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学研究生教育与就业研究

2012-11-28潘华峰史亚飞任金铃陈楚杰杨智辉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2年2期
关键词:中药学市场需求中医药

潘华峰,严 艳,史亚飞,任金铃,程 宾,陈楚杰,杨智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中药学研究生教育与就业研究

潘华峰,严 艳,史亚飞,任金铃,程 宾,陈楚杰,杨智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本文从我国中药学研究生教育和就业的现状出发,结合卫生人力资源供给数量和供给质量理论,论述了中药学研究生教育与就业之间存在的问题,并从市场需求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中药学研究生;教育与就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近年来,在国家对中医中药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有了跳跃式的发展。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对中药学人才的需求的不断变化,中药学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药学研究生教育与就业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1 中药学教育和就业概况

1.1 中药学专业招生历史与规模

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开办了中药学专业,并于1978年开始招收中药学研究生。1981年我国开始实行学位制度[1],从此我国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工作也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积极而又稳步地发展,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中药学多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并培养了一定规模的中药学高层次人才(表1、表2)。

表1 2010年我国开设中药学专业的高等院校概况

表2 2010年我国中药学专业毕业、招生、在校学生数(单位:人)

由表1可知,随着教育层次的上升,开设中药学专业的院校减少,而开设中药学专业研究生的院校中,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要比博士生招生院校多,并且开设中药学专业研究生的院校中中医院校占大多数,在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院校中,中医院校占41.7%,而博士研究生招生学校中中医院校占63.1%。由此可见,中医院校是中药学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

由表2可见,我国培养的中药学人才能级结构是呈金字塔型结构。这种结构中,高、中、初级人才在结构比例上从高层次到低层次数量依次递增,高层次人才数量居最小,低层次人才数量居最多,中层次人才居中,而学科顶尖高层次人才处于塔尖位置。人们普遍认为,无论是中药人才群体整体结构,还是专业人才群体结构,此类型结构较为合理。

1.2 中药学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等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教育教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设置不断拓宽,各学科不断交叉、渗透和融合,初步建立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中药学科群体和课程体系。但由于我国中药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过于单一,主要表现为:长期以来,我国高等中药学教育和其他高等教育一样,实行的是“专才教育”的模式,也就是根据国家下达的人才培养计划设立专业,确立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实行的是院校培养模式,过于注重学科建设,而忽略了市场需求,因此,培养的中药学人才不能很好的适应中药市场需求,不能很好的促进中药学事业的发展。

1.3 中药学研究生的就业情况

从就业意识上看,中药学研究生就业意识普遍存在偏差,就业方向观比较狭窄;从就业流向上看,中药学研究生大多流向企事业单位、公务员、中药新药研发、药品生产、药品流通、药品使用等几类;从就业区域上看,中药学研究生大多倾向于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特别以北京、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为主(表3)。

表3 2010年我国各地执业中药师分布概况

2 中药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中药学研究生教育已有三十多年历史,但由于起步晚,进展慢,我国的中药学研究生教育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生源结构:传统的中药学研究生招生必考科目设置一直沿袭着“中医综合”或“中药综合”科目,这样就使生源受到了中医学的限制。这种考试科目设置方法,将许多具有良好理论基础和方法学训练的西医院校和其他专业的学生挡在门外,使我国的中药学人才培养受到了限制。长此以往,造成中药学学科人才培养比较单一,缺乏跨学科的中药学人才。

课程设置:从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来说,中药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应倡导创新,不应受制于传统,不应拘泥于继承,应和中药学本科课程层次相比有所上升。但如今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比较重视中医基础理论课,而不注重中药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学、科学思维、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课程,对突出中药学学科特色的中药药性理论的课程比较少,缺乏能拓宽学生视野、跨学科的专题讲座等[2]。

招生规模:近年来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张,但一些软硬件配套设施却跟不上招生规模的扩张,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整体办学条件相对滞后;教师队伍总量不足,整体水平与素质不能完全适应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快速发展,导致教学质量下滑。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如表4所示。

表4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研究生和导师人数

由此可见,招生人数逐年增长,而导师规模增长速度跟不上生源的增长速度。

培养方式:中药创新对人才的要求早已跨越中医学、中药学的视角,向多个学科、多个领域延伸。但我国的中药学研究生教育还比较多的停留在传统的单一的院校培养模式。而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也多数采用一刀切模式。导师制定培养方案不够科学化和人性化,没有切实的尊重个体需要,根据研究生的个人特质制定出的培养方案,也没有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养方案,没能让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充分培育和展现,没能让培养出来的中药学人才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要。

3 中药学研究生教育与就业之间的矛盾

非典时期,中医药在这一场卫生战役中所突显出来的卓越成绩,使得中医药越来越被世人所关注与信赖,中医学将一步步地走向世界,世界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世界对天然药物的需求不断增加,中药正逐步为欧美市场所接受,故中药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药专业人才需求在大幅度的增加。然而,高等院校目前培养的中药人才却不能满足中药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专业与行业需求脱节的现象[3]。近年来,随着高校研究生扩招,人才就业市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药学研究生数量上不断扩大的趋势使得就业岗位将变成一种社会稀缺资源,不断地凸显出研究生所面临的就业困难,以及研究生毕业后面临的社会生存压力。这两种现象交织,形成了一个矛盾,一个供需关系之间的矛盾。

