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研究
2012-12-01李冬
李 冬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医院,辽宁 大连 124200)
腹腔镜手术作为最新开展起来的一项微创技术,从1983年Semm等行首例腹腔镜阑尾炎手术(1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以来,各大医院及各手术科室都已普及开展。LA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等。我们通过对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的患者与微创手术LA比较,研究两种手术在阑尾切除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因阑尾炎来源住院的手术患者158例,年龄16~70岁,平均41.5岁。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9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3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7例。根据患者意愿选择开腹或者腹腔镜手术,结果腹腔镜组99例,开腹组59例。两组见年龄,阑尾炎病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
LA组:患者全麻下,放置导尿管导尿,排空膀胱。肚脐下1cm行弧形切口,气腹压力控制在12~15mmHg。先右上,再左上左下,然后盆腔,最后右下的顺序进行探查。明确诊断后取头低足高左倾30°,体位,左下腹腋前线及耻骨联合上正中平脐作切口,寻找到病变阑尾组织,切断血管,切除阑尾组织,标本送检。OA组:采取硬膜外麻醉方式,由于腹腔镜操作同一手术医师,行开腹手术。
1.3 观察项目
记录整个手术前后的指标如下: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肠粘连、腹腔脓肿、残端瘘及腹腔出血等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LA组与OA组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
LA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O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O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LA组与OA组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
2.2 LA组与OA组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比较
LA组切口感染率、肠粘连率、腹腔脓肿率明显低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残端瘘、腹腔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急性阑尾炎包括急性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1]。主要是阑尾内细菌的直接蔓延一起发病。阑尾与盲肠相连,因此也以大肠杆菌及厌氧菌为主,当阑尾壁出现损伤时,细菌即可感染,导致炎症的发生[2]。当然也有一部分患者如呼吸道感染,可通过血行感染阑尾导致发病,也有部分是属于阑尾邻近组织的感染蔓延导致阑尾感染[3]。
表2 LA组与OA组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比较
闫东等研究发现LA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与OA组相比,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LA组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OA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认为LA手术行阑尾切除术,有明显优势,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4]。我们通过研究发现LA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O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O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上述报道相似。
腹腔出血原因主要由于血管结扎不牢固引起,并且不管是LA组还是OA组,它们手术操作过程基本一致,手术操作也相似,因此残端瘘及腹腔出血的发生率相似。万水源等研究者发现LA组的腹腔出血、残端瘘发生率与O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发现,LA组仅有1例切口感染,OA组有8例;LA组无肠粘连,OA组有5例,其中2例中转开腹行肠粘连手术;LA组1例出现腹腔脓肿,OA组有7例[5]。这可能由于开腹组手术切口大,且开腹使肠管暴露在外界时间长,对肠管和抚摸损伤较大,容易引起切口感染及肠粘连。腹腔镜下暴露视野广阔,脓液冲洗干净,因此腹腔脓肿发生率更低。本研究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
总之,LA手术行阑尾炎治疗,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出院时间短,而且并发症如切口感染、肠粘连、腹腔脓肿发生率低,在有条件的地区值得开展应用。
[1]赵敏,周扬.略论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时机田[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3,19(2):6.
[2]唐廷轩.116例阑尾炎临床特点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09,7(10):44.
[3]杨德辉.急性阑尾炎患儿120例手术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4):68.
[4]闫东,张文英.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6):33-34.
[5]万水源,罗济才,唐程等.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并发症对比[J].重庆医学,2010,39(18):2515-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