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排舞创编的要素特征
2012-12-07李遵
李 遵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排舞是一项风靡全球的休闲健身运动。全世界的排舞专家和爱好者都在进行排舞的编创。现在国际排舞协会每周都要推出近10首排舞作品。不同结构、不同舞步、不同难度、不同风格的排舞作品充分体现了创编者的个性特征、时代特征和民族文化。在目前5 000多首排舞作品中,由中国人创编的排舞作品不到4%。为了弥补我国排舞在世界排舞发展中的劣势地位,我国排舞工作者勇敢地挑起了排舞创编的时代重任,然而,成型的排舞作品多数不符合创编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通过对2011年国际排舞协会推出的近1 200首排舞作品进行分析,提出排舞的创编应把构建作品结构放在首位,然后再确定风格要素,舞步要素、舞谱要素,并对这些要素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有利于创编出好的排舞作用。
1 结构要素特征
什么是排舞作品的结构?所谓排舞作品的结构是指排舞作品内部各元素的组织和排列方式,是排舞作品内容寻求形象外化的参体。排舞创编的结构与舞蹈、健美操、啦啦操等有所不同,舞蹈作品的创编是把“软性艺术”放在首位,强调作品思想内涵和舞美的整体效果;健美操、啦啦操则是通过难度动作来表现艺术性,而排舞的创编更强调健身娱乐性和民族性,因此,排舞作品在结构上也与舞蹈、健美操、啦啦操有本质区别。
通过对2011年近1 200首排舞作品的统计分析得出,排舞作品的结构主要表现在舞步组合的方向上和节拍上,经过两个方向或四个方向的不断重复,按照不同的节拍数,形成完整型排舞、组合型排舞或间奏型排舞。所谓完整型排舞就是通过四个方向的变化,不断重复一个固定的舞步组合。这种类型的排舞,多数属于初级水平的排舞。所谓组合型排舞一般由两个、最多不超过三个舞步组合构成,并且每一舞步组合的节拍数不一定相同。舞步组合并不一定按ABC组合的规律循环,也可能是AABCBC、ABCAAC等组合方式,但每一组合的节拍数必须在32拍以上,一般有2个方向的变化。[1]间奏型排舞是为了保持音乐的完整性,在固定的舞步组合外,还有一个或多个节拍数不一定相同的间奏舞步。间奏舞步一般不超过两个八拍。通常,这一类型的排舞在学习时较难记忆,因此多属于中等难度级别的排舞。
在排舞作品的结构要素中,舞步组合的方向变化主要是根据时钟方向来确定的。两个方向变化是指舞步组合结束后,在相反方向又开始重复这一舞步组合,即面向十二点钟的舞步组合结束后,面向六点钟又开始重复这一组合。四个方向变化是指每完成一个舞步组合,又在一个新的方向上开始动作。一般按顺时针十二点、三点、六点、九点的方向变化,也可按逆时针十二点、九点、六点、三点的方向进行变化。排舞作品的结构表现在舞步组合的节拍时,如果排舞的音乐节拍是2/4或4/4拍,那么舞步组合一般由32拍、48拍、64拍组成。如果是3/4拍的音乐,舞步组合则是一般由12×3拍或16×3拍组成。由此可见,排舞作品必须通过舞步组合的不同节拍数、方向变化来呈现排舞的结构特征。如果创编的作品不能较好地反映这两个方面,那么创编出来的作品就不是排舞。[2]
据统计分析,在2011年的排舞作品中,完整型排舞占24%,组合型排舞占35%,间奏型排舞占41%。组合的方向变化上,2个方向变化的排舞作品占43%,4个方向变化的排舞作品占56%;舞步组合节拍数上,32拍的舞步组合占39%,48拍的舞步组合占26%;64拍的舞步组合占35%。由此可见,确定排舞作品的舞步组合节拍数、方向变化是构建排舞作品结构的重要环节。
2 风格要素特征
在认识了排舞作品的结构要素特征后,我们来探讨排舞作品的风格要素特征。排舞风格是指排舞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就排舞作品来说,可以有自己的风格,这是识别和把握不同创编者之间的区别的标志,也是识别和把握不同流派、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区别的标志,同时也是区别于其他类似作品的重要标志。
