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治疗慢性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2-12-01何志坚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尿素氮痛风性高尿酸

何志坚

(云南省马龙县中医院,云南马龙 655100)

痛风性肾病 (GN),又称慢性尿酸性肾病(CUAN),是一组与遗传有关的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的疾病,本病起病隐匿,肾脏病变进展缓慢,达10~20年,最终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与痛风的严重程度往往无关,通常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男女比例20∶1,女性多见于绝经期后。发病率目前国内尚未见大宗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据局部地区调查为2.6%~29.1%.文献报道,痛风肾占高尿酸血症的60% ~90%,但肾脏的病理改变达100%[1].据欧美移植中心报道,终末期肾衰竭由痛风引起者占0.6%~1.0%[2].该病在欧美国家为常见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继发性肾病。近年来,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慢性痛风性肾病的患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笔者自2008~2010年以来,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痛风性肾病20例,并与西医临床常规治疗对比观察,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2008~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38~62岁,平均49.9岁;病程2~7年。对照组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40~64岁,平均52.4岁;病程1.8~8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痛风性肾病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笔者按照人民卫生出版社《肾脏病学》(第2版)中“尿酸性肾病”诊断标准,结合临床实际,制定以下诊断标准:

1.2.1 具有原发性高尿酸血症

血尿酸 (BUA) (男 >416μmol/L,女 >357μmol/L),并除外其它肾脏病、血液病、肿瘤放疗、化疗或噻嗪类利尿剂等所致的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1.2.2 具有以下肾损害之一

(1)持续性蛋白尿、血尿或尿比重低、夜尿增多等肾功能受损表现;(2)一项或多项肾功能指标减退;(3)泌尿系尿酸成分结石形成。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病例给予别嘌醇片,每次0.2g,每日3次,以抑制尿酸合成;碳酸氢钠片每次1.0g,每日3次,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使尿pH值保持在6.5~6.8之间,并要求患者进食低嘌呤饮食,增加饮水量,同时给予降压、降糖的其他对症治疗。

治疗组运用中医辨证论治[3]。

2.1 湿热痹阻,瘀血内停型

主症:关节灼热肿痛,痛有定处,腰酸腰痛,尿赤,尿黄,刺痛窘迫,小腹拘急,轻度浮肿,舌红苔黄或黯红有瘀点、脉弦数。多见于痛风性关节炎伴轻度肾损害者。

治则:清热通淋,活血通络

方药:四妙勇安汤合四物汤加减

炒苍术30g,黄柏15g,牛膝10g,川芎15g,当归15g,生地15g,赤芍15g,红萆薢30g,萹蓄10g,车前子15g,滑石15g,白茅根 20g,甘草5g。

2.2 气阴两虚,水湿内停型

主症;骨节疼痛不显,面色无华,颜面或下肢浮肿,大便干结,夜尿清长,盗汗疲乏,舌红少苔,脉细。常见于慢性尿酸性肾病有轻、中度肾功能损害者。

治则:益气养阴,化水行气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炮附子6g,熟地黄15g,山茱萸15g,肉桂10g,丹皮15g,炒山药20g,茯苓20g,黄芪30g,砂仁12g,党参20g,川芎15g,知母12g。

2.3 脾肾虚衰,湿毒内滞型

主症:见面色萎黄,不思饮食,恶心呕吐,食入即吐,更甚胸闷腹胀,大便稀溏或干结,齿鼻衄血,皮肤瘙痒,尿少浮肿,舌质淡胖,苔浊腻,脉弦或细无力。常见于痛风肾出现肾功能衰竭者。

治则:健脾补肾,利湿泄浊

方药:自拟扶正解毒汤

大黄 10g(另包后下),制附子 10g,干姜10g,太子参20g,山药20g,黄芪30g,土茯苓30g,炒苍术20g,炒续断20g,砂仁15g,仙灵脾30g,丹参30g,甘草5g。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尿蛋白消除,血尿酸、血肌酐、血尿素氮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下降50%,血尿酸、血肌酐、血尿素氮较治疗前降低>2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血尿酸、血肌酐、血尿素氮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

3.2 治疗结果

2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组在症状减轻、血尿酸、血肌酐、血尿素氮值下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4 讨论

痛风性肾病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使血尿酸生成过多或由于肾脏排泄尿酸减少而导致血尿酸升高的病理变化,主要病理改变为慢性间质性肾炎,早期仅表现夜尿增多,多尿、尿比重降低,少量蛋白尿,晚期肌酐清除率下降,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升高,终末期可出现肾功能衰竭。临床上痛风性肾病多数非单纯的高尿酸血症所致,而是在此基础上合并肥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肾结石和尿路感染等因素共同参与所致,这些合并的疾病或并发症会加重肾脏损害,使病情复杂化[4]。西医治疗主要采取抑制尿酸合成和促进尿酸分解、排泄方式的治疗原则,但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亦会加重肝肾功能损害,影响治疗效果。

痛风性肾病初期多以关节疼痛为主,根据临床症状,属中医“痛风痹证”、“历节病”、“虚劳”、“腰痛”等范畴,其病因复杂,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年老体虚,或因饮食不节,导致脾肾亏虚,气化失常,气血运行无力,形成血瘀,蒸腾气化失司,水湿内停,则湿浊内生,浊瘀互结,阻闭经络,日久深入肾府,则见肾损。多数患者体胖少动,且喜食热肥甘,或嗜酒太过,因发病之初症状并不明显,故不重视,等到就诊时往往延误太久,常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生痰,蕴久化热,痰热蕴结,血行不畅,瘀血内停,致湿、热、痰、瘀邪交结,穷必及肾,致肾失分清泌浊,肾络瘀阻而变生百病,故后期病变则类似于“水肿”、 “虚劳”、“浊毒”、“关格”等证。笔者认为本病的病机为脾肾阳虚、湿瘀阻络,当属本虚标实之证,治以健脾益肾、化瘀除湿为主。根据中医辨证和肾损害分期分为3型:①温热痹阻、瘀血内停型,以关节灼热肿痛、痛有定处为主症,多见于痛风性关节炎伴轻度肾损害者,治以清热通利、除湿通络,四妙汤合四物汤加减;②气阴两虚、水湿内停型,以下肢浮肿、面色无华为主症,常见于慢性尿酸性肾病有轻、中度肾功能损害者,治以益气养阴、化水行气,金匮肾气丸加减;③脾肾虚衰、湿毒内滞型,以恶心呕吐、浮肿拒食、面色苍白为主症,常见于痛风肾出现肾功能衰竭者,治以健脾补肾、利湿泄浊,自拟扶正解毒汤。笔者认为本病治应遵循《证治准绳·关格》提出的“治主当缓,治客当急”的原则,所谓主,是指关格之本,即脾肾阴阳衰惫,也就是治本应长期调理,缓缓补之;所谓客,是指关格之标,即浊邪,浊为阴邪最易伤阳,浊不去,则阳不复,浊邪瘀久成毒,所以要尽快祛除。笔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延缓了病情的发展,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1]孙伟.肾病实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274.

[2]陈楠.肾小管间质疾病诊疗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99-209.

[3]金俊佑.痛风性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北京中医药,2009,28(4):278.

[4]张金红,邓元玲,陈冠亚.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0,33(5):61-62.

猜你喜欢

尿素氮痛风性高尿酸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膝关节镜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重度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尿酸高易导致全身受损
关于高尿酸血症你该知道的事
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疗效分析
彝药“我思”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