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品词—OVER在短语动词中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2012-12-02文卫霞

外语与翻译 2012年1期
关键词:多义义项小品

文卫霞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云南 昆明650106)

小品词—OVER在短语动词中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文卫霞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云南 昆明650106)

传统习惯认为,英语短语动词中的小品词与习语中的介词和副词一样其语义具有不可分析性。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小品词over的语义进行认知分析,发现其语义具有可分析性。可以通过意象图式来展现over的基本空间义,再通过隐喻来推断其引申义。从认知角度分析小品词,为理解和运用短语动词提供了新的思路。

小品词OVER;意象图式;认知分析

英语短语动词(the phrasal verb),又称动词小品词结构。短语动词既是短语,又是动词。它是短语,因为它包含两个或更多的单词;它也是动词,因为无论从语义还是语法功能来看,它都具有动词的特征。短语动词由动态动词加上小品词(particles)构成,有三种构成法:1.动词+副词,如:get up;2.动词+介词,如:get on;3.动词 +副词 +介词,如:get away from。短语动词表达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动词概念。构成短语动词的动态动词和小品词虽然为数不多,但他们短小精悍,能量巨大,在当代英语中被频繁使用[1]。

由于小品词包括介词和副词,能和动词一起搭配构成短语动词的小品词可以是介词也可以是副词,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定义,介词多用于名词或代词前,表示处所、位置、时间、方法等。如 in、from、to、out of、on behalf of等。副词是对动词、形容词、短语或另一副词增加地点、时间、环境、方式、原因、程度等信息的词,副词一般用来是用来说明动作性质或状态的特征的词。能和基本动词一起构成短语动词的小品词共有48个。本文依据意象图式、Lakoff的隐喻等理论来探讨over的核心图式及语义范畴围绕原型意义向外拓展的过程。

一、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Image Schema)

物象与背景是人们观察身边事物的出发点,也是人们辨别位置关系的立足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讲,人们之所以看见事物是由于物象通过背景在人们意象中的感知突显,如:人们看见墙壁上有幅画,是由于物象“画”从背景“墙壁”中突显出来的缘故,因而人们说“墙壁上有幅画”,而不说“画下面有墙”。可见这里物象与背景的关系是一种位置关系。Talmy(1978:627-649)[2]认为位置关系有助于人们对物象的自然选择。Ungerer(2001:160)[3]也认为表示位置关系的介词可以被理解为物象与背景的关系,物象和背景能够用来解释像介词等方位性语言表达现象,这已经引起认知语言学家的关注。

动标(Trajector)、静标(Landmark)与路径(Path)是对介词语义进行认知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意象图式呈现出认知语言学中介词语义的理解过程,它不是一个抽象的语义学原则,而应当被理解为比具体范畴和抽象原则更简单的心目中的情景。

二、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

隐喻是通过对某一事物的理解和体验来理解和体验另一事物,是人类概念系统的最本质特点,是人类认知、思维、经历、言语和行为的基础,它的最主要特点是“系统性、概括性和生成性”[4]。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认知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认知和创造着新事物,事物范畴不断扩大。当人的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发展出了具有想象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或称为抽象思维,运用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具体的经验去理解与该经验相类似的抽象事物,这样就形成了隐喻概念,正如Lakoff(1993:208)[5]所说,隐喻是我们将输入的表征与我们记忆中保存的先前经验的表征进行对比的不间断的过程。人们借助于隐喻,利用事物间的相关性,将基本义(中心义项)从空间域投射到抽象域,从而使词义得以拓展或引申。

