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B-Lynch缝扎术联合宫腔填纱在剖宫产第三产程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2012-12-01杨桂春吴海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5期
关键词:宫腔胎盘出血量

杨桂春 吴海明

(广东省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广东 惠州 5160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表1 改良B-Lynch缝扎术联合宫腔填纱组(C组)与A,B组止血效果比较[例(%)]

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从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住院分娩17094例,剖宫产手术7466例,剖宫产术中出血量≥1000mL者186例,患者年龄、孕周、孕次、产次、新生儿体重、产程时间、妊娠并发症、合并症等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表现为胎盘娩出后出血量多,子宫收缩乏力,呈“软袋”状改变,胎盘剥离面广泛渗血(前置胎盘、胎盘粘连),经加强宫缩效果不理想,出血量≥1000mL。

1.2 方法

剖宫产第三产程产后出血常规采用按摩子宫、药物加强宫缩等治疗,观察无效,计算出血量≥1000mL者,随机分为3组,A组:宫腔填纱组(36例),立即宫腔填纱,将长2m、宽6cm的4层纱条,用碘伏浸湿拧干从宫底部起自左向右折叠填塞、压紧,不留空隙,当接近宫颈口处,将尾端从宫口送入阴道2~3cm,再填满子宫下段,连续贯穿缝合子宫切口肌层并连续缝合浆膜层,出血部位缝扎止血;B组:改良B-Lynch缝扎组(58例),立即实施改良B-Lynch缝扎术,将子宫托出腹腔,以1号可吸收线于子宫切口右下缘距侧方3cm处由外向内垂直进针,贯透子宫下段全层,至对应的上缘距侧方4cm出针;将缝线拉至宫底距宫角4cm处;再由该处向子宫后面折返至右侧子宫骶骨韧带的上方;在相当于子宫下段切口水平处,自右向左、由外向内进针并贯穿子宫全层;在对应的左侧水平出针。同理,继续缝合左半部。最后在左侧的下缘切口对应部位出针,缓慢渐进性拉紧缝线的两端后打结,使宫体缩小呈纵向压缩状,助手帮助压缩子宫体,术者拉紧该线首尾两端打结,连续贯穿缝合子宫切口肌层并连续缝合浆膜层,出血部位缝扎止血。将子宫送回腹腔。C组:改良B-Lynch缝扎术联合宫腔填纱组(92例)。立即实施改良B-Lynch缝扎术联合宫腔填纱。改良B-Lynch缝扎法同B组,助手拉紧缝扎线首尾两端术者帮助压缩子宫体,然后术者将长1.5m、宽6cm的4层纱条,用碘伏浸湿拧干,宫腔填纱法同A组;拉紧该线首尾两端打结;连续贯穿缝合子宫切口肌层并连续缝合浆膜层,出血部位缝扎止血。将子宫送回腹腔。观察10~15min,确认子宫色泽转为红润,收缩变硬,阴道流血渐止,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方可关腹, 术中配合宫缩剂应用。三组观察方法相同。

2 结 果

剖宫产第三产程产后出血中,采用改良B-Lynch缝扎术联合宫腔填纱组(C组)术毕至2h阴道积血(>500mL)共4例,产后2h-24h累计出血量(>250mL)共5例,子宫切除0例,显著少于单纯宫腔填纱组(A组)和改良B-Lynch缝扎组(B组)(A组与C组比,P<0.05;B组与C组比,P<0.05),输血量显著低于A、B两组(A组与C组比,P<0.05;B组与C组比,P<0.05)。见表1。

3 讨 论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妇四大死亡因素之首,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测量和收集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实际发生率更高[1]。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70%~80%[2]。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处理,常采用的方法有:使用缩宫素、宫腔纱布填塞、子宫动脉结扎、按摩子宫、髂内动脉结扎及动脉栓塞等。当这些处理方法无效时,则需切除子宫来挽救产妇生命。目前尚未有一种绝对有效的方法,能够预测和处理剖宫产时产后出血。子宫动脉及髂内动脉结扎控制出血,此种手术的创伤较大,近年来开展的导管动脉栓塞术,多数医院因条件所限无法进行。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切除子宫是挽救产妇生命的唯一措施。但切除子宫,使育龄女性永久丧失生育功能,因此对于生育年龄的妇女设法保留子宫尤为重要。

宫腔填纱术是产科一较古老的止血方法,上世纪50年代后因认为该方法不符合子宫复旧的生理,且担心填塞后宫腔隐匿出血或并发严重感染危及生命而废弃[3]。B-Lynch缝合术较动脉缝扎技术简单,安全易掌握,适用于剖宫产术中经一般处理无效的宫缩乏力性出血,有可能避免子宫切除,保留生育能力,术后随访未见并发症的发生,且有术后再次成功生育的病例报道。是近年来使用的一种处理产后出血的新方法。至今已有多篇文献报道[4-7]。术后不影响月经及生育,对有生育要求的女性,无疑是一个有效的止血方式。尤其适用于在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

自2007年始我院采用改良B-Lynch缝扎术联合宫腔填纱,经临床实践证实,此法操作简单,较单独任何一种方法止血更迅速可靠,且安全易行,包括产后出血继发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碍在补充凝血物质的同时应用此法均可奏效。无需特殊器械,成功率高,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剖宫产术中若遇到宫缩乏力性或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出血,经常规处理无效时,应当机立断实施该术。此术应用越早、止血效果越好,可避免失血性休克、减少输血及DIC发生,也可以避免子宫切除,既挽救了产妇的生命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生育功能,是预防剖宫产后出血非常有效的止血方法。我院应用此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92例,无一例切除子宫,成功率为100%。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9.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802-803.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01-802.

[4]Pal M,Biswas AK,Bhattacharya SM.B-Lynch Brace Suturing in primary postpartum hemorrhage during cesarean section[J].J Obstet Gynecol Res,2003,29(5):317-320.

[5]Wergeland H,Alagic E,Lokvik B. Use of the B-Lynch suturetechnique in postpartum hemorrhage[J]. Tidsskr Nor Laegeforen,2002,122(4):370-372.

[6]Condous GS,Arulkumaran S.Medical and conservative surgical management ofpostpartumhemorrhage[J]. J Obstet Gynecol Can,2003,25(11):931-936.

[7]Hayman RG,Arulkumaran S,Steer PJ. Uretine compression sutures: surgical management ofpostpartumhemorrhage[J]. Obstet Gynecol,2002,99(3):502-506.

猜你喜欢

宫腔胎盘出血量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预防宫腔粘连155例
23例胎盘早剥的诊断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