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大铁路客运专线TJ-2高性能混凝土用砂质量监控
2012-11-27张晓洲
张晓洲
(西安铁一院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西安 710065)
砂是配制混凝土的基本原材料,其质量优劣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能和硬化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均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其质量控制一直是监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经过对哈大客运专线TJ-2标辽宁省铁岭地区天然河砂采砂场的调查发现,出产较洁净(含泥量、泥块含量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要求)Ⅱ区中砂的砂场较少产量较低,出产细度模数在2.8~3.3之间的中砂、粗砂,颗粒级配在Ⅰ区、Ⅱ区的砂场较多,部分砂场仅出产Ⅰ区粗砂。
施工单位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较为谨慎,参考京津、武广等铁路项目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经验,采用Ⅱ区中砂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用细骨料,采用该种配合比虽然保证了良好的混凝土性能,但也引起了其他问题的出现。
由于施工线路周边品质较好的Ⅱ区中砂砂场较少,产量也较低,部分砂场出产砂在Ⅰ区粗砂、Ⅱ区中砂间波动。工程开工阶段的监理工作中,我们就已发现个别搅拌站进场的砂,有超出配合比设计范围(配合比为Ⅱ区中砂,实际进场为Ⅰ区粗砂),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的现象发生,甚至个别批次的砂含泥量、泥块含量超标。虽然通过施工单位自检或监理平行检验,不合格砂全部清退,未使用于工程中,但根据施工进度计划,Ⅱ区中砂供应量小的问题必将制约混凝土的正常生产,导致工程进度滞后。如果能合理利用Ⅰ区粗砂进行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则可以减小或避免因供应量不足造成的施工矛盾,且可以减少砂进场运距,降低采购价格,因此品质较好的Ⅰ区粗砂在施工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不可避免,这给监理单位原材料质量监控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监理单位本着“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的原则,监帮结合,以服务业主、服务工程为宗旨,制定出有效的专项质量监控方案,对高性能混凝土用砂从料源、配合比、砂进场、混凝土生产过程各环节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
1 料源调查选用
监理单位会同施工单位对其上报的拟采购砂料源进行逐一调查。
1.1 料源初步调查
在料源地调查中重点对储量、开采方式、含泥量进行调查,对于开采条件优越明显、质量好,可采储量大,日开采量为混凝土生产高峰期用量60%以上的,进行取样试验。
如果储量为水下料场,则在开采点与储料堆各取1组试样。
如果储量全部是水上料场,因其产品的不均匀性则对不同生产日期的储料堆各取1组试样,且连续3周每周从开采点取1组试样。
如果开采点配有砂清洗设备则对设备日生产量进行估算,并取样。
储量小、日开采量小或砂含泥量过大且无清洗设备的料源地排除出备选料源地范畴。
1.2 初步试验
对料源地调查中取回的样品进行试验分析,试验以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有机物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七个项目为主。试验结果除应满足《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外,还需对级配进行分析。
由于细度模数增大时砂率也将增加,水泥浆的数量显得不足,降低了水泥浆对砂的润滑作用,使混凝土的流动性与和易性变差。所以通过试验将采用水洗设备降低砂的含泥量,致使砂中0.315 mm以下颗粒流失过多的料源地排除出备选料源地范畴。
但高性能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较大,拌和物中有保持足够黏度的细粉量(矿物细掺料),故使用的砂中粉细料可以相应减少,经过多次混凝土试配发现0.63 mm筛的累积筛余可以在70%~80%之间。
在初步试验合格后监理单位建议施工方应考虑料源与料源之间砂质量是否接近,同一搅拌站尽量使用相近的砂,便于混凝土生产与质量控制。
1.3 全项试验
当初步试验判定砂质量合格后,由监理单位见证取送样将试验样品送具有资质且业主认可的试验机构进行吸水率、坚固性、Cl-含量、碱活性4个项目的试验。试验结果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后,监理单位方才同意施工方使用。
2 配合比设计
根据砂原材料试验得出的结论,监理单位积极推进各施工单位进行配合比设计工作,尤其是对区段内合格中砂料源少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采用见证试验、配合比验证试验、配合比独立设计等方法对施工单位配合比设计提出合理建议及优化方案,最终审批通过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134份,其中细骨料采用粗砂的配合比39份。现将具有代表性的3组C35配合比简述如下。