隐喻化是一词多义发生和发展的理据,研究发现,隐喻性思维的普遍性决定一词多义的普遍性,隐喻引发一词多义的本质是隐喻表达式的题域与体域之间的属性相似,方式是以实喻虚,路径是自由的且以交叉放射为主,隐喻化受个体认知倾向、语境变化和社会认同的条件限制[6]。隐喻性思维的普遍性也决定小品词一词多义的普遍性,小品词隐喻化受到个体生理经验、心智体验和社会经验的条件限制[7]。Lakoff认为人类的概念系统主要建立在以下几类隐喻的基础上——结构性隐喻、本体性隐喻和方位性隐喻。这里主要提及方位性隐喻与小品词的关系。方位性隐喻用诸如上下、内外、前后、开关、深浅、中心—边缘等表达空间的概念来组织另外一种概念系统。它基于人类的生理构造特点及人类的物理和文化经历。

三、小品词—over—的语义

在认知语言学中,Langacker用动标(trajector)和静标(landmark)(以下简称 TR、LM)表示两个参与者(participants)之间的方位关系(静止的或移动的)。TR为这一关系结构中的主体,LM为参照物,为主体的方位确定提供参照。

小品词—over—既可以做介词,也可以做副词,在短语动词中使用频率较高。它在短语动词中有四种基本义和多种引申义。

1.in or to a position higher than but not touching(sb/sth)在或向(某人/某物)的上方但不接触:The plane flew over the city.飞机飞过这个城市。2.resting on the surface of and partly or completely covering(sb/sth)附于(某人/某物)之上并将其部分或全部覆盖:She put a rug over the sleeping child.她给睡着的孩子盖上毯子。3.(a)from one side of(sth)to the other;across(a street,an open place etc.) 从(某物)的一边到另一边;横越:run over the grass跑过草地 (b)so as to cross(sth)and be on the other side越过某物到另一边:go over the mountain翻过那座山。4.in or across every part or most parts of(sth/a place)遍及某物/某地各处或大部分:Snow is falling all over the country.全国各地都在下雪。5.more than超过:She stayed in Lagos for over a month.她在拉各斯逗留了一个多月。6.in control of someone or having authority to give orders to someone表示控制、掌握、权威、优越等:He ruled over a great empire.他统治着一个大帝国。7.down from the edge of sth.从某物的边沿溢出、流出:The water flowed over the rim of the bathtub.水从浴缸边沿溢出来。8.again再,又:He repeated it several times over until he could remember it.他重复了几遍直到记住为止。9.completion(事件的)完结:We hope that your trouble will soon blow over and everything will turn for the better.我们希望一切麻烦很快过去,事情好转起来。

四、小品词—over—的语义的认知分析

根据—over—的语义,我们可以概括出—over—的四个基本空间义:由第一个义项概括出第一个基本义:在/从某物的正上方经过但不接触;由第二个义项概括出第二个基本义:覆盖;由第三个义项概括出第三个基本义:从……的一边到另一边,横越;由第七个义项概括出第四个基本义:从某物边沿溢出、漫过。—over—的其他义项都是在这些基本义的基础上通过投射隐喻产生的。第四个义项是通过第二个基本义隐喻生成的。第五个义项是通过第一个基本义隐喻获得的。第六个义项是在第一个基本义的隐喻生成的。第八个义项是通过第三个基本义的隐喻产生的。第九个义项可由第三个基本义通过隐喻得来。

下面我们用动标、静标和路径来构建—over—的四个基本义的意象图式,以促进我们对其引申义的理解。第一个基本义又分为两个子义项:1.在某物的正上方,这是over的原型意义。被定位物体(TR)与参照体(LM)没有相对运动、不接触且被定位物体处在与参照体发生潜在作用的范围内。因此这里就隐含着动标不会对参照体施加影响这样一种意思,这种意义经过隐喻机制的作用从空间域投射到社会域,就会产生出“控制/掌握/权威/优越”这样的隐喻意义,可理解为一方的权利或地位高于另一方并给另一方施加压力,如:rule over(统治),preside over(主持)等。此外,当动标在价值、数量、年龄、时间等方面超过静标这个参照体时就引申出“超过,在…之上”的意思。2.“从…的上方经过但不接触”通过隐喻投射衍生隐喻意义“无直接影响、越过”等意义(见图1)。如:fly over(飞过),slip over(忽略),pass over(略过)等。通常指鸟、飞机或人经过参照物的上方。

