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选择素、炎症反应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2012-12-04易剑明黄怡罗立鲁祖建杨礼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8期
关键词:介素血尿酸白细胞

易剑明 黄怡 罗立 鲁祖建 杨礼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社会压力的增加,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发展成危害公众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1]。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反应与免疫机制在机体动脉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炎症反应的发生往往早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可能是冠脉综合征的致病因素之一[2]。P-选择素是一种黏附分子,选择素家族的一员,主要位于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膜上,常参与血管局部的炎症反应,在动脉硬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3]。为了了解P-选择素、炎症反应因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探讨P-选择素、炎症反应因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笔者所在医院选取2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4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20例正常人群,检测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6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2例,年龄41~73岁,平均(59.5±12.6)岁,其中男43例,女25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符合ISFC/WHO公布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均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典型病例且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排除患有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内膜炎等心脏疾病,肿瘤和自身免疫病的患者。所有患者近期均未使用过任何抗炎药物和手术。对照组人群,年龄43~72岁,平均(58.7±11.4)岁,其中男13例,女7例。所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列为观察组,共计68例,正常人群2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教育程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次日清晨抽取2 ml空腹静脉血,C反应蛋白采用散射比浊法在BN Prospec特定蛋白分析仪(德国DADE BEHRING生产)上进行测定,P-选择素和白细胞介素-6均采用ELISA法进行测定,试剂盒为上海森雄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所有患者均使用飞利浦V-500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按照标准的Judkins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采用常规多体位投照。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F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各临床指标比较 所有患者各临床指标比较结果见表1,观察组C反应蛋白、P-选择素、血尿酸、白细胞介素-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所有患者各临床指标比较

表2 所有患者C反应蛋白、P-选择素、白细胞介素-6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

2.2 所有患者C反应蛋白、P-选择素、白细胞介素-6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 所有患者C反应蛋白、P-选择素、白细胞介素-6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见表2,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C反应蛋白、P-选择素、血尿酸、白细胞介素-6浓度越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众所周知,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当高[4]。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其作用机理为机体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后,会继发一定程度的闭塞性血栓的发生,其发病迅猛,病情进展迅速,如不能及时诊治,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近年来,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有研究表明,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学机制直接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

在机体炎症反应发生过程中,炎症因子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C反应蛋白、P-选择素、血尿酸、白细胞介素-6这类典型标记物的变化。C反应蛋白是机体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正常情况下,机体内含量极低,一旦发生炎症反应,其含量可以迅猛增长1000多倍。P-选择素是黏附分子选择素家族的一员,主要分为可溶性P-选择素和跨膜P-选择两种。可溶性P-选择素是机体血小板的典型功能标记物,其与血小板的活化和黏附紧密相关,在白细胞与血小板和内皮细胞黏附过程中,机体会引起一系列的炎症反应中,可溶性P-选择素起着关键作用,可以反映整个机体P-选择素的分泌情况。血尿酸浓度过高,就会引发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会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体内每日生产的尿酸总量远远大于其自身的排泄量,使得局部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出血尿酸浓度增高的趋势。白细胞介素-6源于一种活化的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可以促使机体肝细胞加速生产急性期反应蛋白,与C反应蛋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白细胞介素-6是炎症细胞分化的主要调节因子之一,不仅可以激活机体的巨噬细胞分化,刺激黏附分子和其他细胞因子的表达,还可以加强机体的炎症反应,引发血管内斑块的破裂。

本次研究也表明,观察组C反应蛋白、P-选择素、血尿酸、白细胞介素-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C反应蛋白、P-选择素、血尿酸、白细胞介素-6浓度越高。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机体内会产生一系列的细胞因子,这些因子间相互作用,可以作为监测病情发展的重要标记物。综上所述,P-选择素参与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炎症反应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监测C反应蛋白、P-选择素、血尿酸、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及时准确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1]陈焕芹,常静,杨秩文.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率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5-6.

[2]程翔,廖玉华.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5):475-476.

[3]江大建,刘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与sP-选择素相关性研究[J].山东医药,2006,46(13):35-36.

[4]王晓红,赵淑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纤溶活性及炎症指标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5):453-454.

猜你喜欢

介素血尿酸白细胞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白细胞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