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创新发展研究——兼论民间舞蹈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2012-12-07顾曼宁
顾曼宁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作为具有独特健身优势的民间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逐渐走进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在多年的健身舞蹈创编过程中,我们发现,民间舞与全民健身运动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中具有不同的艺术特色,如何让这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现象更加融合、统一,创新发展,对促进全民健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 民间舞蹈简述
所谓民间舞蹈,指的是一种传统的借助于身体的形体造型和有规律、有节奏的运动而表达情感、观念,保存和传播文化的艺术形式,是各族人民群众在长期社会实践中自己创造并广泛流传的舞蹈形式。各民族的民间舞蹈都积淀着本民族不同程度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经济基础等文化现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一般表现为自娱性与表演性、舞蹈性与歌唱性的统一。
2 民间舞蹈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民间舞蹈与体育运动,在其活动形式上,都是以人的身体为载体的身体运动。民间舞蹈与体育运动藉以传达的媒介,与生命藉以存活的媒介是相同的——人的身体。各种身体活动的形式是“动作”、载体是“身体”,形式与载体之间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活动的身体”,便是民间舞蹈和体育得以成立的最起码的要求。因此,无论是民间舞蹈或体育运动,身体都具有绝对优先的本源性地位。
从民间舞蹈活动的形式看,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它是于三度空间中以身体的动作为语言作情感表现的人体的运动表达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所有民间舞蹈动作,都是经过艺术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来源于对人的各种生活或情感动作以及大自然各种运动形态的模拟、变形与加工。舞蹈动作是舞蹈运动最基本的艺术手段,是构成舞蹈的基本单位。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运动。健康通常是指具备该年龄所应有的力量、速度、灵敏和调控能力以及新陈代谢旺盛、体力充沛、智力无障碍、情绪快乐,适应外界能力强、身体没有缺陷与疾病等。[1]比较舞蹈健身和体育健身的异同发现,舞蹈和体育都是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的活动。无论是舞蹈运动形式还是体育运动形式,都是建立在生理、心理科学基础之上的,二者在运动形式上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具有促进人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功能作用。
3 民间舞蹈创新发展的优势
3.1 文化内涵的深厚性
任何一门艺术的形成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民间舞蹈艺术亦是如此。文化作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方式,是民族生存理念与价值取向的反映,它维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和生活。民间舞蹈自身含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色,是一个民族、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舞蹈形式,创造了风格各异的舞蹈文明。民间舞蹈既是人性的自然展现,也是社会生活和艺术升华的结晶。即是说,舞蹈文化是与人类生命最贴近的文化。[2]舞蹈借助了人类手舞足蹈的形式,把想象、观念的东西化为形象性的舞蹈形态,来表达对生命、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形成了带有民族特色、地方色彩、民俗意味,而且得到当地人民认可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所包含和体现的那些民族精神、情趣、风情、民俗等多种因素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在现代社会中,民间舞蹈深厚的文化内蕴的向心引力,是它发展过程中备受青睐的更深层的动因。因此,在民间舞蹈向全民健身发展的过程中,它超越了任何形式的宣传动员,具有独有的文化引力优势。
3.2 参与群体的广泛性
在广泛深入的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中,民间舞蹈由于它兼具社交、娱乐、体育锻炼及竞技表演等多种社会功能,作为一项全身性的有氧运动,以其动作优美、协调、丰富的趣味性和直接强烈的娱乐性以及锻炼身体的全面性的一种时尚的健身方式逐步为大众所接受,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据一项对健身舞蹈开展情况的调查表明:62.7%的人是为了健身;16.75%的人是为了娱乐。[3]而在城镇广大居民对于秧歌和交谊舞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并且在各地都比较流行。这证明民间舞蹈作为一种美的艺术形式,已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喜爱和接受。这是因为,民间舞蹈作为一种健身手段不受社会阶层、职业、性别和年龄的限制,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各类社会群体的需要。尤其是一些新兴的舞蹈项目,如健美操、街舞等,更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3.3 活动环境的广适性