第二个基本义(见图2):覆盖。图2的空间意义从空间域投射到抽象域可以拓展出“遍及”和“覆盖、掩盖”之义。如在句子Snow is falling all over the country.中,我们把the country(LM)想象成是一个面,而snow(TR)则是覆盖这个面的物体。又如:His experience of success has been spread over among all the students of his class.通过隐喻机制,我们把 all the students of his class想象成是一个面,his experience of success则是遍及这个面的物体。check over(检查),think over(仔细考虑)等短语动词则表示把某事物的每个部分都检查/考虑全面。

图2

第三个基本义(见图3):从某物的一边/端到另一边/端,横越。射体从参照体的一边移动到另一边,如:pull over(靠边停车),climb over(爬过)。由于隐喻机制的作用衍生出“移交、转交/签字转让”“交流(情感)”之义,如:take over(接管),hand over(移交)put over(解释清楚)等。人们可以将双方的交流想象成一条有起点有终点的路径,正像人们常说的:感情的桥梁(纽带)连结着你和我。那么,事物或情感的交流就是事物或情感从当事的一方移动到另一方。这层意义借助Life is a journey.这个概念来理解其隐喻意义“事件的完结”,“人生是旅程”,那么做某事的时间的完结即是空间上路程的完结,如:get over(恢复),blow over(平息)表明暂时的状态已经结束,事物又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同样,消耗时间的某件事情的重新开始也可理解成空间上路程的再次开始,因此,从over空间意义还可以派生出“再次、又一次”之义。如:roll over(翻滚),go over(复习),start over(重新开始)等短语动词表示“返回起点,重新开始”之意。

图3

第四个基本含义(见图4):“从某物边沿漫过、溢出”,表达的是“液体由于其平面超过容器的最高点而从容器中流出”的空间关系,如:flow over。这层意义经过隐喻投射可以派生出隐喻意义“充满某种(情绪)”。我们可以将激动的情绪、热情等理解成流动的液体(TR),而身体就是容纳这些情绪的容器(LM)。当情绪高涨超过身体的容积时,就是spill over(溢出),bubble over(兴高采烈)的状态。

图4

五、结语

英语短语动词是英语学习者的难关,其中的小品词的语义更是难于掌握。本文通过认知语言学当中的图式理论对小品词over的基本空间义和隐喻义进行认知分析,发现over的各个义项都具有可分析性。以over的基本中心义项向抽象领域投射,不同的投射结果形成它的各种隐喻义。Over的基本意象图式表明,它既可以用来展现客观世界中物体位置移动的概念,也可以用来表现人们心智世界中离开原有位置等位移的概念,同时还具有相应的隐喻义。从认知角度分析小品词,为理解和运用短语动词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帮助学习者更好的掌握和运用带over的短语动词。

[1]汪榕培,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Talmy,Leonhard.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C]//Joseph Greenburg,et a.l Universals of Human Language,vol.4.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3]温格瑞尔.认知语言学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李勇忠,李春华.认知语境和概念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47(6):26 -28.

[5]Lakoff 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in Metaphor and Thought(Second Ed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6]蔡龙权.隐喻化作为一词多义的理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9):111-118.

[7]陈晓湘,许银.意象图式理论对多义介词On、Over、Above习得作用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9):18-23.

2012-03-08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HZ201108)

文卫霞(1980-),女,湖南益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多义义项小品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临宋人小品》
试论成都方言的社会称谓语
(小品)《加班饭》
(小品)《一年又一年》
维吾尔语动词“t∫iqmap”多义范畴的语义延伸机制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锦瑟》赏析
多车道自由流技术在多义路径识别领域的应用
Enhanced Pr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