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变化对慢性乙型肝炎HBeAg血清学转换的预测价值及白花香莲解毒方的干预作用*

2012-11-28韦艾凌胡振斌盛庆寿程万里余胜民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阿德福比率抗病毒

邱 华 韦艾凌 胡振斌 盛庆寿 程万里 余胜民

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 (广西南宁,530023) 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3.广西第四人民医院 4.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医医院

CHB的抗病毒治疗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治疗个体的应答情况不尽相同,如能在治疗的早期准确预测患者远期疗效,将有助于优化个体治疗方案,提高应答率、降低耐药率、改善临床治疗结局。CD4+CD25+Tregs是导致乙型肝炎慢性化及机体对乙肝病毒 (HBV)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1]。HBeAg血清学转换是CHB患者免疫功能恢复的重要标志,是HBeAg阳性CHB抗病毒的满意治疗终点之一[2]。壮药白花香莲解毒方具有较好的抗HBV、护肝等作用[3~5]。本研究拟评估 CD4+CD25+Tregs比率变化对CHB治疗48周HBeAg血清学转换发生的早期预测价值及白花香莲解毒方的干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40例均为2009年1月-2010年12月来源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第四人民医院、广西壮医医院的HBeAg阳性的CHB患者。

纳入标准:参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6]中诊断标准。①符合HBeAg阳性CHB诊断标准[6];②HBV DNA 105~108copies/ml;③ALT 2~10×ULN(正常值上限),TBil≤3×ULN;④年龄18~65岁 ;⑤为使用核苷类似物初治者;⑥未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者。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诊断标准者;②曾应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超过1年现临床判断属于耐药、变异者;③血清学检测证实由肝炎病毒重叠感染 (尤其是丙肝病毒重叠感染)和/或感染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非病毒感染 (如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引起的慢性肝炎或隐源型肝炎者;④妊娠或准备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男性准备授孕者;⑤合并严重的心、脑、肾疾病者;⑥依从性差者。

由SPSS 18.0产生随机数字表,按照患者纳入先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120例。剔除5例,最终共完成235例,试验组118例,对照组117例。试验组男101例,女17例,平均年龄 (34.54±12.24)岁,HBV DNA载量 (7.06±0.86)log10copies/ml,肝功能ALT(173.41±64.17)U/L;对照组男98例,女19例,平均年龄 (33.17±10.15)岁,HBV DNA载量 (6.92±0.75)log10copies/ml,肝功能ALT(165.83±67.42)U/L。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招募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女各10例,平均年龄 (32.32±7.51)岁。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休息,清淡优质蛋白饮食,对照组:阿德福韦酯胶囊 (成分阿德福韦酯,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mg/次,1次/d;试验组:阿德福韦酯胶囊10mg/次,1次/d加白花香莲解毒方 (由白花蛇舌草、三叶香茶菜、黄花倒水莲、排钱草组成,采用中药免煎配方颗粒,购自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统一配送各研究中心)开水冲服,2次/d。研究期间禁止使用其他具有抗HBV、免疫调节以及抗炎保肝作用的中西药物;但若在试验用药过程中出现ALT>10ULN情况时,则从安全性角度出发,可加用保肝降酶类药物如甘草酸苷类或还原型谷胱甘肽。

1.3 主要试剂 人淋巴细胞分离液购自天津灏洋生物制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抗人CD4-FITC(Fluorescein Isothio,异硫氰酸荧光素)、CD25-PE(Phycoerythrin,藻红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同型对照小鼠IgG2a-IgG1抗体,均购自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HBeAg/HBeAb试剂盒购自美国罗氏公司。

1.4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①外周血CD4+CD25+Tregs的测定:清晨空腹采集外周血5ml,肝素抗凝,迅速分离外周血PBMC,取2×105个PBMC加入抗人荧光标记抗体 (CD4-FIFC、CD25-PEmAb),室温避光孵育20分钟后,1000r/min离心10分钟,弃上清液,采用2ml PBS重悬细胞沉淀,1000r/min离心10分钟,弃上清液,500μl PBS重悬细胞沉淀,上流式细胞仪 (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检测CD4+T细胞和CD4+CD25+Tregs细胞数量。每份标本均设同型对照,数据采用 Cell Quest软件进行分析。CD4+CD25+Tregs比率=CD4+CD25+Tregs数量/CD4+数量×100%。②HBeAg/HBeAb的检测:采用罗氏公司提供的HBeAg、HBeAb试剂盒,ELISA法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CD4+CD25+Tregs的预测价值应用ROC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脱落情况及原因 本研究累计脱落20例,试验组8例,对照组12例,观察期均≥12周。其中因出现重症化倾向者两例 (两组各1例),对照组发生CK(肌酸激酶)显著升高者1例,自觉疗效不佳者6例 (实验组2例,对照组4例),对某些不良反应感到难以忍受者3例,失访者8例。为了减少统计学偏倚,按照意向分析 (ITT)原则,对于无论何种原因退出试验的病例,以其最后一次的检测结果结转为最终结果,对其疗效进行全数据分析。

2.2 两组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率比较

2.3 各组人员外周血CD4+CD25+Tregs比率的比较见表2。

表2 各组人员外周血CD4CD25Tregs比率的比较 ()

表2 各组人员外周血CD4CD25Tregs比率的比较 ()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段、同项目比较,▲P<0.05

2.4 CD4+CD25+Tregs变化对HBeAg血清学转换的预测价值分析 见表3。以治疗12周CD4+CD25+Tregs比率下降值预测48周HBeAg血清学转换的ROC曲线下面积为 0.935,最佳的 Cutoff值为3.21%,敏感度为93%,特异度为85%,准确性为91.7%。见图1。

表3 48周获得/未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CD4+CD25+Tregs比率的比较()