民间舞蹈是在社会经济相对不发达的环境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较强的原生态特征。这种原生态特征,使其具有对活动环境条件的广泛适应性。即使在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民间舞蹈仍然保持了它的原生态特征,不受场地器材限制,便于大众健身舞蹈的开展。其中,如秧歌、社交舞、健身舞对于活动的场地和设施要求不高,在露天空地就能进行。在被调查的舞蹈健身参与者中,有63.0%的人在露天广场,20%的人在公园。[3]民间舞蹈健身活动的群众自发性强、地点容易设定、对健身设施要求不高,便于组织和开展。并且,这些群众自发组织的舞蹈健身点多且在社区附近,便于更多人参与。因此,民间舞蹈较之于现代体育运动,更具有简便易行的优势。
3.4 消费水平的低端性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人们的体育健身娱乐消费有了较大的增长。但对于全民健身对象的普通居民来说,体育健身消费仍处于较低端的水平。因此,在健身项目的选择上,费用低廉的健身项目成为他们的主要选择。而民间舞蹈消费低,更适合广大普通居民,尤其是工薪阶层,利于在较大的范围内开展。而且都是自发组织,以健身为主,技术要求不高,一般不需要支付门票费、路费和服装费等。除部分健身者交纳所谓的“学费”外,而大部分参与者基本上不需要任何消费。因此,民间舞蹈作为一种健身手段是适合于广大普通居民的,这有利于民间舞蹈健身在较大的范围进行大力推广与普及。
4 民间舞蹈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对民间舞蹈的“全民性”认识不足
提起全民健身,人们潜意识地想到的是体育运动。自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以来,“体育健身”就成为广大群众的传统认识,似乎只有体育才是增强身体健康的唯一途径。即使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也是以在全民中实施体育健身为其基本的宗旨的。因此,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人们极少关注体育以外的其它健身形式。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民间舞蹈及其他舞蹈形式当成一种艺术,总是从艺术审美和艺术欣赏的角度进行研究,从而忽视了舞蹈艺术作为人体运动形式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功能和价值。同时,对民间舞蹈也没有像体育运动那样的制度性安排,使其发展也不像体育运动那样的普及。尽管这些年来,人们对民间舞蹈(包括其他舞蹈)的健身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并积极地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加以推广,但仍然缺乏其“全民性”。
4.2 对民间舞蹈缺乏有力的组织与科学的指导
民间舞蹈具有很好的健身作用,但是怎样才能实现最佳的健身效果,让其在全民健身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人们在健身时最关注的问题。从现实的情况看,对民间舞蹈参与全民健身还缺乏有力的组织与科学的指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以来,培养了大批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们在全民健身运动实施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全民健身点的指导者中大多数人都不懂得舞蹈知识或掌握舞蹈技能的人。所以,群众在开展舞蹈健身活动时缺少可以把握的锻炼标准和进行科学的指导,这也必将影响舞蹈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作用的充分发挥和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有关民间舞蹈健身的研究还处于边缘化状态。民间民族舞蹈的研究者较多是从舞蹈艺术审美的角度进行研究;而社会体育的研究者则较多地是从体育活动的角度进行研究。因此,从民间舞蹈健身与全民体育健身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的研究成果较少,使得民间舞蹈作为一项全民性的健身形式而缺乏科学的指导。总之,由于对民间舞蹈参与全民健身缺乏有力的组织与科学的指导,使民间舞蹈参与全民健身表现出较大的自发性与盲目性。
4.3 民间舞蹈艺术与体育运动之间缺乏融合创新
正是由于民间舞蹈与体育运动都是由人体活动而产生的文化现象,都有增强人的体质的作用;也正是由于二者的碰撞,产生了体育舞蹈。也就是说,出现了一种具有矛盾特殊性的融合,其融合的关键因素是“抒情因素”和“运动因素”。一个是某些体育运动的比赛项目,融入了抒情因素;一个是人们把舞蹈引伸为健身体育活动。但是,体育运动不是抒情文化;舞蹈不是比较人体体能的体育运动,这两种文化现象的根本内涵特质是有区别的。然而,在舞蹈界和体育界,对舞蹈艺术与体育运动的联系与区别还缺乏统一的认识。由于认识上的差异,使得民间舞蹈在向全民健身发展过程中与体育运动还缺乏融合创新,尤其是在民间舞蹈编创上对健身元素重视不够。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了民间舞蹈健身功能的发挥,同时也影响了民间舞蹈自身更好地健康发展。
4.4 对民间舞蹈的宣传力度不够
民间舞蹈除了正常的媒体宣传外,就是活动本身的宣传,而开展舞蹈活动就是对自身的直接宣传。从现在的实际情况看,民间舞蹈缺乏包装,忽略了民间舞蹈开展的质量,尤其是民间舞蹈的直接管理部门,不经意地发生了宣传不重视的行为。对民间舞蹈宣传不够,造成了人们对民间舞蹈的不了解、认识不足,进而参与民间舞蹈健身意识不强,影响了民间舞蹈对全民健身作用的发挥。
5 民间舞蹈创新发展的对策
5.1 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提高对民间舞蹈作用的认识
