播放窗口,便于管理员与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情况。在视频播放过程中,不定时地弹出简单问题要求学生及时回答,超时则认定为无效。
2.建立网络学习结果监控。网络学习平台在每个视频播放结束以后,进入与该视频相关的问答界面,允许学生再次播放本视频,并在学生回答问题完全正确后,将该视频学时计入学习进度。
3.在网络学习平台中,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学习过程更有目的性。在学生首次进入学习平台进行第一次网络学习前,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同时,所有视频都以视频集的方式构建,学习计划需以视频集的方式添加,保证知识的连贯性与整体性。学习计划中预定学生每个视频的学习时间区段,避免突击式学习。
4.建立师生交互平台。充分利用电子邮件、博客、论坛等形式,让教师对学生学习疑难进行解答。同时,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总结后,可以在论坛上统一讲解,减少交互性不足的缺憾。
5.网络视频学习平台以素质类教学资源为主,以提升学生文化修养、丰富知识面为出发点,内容浅显易懂,减少交互性的负面影响。在网络上建立讨论版块,方便学生间相互交流和探讨,教师也能加入其中,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向。
近年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引进了大容量存储设备,用于辅助教学的视频资料有几万小时之多,包含大量的政治思想教育类、英语学习辅导类、计算机学习辅导以及各类可用于开设素质课程的视频材料。此外,学校还研发搭建了基于网络的视频教学平台,实现无人授课,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选择学习视频,由计算机自动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自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认定,配合教务管理系统,建立完整的选课、学习和成绩认定过程。同时,教学平台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一定程度的监控,把握学生是否完成了教学的预期目标。
[1]杨先林“.计算机数学基础”自主学习导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5(1):53-55,52.
[2]李静.对自主学习中导学模式的探讨[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1(2):9-11.
方仁富,男,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
G712
A 文献标识码:1674-7747(2012)21-0061-03
[责任编辑 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