表3 48周获得/未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CD4+CD25+Tregs比率的比较()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与未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组同时段、同项目比较,▲P<0.05

图1 治疗12周CD4+CD25+Trges比率变化预测48周HBeAg血清学转换的ROC曲线图

3 讨论

目前抗病毒可供选择的药物越来越多,探寻CHB抗病毒远期应答的早期预测方法,尤显重要。目前提出了一些CHB抗病毒应答的预测因子,如ALT水平、肝炎活动度、HBV DNA载量、HBV基因型、HBsAg滴度及宿主IL-28B基因型等,对指导临床发挥着一定的作用[7~9]。但这些预测因子存在着一些不足:①片面性,抗病毒是药物、宿主及病毒三者共同作用的过程,仅仅从某一单方面进行评估,将影响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②表象性,如ALT水平、肝脏炎症活动度是机体免疫功能激活,清除HBV过程中,在生化、组织及器官水平的外在表现,并不能直接等效于机体免疫功能状态;③延迟性,如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基于治疗期间HBV DNA载量下降程度的疗效评估方法,多以治疗后24周,甚至更长时间作为应答的评估节点,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及耐药风险;④局限性,如HBV基因型、宿主基因型及HBsAg滴度仅对干扰素治疗的应答预测有指导作用;⑤易干扰性,如ALT水平易受护肝药物应用、合并症、年龄、休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继续探寻CHB抗病毒疗效的预测因子仍然非常必要。近年人们逐渐认识到机体的HBV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是导致乙型肝炎慢性化、HBV DNA持续复制的核心机制;宿主免疫状态才是决定乙型肝炎临床转归和抗HBV疗效的关键性因素[10]。因此,从免疫角度建立CHB抗病毒应答的预测系统将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提前性、适用性及稳定性。

CD4+CD25+Tregs是一群具有自身免疫无能和免疫抑制特性的T淋巴细胞。研究发现,CHB患者外周血及肝脏内CD4+CD25+Tregs数量显著增加,其可通过抑制HBV特异性的T细胞增殖和CTL(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导致乙型肝炎慢性化及HBV DNA持续复制[11]。最新研究结果提示,CD4+CD25+Tregs水平可能与CHB的抗病毒疗效,尤其是HBeAg血清学转换率密切相关。张梦军[12]报道替比夫定能够降低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s水平,改善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从而实现快速抑制HBV复制,提高 HBeAg血清学转换率的作用。Sprengers等[13]发现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CHB,无应答者的外周血中CD4+CD25+Tregs频率增加,而获得持续应答者却没有,提示 CD4+CD25+Tregs与聚乙二醇干扰素抗HBV无应答有密切关系。HBeAg是HBV复制活跃的重要血清学指标,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发生的HBeAg血清学阴转或转换是CHB病情好转或稳定的重要标志。前期研究发现,壮药白花香莲解毒方能显著抑制 HepG2.2.15细胞分泌 HBsAg、HBeAg,并具有较好地抗HBV、护肝降酶及改善生存质量等临床疗效,但其机制尚未明确。

本研究发现,HBeAg阳性 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s比率较正常人群显著升高;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组第12周的CD4+CD25+Tregs比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预测48周HBeAg血清学转换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5,敏感度为93%、特异度为85%,说明该指标具有作为HBeAg阳性CHB患者抗病毒满意治疗终点预测因子的应用价值;壮药白花香莲解毒方能提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CD4+CD25+Tregs比率,恢复机体对HBV的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关。

[1]AALAEI-ANDABILI SH,ALAVIAN SM.Regulatory T cell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determinant factor of hepatitis B infection prognos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Vaccine,2012 ,30(38):5595-5602.

[2]LV GC,MA WJ,YING LJ,et al.Jin X,Zheng L,Yang YD.Efficacy of telbivudine in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high baseline ALT levels [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0,16(32):4095-4099.

[3]邱华,陈月桥,石清兰.白花香莲解毒方对HepG2.2.15细胞HBV表达和复制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8):17-19.

[4]邱华,胡振斌,韦艾凌,等.白花香莲解毒方联合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1,21(5):260-263.

[5]邱华,毛德文,韦艾凌,等.白花香莲解毒方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2):186-190.

[6]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6):421-431.

[7]DE NIET A,TAKKENBERG RB,BENAYED R,et al..Genetic variation in IL28B and treatment outcome in HBeAg-positive and-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treated with Peg interferon alfa-2a and adefovir[J].Scand J Gastroenterol,2012,47(4):475-481.

[8]KEEFFE EB,ZEUZEM S,KOFF RS,et al.Report of an international workshop:Roadmap f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receiving oral therapy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J].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7,5(8):890-897.

[9]高海兵,潘晨,林明华,等.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化学应答预测因素分析[J].中华传染病学杂志,2010,28(5):308-312.

[10]DAS,A,MAINI MK.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in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J].Dig Dis,2010,28(1):126-132.

[11]PENG G,LI,S WU W,et al.Circulating CD4+CD25+regulatory T cells correlate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infection[J].Immunology,2008,123(1):57-65.

[12]张梦军,周吉军,傅晓岚,等.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和CD8+CD25+T细胞频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免疫学杂志,2010,26(7):594-597.

[13]SPRENGERS D,STOOP JN,BINDA RS,et al.Induction of regulatory T-cells and interleukin-10-producing cells in non-responders to pegylated interferon-alpha therapy for chronic hepatitis B[J].Antivir Ther,2007,12(7):1087-1096.

猜你喜欢

阿德福比率抗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比率分析公司财务状况——以步步高及永辉超市为例
阿德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千点暴跌 两市净流出逾7000亿资金
RP-HPLC法同时测定成人血清中苦参素和阿德福韦酯的浓度方法学研究
美拭目以待的潜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