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性别德国小蠊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研究
2012-11-27刘小闪
刘小闪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北京 100081)
在德国小蠊对化学药剂的敏感性研究中,主要以雄性成虫为研究对象[1],而在德国小蠊的现场防治和监测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同性别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为探究其差异程度,以指导现场合理用药,我们对德国小蠊的雌雄成虫和若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进行了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杀虫剂
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功夫菊酯、毒死蜱、敌敌畏、残杀威、仲丁威均来自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媒介生物室。
1.2 试虫
德国小蠊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媒介生物室实验室连续饲养多年,未接触任何杀虫剂,试虫采用羽化后2~3周龄的健康德国小蠊雌、雄成虫和4龄若虫。
1.3 方法
采用药膜接触法,称取各种杀虫剂原药,用丙酮稀释配制成0.05%的稀释液,取2.5 mL于500 mL广口瓶中,转动广口瓶,使药液均匀涂布于广口瓶底与瓶壁,丙酮挥发,放置待用。每种杀虫剂重复3~5次,同时以丙酮为对照。德国小蠊每组10只,观察试虫在不同时间的击倒数,直至不再出现个体击倒为止,并观察72 h的死亡率。试验条件:温度20~30℃;相对湿度 >25%。用 DPS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2 结果
雄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功夫菊酯、毒死蜱、残杀威、仲丁威、DDV的 LT50值 分 别 为 6.28、7.88、8.5、2.68、6.57、47.27、17.55、17.88、3.39 min,拟除虫菊酯类药物的LT50值在10 min以内,氨基甲酸酯类在17~18 min左右,有机磷类的毒死蜱和 DDV相差较多。雄性试虫72 h累计死亡率均达到100%。
雌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功夫菊酯、毒死蜱、DDV、残杀威、仲丁威的 LT50值分别为 8.94、13.54、12.75、9.37、9.61、49.9、11.43、38.36、36.78 min,拟除虫菊酯类药物的LT50值较低在15 min以内,氨基甲酸酯类在0.5 h左右,有机磷类毒死蜱和 DDV相差较多。雌性试虫72 h累计死亡率均达到100%。
若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功夫菊酯、毒死蜱、残杀威、仲丁威、DDV的 LT50值 分 别 为 16.89、26.68、24.39、22.04、17.15、105.82、61.95、40.15、122.67 min,拟除虫菊酯类药物的LT50值较低,其次为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毒死蜱和DDV相差较多,若虫72 h累计死亡率均达到100%。详见表1。
对同一种药物雌虫、雄虫、若虫的敏感性比较见表2。
表1 不同蜚蠊虫态对不同药物的反应
(续表1)
表2 实验室不同形态敏感试虫的比较
3 讨论
德国小蠊雌雄成虫和若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功夫菊酯、残杀威、仲丁威、敌敌畏、毒死蜱等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种药物作用下,成虫的敏感性高于若虫。竹傲[2]等测定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雌雄成虫、若虫的毒力,5龄若虫的耐药性大于成虫;陈卫华、武正军[3]测定成虫对敌敌畏、残杀威的敏感性高于若虫;黄谊等[4]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敌敌畏、残杀威测定,德国小蠊若虫比成虫对杀虫剂有更大的抗药性。以上研究人员的结果与我们的相似:若虫的敏感性低于成虫。
同一种药物作用下,雄成虫的敏感性大于雌成虫。这与竹傲的雌成虫敏感性高于雄成虫相违背,但结果与现场观察的结果雌虫的存活率高于雄成虫相一致,这也有利于此种生物种群的延续。
建议:(1)旅客列车上灭蟑时,应根据其种群的结构特点,使用相应的杀虫剂。
(2)对德国小蠊的抗性进行测定,选用有效的杀虫剂。
[1]Atkinson TH, WadleighR W,KoehlerPG,etal.Pyrethroid resistance and synergism in a field strain of the German cockroach(DictyopteraBlattellidae)[J].Med Entomol,1994,31:704.
[2]竹傲,游红,王晓燕,等.不同龄期和性别德国小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敏感性的测定[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9,20(2):127 -128.
[3]陈卫华,武正军.5种杀虫剂对德国小蠊成、若虫的敏感性及应用效果调查[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4,15(6):483 -484.
[4]黄谊,吕炜,姚松银.德国小蠊成、若虫抗药性测试结果及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6,17(5):422-423.