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影响分析

2012-12-04王勇银剑斌陶林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8期
关键词:罗非罗非班冠脉

王勇 银剑斌 陶林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重建冠脉灌注的有效手段。急性心梗时冠状动脉富含血栓,介入操作可能会引起血栓脱落和远端微循环栓塞,导致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替罗非班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可以减少血栓负荷,防止继发远端微循环栓塞,有利于冠脉支架术后恢复血流和心肌组织水平灌注[1]。本研究通过对29例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支架手术者术后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选择标准为所有患者均在症状发生12 h内入院,确诊并经冠脉造影明确梗死血管;无明显出血倾向及出血史;无介入手术禁忌证;无消化道溃疡,肝肾功能正常;无血小板减少(<10×109/L);血压≤180/110 mm Hg。所有患者中左前旋支梗死42例,左回旋支梗死5例,右冠状动脉梗死11例;病变血管数1支38例,2支14例,3支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9例,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37~72岁(平均56.2岁);对照组29例,其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40~73岁(平均57.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发病时间、梗死部位及病变血管数目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以西门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行冠脉造影,经右侧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置鞘,常规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支架为非药物涂层支架(≤25 mm)。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静脉滴注肝素600~1000 U/h,连续24 h,之后改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 U/次,2次/d,持续1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00 mg/次,1次/d,2月后减量为100 mg/次,1次/d;口服氯吡格雷(商品名:波立维,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75 mg/次,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商品名:欣维宁,浙江颖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0.15μg/(kg·min)静脉滴注24~36 h。

1.3 疗效评价 两组患者均于术后检查疗效。PCI术成功的标准为残余狭窄<10%。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 h后检查血小板聚集率(%)。治疗后随访6个月,对于心绞痛反复发作者,复查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观察有无冠状动脉再狭窄。再狭窄的标准为介入治疗成功的靶血管管腔直径狭窄>50%,比较两组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 两组PCI术植入支架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检查残余狭窄均<10%,成功率为100%。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为(29.5±1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6±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比较

2.2 两组PCI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PCI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2例,对照组为8例,观察组再狭窄率为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PCI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是治疗AMI的有效手段之一,可尽早、迅速、持久地开放IRA,重建冠脉循环,挽救濒死心肌,改善近期及远期预后[2]。但由于血管弹性收缩、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增加、微血栓形成等,使得PCI术后可能发生冠状动脉再狭窄,严重影响了疗效[3]。

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关键是抑制微血栓的形成[4]。替罗非班是一种选择性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药,可以作用于血小板聚集的共同通路,从而阻断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抑制微血栓形成。此外,替罗非班还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5]。本研究通过对29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影响。研究显示,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未应用替罗非班治疗者(P<0.01)。此外,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为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6%(P<0.05)。说明替罗非班可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并显著减少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替罗非班能有效地减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瑞建,陈玉国,张运,等.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诊冠脉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再灌注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3):207-211.

[2]张学军,高鹏.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23(8):19-20.

[3]任刚.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率的影响[J].临床与药物,2011,18(3):48-52.

[4]闫华,宋玉新.替罗非班对糖尿病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支架再狭窄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27(7):520-521.

[5]唐强.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TIMI血流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8,14(2):97-99.

猜你喜欢

罗非罗非班冠脉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群策群力!罗非鱼产业上下游积极扩大内销市场,今年将迎来多重利好消息(附2019罗非购苗指南)
COX-2特异性抑制剂罗非昔布对阿尔茨海默病Aβ沉积的影响
替罗非班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及诊治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