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硬膜外麻醉与局麻手术的对较研究
2012-12-01陈明学
陈明学
(重庆市大足区第二人民医院外二科,重庆 402360)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约为 0.1%~0.5%[1],对于腹壁薄弱、便秘、慢性咳嗽者,特别是老年人更易发生。手术是治愈本病的根本方法,传统手术临床常采用硬膜外麻醉,近年来开展的局麻下手术初步显示了其在临床疗效和经济方面的优势[2,3]。回顾比较我院采用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组)和局麻(局麻组)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0 年12月将我科收治的拟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03例随机分成两组:硬膜外麻组和局麻组。其中硬膜外麻组47例,男性28例,女性19例,年龄32~86岁,中位年龄75岁,其中斜疝24例,直疝21例,复发疝2例。局麻组56例,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28~85岁,中位年龄73 岁,其中斜疝29例,直疝26例,复发疝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疝分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沿腹外斜肌纤维方向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先后游离精索和疝囊,游离疝囊至颈部,对于疝囊较小并且内环口缺损不大者,可行高位结扎,对于疝囊较大者,可将疝囊横断,近端高位结扎,远端旷置,将疝修补片置于精索与腹横筋膜与腹内斜肌间,四周缝合固定。逐层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和皮肤。
局麻组:采用1.0%利多卡因10mL与生理盐水10mL按1∶1配成20mL麻醉液,先在内环口上方约一指处皮肤进针,向外环口方向皮内、皮下注射麻醉液适量,轻柔按压后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在腹外斜肌腱膜下方注射麻醉液适量后打开腹外斜肌腱膜,于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旁分别注射麻醉液适量,于内环口的内侧腹横筋膜与腹膜之间生殖股神经处注射麻醉液适量,麻醉完毕。疝修补方法同硬膜外麻组。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1.5 软件包,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无中转其他麻醉。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术后均未出现术后感染、术后尿储留等并发症 (P>0.05);术后随访时间12~24个月,两组均为出现疝复发;局麻组患者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均低于硬膜外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s)
*与局麻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mL)硬膜外麻组 47 45.18±17.24* 7.2±1.6*局麻组 56 50.21±20.13 8.1±2.2
表2 两组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比较(±s)
*与局麻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时间(d)治疗费用(元)硬膜外麻组 47 3.1±1.2* 5118.32±307.24*局麻组 56 4.5±1.4 4684.97±267.62
3 讨 论
在我国,腹股沟疝手术常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虽然麻醉效果确切,但对机体影响较大,易出现低血压、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此外,术中因为全麻或肌肉完全松弛,对于某些疝囊较小的可复性腹股沟斜疝患者,不能嘱其咳嗽用力,疝囊难以鼓起,导致寻找困难。而在某些嵌钝性疝患者,麻醉后疝囊周围肌肉松弛,疝内容物回纳入腹,术中难以判断疝内容物是否坏死,给手术带来麻烦。
局部麻醉对全身生理功能干扰很小,可显著避免持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的并发症,拓宽了手术适应证[4,5],特别是对有肺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局麻操作简单、安全,无硬膜外麻醉操作,节省了手术时间,减少了硬膜外麻醉引起创伤。局麻下行疝无张力修补不会受到非生理性张力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以后的生活中(即麻醉兴奋期后)也不会再遇到。局麻手术时可令患者腹部用力,便于发现较小的庙囊并观察修补的疗效[6]。局麻下疝无张力修补术操作简单,可在门诊实施,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均较持续硬膜外麻醉低,适合我国国情,便于基层医院开展推广。
[1]唐健雄,陈革,黄磊,等.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 256 例临床经验[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78-79.
[2]房仲平.中老年腹股沟疝局麻和硬膜外麻醉无张力疝手术的比较[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12):1534-1535.
[3]陈双,伍衡,叶华,等.中老年腹股沟疝局麻与硬膜外麻醉手术的比较[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3,3(1):49-50.
[4]陈杰.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在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5,20(2):107.
[5]陈双,陈培生.现代疝外科的新观念[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3,3(1):7-8.
[6]Lichtenstein IL,Shulman AG.Ambulatory outpatient hernia surgery including a new concept introducing Tension-free repair[J].Int Surg,1986,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