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闭阻型胸痹34例临床观察
2012-12-01丁涛
丁涛
胸痹以胸部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本文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闭阻型胸痹患者34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门诊患者68例,其中男34例,女32例;年龄45~73岁;病程2~20年。以上病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胸痹心痛”诊断标准,排除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和出血性疾病。以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及体征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口服,药物组成:当归12 g、生地 12 g、桃仁 15 g、红花 12 g、枳壳 9 g、赤芍 9 g、柴胡6 g、甘草6 g、川芎6 g、牛膝12 g、桔梗9 g。如心悸气短加太子参、黄芪;四肢厥冷遇寒痛甚加制附子、干姜;头晕咯痰量多且肢体沉重加薤白、栝蒌。水煎服,1剂/d。对照组给予银杏叶片口服,3次/d,1片/次。14 d为1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服药后1、2、3个疗程分别做心电图,注意治疗相关疾病,如降压、降糖等,停服治疗冠心病的其他药物。
1.3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症状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症状消失,没有发作为显效;症状减轻,发作次数、程度等显著减少为有效;症状没有减轻,胸痛发作次数等没有改变,为无效。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心电图大致恢复正常,为显效;ST段降低(治疗后上升0.05 mV以上,但未达正常),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为有效;心电图改变不明显,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1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总有效率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 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2%,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6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胸痹为临床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威胁生命健康。中医认为胸痹多因患者年老体衰,脏腑亏虚,七情内伤致气滞血瘀,或因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子病及母,耗损心气,血行不畅,心脉瘀阻。其病因不外年迈体虚、情志失调、寒邪内侵、饮食不当等。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轻者或感胸闷如窒;重者胸痛,甚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其病因病机为:其一年迈体虚,肾气渐衰,鼓动无力,心主血主脉功能失调,脉络不通;其二情志失调,七情内伤,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血行受阻或忧思伤脾,气血化生不足,津液失布,聚湿成痰,痰阻脉络[1],血运受阻;其三寒邪内侵,寒凝气滞,痹阻胸阳;其四饮食不节,脾胃损伤,运化失司,聚湿生痰,痰阻脉络,气滞血瘀。胸痹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心失所养,不通则痛,治疗宜行气活血、祛瘀通络止痛[2]。方用血府逐瘀汤,药物组成为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川芎、牛膝、桔梗。其中当归、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生地均有活血祛瘀之功效[3];柴胡疏肝理气;枳壳理气行气散结;桔梗宣肺引药上行,配枳壳行气宽胸,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牛膝引血下行;甘草调和诸药。本方活血不伤血,行气不耗气,诸药配合,合奏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质功效。脉络顺畅可改善缺血症状,故临床疗效较好。
综上所述,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闭阻型胸痹,从症状和心电图两方面改善明显,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徐学勤,陈庆云.试论痰瘀与冠心病的相关问题.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8(10):55.
[2]袁园,过伟峰.周仲瑛教授从五脏辨治胸痹的经验.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32(3):47-49.
[3]魏艳阳,周明银.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