民间舞蹈,顾名思义,来自于民间,与广大民众密切相关。观赏也好参与也罢,一旦失去了广大民众,也就失去了它自身存在的根基与理由。它能吸引广大民众观赏并参与的最大吸引力就是它自身的娱乐性与健身性。这是民间舞蹈的最大特色。广大民众在完全自觉自愿的前提下参与民间舞蹈活动,首先是为了追求快乐,其次是为了健身健美和接受美感训练等等。因此,在全民健身运动的推进过程中,民间舞蹈组织及其专业人员、全民健身运动的体育组织及其指导人员,都必须提高对民间舞蹈参与全民健身的直接性、群众性和易行性的认识,把民间舞蹈纳入全民健身运动的范围,提高民间舞蹈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从而发挥民间舞蹈在全民健身中的积极作用。
5.2 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强化民间舞蹈的健身作用
在我国,全民健身工作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度供给是政府的职责和优势所在。因此,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如在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时,将民间舞蹈的健身服务纳入其体系管理。当前,推进民间舞蹈向全民体育健身的创新发展,必须坚决废除不合时宜的各种政策制度,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体制与机制,强化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为民间舞蹈向全民健身的创新发展创造条件。为此应从以下进行:一是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利益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做好推进工作,培养民间舞蹈长期发展的基础;二是要充分考虑民间舞蹈创新发展中的各个环节对创新成果利益的享有,在相关法律和管理制度的框架下,建立合理的利益驱动机制;三是协调政府文化、体育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共同繁荣的新格局。
5.3 发挥舞蹈和体育社团组织的优势与专业人才的力量
提高民间舞蹈参与全民健身的有效性,必须充分发挥社团组织优势与专业人才力量。在我国的社会结构中,量大面广的各级各类舞蹈社团和体育社团组织,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着不同于行政组织的制度优势、群众优势和活动优势。为此,应当进一步加强对舞蹈社团和体育社团组织的培育和扶持,支持社团组织依法依规参与全民健身服务。同时,我国的民间舞蹈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以民间舞蹈教师、编创人员和爱好者所组成的专业人才,加之数量众多的体育专业人才,构成了一个具有较高专业优势的人才队伍。因此,在推进民间舞蹈向全民健身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这些专业人才在开展民间舞蹈培训、健身指导、志愿服务等工作中的作用。拓宽舞蹈社团和体育社团组织以及舞蹈与体育专业人才的合作渠道,形成合力,不断提高舞蹈参与全民健身的有效性。
5.4 搭建促进民间舞蹈在全民健身中的平台
在推动民间舞蹈向全民健身发展的过程中,应通过平台建设,消除民间舞蹈与健身体育之间的隔膜,促进民间舞蹈与健身体育的合作,达到共荣双赢。因此,应搭建三个平台。即:一是搭建展示平台,在全民健身竞赛和舞蹈竞赛中为民间舞蹈提供更多的机会,以吸引受众对民间舞蹈的关注。二是搭建合作平台,民间舞蹈和健身体育应充分发挥各自的独特优势,采取舞体牵手,建立合作机制。三是搭建交流服务平台,采取多种灵活方式,在民间舞蹈与健身体育之间架起沟通桥梁,为民间舞蹈与健身体育在人员互助、学术交流、信息互通等方面提供服务。
5.5 加强民间舞蹈在全民健身创新发展中的文化环境建设
加强民间舞蹈向全民健身创新发展文化环境建设,主要是指在民间舞蹈向全民健身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的舆论引导。为此,需要民间舞蹈的专业工作者以及体育新闻工作者具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及其丰富的专业与科学知识,积极营造有利于民间舞蹈参与全民健身的环境氛围。需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对本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宣传,从文化内涵上引导对民间舞蹈的认识和关注;二是要根据各类不同人群的特点,宣传报道民间舞蹈的强身健体原理和及相关的知识,从科学健身上引导人民大众积极参与民间舞蹈健身活动;三是对民间舞蹈健身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在全社会为民间舞蹈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综上所述,在我国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过程中,民间舞参与全民健身正成为一种新发展趋势,而只有通过民间舞本身与健身运动不断的融合发展,以其创新多变的艺术形式顺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再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体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更加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才能有力的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1]黄银华,余涛.民族传统舞蹈与全民健身运动[J].体育成人教育,2003,19(2).
[2]陈鸿.论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内涵[J].艺术教育,2006(3).
[3]颜美,吴薇.绵阳市社区健身舞蹈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神州,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