2.1 原材料
(1)水泥:采用P·O42.5低碱水泥;
(2)细骨料:A1配合比采用Ⅰ区粗砂,细度模数3.2;A2配合比采用Ⅱ区中砂,细度模数3.0;A3配合比采用Ⅱ区中砂,细度模数2.8;
(3)粗骨料:母岩为石英闪长岩,采用6~10、10~20、20~25 mm三级碎石进行掺配;
(4)矿物掺合料:采用当地电厂生产的Ⅰ级粉煤灰;
(5)外加剂:采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6)水:各拌和站地下水。
2.2 确定的理论配合比(表1)
表1 高性能混凝土(C35)理论配合比 kg/m3
2.3 拌和物性能参数(表2)
表2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性能
2.4 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参数(表3)
表3 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
经过配合比试验得出结论,使用合格的Ⅰ区粗砂也能配置出力学性能、耐久性能达标,工作性能良好的高性能混凝土,解决了生产混凝土时砂供应紧张的问题。
3 搅拌站砂进场质量控制
由于单一砂料源地产量不能满足搅拌站混凝土生产,致使同一搅拌站会存在多个料源地,Ⅰ区粗砂、Ⅱ区中砂两个品种的砂同时存放、同时使用的情况出现,容易发生混堆、混用的现象,对混凝土质量控制造成一定难度。监理单位针对该种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并每个搅拌站派专业监理人员进行监控。具体监控措施如下。
(1)督促施工单位搅拌站严格执行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应按品种、规格和检验状态分别标识存放的要求;
(2)要求料源地砂出场时填写随车单,随车单应包含生产单位、生产日期、规格等内容;砂进入搅拌站后由施工单位材料员与驻站监理一同检查随车单并对砂外观质量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将砂卸入对应的待检仓。
(3)驻站监理见证施工单位材料员对新进场砂进行取样送施工单位试验室进行试验,试验过程驻站监理按不小于施工单位自检频次的20%进行见证;对于质量波动较大的砂源出产的砂监理试验室按不小于20%的频次进行平行试验,其他部分按10%的频次进行平行试验。
(4)试验结果合格后将该批砂转入对应的存储仓中待用;试验结果不合格则由监理工程师依据试验数据发出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对该批砂做清场处理。监理通知单中应包括该批砂的数量,该批砂现存放状态照片及试验报告,施工单位回复时应写明该批砂清场处理情况并附影像记录。
4 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要做好砂的对号入座,既采用的配合比对砂的质量要求应与实际使用的砂一致。为更便于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监理单位要求驻站监理对以下几点加强监控。
(1)要求施工单位搅拌站在混凝土生产时仅使用单一储料仓中的同品种、同规格砂,当该储料仓砂用完后方能进行Ⅰ区粗砂、Ⅱ区中砂的转换;
(2)混凝土拌和用砂品种转换时,应先将拌合机组上料斗中剩余砂清除。
(3)混凝土首盘生产前,应要求施工单位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和理论配合比,提出施工配合比;驻站监理应全过程见证试验并复核施工配合比。
(4)驻站监理对首盘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泌水率比和拌和物温度等进行见证试验若发现与理论配合比不符或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生产并查找原因。
(5)驻站监理、监理试验室对各搅拌站混凝土生产进行随即抽检,确保生产实际用砂质量与配合比要求一致。
5 结语
监理单位以“积极推进、合理建议、严格审批”的工作态度,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审批工作。解决了由于Ⅱ区中砂供应量小,制约混凝土的正常生产,导致工程进度滞后的问题,且使施工单位充分利用了施工区段周边Ⅰ区粗砂的合格砂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监理单位采用合理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解决了由于多产地、多品种砂在同一搅拌站使用造成质量监控困难的问题,保证了高性能混凝土用砂的质量,把好了工程质量第一关。
[1]JGJ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S].
[2]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S].
[3]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S].
[4]吴中伟,廉慧珍.高性能混凝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5]冯乃谦,邢锋.高性能混凝土技术[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0.
[6]薛吉岗.客运专线铁路混凝土耐久性指标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铁道标准设计,2006(8):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