排舞风格的形成受到多种多样的因素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主观因素是指进入排舞创作过程并作为创作主体出现的创编者的自身条件,笔者将其称为编者风格。主观上来讲,由于创编者各自的个性特征、生活阅历、主观思想、艺术素养、审美情趣、项目理解等的不同,必然会在排舞作品创作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这些主观元素,形成与众不同的创编风格,从而成功地实现创编者与欣赏者的艺术交流。这一风格是创编者创作个性的自然流露和具体表现,因此形成区别于不同艺术风格的排舞的主观条件。
除了主观因素外,排舞风格的形成还要受到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客观因素是指选择的题材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对风格的制约,如音乐风格、舞步风格等对创作的决定性作用,笔者将音乐和舞步风格称为题材风格。音乐是排舞创作的灵魂,因此音乐的风格决定了排舞作品的主体风格。排舞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音色表达主题思想,使其变成了“听”得见的艺术,而音乐则通过排舞诠释变成了“看”得见的艺术。当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适合创编排舞,如果音乐结构复杂、音乐旋律变化缺乏规律那就不适合创编排舞。一般情况下,创编者会选择那些节奏鲜明、欢快奔放的经典音乐进行排舞创作,这种音乐风格更能准确表达排舞作品的“听”和“看”的艺术。由于排舞的主体动作是舞步动作,因此它的风格还体现在舞步的风格上。排舞的舞步风格主要有拉丁式舞步风格、踢踏式舞步风格、东方式舞步风格、波尔卡舞步风格、华尔兹舞步风格、街舞舞步风格、爵士舞步风格和探戈舞步风格。因为下文将具体探讨舞步要素特征,在此对舞步风格就不作过多的讨论。总之,舞步的风格不同,排舞表现形式也不同,创编时需要注意。另一方面,客观因素还指特定的时代历史条件对风格的影响,如时代社会、民族文化等在排舞作品中的必然表现。客观上来说,创编者在创作排舞作品时,必然要受到其所隶属的时代、社会、民族、阶级、文化等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这些客观条件对排舞风格的形成也具有内在的制约作用。如果脱离个人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以及不顾题材等方面的特点而主观任意地追求某种风格,就必然导致矫揉造作,虚假肤浅。
综上所述,排舞作品的风格是创编者对自我品味、现实世界和审美客体的独特而鲜明的表现结果,它是编者风格、题材风格、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的集合体。从排舞作品的民族范围来说,编者风格反映了不同创编者在民族艺术境界上的主观特点,更多地表现为排舞作品的无限丰富性和多样性;题材风格是区别于不同民族文化上的创新特点,更多地表现为排舞作品的存在性和传承性;时代风格则是区别于同一民族不同阶段排舞作品的共同特点,更多表现为排舞作品的相对稳定性和发展的缓慢性;而民族风格则是每个民族在排舞作品上所表现出来的与其他民族的排舞作品相区别的个性特点,更多地表现为排舞作品的阶段性、历史性和变动性的一面。然而,无论时代风格,还是民族风格,归根结底都要由这个时代和民族的创编者的个人风格来体现,同时它们又都受到音乐和舞步题材的制约。所以,题材风格是排舞作品的主体风格,编者风格是排舞风格的核心风格,它们共同构成了排舞作品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的动力源泉。[3]
