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生新闻报道为什么受欢迎
2012-12-04谷胜亮
谷胜亮
[关键词]民生新闻;报道;受欢迎
民生新闻在继承“民生、民本”价值理念同时,提升新闻“公共价值本位”,日渐突破发展前期的浅薄性和表象性,引入公共新闻理念和深度报道,注重社会责任和主流价值观导向。围绕“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分配”五大民生领域的攻坚改革进行报道,从民生问题入手,将日常现象上升到公共价值层面,把握国计与民生的关联点,构建公共话语平台。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医疗改革、养老保险、城市开发强拆、住房保障、中小学校车等问题的高度关注都体现了民生新闻公民意识的上升。
几年来,鹤岗地方电视台的“百姓百事”栏目,深受观众的欢迎,收视率比较高。现细分析其受欢迎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不能忽略:
一、它的定位恰到好处
区域性电视栏目是区域性电视媒体采访、制作、播出的栏目。所谓区域性电视媒体是相对全域覆盖的卫星电视媒体而言,主要包括省级电视媒体、地市级电视媒体、县级电视媒体。区域性电视媒体位于媒体生态的低端,在当前的体制框架下,行政级别越低的区域性媒体,其市场范围越小生存发展的压力越大,因而定位的选择越重要。
“百姓百事”就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它之所以受欢迎,更重要的是题材来源于普通百姓,“故事”就在群众身边。节目定位于新闻栏目,主题定位于普通百姓的生活,服务于群众。在采访中,坚持“三贴近”的原则,以群众的生活为出发点,以群众的意志为主旋律。关心群众的疾苦,反映群众呼声,对群众敏感、热点的话题进行深入的报道。解剖事理,切中要害,敢于直言,坚持真理,以真实的情感进行描述。所以使观众倍感亲切、生动。
二、它的取材空间广阔
在当今的现代化社会里,由于高楼的不断增多,各种精神压力的不断增大等不利因素影响,阻碍了人际交往。人们因此更渴望交流,渴望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境况的人们,他们是如何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另外,群众遇到高兴的事、新鲜的事、不好理解的事、困难的事;要展示自我、宣传好人好事、能人奇事;要寻求支持,解决问题。“百姓百事”则补充了这一块的不足,它利用电视直观、声画并茂的特点,用最真实、细致的镜头展现普通人的生活、情感,用最自然、平实的语言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给人以质朴的真情实感。记者常有一个共同的苦恼:上新栏目,开头都干地比较不错,可到后来选题却成了大问题,越来越不好干。而“百姓百事”却没有这些难处,“老百姓是那无边的海”,取材空间广阔。广泛的题材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节目的质量,而且还使它的每一期节目都有了新的概念、新的感觉。如:被采访的“主角”多数是“小人物”,但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所以没有雷同之感。他们有的新奇、有的有趣、有的充满真情、有的充满活力,令人百看不厌。
三、它意识的接近性和内容的平民化
传播学研究表明:“受众最关心的莫过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百姓百事”之所以受欢迎,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地区特色上下了功夫,节目针对各地区群众关心的问题做了文章,尽量在意识上接近群众,同时加以一些理性的引导,使观众得到高层次的享受。平民化的内容虽然看起来没那么轰轰烈烈,但它耐人寻味。平民化不仅仅是带来感观的刺激,更重要的是启发人们对理性的思考。这就使它的品位远远在有些“新闻”之上,也就难怪那一个个“小人物”为什么让人牵肠挂肚。平民意识将“百姓百事”的编导、观众以及采访对象归属于平民这个群体,每一个传者、受者都不是高高在上的贵族,而是“平民”中的一员。共同的经历、共同的情感、共同的价值判断将人纳入“老百姓”之中,使之成为其中的一员。“同样的感受给我们带来了同样的渴望”。“百姓百事”为老百姓提供了展示平民生活和平民感情的场所,使观众有意识地接受老百姓的“生活” 使社会更和谐、更充满人情味、更充满平民赖以生存的生活哲理。我们同时把镜头对准群众的真实生活,帮助群众解决大量的生活问题。如:在冬季设置的“取暖曝光专栏”我们接到群众的“热线”后,立即派专人专车,赶赴现场,不带目的,绝不收兵。为此,为台里赢得了收视率,同时,也赢得了荣誉。锦旗和感谢信纷至沓来。
四、它的拍摄方式过程化语言平民化
“过程”的表现顾名思义,就是要求报道者手中的摄像机要像“目击者”、“参与者”一样,记录下场面运动的连续过程。取材方式的过程化符合当代纪实美学的原则,也是“百姓故事”表现手段之一。新闻节目的魅力在于其结果的不可预知性,如果带着某种主题去拍摄,其结果往往表现的不是被拍摄的对象,而是自己,即不可避免地把拍摄对象当成自己的主观符合。捕捉有意味的“过程”比简单地陈述一个“终点”往往要难办得多,它除了需要取材者的自觉意识和现场智慧,还需要大量的调查和挖掘。
采用了过程的跟拍,使观众如身临其境,让观众的参与心理,在事件发展的自然流程中得到一定的满足,并从朴实的过程记录中获得一种享受。这正是揭示“过程”所折射的纪实美,也是大多数人所具有的共同的审美意识的体现,是观众欢迎“百姓百事”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闻报道形式因内容而定,而同样的内容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作为普通群众,他们希望新闻报道的内容形式语言等诸多方面都贴近他们的生活。既然在形式上能让群众喜闻乐见,那么,在语言上更要通俗易懂,要有地方的特点,让人感到亲切自然。特别是同期声的大量使用,更让人感到真实、可信、感人。也显示出对生活和观众的尊重。
在“百姓百事”节目创办以来,先后收到各界群众送来的锦旗30余面,各类表扬信几十封,得到了地方市委、市政府和各个企事业单位的认可。总之,只要大胆实践、努力学习、勇于创新,“百姓百事”的前景会更好,更受观众的青睐。□
(编辑/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