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2012-12-01张瑜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校企技能人才

张瑜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附属技师学院 天津 300222)

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张瑜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附属技师学院 天津 300222)

以职业教育基本原理为指导,在借鉴国内外职教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职业院校如何紧跟区域经济调整步伐,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能力本位教育,适应市场需要,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等进行了探讨。

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问题;原因;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和措施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全过程,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职业院校更应该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统筹兼顾教师、设备、场地等资源,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能力本位教育,实现规模、效益协调发展,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具有较强就业能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附属技师学院在借鉴国内外职教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把“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应用于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国内外复合型人才培养案例

(一)德国IHK教学模式

IHK是德国萨克森州莱比锡工商协会的简称,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和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享誉全球。职业教育中的IHK证书,宛如普通教育中的麻省理工大学学历证书,而以此考核标准制定的教学模式就是IHK模式。

IHK教学模式将教学活动分为“领域”和“模块”两个部分,按“双元制”的模式,学生每周三天半在企业培训,另外一天半在职校接受学习。学生在培训企业的学习内容和在学校的学习内容要相互衔接。企业按国家框架培训计划制定出企业培训计划。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企业所学的内容都要纳入到最后的毕业考试。IHK模式更注重对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培养。以金属切削工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要进行车工、铣工等专业技能培训外,还需要进行钳工、电工、液压与气动、自动控制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学习。

我们观摩了机电一体化学生IHK证书的考核过程。考官要求学生在三天内完成冷库温控机构的设计,任务要求是该机构可以在冷库温度过高时通过温度传感器产生信号启动制冷装置,温度过低时通过机械装置打开排风通气系统,使冷库温度保持在15℃左右。学生要按照具体要求,独立完成图纸设计、标准件采购、非标零件加工、零部件装配与调试等工艺过程。在考核过程中,考官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全程考评,设计结果不再是评分的唯一标准,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成为考核主体。与我国传统职业教育培养出的技术人员相比,IHK学员属于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更受企业的欢迎。

(二)台湾培训中心教学模式

台湾教学培训理念是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例如,数控车专业的学生先要进行钳工、铣工、刨工、磨工、电工、热处理等各160学时的拓展技能训练,随后进行普车技能训练,最后完成数控车的技能培训,从而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机械加工工艺能力,为学生步入企业、尽快适应现代企业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天津空客招聘考核模式

天津空客公司招聘不仅考核学生完成作品的情况,更侧重于考核学生完成任务的各个环节,任务难度不高,但过程考核严格,具体到对图纸、工量具的摆放、使用,元器件的选择、测试,操作过程是否规范,工艺安排是否合理,任务完成后的工位整理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招聘考核过程是市场对技能人才职业素养、技能水平综合考核的具体表现,也是企业需求的趋势的体现,值得我们深思。

当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通过了解企业和参与应聘学生座谈等形式,我们发现现阶段各大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是好的,但在深入调研中,笔者也发现有70%的企业认为当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企业需要熟悉相关工种的复合型人才,但实际技术能力培养较为单一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程度的逐渐提升,复合型人才,即一专多能型人才是日后的用人趋势,将持续保持需求旺盛态势。究其原因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迫使企业提升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新兴职业要求人才能够将不同的学科综合在一起,具备复合能力;企业产品结构和专业特色改革和创新急需“全能人才”的支撑;民营中、小企业不断涌现和发展,必然要招贤纳士,但受招聘及用人成本的限制,现阶段不可能大量招募人才。通过调研,认为职业院校学生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最主要原因为 “技能单一”的企业有30%,55%的企业对人才有“知识面广,一专多能”要求。在与毕业生座谈中我们也发现,许多学生落聘并不是因为专业技能不强,更主要的原因是技能单一,学生无法胜任复合性较强的岗位。这就暴露出学校有教学模式的弊端,即重单一技能培训、轻复合工艺教学,学生只专注于本工种技能训练,对其他相关工种技能及工艺知识却知之甚少。

企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员工,但职业素质教育仍有缺陷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对“职业道德”及“工作态度”的需求已经超过“专业知识”、“基本技能”,跃升为遴选人才的首要标准(见表1)。但反观职业院校实际情况,虽然我们进行了德育教学改革,但仍欠缺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在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方面,我们的素质教育仍需改进。

表1 企业聘用人才最先考虑的因素统计表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教学模式单一 学校始终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即使在实训教学中推广模块化教学,也只是将某一种技能知识、技能训练切割成块,模块与模块间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对某一工种有所了解,但缺乏对各学科融会贯通的能力。

现有实训师资生产经验不足,难以进行外延性教学 学校现有实训师资缺口较大,且多为青年教师,虽然其中大多数教师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和技师以上技术等级,但仍缺乏实际生产经验,工艺水平不高。

