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迪莎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比较

2012-12-01袁菊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5期
关键词:副反应艾迪吡啶

袁菊辉

(衡东县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湖南 衡阳 421400)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变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也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目前认为发病和遗传、环境及免疫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但具体病因尚不明确,迄今为止也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临床上治疗该病的主要药物是柳氮磺胺吡啶(SASP)、艾迪莎(5-ASA)及激素。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采用SASP与5-ASA治疗UC,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1我院收治并病理检查确诊的60例UC活动期患者。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22~84岁,平均年龄(41.2±17.7)岁;临床类型:慢性复发型29例,慢性持续型21例,初发型10例;病变范围分为:直肠炎19例,直乙状结肠炎22例,全结肠炎6例,左半结肠炎11例,右半结肠炎4例。

排除:①对水杨酸及磺胺过敏者;②正在使用SASP或其他5-ASA衍生药物者;③伴随其他严重或进展性疾病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不同意参加本研究者。

1.2 分组及治疗

入选患者随机分为SASP组(31例)和5-ASA组(2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SASP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250mg/片),4片/次,4次/d。5-ASA组:口服艾迪沙(美沙拉嗪颗粒缓释剂),1.0g/次,3次/d。上述两组疗程均为8周。

治疗前后检测血、尿、大便常规和肝肾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用药期间详细记录症状改变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复查电子肠镜,并在病变部位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1.3 综合疗效评定

综合疗效根据以下3类评定。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黏膜复查有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总有效率= (完全缓解例数+有效例数)/总患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l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

60例患者均较好地完成了治疗疗程,未有脱落现象。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等临床症状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等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综合疗效

两组患者第8周的总有效率,经χ2检验,结果显示,5-ASA组总有效率为75.9%,高于SASP组的71.0%,但差异不显著(P>0.05),如表2。

2.3 主要副反应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主要副反应为腹部不适、恶心及头晕,但无患者退出试验。SASP和5-ASA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1%和10.3%,5-ASA组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SASP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主要副反应比较

3 讨 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目前尚不明确其病因及具体发病机制。目前研究认为,主要涉及至少3种相互作用的因素:遗传敏感性因子、肠道微生物丛和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1]。截至目前尚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导致病情迁延反复,甚至癌变,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临床上常以5-氨基水杨酸、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激素、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

传统上临床多采用口服SASP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控制70%左右UC患者疾病活动和诱导缓解[2]。SASP在结肠内能被结肠内细菌分解为5-ASA和磺胺吡啶,现已证实磺胺吡啶并无活性,且可引起不良反应[3],不少患者因而减量或终止治疗。由于SASP毒副作用较大,现多用5-AS制剂取代之[4]。5-ASA为一种公认治疗UC的有效药物,其主要作用于炎症黏膜,可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引起水肿的炎症介质白三烯的形成,降低肠壁黏膜的通透性,减轻肠黏膜水肿,发挥抗炎作用。本文采用的艾迪莎为一种含肠溶包膜材料的5-ASA控释剂,其中辅料具有依赖胃肠道pH梯度溶解的特性,在到达末段回肠和结肠之后才开始逐步溶解,释放有效成分,保证了与病灶区域的药物有效浓度。

本文研究显示,艾迪莎治疗UC,其临床总有效率为75.9%,与相关文献报道相似,总有效率虽略高于SASP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副反应显著多于5-AS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SASP分解产生的磺胺吡啶有关。有文献报道,新的5-ASA制剂与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同样有效,在治疗的50%~75%患者中,病情改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疗效并不优于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5],本文研究结果与之相吻合。但由于患者数量有限,有关5-ASA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观察。

[1]周祥军.益生菌制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19(4):354-356.

[2]钱立平,林庚金,徐三荣,等.奥沙拉嗪钠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9,31(4):421-424.

[3]方毅詹,忆波,蒋顺录.奥沙拉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7,9(3):359-360.

[4]吴新宇,姜爱芳.艾迪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26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5):160-161.

[5]Stenson WF, Korzenik J.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Yamada Textbook of gastroenterology[M].Philadephia:Lippncott Williams& Wilkins,2003:1727.

猜你喜欢

副反应艾迪吡啶
吡啶和3-甲基吡啶的合成工艺研究
不语似无愁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勘 误
生命的药方
氯代吡啶发展潜力巨大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动物免疫副反应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艾迪的困惑
强制免疫副反应死亡补偿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