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以湖南理工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为例*

2012-12-04彭十一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2年3期
关键词:实践性人力资源管理

● 彭十一

■责编 岳晋闽 Tel:010-68345891 E-mail:hrdyjm@sina.cn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变化,一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训练,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认可。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性教学对提高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对学生来说,实践性教学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实践动手能力,满足就业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教师而言,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改变单一的授课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较短,至今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和实践性教学内容体系。由于校内、校外实训教学条件缺乏,实践教学内容设计难度很大,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教学环节仍然是许多高校人力资源专业教学中较为突出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因此,如何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工作中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涉及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领域的现代新兴管理学科,具有高度实践性和专业的综合性。该专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实践性非常强,要求我们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重视实践环节的训练,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以企业实际应用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中心,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成为我们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

湖南理工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2000年开始招生,2006年被确定为湖南省省级重点专业,2007年被确定为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相对于湖南省乃至全国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地方高等院校而言,我院开设并重点建设的时间较早,本专业建设现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初步形成了基于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特色,在全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科学研究中有着较大影响。

本专业在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过程中,按照“宽基础、多方向、重实践”的专业发展定位和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专业发展要求,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优化专业师资队伍结构,积极探索和建构一套完整的适应本专业人才发展需要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现代化教学手段硬件设施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注重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创新,强调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敏锐的市场观察能力、严密的组织策划能力、熟练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培养思想素质与文化素质协调、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具有扎实理论知识与较强实际管理能力和就业生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为使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多层次、开放立体式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落到实处,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构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平台

一是建设模拟实验教学平台。为配合该专业教学,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这些年我们先后投入经费近300万,购置了200台计算机,并配备ERP和ERP沙盘、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绩效管理、工作分析、薪酬管理、人事测评等教学软件,建成了设施比较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践教学平台。相关课程都能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和模拟操作,通过上机实践与模拟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与甄选、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薪酬设计等专业问题能力。

二是建立校企之间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平台。一方面,便于教师对企业的接触、交流与调研,更直接地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把企业的案例和实际问题带到科研和课堂实践教学中来,在丰富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教师自身实践性教学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深入企业参观、考察、调研与交流合作,针对企业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如企业组织架构与工作分析问题、企业薪酬制度问题、企业员工培训问题等提出解决方案,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对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构建多层次、开放立体式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本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可归纳为实训、实验、实习、毕业论文及其它五大模块,其体系结构如下表所示,所有环节均在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考核教学大纲中做了时间和内容上的相应规定。表1以实习和实验为例,来说明在实际中是怎样操作的。

由该表可知:认知实习作为第二学年教学计划确定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旨在学生上专业课的同时,通过深入社会和企业调查、参观典型企业等形式,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和工作岗位的感性认识,对本专业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专业学习和培养目标的理解。

专业见习是在学生基本完成了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部分核心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入到企业特定专业岗位一线,由岗位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在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与培训、绩效考核、薪酬制度设计、劳动争议处理与劳动关系管理等方面,按照科学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应用,实现单一知识与系统知识的结合,实现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虚心好学、认真踏实、吃苦耐劳、刻苦钻研、团结协作的良好工作作风。

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训练,也是顺利完成毕业环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深入企业实际,适应角色转换,利用实习所提供的岗前培训和学习机会,全面参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掌握现行企业管理的实务操作及技能,获得企业管理业务的理解和运作体验,以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初步形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验和实训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验和实训实践性教学体系划分为四个层次实验,即基础性实验、专业特色实验、创新实验和创业实验,它们一起构成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横座标。其中基础性实验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该达到的最基本要求,包括认知性或演示性实验、验证性或模拟性实验、应用性实验;专业特色实验是指不同学校根据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理解和确定的专业特色,来设置的实验,以模拟性实验为主;创新实验是指根据教师科研任务或者根据学生自己提出的科研设想在实验室中进行开发和研究;创业实验是以商业计划为教学目标进行的训练和活动,是培养学生主动性和自觉性的实验,是实践教学的高级层次(见图1)。