学校现有设备与企业实际生产环境存在差异,难以满足工艺教学的具体需求 通过对教学一线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很多教师认为学校在教学质量上存在的问题是“教学与社会需求结合程度不高”,学校现有设备难以满足工艺教学的具体需求。

学校缺乏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近几年,我们着重进行了教学质量提升,但仅限于理论、技能教学等方面,德育仍有缺陷。从对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为帮助学生就业“应该开展多种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学生缺乏对企业生产氛围的感悟,毕业后缺少企业员工应具有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等品质。

立足实际,探寻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途径

在对我校现有情况进行调研后,我们充分利用厂校资源优势,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案。

解放思想,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我们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教学模式,了解市场走向及学校存在的问题,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为企业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的主体思想,为进一步实施教改方案打下思想基础。(1)通过多种渠道深入学习先进办学理念。以开办讲座、观看录像、实地考察等形式组织三项专题教育活动,帮助教师转变观念,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三项专题辅导讲座主题内容是:德国IHK模式学习、现代化企业人才需求、现代企业管理体系。(2)召开专题研讨会,动员广大师生员工为教学改革献计献策。以向实训中心骨干教师、学生代表及工厂职工代表下发问卷的形式,收集师生员工对教育改革的意见建议,并组织召开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动员教职员工为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出谋划策。

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学校附属工厂——天津市第五机床厂作为通过国家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老厂,其人员、设备、场地、企业氛围可以满足学校实训教学的需要。通过统筹规划,实现现有资源使用的最大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1)开展专题培训,提高工厂教辅人员教学管理质量。利用寒暑假时间,对工厂适合从事教学辅讲的人员统一进行教育教学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教育教学规范、师德师风建设、班主任管理等(具体教学安排见表2)。并请富有经验的教师与工厂教辅人员结成“一帮一对子”,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全面提高工厂教辅人员的教学管理能力。(2)发挥工厂优势,提高教师工艺生产水平。将实训教师,特别是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放入工厂参与生产,通过亲自制作产品,使青年教工在提升业务能力水平的同时增长经验,培养工艺生产意识,切实提高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3)完善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针对工厂教辅人员特点,修订、完善原有教学管理办法,做到教有所依、教有所循;完善现有分配制度,对进行产教结合的教师、职工进行鼓励;建立学生产训结合管理体系,形成规范的规章制度,鼓励学生进行产训结合训练,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保证。

表2 工厂教辅人员培训计划表

进一步修订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深入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在模块化教学的基础上,修订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进一步完善学生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工艺能力,以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例如,数控车专业在原有车工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钳工、铣工、刨工、磨工、镗工、电加工机床等拓展技能训练。

加强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就业,离开企业,职业教育就失去了根基与生命。而校企合作的原动力必须来自校企双方。只有更加深入拓宽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扩大与企业的交流与互动,从理念、师资、教学、管理等方面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使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向广度、深度全方位拓展。在确定培养目标和进行课程开发时,要保持校企之间沟通交流,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有效化解教学方式、方法的个性化与职业教育的高成本(耗材、设备、技术)之间的矛盾。一是要坚持专业瞄准产业、人才瞄准需求、办学瞄准市场,着力扩大社会培训,搞好职业院校与各类企业的需求对接。二是学校在加强自身内涵建设的同时,应积极发展“订单式培养”、“办学入企、引校入厂”的办学机制,扩大与企业的交流与互动,在确定培养目标和进行课程开发时,保持校企之间沟通交流。三是在政府主导下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近几年来,学校立足滨海新区,积极开设发展开发区热门专业,和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与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既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创造了有利条件,继而方便了学生就业,又为企业培养了高素质技术工人,真正实现了校企双赢。

加强适应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要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就需要足够的“双师型”教师做后盾。因此,学校要重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求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在取得教师技术职务的同时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或专业技能鉴定,取得其他专业技术职务。二是鼓励专业教师脱产或半脱产到企业挂职锻炼,通过与企业合作和进行项目开发等方式,积极进行技术方面的开发与服务,积累教学所需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促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服务、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人才转变。三是积极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四是制定奖惩办法,促进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

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把德育课与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课纳入课程体系 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在此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和创新技能。积极引导学生优化知识结构,掌握技能专长,丰富实践经验,成为复合型技能人才。

[1]雷桃花.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1).

[2]张建成.中职发展中的三个瓶颈问题[J].机械职业教育,2009,(10).

[3]马国湘.保障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合理投入[J].教育与职业,2011,(9).

[4]刘炳震,孙芳芳.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9).

[5]李康,吴远志.技工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1).

张瑜(1981—),男,甘肃陇南人,中职硕士在读,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附属技师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及机电一体化技术。

(本文责任编辑:杨在良)

G710

A

1672-5727(2012)04-0162-02

猜你喜欢

校企技能人才
人才云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劳动技能up up!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