3 舞步要素特征
排舞是以展现舞步动作为主,对躯干和上肢动作没有特殊要求。排舞运动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大量借助了国标舞、爵士舞、踢踏舞、街舞、拉丁舞等舞步动作,但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主体舞步,主体舞步既可来自对音乐的感受,也可来自曲目的风格。
一般来说,华尔兹风格的排舞作品,舞步跌荡起伏、优雅流畅,表现出温馨而浪漫的情绪,会较多地运用到平衡步、拖步、闪烁步、轴心转,代表作有《美丽的家乡》;踢踏风格的排舞,舞步干净利落,表现出热烈欢快的情绪,会运用到摇摆步、拖步、跺脚步、纺织步、踏车步,代表作有《爱尔兰之魂》;街舞风格的排舞,舞步夸张、爆发力强,表现出活力四射、激情澎湃的情绪,主要选用弹踢腿、踵扭转、曼特律转,代表作有《非我所爱》;伦巴风格的排舞,舞步自由快乐,表现出缠绵妩媚、悠然抒情的情绪,主要选用恰恰步、海岸步、水手步,代表作有《原子波尔卡》;爵士风格的排舞,舞步简单而极具延展感和控制力,表现出热情奔放、魅力无限的情绪,主要选用水手步、摇摆步、弹簧步、轴心转,代表作有《跳起来》;探戈风格的排舞,舞步动静结合、欲进还退,舞曲的旋律弥漫着无尽的深情与忧伤,更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主要选用伦巴盒步、锁步、闪烁步、跺脚,代表作有《安的探戈》。因此,排舞作品创编应体现不同风格的舞步表现形式。[4]
经统计,无论哪种风格的排舞,都会较多地运用到水手步、剪刀步、海岸步、漫波步、摇摆步、恰恰步、三连步、纺织步、爵士盒步、伦巴盒步这十个舞步和曼特律转、轴心转、轴转这三个转体动作。水手步是由2拍和1个&拍构成的由后交叉向旁迈步的舞步动作,常用的有右水手步、左水手步。剪刀步是由2拍和1个&拍构成的动作结束时两脚形成交叉状的舞步动作,常用的有右剪刀步、左剪刀步。海岸步是指由2拍和1个&拍构成的退并前的舞步动作,常用的有右海岸步、左海岸步。漫波步是由2拍和1个&拍构成髋部快速摆动的舞步动作,常用的有右脚向前曼波步、左脚向前曼波步、右脚向后曼波步、左脚向后曼波步、向右曼波步、向左曼波步、交叉曼波步。摇摆步是由2拍构成的两脚重心互换但不移动位置的髋部摆动的舞步动作,常用的有右脚向前摇摆步、左脚向前摇摆步、右脚向后摇摆步、左脚向后摇摆步、向右摇摆步、向左摇摆步。恰恰步是由2拍和1个&拍构成的移动时脚与地面形成摩擦的舞步动作,常用的有右前进恰恰步、左前进恰恰步、右后退恰恰步、左后退恰恰步、向右恰恰步、向左恰恰步。三连步是由3拍构成的右(左)脚开始依次踏步的舞步动作,常用的有前进三连步、后退三连步、1/4三连右转、1/4三连左转、1/2三连右转、1/2三连左转、3/4三连右转、3/4三连左转。纺织步是由4拍构成的两脚由交叉开始向旁迈步的舞步动作,常用的有前纺织步、后纺织步。爵士盒步是由4拍构成的由前交叉开始的舞步动作,常用的有右爵士盒步、左爵士盒步、1/4右转爵士盒步、1/4左转爵士盒步。伦巴盒步是由8拍构成的在地板上形成盒子状的舞步动作,常用的有右伦巴盒步、左伦巴盒步。这十个基本舞步是构成舞步组合的基础,通过不断循环,贯穿于成套动作中。所以说,排舞是通过方向变化来不断重复舞步组合的。[5]
除了基本舞步外,还需要转体动作的连接才能体现排舞的艺术特色。排舞的主要转体动作有曼特律转、轴心转、轴转。曼特律转是由2拍构成的以右(左)脚为轴,经侧点后向后转体的动作,常用的有1/4曼特律右转、1/4曼特律左转、1/2曼特律右转、1/2曼特律左转,曼特律转体使舞步组合轻松实现了两个方向的变化。轴心转是指由2拍构成的以右(左)脚为轴的转动,常用的有1/4右轴心转、1/4左轴心转,轴心转可以使舞步组合进行四个方向的变化。轴转是由4拍构成的右(左)脚重心依次交换的转动,常用的有1/2右轴转、1/2左轴转、1/1右轴转、1/1左轴转,轴转可以快速地改变方向,使排舞作品更具趣味性。排舞作品正是通过这些主体舞步和转体动作来形成自己的编排特色的。
