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翻译理论与巴赫金对话理论下的文学翻译

2012-11-30

关键词:白先勇巴赫金译者

金 凯

(浙江海洋学院 萧山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1258)

功能翻译理论与巴赫金对话理论下的文学翻译

金 凯

(浙江海洋学院 萧山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1258)

功能派译论自诞生之初就遭到很多评判,被认为不适合文学翻译。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可以为功能派译论作辩护,且二者可以对“如何构建文学翻译对话”这一问题作解答。翻译的本质是对话,作为构建文化的过程,译者要发挥自身主体性和创造性,在进行文学翻译时尽可能将原文中的各种话语以一种容易理解的方式形象地呈现出来,以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进行沟通对话。

对话;目的;巴赫金;文学翻译

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以其核心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ie)为翻译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且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德国就引起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根据目的论,译者在翻译之前首先要确定译语文本的目的是什么,从而选择相应的翻译方法。另一方面,目的论也为评判译文的优劣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即把译文放到特定的翻译目的下去考察。对功能派理论的批评也有不少,这些批评认为功能派理论不适合文学翻译,因为这一理论不尊重原著,“根本不把原文看成是一个‘活’的主体,一个能够与读者进行平等对话的主体” (张杰,2005:58)。那么,功能翻译论真的不利于原文与读者的对话吗?

“对话”确实在文学翻译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Susan Bassnett在其名为《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一文中就指出,“毕竟,翻译在本质上是对话性的,包含了不止一种声音”(Bassnett,2001:138)。这里的“对话”一词并不仅仅指平常的说话。20世纪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Bakhtin)就认为,对话是人类的本质,文学文本无时不处在交往与对话之中,因此应当动态地看待文学文本中的语言。虽然他的理论是用来研究复调小说这种特殊的文学现象的,但是文学翻译研究却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对话”一词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中有着更为广泛的涵义,指的是一种对话关系,“存在于小说结构的所有要素中”“渗透于所有人类言语和人类生活的所有关系与表现方式”(引自 韩佳,2007:19)。因此,翻译中的“对话”一词不仅仅指狭义上的文学角色间的对话,还指的是“原文作者、原文文本、原文读者、译者、译文与译文读者之间各种对话关系”(陈历明,2006:63)。也就是说,对话关系包括引号里的句子和这些句子的内在涵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功能派翻译理论也是具有对话性的,因为译者作为原文和译文之间的中间人,处理的也是各种不同的对话关系。例如,Nord就分析了文学交流如何跨越两种文化和语言之间的障碍,为文学翻译提供了目的论的建议。译者不仅仅在拉近文本及其读者间的关系,也在填补着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鸿沟。因此,功能派翻译理论是在研究更为复杂的关系,从另一侧面鼓励构建更多对话,印证着翻译其实是一种目的性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交往行为。

既然功能翻译论支持构建对话,那么在翻译实践中究竟该如何构建对话呢?有学者提出,“为了构成原文与读者的对话,译者就要努力模糊文学文本,尽可能地避免带有褒贬意味的字眼,选择中性的词,揭示文学形象的多重性,不再让读者直接明了地把握形象的个性特征,竭力敞开文学文本,让读者能够有足够的空间来思考,能够对文学文本和文学形象给与尽可能多地解释,甚至与之对话。也就是译者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读者”(张杰,2005:58)。笔者甚不赞同这一观点。若译者尽量保持隐形,模糊文学文本,则译文不可避免会变得平淡无味甚至让读者感觉陌生。事实上,Nord指出,这种平淡被许多批评家追捧,他们认为只要译出了原文的这种陌生感,译者就算大功告成了。然而笔者认为,若读者感到译文太平淡太无聊或不容易理解其中的内容,那么如何让他们与译文进行对话?所以,译者在翻译时不能隐形,也无法隐形。正如Nord所说,“译者首先对原文文本有自己个人的理解,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翻译”(Nord ,2001:85)。而且,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并不一定会被译者的理解所毁掉,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巴赫金认为,那些伟大的文学形象在诞生之后便不断成长和发展着;他们可以在之后不同的时代里被创造性地改变。换句话说,那些包括文学作品的不同翻译版本在内的共时对话和历时对话使得文学形象得以丰富。巴赫金认为,文学文本中的各种声音和体裁互相打架而又互相融合,从而将意识与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正是小说人物原汁原味的话语及其说话方式才构建了小说作者的真正声音。因此,译者需要发挥自身创造性来再现原作中的各种声音,以最终构建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的对话,这就是文学翻译的目的。本文拟通过白先勇的《台北人》中英对照本中的例子来回答“如何构建翻译对话”这一问题。

《台北人》是由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创作的小说集,其英文版也是由他参与翻译的,这就降低了问题的复杂性,因为原文作者作为译者,至少在对原文的理解上是没有障碍的,非常适合做本文研究的对象。该小说集由14篇短篇小说组成,向读者展示了20世纪50年代从大陆搬迁到台北的男男女女的生活众生相。小说中生动刻画了舞女、贵妇、窘困学者、退伍老兵等各种人物形象,各种声音混杂,还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充满了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因此对该书的英译带来了挑战。如果运用过多的中性词来翻译,则译文不可避免会平淡无味,人物的各种声音就被削弱了,影响了与读者的对话。例如:

[ST] “当年陆冲还是个打倒‘孔家店’的人物呢。”

(白先勇, 叶佩霞, 2000: 397)

[TT1] “In earlier days Lu Ts’ung was one of the champions against the Confucian school.”

(Zhu, 1975: 266)

[TT2] “Time was when he was one of those who rallied to the call to tear down the ‘Confucian Shop’3.”