模块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学时(或周数) 安排学期形式集中 其他实习1周 √ √ 三专业见习 18周 √ 五毕业实习 12周 √ 八认知实习ERP沙盘模拟必修实训32 √ 六招聘与甑选 40 √ 六培训与开发 40 √ 六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 16 √ 七WordExcel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4 √ 七4 √ 三市场营销学 6 √ 六财务管理 6 √ 六运营管理 6 √ 四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8 √ 四工作分析 16 √ 六绩效管理 16 √ 七薪酬管理 16 √ 七劳动法与劳动争议处理 16 √ 四论文必修组织行为学实验必修设计 毕业论文 10周 √ 七(后7周)八(后2周)学科考赛普通话等级证书 必修全国(省)计算机等级证书(一级)BEC商务英语证书微软办公软件证书等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ERP沙盘模拟大赛大学生职业规划、创业大赛选修科技创新出版著作学术报告讲座活动学生创新科研项目参与教师项目或横向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选修各级各类学生活动的组织管理社会实践暑假校外勤工俭学活动校外社会调查自主创业暑假三下乡活动选修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职业技能培训师资格证书职业规划师执业资格证书GCDF(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其他活动 入学教育与军训 必修 2周 √ 一表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选修

在教学内容上,可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验和实训实践教学实验分为课程教学实验和综合性教学实验,它们构成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纵座标。其中课程实验是根据课程内容和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进行的实验,主要包括认知性或演示性实验、验证性或模拟性实验、应用性实验,一般安排在课堂教学期间,与课程同步进行,由任课教师组织实施。不同学校还可以根据每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确定其作为基础性实验的层次重点的性质,如侧重认知,或侧重模拟,或侧重设计。综合性实验是专业课教学达到一定阶段对知识的综合理解、运用及创新,综合性实验主要用于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综合应用性,用于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用于调动学生的创造力。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必修的综合性实验、选修性实验和自主性实验。它主要包括实际管理(或案例分析)型实验及毕业设计(专业实习)。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综合性实验可以与课程实验相结合,如果条件具备最好以专业教学实习的形式,独立开设综合性实验。如学生的中期实习或毕业设计就是典型的综合性实验,其中所涉及到的创新实验或创业计划应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

3.拓宽和丰富课堂实践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案例,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推行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要能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小组方案设计中的资料查找、收集和分析应用能力,团队协作与组织能力,写作能力;在讨论和论辩中的语言表达、应变和沟通说服能力。另一方面,鼓励教师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要求教师结合书本上的知识创设具有可操控和互动性的情景,如在员工招聘、培训、工作分析、劳资纠纷处理等方面都可以进行较好的情景创设,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角色分配。通过学生全过程的参与,使他们认识到作为专业管理人员自身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和专业技能,并在活动中充分发掘和培养这些能力。如观察、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组织、规划和协调能力、写作能力等。

4.规范和加强专业实验实训

我们明确规定了各相关专业课程的实验和实训教学内容和时间。一些技能性较强课程,如员工招聘与甄选、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WordExcel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等课程全部采取以实训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实施中,要突出如下几个重点环节:一是建立“三双”教学模式,即“双纲”(理论、实验大纲)、“双线”(理论、实践主线)、“双基地”(校内、校外);二是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加强对实习过程的管理,加强对实习结果的考核和总结工作。三是加强实习管理,对集中实习的派有专业指导老师,分散实习的也有严格的检查与协调制度。

为了有效实施实习体系,我们积极开展学生实习基地建设,除了在沿海地区和其他省份建立了14个实习基地外,还在岳阳市内建立了6个实习基地。岳阳市内的实习基地都是岳阳管理较规范的大中型企业,具有满足学生学习所必须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基地的实习指导老师也是实习单位的业务骨干,每年市内实习基地能同时容纳约40人实习。我们注重对学生安排参观、专业见习、课程实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此外,结合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通过这些活动调动了学生认识社会的积极性,提高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王家合、钟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探索》,载《管理观察》,2008年第8期。

2.缪雄:《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载《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第1期。

3.周元福:《高等学校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措施》,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 4 期。

猜你喜欢

实践性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学导行”实践性德育路径探幽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刍议音乐“新课标”的“实践性”观点及其应用
探究性教与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实践性研究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