供给数量:随着高校中药学研究生的扩招,中药学专业人才的不断增加,可以为市场提供一大批专业人才,解决了市场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但按目前的中药学研究生的供给数量,相对于市场需求还是不够的。据今年9月1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公布的《2009年中医基本现状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未来5年需要50余万中医人才,而这其中包括一定数量的中药学人才。但这种需求按目前这种供给数量在区域上是失衡与错位的,由于直辖市、省会城市在现代化程度、经济发展、生活条件及就业环境等方面较为完善,而在人才竞争中,中药学研究生依然具一定的优势,因此,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在地域选择上,首选直辖市、省会城市。而《2009年中医基本现状调查报告》也显示中医医疗资源配置在不同省(区、市)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据报告数据显示,未来5年在对50余万中医人才的意向需求中有51.7%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据而这就使得城市地区的市场需求接近饱和,而一些贫困地区,边远地区的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

供给质量:所谓中药学研究生供给质量,就是指中药学研究生供给人才的优劣,包括供给人才的能力、活力、专业水平、知识结构等,具体表现在是否符合社会需求、是否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等。当前,中药学研究生在供给工作中存在盲点,中药学研究生在知识结构与能力上仍有欠缺。表现在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需要,虽然保持了较多的供给数量,但却忽视供给质量。

4 中药学研究生教育建议与发展趋势

针对目前我国中药学研究生教育与就业的现状以及问题的分析,笔者将尝试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视角对中药学研究生教育与就业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建议,力求找到可以缓和或者改善这些问题或矛盾的方案。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工程,研究生要实现好的就业,学校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依照市场需求及导师的科研情况调整招生专业、招生人数、修改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做到专业设置、招生规模、人才培养与就业相挂钩,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因而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重视教材改革,创新培养方式,丰富教学手段。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市场上需求的中药学高级人才的知识构成应该分为基础知识、中药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基础知识除一般基础知识,如数、理、化、语文、外语等外,还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如中医基础、药用植物学等;专业知识包括中药专业的专门学科,如中药药剂、中药炮制、中药鉴定、中药分析、中药管理等;管理知识范围也很广,如管理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组织学等[4]。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上,教材必须改革,要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突出实践性教学内容,介绍当前科技发展的趋势,使学生的所学技能能够适应未来技术进步的需要。在培养方式上,重视校企联合培养,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注重以学生为本,突出层次化、个性化培养,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并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有机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使单一的专业型培养逐步过渡到注重素质的综合型培养,保证人才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的创新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教学手段上,为了适应中药国际化发展的需要,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激烈竞争,应积极开展双语实践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将中药产业的需求引入教学过程中,将创新思维构建,外语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

加强研究生自身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自身出发,中药学研究生要加强自己的的道德修养和品德修养,强化敬业、创业、团结精神,增加人际交往的内容,增加社会实践机会,使自己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毕业后能尽快融入社会。另一方面,研究生要注意结合市场需求,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有竞争力。

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研究生培养忽视就业市场需要的就业能力,不重视研究生职业市场的动态,不重视研究生就业所需要的职业观念、知识、方法、价值观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以致培养出来的许多研究生缺乏就业能力,无法适应研究生就业市场需要。学校要注重转变中药学研究生的就业观念,在就业指导中要注意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我们在研究生的就业指导中要加强思想教育,努力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正确认识国情,科学分析就业形势,确立正确的人生信念、职业观、择业观。学校应紧扣就业形势和时代热点,结合本校实际,继续实施引导性工程,鼓励研究生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国家需要的地方就业,服务国家、服务人民,自觉把自己的人生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在就业指导中要注意从多学科交叉渗透的角度对中药学专业方向进行拓宽,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根据专业方向的设置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应指导学生到各种中药岗位工作,不应拘泥于一些相对好的,相对稳定的职业,这对培养新型中药人才而言就显得至关重要。

发展趋势。中药现代化需要新型中药人才。随着中药现代化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更新和发展,传统的中药人才知识体系已远远不能满足中药现代化的要求。因此,培养一批了解中药学科前沿动态、符合中药现代化要求的新型人才已是势在必行。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市场化,社会对新型中药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社会对中药人才的需求呈现持续增长和多样化趋势;另一方面,中药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大,中药行业也趋于多样化扩展,不仅需要中药专业技术人才,而且更需要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中药人才[5]。因而,要把握好中药学研究生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使培养出来的中药高级人才更符合市场的需要,更能顺应中药的发展。

[1]谭少明,李 渊,侯 宁,等.中医药类专业学生择业趋向调查与就业工作对策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1):54-56.

[2]吴 杰,杨洪军.面向中药学学科发展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09(19):2550-2551.

[3]刘 燕,郭 姣,黄小玲,等.建立适应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需要的新型中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J].医学与社会,2003(2):53-54.

[4]徐顽强.中药产业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支持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5]恭慕辛,王 地,关 怀.适应医药体制改革培养新型药学人才[J].药学教育,2005,21(1):14-17.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N Hua-feng,YAN Yan,SHI Ya-fei,REN Jin-ling,CHENG Bin,CHEN Chu-jie,YANG Zhi-hui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006,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of TCM 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 theor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health care human resources suppl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of TCM graduate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ket demand.

graduate student of TCM;education and employment;market demand-oriented

G643

A

1006-2769(2012)02-0291-04

2012-01-05

广东省中药学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研究课题(09JGXM-MS16)

潘华峰(1965-),女,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处处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中药学市场需求中医药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麻纺标准紧贴市场需求
基层医院临床中药学的发展探讨
A Private Practice
2018年一季度中国理财市场需求潜力地区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