Endnote3. From one of the slogans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for intellectual reforms: “Down with the Confucian Shop!”

(白先勇, 叶佩霞, 2000: 396)

[ST]选自《台北人》中的其中一篇小说《冬夜》,[TT1]是朱立民的译文版本,而[TT2]是由白先勇和叶佩霞翻译的。“人物”一词在中文里确有褒义,相应地,朱立民的版本中,“champions”一词颇有“英勇”的意味,但给读者的印象就是这位陆冲和他的同学们在五四运动中是反对“孔家店”这种邪恶势力的勇士。然而从通篇小说来看,说话者(旅美学者吴柱国教授)在学生时代经历并参与了五四运动,而如今说这句话时却是从一种理性的新角度来看待五四运动的,但他的骄傲却又不容许他承认那段历史的荒唐。因此“人物”翻译成“champions”欠妥。白先勇的译文版本则不拘泥于原文形式,明确指出这些学生之所以不理智地集结起来参与其中是因为跟随别人的号召,有受蛊惑之嫌,更准确地传达了说话者的声音。在翻译“孔家店”这一文化意味较浓厚的词时,白先勇在下面加了一个脚注给予了更加详细的解释,方便译文读者与原文对话,使读者进一步了解背景信息,以更好地理解该小说。

白先勇还通过采用生动的词语和表达法来构建对话。例如,在翻译《冬夜》中的多处“笑”时,白先勇并不是简单地用“laugh”和“smile”,而是使用了多种表达法。下表是朱立民的版本和白先勇版本对于几处“笑”字翻译的对比。

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朱译不灵活,不是把“笑”译成“smile” 就是译成“laugh”,而白译通过发挥译者主体性,采用了smile的一些近义词,在意义上更为精确,形式上更为多样。虽然smile的近义词有很多,但在某一特定上下文或情境下,总有一个是最贴切的。此外,译者还需考虑一个单词在意群中的作用。例如,上表中的“冷笑”出自原文“然后他又冷笑了一声, ‘那些书堆在图书馆里,大概只有修博士的美国学生,才会去翻翻罢了。’” (白先勇, 叶佩霞, 2000: 407)。“冷笑”含有轻蔑、讥讽、无可奈何、愠怒等意味的笑,朱译的“smiled sarcastically”基本传达了这层意思。但就该词的功能而言,白译更妥当。汉语(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言说动词并不多,主要用的是“说道”和“笑道”,而英语文学中则很多。原文中“冷笑”被用来引导了一个直接引语。白译选择“sneer”这个在英文中非常普通的言说动词来翻译,《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给出的定义是“to show that you have no respect for sb. by the expression on your face or by the way you speak”,不仅传达了“冷笑”涵义,也实现了它作为言说动词的功能。因此白译能使译文读者更为接受,从而方便了读者进一步与原作对话。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白先勇用美国南方黑人的方言来翻译衰败大家族内一位忠心耿耿的老仆人的话;用英文斜体来表示原文中一大段的人物内心活动,达到类似于英语文学中意识流的作用,让读者一目了然。这些例子都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在构建原作与读者对话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只有读者理解了,才能更好地进行对话,而如何方便读者理解到位,这便是译者需要努力的方向了。

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来看,功能派翻译理论能很好地指导文学翻译实践,构建原语文本和译文读者之间的对话。另外,本研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中英翻译中还是要推崇归化。毕竟,文化之间的交流始于理解。

[1]Bassnett, Susan amp; André,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Morson, Gary Saul. Bakhtin, Genres, and Temporality, New Literary History Papers from the Commonwealth Center for Literary and Cultural Change. [J].4(1991):1071-1092.

[3]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4]Snell-Hornby, Mary. The Turn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New paradigms or shifting viewpoints? [M].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6.

[5]Zhu, Limin, One Winter Evening [A].Chi, Pang yuan et al. An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Taiwan, 1949-1974, I: Poems and Essays; II: Short Stories [C].Taipei: Nat. Inst. for Comp. amp; Tr., 1975: 261-278.

[6]白先勇,叶佩霞. 台北人(中英对照版) [M].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0.

[7]陈历明. 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J].外国语,2006(1): 60-68.

[8]韩佳. 巴赫金对话理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主体间性研究——兼论主体间性问题在《红楼梦》英译中的体现[D].山东大学,2007.

[9]金凯.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以功能理论视角下的《台北人》中英对照本为例[D].浙江大学,2010.

[10]彭利元, 蒋坚松. 语境·对话·翻译——巴赫金语境对话理论对翻译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9):47-51.

[11]张杰. 更新思维模式 探索新的方法——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的方法论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 (10) ,2005(10):55-58.

ClassNo.:H315.9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LiteraryTranslationUndertheFunctionalistApproachandBakhtin’sDialogicTheory

Jin Kai

There are many criticisms leveled at the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since many believe that the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do not work in the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texts. Bakhtin’s Dialogic Theory, however, can defend for the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and the two can answer the question “how should we promote dialogue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 core of translation is dialogue, and in this process of culture construction, translators should exert their own subjectivity and creativity and present various discourses in the original work in a clear and vivid way,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target reader and the source text.

dialogue; Skopostheorie;Bakhtin; literary translation

金凯,硕士,讲师,浙江海洋学院萧山科技学院。

1672-6758(2012)09-0107-2

H315.9

A

猜你喜欢

白先勇巴赫金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对话与距离:《踩影游戏》的巴赫金视角解读
白先勇与《红楼梦》
在与巴赫金对话的长远时间里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旅美作家白先勇的家国情怀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白先勇:我有一颗天真的老灵魂
白先勇笔下女性形象分析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