4 舞谱要素特征
什么是舞谱?为什么排舞作品必须写成舞谱?怎样正确记写舞谱?这是很多排舞创编者经常遇到的问题。排舞舞谱是描述和记录舞步动作、学习和交流排舞最重要的工具,全世界的排舞爱好者都是通过舞谱来学习排舞的。虽然舞蹈、健美操、啦啦操也会用到文字记写的方法,但由于内容丰富、不易用语言表达丰富的肢体语言和作品内涵,因而更多的是通过视频进行学习和交流。而简单易学的排舞作品必须用英文记写成舞谱后,才能被全世界的排舞爱好者学习和交流。因此,舞谱记写是否正确、清晰,直接影响到排舞作品的推广。从2010至今的全国比赛中,也呈现了一些精彩的排舞作品,但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记写方法甚至不会用英文记写,最终没有得以向全世界推广。如果学习排舞永远采用“跟我跳”的方法,不看或看不懂舞谱,就不能真正体会排舞运动的魅力。
排舞舞谱的撰写分三个步骤。首先是对作品进行整体描述。通过介绍作品名称、创编者、组合节拍数、方向变化、难度级别、所选音乐的出处等,建立对作品的整体印象。第二是记写主体舞步。主体舞步是指每个八拍或每四个三拍主要完成的舞步动作。主体舞步的记写一定要正确运用排舞术语。如前进恰恰步记写成了前进三连步,虽然它们在动作形式上很相似,都是向前移动的舞步,但在技术特征上却完全不同。前进恰恰步强调移动时脚与地面要形成摩擦;前进三连步则是通过踏步向前移动。第三是逐拍记写舞步。为了更好理解主体舞步,保证舞步完成的正确性,因而需要通过逐拍记写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风格的把握。逐拍记写舞步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中英文不同的表达方式。中文记写舞步是按照身体部位、动作方向、动作方法的顺序编写,而英文则是按照动作方法、身体部位、动作方向的顺序记写。如“左脚向前一步”,英文写成“Step left forward”。二是舞步记写的前后一致性。例左脚向前一步和向前一步用左脚都表示同一意思。如同一个意思在舞谱中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就降低了舞谱的可读性、严谨性。三是舞步和身体动作不要同时记写。记写舞步时如需同时说明手臂、臀部、肩部等部位的动作,一定要分开记写。这样比较清晰,也容易理解。例:左脚前踢,同时头右转,左手手指指向天空。而不能写成并列句,即左脚前踢的同时头右转和左手手指指向天空。舞谱写好后,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寄给stacy@tampabay.rr.com,新的排舞作品就将产生了。
总之,排舞的创编要深入认识创编要素的特征,把握现代人的生活趣向,凝聚编舞者的细心研究和不断实践,才能使所创编的排舞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不创编则不会出新,在排舞这片天地里,只要有“几度春秋勤耕耘”的努力,就会有“月月岁岁绽新花”的收获和喜悦。
[1]古维秋.排舞对我国民族健身舞发展的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0(8).
[2]欧建平.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A·班尼特(英).流行音乐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李遵.排舞运动兴起的四大因素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4).
[5]邓嘉.健身排舞的多元特征及其推广价值[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